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化建设中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

新城镇化建设中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

摘要:从改革开放至今,在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中,劳动要素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样在新城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劳动要素,如劳动力与人口迁移。因此,本文引入经典模型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与斯宾塞的文凭信号模型,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间接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并根据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促进经济增长、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教育投资等,以实现劳动力流动达到最优水平。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哈里斯——托达罗模型;文凭信号模型;户籍制度

一、文献回顾

肖严华(2016)认为影响人口流动主要是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与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引起的,人口从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转移。尹虹潘,刘渝琳(2016)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高低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低者愿意留在农村而人力资本高者则更愿意进城。李彤梅,姚金安(2015)认为FDI推进我国劳动力转移的非农化趋势。郑春勇(2016)指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由流出地推力、流出地引力、流入地拉力、流入地斥力、劳动者个人能力五类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的。黄敦平(2016)从家庭决策角度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微观决策的影响,而且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劳动力受收入与户籍制度的影响,使他们在城市中安家落户的阻力大,不断在农村和城市中往返,居无定所,以及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资,未做到合理配置,政府举债过重,资本利用率低。

二、城镇化建设中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一)劳动要素利用存在的问题——劳动力流动未达到最优水平

根据国际经验,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和生产率有关。当各地的工资和生产率会趋向一致时,劳动力能够在城市和行业间自由流动来选择工作,此时的劳动力流动就是充分的。根据2010年,我国地级市数据显示,在实际工资和生产率之间处于不一致状态,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还未达到最优水平。

(二)城乡收入差距对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影响

农村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涌进为其提供充足劳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向前发展。本小节利用哈里斯—托达罗的城乡人口迁移模型来解释城镇化建设中劳动力流动主要与城乡收入差距有关。图一中横坐标表示劳动力,Lm表示的是城市制造业的劳动数量,Lr表示的是农业部门的劳动就业量,Lu表示非正式部门劳动就业量;纵坐标表示工资水平,其中左纵标表示农村收入水平,右纵标表示城市工资水平,AA’曲线反应的是城市工资水平与劳动力的反向变动关系;BB’曲线反应的是农村收入水平与劳动力数量的反向变动关系;LL’曲线为劳动力流动曲线。当农村收入水平Wr*低于城市工资水平Wm*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所以说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动力是对Wr*与Wm*差距大小的预期值,当预期值为0时,劳动力流动就停止了,也就是图中LL’曲线与BB’’曲线的均衡点E’。[2]表2为2006年~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较与全国农民工数量变化关系,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民工流动的关系。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率从2006年~2015年总体趋势是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全国农民工总量在逐渐增加,但是从2010年~2015年全国农民工的增长率持续回落,分别为5.4%、4.4%、3.9%、2.4%、1.9%、1.3%;而此阶段的城乡收入比率也是在下降,为3.23%、3.10%、3.03%、2.97%、2.95%,二者的变化趋势是相似的,当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的差额接近0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才会停止,而数据现实城乡收入的比率接近3%,差距还是很大,劳动力流动还在发生转移。所以说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的劳动力流动未达到最优水平。但从表中数据会发现2016年全国农民工的数量增比开始回升,比2015年增长1.5%,而2016年统计年鉴中的城乡居民收入官方数据还未公布,二者的变化关系还有待探究。

(三)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间接影响

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对收入的直接影响,通过收入的变化来影响劳动力流动。不完整的人口迁移与户籍制度、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最重要的原因则为他们的收入,因为在城镇中农民工除寻求一份工作外,他们更希望能有一处自己的住所,举家都来城市生活,但由于他们的收入水平低,难以接受高房价,以及高消费水平,使一些人又返回到农村。所以说农民工在城镇生存,居留权不是最大问题,最大的障碍是经济承受能力,根本是解决如何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问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与他们受教育程度有关。根据平新乔教授对斯宾塞文凭的信号模型分析,指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作用,教育程度高,企业所支付的工资高。而企业就是根据教育门槛水平e*来以此作为选用人员的依据,并给予劳动者相应的工资。该模型假设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生产者能力高(H)与生产能力低(L)两类劳动。对应工资为w1=1,w2=2,能力低者的教育成本为C(e)=e,能力高者的教育成本为C(e)=k•e(k<1)。企业的工资政策只设两档工资,如果e<e*,则w=1;如果e≥e*,w=2;那么高能力的劳动(H)会偏好e=e*,低能力的劳动者(L)会偏好于e=0,则说明高能力者的选择e=e*的得益应该大于选择e=0的得益,而能力低的劳动者则会偏向e=0非e=e*,所以列方程组。解得教育门槛水平e*应该满足k<e*<1/k,[4]企业根据e*雇佣劳动力并以此提供薪酬,同时说明农民工教育程度低是收入低的重要原因。据表2可知我国农民工的文化水平。通过国家统计局2016年的《2015年全国农民工检测报告》可知,2015年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比为1.1%,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最高为59.7%,而小学文化程度和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比重分别为14.0%、25.2%;如此可见,在农民工中绝大多数人的文化程度停留在中学等教育水平,这让他们在城市中很难找到高收入、环境优越的工作。从表2中的数据显示,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主要集中在中等水平,这也说明在城镇化建设中第二级人力资本的比重高,第三级人力资本比重低,不足10%;这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结构相符合。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深化轨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劳动力平均教育年限增长的“S型”曲线与逐级饱和;其二是人力资本分布变化的“倒U型”与逐级替换。[6]而我国在第二级人力资本只实现“倒U型”的上升阶段,还未实现拐点下降趋势,主要是我国劳动力文化程度集中在中等教育水平;随之表现出显著的“第二级人力资本壅塞”问题,使通往第三级人力资本梯度的路径似乎被阻断。[7]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注重人力资本的逐级替换,加强对第三级人力资本的积累,注重高等教育,提高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实现完整的人口迁移,使劳动力流动达到最优水平。

三、优化劳动力流动的措施建议

(一)促进经济增长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方法就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如今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释放改革红利。寻找经济增长动力和创新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我国潜在增长率。在“一带一路”建设下,开展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将我国过剩的能源、外汇资产走出去,加强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使其更加的完善、均衡。加强中西部大开发与城镇化建设,促进东、中、西部和城乡经济的平衡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

(二)完善户籍制度改革

政府把户籍制度的完善归结为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重点,要做到把户籍制度和福利分离,减少不公平现象。第十二届政协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实施居住证制度,如今试点工作全面开展,这就给长期在城镇、城市工作的农民工提供公平落户机会。公平公正的落户制度,可以使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和城市居民平等身份,激励他们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教育投资

由于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所以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2017年1月23日国务院《“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指出,要完善基本公共教育制度、城乡共享教育资源;更提出继续教育,促进各类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建设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素质。企业应提供技能培训的平台,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难、收入低问题,让农民工在城镇获得平等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环境。为更好推进有效的城镇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升基层人员能力。

四、结束语

城镇化的建设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担任重要角色,对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是城镇化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如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所带来的农民工就业、收入问题及制约农民工发展的户籍制度;因此本文探究劳动要素低效利用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促进经济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协调各地区均衡发展;以及要完善户籍制度,保证社会的发展的公平、公正;加大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突破经济增长减速的新要素供给理论、体制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15(11)4-19.

[2]刘慧,汝刚,张俊.产业结构升级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7(15)14-22

[3]许庆,刘进,钱有飞.劳动力流动、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J].农业技术经济,2017(05)4-16

[4]关爱萍,葛思羽.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2000~2015年[J].人文杂志,2017(10)54-61

[5]张永丽,王博.农村劳动力流动减贫效应的实证研究[J].人口学刊,2017(39)60-70

[6]甄小鹏,凌晨.农村劳动力对农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劳动异质性视角[J].经济学,2017(16)1073-1096.

[7]余运江,高向东.为什么流向大城市:城市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研究进程[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82-87

[8]刘晓光,苛琴.劳动力转移、技术进步与资本回报率变动[J].产业经济研究,2017(02)76-87.

作者:张欣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