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

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

摘要: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秉持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开展审计工作,提升和改善了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治理效果,增加了高校的价值。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的核心要素包括独立、客观、公正、诚信正直、服务和廉洁自律等。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生存发展状况影响着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的有效发挥。培养和筑牢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精神可通过增强内审人员独立性、加强内审人员队伍建设和职业道德培养、完善激励机制和注重人文关怀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的内涵,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职业精神是一种关于职业的认知、意识和观念,职业精神与社会精神、个人精神相联系,与职业价值观、组织文化相联系[1]。而关于内部审计职业精神的内涵的论述却不多,笔者结合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从中得到一些感悟,认为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核心要素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点:独立、客观、公正、诚信正直、服务和廉洁自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职业,具有其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品格和意识,在高校治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以下简称“内审人员”)的职业精神则起着内在的决定性作用。经验证明,具备良好内部审计职业精神的内审人员执业时期,往往使高校的经济业务得到更有效地监管、权力运行得到更有效地约束、管理水平和治理效果也得到较大提高和改善的时期。反之,高校的经济业务则较为混乱问题较多,权力运行缺少制约和监督,内部控制失效,管理问题层见叠出。因此,探析高等学校的内部审计职业精神现实意义重大。

一、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的内涵

(一)独立

审计的独立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上的独立,二是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的强弱,关键是内部审计机构所隶属的级别,级别越高,独立性越强。所以高校正职领导,独立性最有效也最强,反之则削弱了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即精神上的独立,是内审人员出于内在的职业精神品格,开展业务时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基于事实做出客观公正的专业判断。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如果内审人员丧失了独立性,受人左右,不讲原则,没有依据事实做出专业判断,则审计已失去了作用。

(二)客观

内审人员实施内部审计业务时,应当实事求是,不得由于偏见、利益冲突而影响职业判断。这是审计时应该始终坚持的客观的精神状态。如果仅依据自己的厌恶喜好,任意歪曲事实,不是秉持客观的立场做出判断,那么这个判断是不专业判断,是不可信的、没有价值的。

(三)公正

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偏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对照事实来判断和评价审计业务,在心中明确自己的站位,应当立于中间人的位置。如此产出和做出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处理才是公正的,审计的权威形象才可树立起来。如果审计不公正,也就不存在审计威信可言。

(四)诚信正直

诚信正直要求内审人员在执业时,不歪曲事实,不隐瞒审计发现的问题,不做出无证据支撑的判断,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使自己的判断屈从于他人和违反原则,不畏强权,敢于担当,能够坚持正义和自己的理想信念。内审人员以诚修身以信立业,才能提高审计的公信力;为人正直,一身正气,才会被人敬畏,才能提高审计的威望。

(五)服务

2013年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现代内部审计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服务,包括确认和咨询两大服务领域[2]。高校治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免疫系统”是内部审计,能为高校健康运行把脉。所以,高校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和配备审计人员除了政策强制要求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为加强自身管理,服务于组织治理需求[3]。由此可见,高校内部审计是一种服务导向型审计,要求内审人员必须具备服务理念。

(六)廉洁自律

内审人员有一定的权力,特别是在基建工程审计和物资采购审计中容易滋生腐败。在审计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和糖衣炮弹,只要廉洁自律这最后一道思想防线放松,人的私欲就会膨胀,如洪水猛兽般一发不可收拾,随之就会出现各种腐败问题。人一旦精神腐败了,何事做不出?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内审人员要“吾日三省吾身”,防微杜渐,不以贪小而为之,“不受嘱不受馈”。廉洁自律也是一种慎独的精神境界。不要以为秘密交易无人知晓就有所侥幸,“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不知”。只有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防得住糖衣炮弹,才能构建起一个高校内审人的纯净的精神家园。

二、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对内审人员和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精神的功能

精神与物质相对应,是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指人的内心世界现象,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包括思维、意念、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以及其他心理活动和无意识方面[4]1。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同等重要,甚至更能体现人之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更能提供人之发展的方向与动力,更能体现人之生活的和谐与幸福[4]14。由此可见,内审人员必须要有一点精神——内部审计职业精神,坚持和发扬这点精神对促进个人进步和提升工作业绩都有着巨大的正能量作用。

(二)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对内审人员的影响

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对内审人员有三方面的直接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内审人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审人员只有把这种精神作为自己内心的精神信仰与追求,才会真心热爱内部审计工作,对其形成一种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属感。二是直接影响内审人员审计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内部审计职业精神鞭笞着内审人员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应对不断拓展的高校审计领域与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三是直接影响内审人员的职业幸福感。内审人员秉持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做出专业审计结果,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增加高校价值,也就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树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威信与威望,提升职业幸福感。

(三)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

内审人员把内部审计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直接影响内部审计工作。1.内部审计工作的精神指引。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作为内审人员内心的一种精神状态,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引领内审人员思维导向,指引内部审计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2.内部审计工作的精神规范。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督促内审人员开展工作时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与单位规章制度,遵守内部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恪守审计工作纪律与廉洁自律准则。依法依规审计,依据的是现实的成文规范。而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是人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内审人员内化于心的精神家园以及外化于行的精神规范。3.内部审计工作的精神名片。内审人员秉持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开展审计工作,发现被审单位治理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帮助其提高管理质量与改善治理效果。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有助于被审单位消除抵触审计的心理,让其认识到审计不是找茬的而是服务的。内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应处处体现内部审计职业精神,最终感化于人心。如此,让广大群众一提到高校内部审计,脑海里就跳跃出一个印迹:高校内部审计是独立、客观公正、诚信正直的象征,是一支专业的受欢迎的队伍。

三、高校内审人员生存发展状况及分析

作为高校内部审计职业精神主要载体的内审人员生存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诸多因素损害了这一群体的职业精神。

(一)内审人员独立性有待加强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是内审人员独立的基础。随着高校对内部审计的认识逐步深入,且日益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陆续分离出来由校长主管,内审人员的独立性得到了保证。但目前还有不少独立性缺失的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较多不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或配备审计人员,而是由纪检或财务等部门及其人员兼职兼任。这种现象不仅使内部审计失去了应有的职能,还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错位与乱作为,极大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

(二)内审人员工作任务繁重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财政投入只增不减,审计项目不断增多且金额大,比如物资采购审计、建设工程审计、预决算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绩效审计等工作接踵而来。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除了审计计划安排的工作外,还要完成校领导临时安排的工作任务,配合纪委和党办校办以及上级单位的检查工作等。由于人员编制少和重视不够等原因,很多高校的内审人员偏少,只是象征性的配备两三名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少,以至于内审人员在节假日甚至寒暑假加班加点已习以为常。长年累月高强度的工作,已经影响到了内审人员的个人进步、身体状况,甚至家庭和谐。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即使工作激情再高的内审人员,也会吃不消,力不从心,身心疲惫。

(三)内审人员人际关系紧张

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除了监督外,更重要的是确认和咨询服务职能,目标是为组织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增值。而传统的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查错纠弊”,对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没有体现服务职能。由于高校内部审计起步晚、发展慢等原因,业务还主要是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加上内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和广大教职工对现代内部审计了解甚少,容易导致被审单位误解内部审计工作,认为审计就是找麻烦和故意刁难,导致双方人际关系紧张。

(四)内审人员晋升缓慢收入相对偏低

内审人员晋升缓慢收入相对偏低,一方面是因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特殊性,招聘的人员较多学历和职称相对偏低,从而导致晋升机会少晋升缓慢,工资收入也相对偏低。另一方面是高校没有建立健全内审人员激励机制,往往是内部审计成果显著但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这都严重打击了内审人员的积极性。

(五)内审人员需要人文关怀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时常被看作是“得罪人”的部门,是“冷衙门”,被边缘化,无人问津。内审人员时常是顶着压力甚至被打击报复的可能性开展审计工作,经常是情绪焦虑精神压抑,他们需要人文关怀,特别是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怀。

四、培养和筑牢内审人员职业精神的对策

培养和筑牢内审人员职业精神须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着手,应双管齐下,多方发力。

(一)外部因素

1.增强内审人员独立性。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内审人员约束两方面增强内审人员独立性。首先设置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与纪检、财务等部门相互独立,分清各自职能,厘清各自责任。内部审计机构应该由校长直接领导,并直接对校长负责。其次建立健全内审人员回避制度。内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业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或者可能影响公正开展业务的必须申请回避或责令回避,并严肃惩处违反回避制度的行为。2.加强内审人员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发展要求和实际需求增加审计岗位,配备合理内审人员数量。整合现有内审人员,发挥所长,各尽其能;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鼓励考取相关证书,比如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简称CIA)、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专业资格证书(简称CCSA)。在招聘人员时严格把关,倾向招聘政治思想觉悟高、具有较高综合知识和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内部审计创新意识,创新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3.加强内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定期对内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每年向校长或纪检部门签订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承诺书。年末对内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考评,并对其营私舞弊行为进行严肃惩处。4.大力宣传现代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部门与审计人员应积极主动与各被审单位沟通交流,宣传讲解内部审计的功能和作用。适时开展和出版内部审计知识讲座和板报,建立内部审计公众号和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学校网站与审计相关的新闻和事件。5.完善内审人员激励机制。合理安排内审人员工作任务,给予一定时间和资助鼓励内审人员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学历和职称。对审计工作出色或审计成果显著的内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6.领导注重人文关怀。内审人员是高校教职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更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内审人员开展工作的强大力量源泉和直接动力,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使内审人员精神上得到引导和感情上得到慰藉。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作用也至关重要,除了关心内审人员和引导其正确对待挫折和荣誉外,还应该是内部审计这一领域的专家,能恪守和倡导内部审计职业精神,能引领内审人员塑造和追求内部审计职业精神。

(二)内部因素

1.内审人员要活到老学到老,做到与时俱进。内审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充实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内部审计工作的复杂性,要求内审人员是复合型人才,有较高的综合知识和素质。高校内部审计领域的拓宽、内部审计知识的日新月异以及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现象,都要求内审人员必须坚持学习。不单要能理解和运用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准则,还要学习新的审计理论、创新审计方法和技术、完善自身知识结构。2.内审人员要自觉树立职业尊严,不忘初心,牢记审计责任和使命。内审人员要看到内部审计的价值,更要看到自己的价值。内审人员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勤勉尽责、忠于职守、廉洁自律地审计,可以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改善高校治理,从审计的角度来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和教书育人工作做出审计人应有的贡献。3.内审人员要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个人修养。一是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缓解工作压力;主动接受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既能释放情绪又能疏导心理压力。二是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修炼自身情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极其多优秀成分。内审人员要多研读国学,领会其意,要读懂“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领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感受“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之气,身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的慎独境界,谨记“公则生明,廉则生威”的孜孜教诲,体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内审人员应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提高精神境界,采取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克己自省、慎独等诸多方法进行修炼,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5]660。

参考文献:

[1]唐会忠.构建国家审计职业精神[J].中国审计,2010(9).

[2]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2007(2).

[3]王兵,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发展方略[J].会计研究,2015(2).

[4]郑永廷,罗姗.中国精神生活发展与规律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

[5].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陈恒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审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