新型城镇化建设探析

新型城镇化建设探析

1安徽城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城镇化建设总体上经历了城镇数量越来越多、城镇人口规模越来越大的历程,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质量不是很高,区域间城镇化建设存在差异性。

1.1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常用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镇化率,它是衡量地区城镇化水平与进程的重要标志。2004~2013年,安徽省城镇人口和城镇化率总体上都呈现出平稳上升趋势。2013年,安徽省城镇人口2784万人,比2012年增加102万人,比2004年增加800万人,城镇人口数量显著增加。此外,2013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为47.9%,比2012年增加1.4个百分点,高于2004年14.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随着安徽省城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安徽省正处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1.2区域间城镇化建设不平衡

目前,安徽省城镇化总体水平尽管逐年稳定增长,但安徽省各地级市的城市化率差距明显,城镇化建设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由表1可以看出,2013年,安徽省的16个地级市中,有9个城市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安徽省的平均水平,其中铜陵、合肥、淮南和马鞍山4市城镇化率均超过60%,并且城镇化水平最高的是铜陵市,为77.6%,合肥居其次,淮南排第三位。剩余的7个城市的城市化率都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亳州市居最后一位,为34.4%,比平均水平低了13.5个百分点,跟排在前三位的城市相差较大。

1.3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逐步增强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作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包含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是衡量一个城市的资源环境和城市建设对该城市人口及其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作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根本措施,它的高低对反映一个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安徽省在城镇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循环、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安徽省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交通运输、供水供电、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城镇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得到提升。

1.4城乡统筹取得明显成效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促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它的本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现代化作为城镇化的基本动因,其核心工作是城乡统筹发展。安徽省在启动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省工作的基础上,投资建成了一批重点示范村,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把一些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生态景观与传统风貌独特的古镇和乡村建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魅力风景。重视“三农”问题,着力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的农业人口落户问题。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在建设现代农业方面,发放涉农补贴223.5亿元,比去年增长14.3%,启动20个县(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

2安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在全国城镇化的热潮下,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尽管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还不高,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相对落后,与长江经济带其它省市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2013年,在长江经济带9省2市中,安徽城镇化率仅仅高于西部四川、云南、贵州省份。在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中,安徽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水平最高的是湖北省,安徽、江西、湖南3省尽管城镇化水平差异不显著,但安徽相对偏低一些。2013年,安徽城镇化水平比全国城镇化水平(53.7%)低5.8个百分点,与湖北省城镇化水平相差6.6个百分点。由表2也可以看出,2008~2013年,城镇化水平增长较高的是湖北省,其次是贵州省,分别增长9.3、8.7个百分点,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增长7.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48个百分点。此外,增长水平高于安徽的地区还有江苏、江西和重庆,分别增长8.6、7.5、8.3个百分点。

2.2城市化建设滞后于工业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密切相关,彼此相互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依赖于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工业化建设能够为城市化建设提供基础支撑。随着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上,基础设施的不足将不利于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大大减少了企业的各种成本,企业效益得到增长,必然会反过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都呈显著上升趋势。根据各国城市化进程的经验,城市化与工业化要共同增长,相互协调发展,即二者的偏差系数一般为正。2004~2009年,安徽省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共同增长,并且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较协调,二者偏差系数为正。然而2010~2012年偏差系数又为负。2013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47.9%,工业化率为46.9%,分别比去年增长1.4、0.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比值为1.02:1,与国际经验值(1.4~2.5)相比,可以看出安徽省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

2.3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城镇体系有待完善

省会合肥作为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尽管发展较快,但仍显规模不足,经济影响力不明显,难以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带头作用,难以集聚外部要素资源,没有足够能力带动周边城市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安徽第二大综合型城市、皖江城市带“双核”之一和安徽省最重要沿江港口城市的芜湖,近几年发展较为缓慢,缺少集聚力、影响力,经济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不显著,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难以发挥产业间、地区间的联动效应。安徽省城市区域首位度不高,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辐射能力较弱,城市群之间分工协调机制尚未形成,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则更弱。安徽省绝大多数城市规模不大,城镇体系不完善,整体功能不强,发展较为缓慢,制约着安徽省城镇化的进程。

2.4城镇化质量不高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尽管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安徽省城镇化质量发展较缓慢,城镇化质量总体水平不高。这主要表现在人口城镇化滞后于人口非农化、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缺乏地方特色。城镇基础设施不是很健全,产业结构相对不太合理,农村转移人口不能与城市人口享受在住房、医疗、教育等设施方面相同的待遇,城镇化质量主要指标偏低。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人均GDP在全国排名仅为26,与长江经济带省份比较,也仅仅高于云南和贵州。较低的人均GDP说明安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从而在提升该地区城镇化质量方面能力较弱。此外,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工业化水平较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城镇化质量较低。

3制约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3.1城市规划相对滞后

安徽省大多数地区都存在总体规划及城市规划与地区实际和形势要求不相符合。盲目照搬其他地区发展模式,不能从实际出发,结合安徽省情实际,走安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一些阻碍农村人口转移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因素也不能很好规划解决,如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方面,虽然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但现实运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不能很好地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管理效率低下。此外,由于规划工作存在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情况,使得各类信息资源不能及时有效共享,在相同的空间制定了不同的规划,导致规划成果存在矛盾进而不能有效地实施。

3.2工业化水平较低

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表现为农业劳动力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特征。它往往伴随着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一般用工业化率来衡量一国或一地区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计算。安徽省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省,工业历史较短,二、三产业比重偏低,城市发展根本动力不足。2000~2004年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缓慢增长,但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持续下降,且下降较快;2005~2013年,安徽省第二产业增长较快,但第三产业比重却缓慢下降,与全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相比,可以反映出安徽省工业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业化水平较低。

3.3城镇化建设缺乏地方区域特色

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中,符合实际、个性鲜明、富有特色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安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在遵循城镇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个性鲜明的地方区域特色,提升安徽新型城镇化的软实力。安徽省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思维出现偏差,比较注重城市粗放式扩张,而忽略了城市文化的培育和品牌的塑造,大规模的城市开发改造以及毫无特色的城市建筑造成城市结构布局趋同,千篇一律,毫无城市特色。重视物质环境改善,而忽视文化内涵,从而使地方特色文化慢慢消失,如淮河流域的老庄文化和皖南地区的徽州文化。在旧城改造中也不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城市旅游价值逐步丧失,不少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失去了地方特色,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宏村,它的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非常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

3.4城镇化建设体制机制不完善

尽管目前大量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生活、就业,但由于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限制,他们中大多数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权益,即使一些转为城镇常住人口户籍的农民也很难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在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不能无障碍对接、异地结算、异地享受。据统计部门和公安部门提供的数据,2013年安徽省城镇人口2886万,其中被公安部门登记为非农人口的有1594万,仅占城镇人口总数55.2%。这意味着,约有1300万城镇人口基本上被排除在真正意义上市民体制之外,是被边缘化的城镇人口。

4推动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安徽省应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力求在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集聚新的动力活力。准确把握安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科学指导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确保政策、规划稳步实施,处理好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的关系,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结合省情实际和各地区的发展定位,确定各地区城镇布局和发展目标,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4.1以人为本,推动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现“人”的城镇化,以改善民生、造福百姓为目标。城镇化的核心是化农民为市民,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完善人口城镇化制度。首先,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彻底消除制约农村人口转移的体制障碍,打破城乡二元分割模式,实现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同等待遇。其次,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转包、出租,为其转变为城镇人口提供物质保障。同时通过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惠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三,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是以城市人口为基础的,农村与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进一步完善城镇医疗、住房、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安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转移人口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4.2走体现地方区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安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结合安徽的省情实际,避免复制传统城镇化模式,走具有安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根据各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努力形成体现安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布局。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上应体现区域功能特色,由于安徽省各类功能区规划的主题不同,其城镇化的区域功能定位及其建设发展方向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城镇化,应该突出承接产业转移这一特色,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在合芜蚌试验区中的城镇化,应该突出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这一特色,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引导作用。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统筹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使历史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增强安徽文化软实力。安徽要以地域文化特色来提升城镇化的文化内涵,以各地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来不断充实和丰富地域文化的内涵,以地域文化在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不断传承、转型、提升与创新来增强居民对新型城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时代感。

4.3加快沿江城市群的发展,增强其辐射能力

围绕长江沿岸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等超大城市,我国初步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以合肥为核心的江淮城市群、以长株潭为核心的湘东城市群也正在形成。这几大城市群已成为农业转移人口集中流入的地区,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也比沿江其他地区明显高出一个层次,是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4个省份及直辖市,该城市群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城镇体系合理,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但苏北地区、浙南地区、安徽、江西相邻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要通过统一规划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对接等举措,实现经济区共同发展的目标。就安徽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心城市合肥、芜湖城镇化建设辐射能力较弱。继续发挥城市群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鼓励和支持安徽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强安徽城市产业集聚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推动安徽新型城镇化进程。

作者:李国旗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