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论文

对比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论文

一、世界城镇化发展模式

1、欧美国家的城镇化模式

欧美国家的城镇化过程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形成的,城镇的区域分布和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主要是依照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区域结构形成的。尽管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也发挥了作用,但主要是依靠市场的作用形成的。英国作为最早出现工业革命的国家,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以机械化生产和资本扩张相结合的大生产代替传统的小手工业和传统农业,成为社会主要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伴随着圈地运动,使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人口在城市聚集不仅促使城市扩张和经济增长,而且也使农村的生产生活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提高,带动了产出效率提升。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镇化的国家,其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而同期世界的城镇化率则只有6.5%。但同时,在英国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短缺、犯罪率上升等问题,因此,英国也成立了很多机构来治理,如济贫法委员会、工厂视察员办公室、卫生总局、地方政府委员会等。同时,英国也大力兴建商店、公园、车站、剧院等公共基础设施,提供公共产品供给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英国的这种城市化发展模式在欧洲大陆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而被推广。美国的城镇化也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展开的,主要是通过完善交通运输网和有利的地理位置,降低了成本,聚集了资源,吸引了大量移民,积极培育现代大工业和现代商业,使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城镇化水平就达到了51.2%。但由于美国自由放任的传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管理水平不能及时跟进,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治理,使城市的生活环境逐步恶化,如交通拥挤、犯罪横行、住房紧张、空气污染等,使许多城市人口开始移居到郊外,形成了一种“回归乡村运动”,也被称为“逆城市化”现象。这种自由放任的城镇化一方面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降低了城市的人口密度,但另一方面也使城市出现“空心化”,提高了运行成本,造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前苏联的城市化模式

前苏联建国前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仍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当时俄国城市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8%。作为经济相对薄弱的国家,苏联的工业化快速发展,也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虽然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为了重点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化,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市,享受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但由于苏联为了控制大城市的规模而实行了“居留证”制度等控制政策以及一些集体农庄领导人的“寻租”行为,使城市的劳动力供给不足,造成政府采取行政抽调的方式来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同时,为了积极推进工业化,苏联也实行了旧城改造和在农村地区建设新城的措施,并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如1931年出台规定严禁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大城市建设新的工业企业。同时,1917年到1982年期间,苏联新建立的城市就达到1238座,平均每年20座。通过依靠工业布局的控制来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并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的聚集,是苏联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特点。

3、拉美国家城镇化模式

拉美国家作为二战后开始兴起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纷纷采用进口替代战略,积极引进外资,建立工厂,发展本国的工业化。而这些工业项目大多分布于几个大城市,为了推进项目进展,国家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也主要集中于几个大城市,造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加上实行以农业哺育工业、转移农业剩余的方式来支持大城市的工业化,造成了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困苦,使大量的农村人口盲目的转移到少数几个大城市。据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拉美大城市的人口每10年就翻一番。但城市的发展并不能有效吸纳这些新入城人员,给其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保障,导致城镇贫困人口的比例甚至超过农村人口的比例,从而出现了“过度城市化”。这实际上是一种缺乏产业支撑和科学规划的冒进的城镇化。

4、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城镇化模式

二战后,亚洲经济增长异常强劲,不仅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保持了30多年年均9%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出现了亚洲四小龙等新兴经济体。亚洲这些新兴经济体在发展道路上采取了出口导向战略,不仅实现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完成了城镇化的过程。由于这些经济体大多是滨海国家,国内空间狭小,人多地少,加上其工业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部市场,因此,这种引进型的工业化模式使主要工业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及其周围,促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成为城市居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制定了完善的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积极建设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进政府效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得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滨海大城市为依托,众多中小城市聚集的城市群发展模式。

二、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尽管城镇早就出现,但真正意义的城镇化则开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在100年左右的时间内,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完成了城镇化过程。但从实际绩效来看,不同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各有差异,有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而有的则引起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生态危机。纵观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和模式,其中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城镇化的推进必须以产业为支撑,依据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城镇分布

无论是英美等为代表的欧洲发达国家还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和苏联等国家,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成功的城镇化模式都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城镇化说到底并不是简单的把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而是必须有充分的就业、足够的收入、基本的生活和宜居的环境等,是人的城镇化。而这就需要有足够的产业支撑来吸纳从农村进入城镇生活的人员,在人员供给结构和人员需求结构方面实现平衡。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从农村迁移进城镇的人员无法就业,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就可能成为社会危机的根源,也会限制城镇化的发展。如拉美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盲目的推进人口迁移,造成城市贫民窟聚集、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生态环境恶化等。而瑞士的小城达沃斯则凭借着“世界经济论坛”成为世界名城,带动了房地产业、旅游业、餐饮业、交通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城镇化都是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的优势在于依靠市场规律,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政府的优势在于通过规划、政策等手段使城镇化发展避免盲目性。但单一的市场与单一的政府都存在缺陷,片面强调政府的作用可能导致“城镇化的”,使得城镇化只见城不见人,丧失了城市的文化和价值功能,甚至也会影响经济功能,成为所谓的“鬼城”;片面强调市场的自发演进可能由于资源流动中的“马太效应”而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出现许多“城市病”。因而,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一般来说,政府主要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等制度保障、城镇规划和建设等具有外部性、公共性的产品和服务。而市场则依靠利益驱动的逻辑来引导社会资源和人口的聚集,通过市场调节,使经济机会不断出现,产业迅速发展,为人员聚集和城镇化推进提供良好的经济保障。

3、城镇化的过程是经济社会的重要转型,需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

城镇化的过程是经济社会的重要转型,从乡村文明发展到城市文明,从城乡的“二元结构”到城乡一体化,人们的消费方式、就业方式、居住方式、生产方式等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各种社会经济制度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人员、土地、资金、技术等各种要素的流动要受到政府行政边界、户籍制度、土地政策、汇率制度和金融制度、基建水平、产业和贸易政策、法律制度等各方面的影响,这就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又鼓励和产生制度创新。比如,英国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匮乏,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居民住房短缺,生活环境恶化,出现了犯罪率上升、交通拥堵、贫民窟遍布、职业病蔓延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英国开始加强城市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先后制定了《公共健康法》、《住宅补贴法》、《住宅改进法》、《工人阶层住房法》、《住宅与规划法》等一系列有关环境卫生和住房标准的法律法规。而且成立了卫生部,不仅负责社会民众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而且负责城市规划等问题。政府还采取了设置环境绿化带和建设新城等城市规划政策,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城市的无序蔓延。美国的学者、城市规划者和政府为了应对“逆城市化”现象,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Growth)”的概念,开始注重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和规模控制。前苏联为了实现合理有序的城市化,设计了“居留证”等制度来限制和约束农村人口的盲目无序向城市流动。所有这些都说明,城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农村居民从原居住地向城市的转移,还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来提供激励和保障。

4、城镇化的发展应着眼于长远,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

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因此,应着眼于长远,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和指标的实现。同时,城镇化过程契合了工业文明的大规模投入、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排放的生产方式,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短缺并且浪费严重,高污染、高排放,居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日益恶化,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却出现了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下降的趋势。如西方在20世纪50-70年代出现了伦敦烟雾事件等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垃圾成吨、空气污浊、传染病蔓延等。实际上,人是社会动物,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除了追求较高的物质满足之外,还追求环境优美宜居、和谐美丽的生产生活空间。正如总理指出的“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因此,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普遍重视资源环境的保护,提高生态治理水平,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学中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也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会加强生态治理和提高环境质量的努力。

三、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选择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美元,中国的工业化率已经达到47%,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尽管城镇化水平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19%上升到2012年的52.57%,但我国的城镇化率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正如周其仁教授指出的“目前我国出现了‘工业化超前,城镇化落后’的现象。”同时,城镇化还承载着扩大内需、拉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重任。面对艰巨而又寄予厚望的城镇化,中央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不能重复过去城镇化的老路。

1、城镇化过程必须坚持“人的城镇化”

这一核心思想和原则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形成了城镇化的浪潮。各地纷纷推出规模宏大的计划,许多地方把城镇化简单的等同于把农村的平房拆掉,把农民赶到楼上去就是城镇化;有的热衷于造城运动,削山造城、填海造城等。根据国家发改委的一项研究,在调研的12个省区中,12个省会城市规划了55个新城,144个地级市要建200个新城新区,甚至在167个县级城市中也有67个要建新城。结果导致许多地方为了推进城镇化强拆农民房子,逼农民上楼。由于没有足够的产业支撑,失地农民上楼居住但仍从事农业生产,不仅没有让农民享受到城镇化的福利,还带来了福利损失。在许多“新城”,楼房是建立起来了,但房屋空置率很高,形同“鬼城”,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造成了很多资源浪费,而且还破坏了环境,影响了民众对政府的情感认同,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源在于没有真正理解城镇化的本质,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在产业支撑基础上带来收入增长,从而引起消费模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的社会结构的变革,是一种文明的替代。

2、推进城镇化应遵循市场规律,合理界定

政府边界,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从资源配置的视角来看,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和模式不断调整的过程,因而,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否清晰,是否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的情况,将直接决定城镇化的效率和质量。从世界城镇化的历史来看,城镇化的过程也是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片面的依赖市场或政府过度的干预都会引起许多问题。我国的城镇化应坚持市场主导,因为市场机制可以发现市场机会,引导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地方。市场主导能够避免政府过度干预下出现的“拍脑袋”工程、无效率的“政绩工程”、损害民众利益的“被迫”城镇化等问题。同时,政府也应发挥好引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城镇规划、法律法规以及对交通、通讯、供水电暖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提供基本的保证,引导城镇化科学发展。

3、应坚持绿色城镇化

历史上,世界各国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都出现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犯罪率上升等“城市病”,城市已经成为资源消耗最多、环境压力最大的生态“洼地”。当前,世界正在兴起绿色革命的浪潮,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绿色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我国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上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要实现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201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城镇化要坚持绿色城镇化的道路。这里的绿色城镇化不仅仅是指环境好,而且也应包括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多采用低碳、循环的原材料,发展绿色建筑。在城镇的规划中,要努力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给居民提供优美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要不断改进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提升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真正让迁入城镇的居民体会到福利的改进。只有这样,我们的城镇化才能获得人民的支持,才能真正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结语

纵观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各国由于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社会制度、政治理念、行政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在城镇化发展方面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但各国的城镇化过程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出现了几种相对典型的模式。中国当前正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坚持人的城镇化本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努力实现绿色城镇化既是世界城镇化模式的经验,也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者:王金胜 单位: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