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会计职业发展

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会计职业发展

1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因此,本文将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和研究。

2关于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概述

2.1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更高层次,指的是利用网络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整合、加工、输送和处理,为企业经营财务管理和控制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融入传统行业中,改变了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模式,会计电算化让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实现共享,为相关主体提供了充分的资料,由“单机版”向“网络版”转化。应该讲,会计信息化不仅是先进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而且对提高企业经营财务管理水平、完善会计制度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2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与影响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电算化会计系统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第一,改变了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会计人员只需将收集到的会计原始凭证录入财务核算软件,审核、记账、报表生成等一系列工作在财务人员的辅助下自动由计算机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会计从业人员日常核算工作量,缩短了会计信息处理时间。第二,规避了人为处理可能出现的错误。会计数据处理的每一步都按照既定程序严格运行,提高了风险控制能力,保证了企业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第三,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和信息化及时全面地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各种管理所需的信息,使企业的管理由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化管理,为科学化管理创造了条件。第四,转变了会计的职能。在人工操作的条件下,会计人员受到人工处理会计信息能力和时间的限制,难以对现有的会计信息做出全面判断,而在电算化条件下,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实现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反馈和管理,达到计算机管理决策模型对各项管理活动的事先预测、控制和决策。

2.3研究综述

付荣彪(2010)在《会计电算化系统设计及实现》中主要以当前会计电算化现状和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情况调查为依据,深入分析了企业开展电算化工作的流程,提出了可应用于中小企业的财务处理系统方案,包括文档处理、收银员管理、图书馆管理、财务分析等功能。徐芝君(2012)在《试论会计电算化响应用策略》中指出,会计电算化是一种取代传统手工会计的计算机核算方式,它将会计核算、报账等业务作为一个整体,使会计信息在处理过程中更加及时和准确。这种核算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中国企业,在会计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着重大影响。吴丹(2014)在《会计电算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在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许多单位对会计人员在会计电算化的持续教育和培训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难以适应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更新,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另外,在会计电算化管理方面,会计主体没有实施严格的权限管理制度,导致发生越权现象,会计人员权责不明确。为此,提出应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工作,强化电算化软件开发与维护,加强在电算化条件下的风险防控。陈圆(2014)在《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探析》中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做出研究,并重点描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会计信息化的可能性和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途径。聂小英(2017)在《关于会计信息化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探讨》中除了描述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外,还对从业者提出了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处理会计业务、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要求。谢睿(2013)在(会计电算化对会计职业发展的影响)中描述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情况及现阶段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处于单机版、多用户版、网络版和ERP等多种模式。在此过程中,中层会计人员正逐渐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综上所述,我国电算化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会计电算化正在为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变积攒能量,而这种转变对整个社会环境、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掌握更多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3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技随之引入到我国。1988年财政部正式提出建立会计电算化制度,1994年提出了普及会计电算化的总体规划。时至今日,几乎全部企业都在使用会计软件完成相关工作。

3.2会计从业人员执业状况

会计是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所必需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必须依靠会计人员来维持,会计人员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能够提供有用信息,这使得会计教育成为热门。但是,我国的会计从业门槛非常低,会计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已经达到严重饱和状态,财政部的《我国会计人才供求状况研究报告》中表明,截至2015年,我国会计人员数量已超过2000万,严重超出了行业需求。但是,从目前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看,存在着两极分化趋势,即:会计人员数量快速增长,而高水平的会计人员却有着很大缺口,使得普通会计人员薪资不高。

3.3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在会计电算化基本普及之后,原来的财务分工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在新形势下的业务处理,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职位,增加了会计管理的难度。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适应这种变化的反应较慢,无法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采用新的会计管理方法,致使会计电算化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许多错误,即便在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情况下,由于管理部门和基层会计人员不重视,在日常工作中很难做到规范。(2)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的会计工作需要兼顾各方面的因素,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地有所提高。一是为了满足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需要,企业财务部门需要添加会计信息系统维护、数据管理和金融分析师等职位,但缺乏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二是由于资料共享要求,使更多主体更容易接触到企业会计资料,造成了风险。三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数据传播渠道增加,且传播速度较快,造成了企业信息泄露问题严重。四是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公司财务报表的公布,使公司内部资料被各类人士接触,极易产生风险。

4未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4.1会计信息处理的扩大化

随着会计软件的不断开发和应用,电算化发展趋于成熟,更多会计工作将被程序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所取代,由人工处理变成电脑自动处理,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

4.2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会计电算化在降低人工操作带来处理错误的同时,也避免了财务人员的舞弊问题。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企业电算化的成熟,要想建立完整的电算化,就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成本控制管理。(1)软件开发及售后工作的人性化。由于会计信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且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企业在购买会计软件时会着重考虑企业的售后服务。基于此,企业应加强开发、售后工作的完善,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更加科学智能。企业要建立覆盖全局的信息交流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就必须有较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当前,电算化工作主要朝着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员工利用网络完成会计工作,会计资料被保存在网络上,可以供相关人员直接参考、查阅、监督,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

5会计电算化背景下对会计人员职业发展的要求

(1)从微观角度来看。一是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但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正确使用企业管理软件,而且要加强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只有掌握了系统、全面的管理知识,才能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情况做出合理预测。同时,企业要加强会计人员和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素养,避免出现资金盗用、舞弊等问题。二是要具备国际化视野。目前,我国虽然还未完全实现会计电算化,但是随着电算化高速发展的实际,会计信息化必然成为为了的发展趋势,所以会计人员必须要具备国际化视野。三是要扩大实践交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算化工作一直快速发展,但是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要想突破电算化瓶颈,就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先进国家的交流,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改进企业电算化存在的问题。(2)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一是要营造良好的会计人才培养环境。政府部门应重视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和措施,让会计信息化发展有良好的法律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大力宣传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性,出台相应的培养方案,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要调整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培养方案。2017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暂停意味着基层财务人员的饱和,会计从业者掌握的基础会计技能已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所以,学校和培训机构在制定培养方案是,应注重向会计信息化方面侧重,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念和战略眼光。三是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理论水准还是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探索校企合作,聘请具有经验的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到学校授课,让学生在理论掌握与实践探索上实现有机结合。

作者:杨晓东 单位:同心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