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研究(3篇)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研究(3篇)

第一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摘要: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实施历史不长,但很大程度上为养老做出了贡献,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然而现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统筹机制、管理机制和养老金计算方法,从而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方法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其在减轻财政负担,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工作难以高速进行。这就需要从多种方面予以考虑,采取多种方法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一、现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基金筹集存在不足,抗风险能力差。

改革前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是由县级统筹,改革后,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先实行省、市、县级分别统筹。但在全国范围内各县、市、省的统筹标准存在差异,难以进行统一管理,在统筹机制上存在不足。以市、县级为单位进行统筹,层次相对较低,特别是随着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改革,退休人员数量在逐年上升,但新的参保人员数量处于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的比例失衡,也给机关事业单位的收支平衡带来一定的阻碍。虽然以县级为单位进行统筹,能够将人事管理做到细致化,但给宏观管理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各县区的统筹机制不同,在全国范围内难以达到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不利于国家相关部门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监督。统筹机制上存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抗风险强度,无法使养老保险制度发挥其最大功效。

2.覆盖面狭小,参保机制不完善。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狭窄,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仅是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规定确定的编制内工作人员,方可参保,编制外工作人员应当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企业单位相比将覆盖面缩小,但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休人员在逐年递增。机关事业单位为最大程度上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会招纳一部分临时工,这部分人由于缺少正式编制而无法像其他员工一样享受各种福利待遇,特别是养老保险。这样看来,对部分本来可以享有养老保险而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各种条款而难以享受同样的待遇的员工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会造成这部分员工的不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在进行职位调动特别是跨单位、跨区域的调动之后,养老保险的资金等方面会发生一定的变动,在调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时间差或者其他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会引起相关人员的不满。

3.养老金相关计算不能与时俱进。

现阶段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还是以退休人员的级别、职务、工龄为参考依据。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退休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退休制度处于长期并存的状态,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养老金计算方法下,大部分员工的待遇差异较为明显,特别是会高于其他企业单位的职工,会引发企业单位职工的不满,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而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在养老金的发放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便是有相同的工龄,但由于在职期间不同的职位在退休之后会享受不同的待遇,对部分员工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

二、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法

1.完善统筹机制。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的改革,需要从上到下的进行统筹管理,提升统筹层次。具体说来就是需要国家制定一个面向全国范围的养老保险制度,制定相关的方案,并层层向下推进。这样就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宏观上的把握,也为各地方层级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了范本。特别是随着我国对机关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在人事管理上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管理方法,从而为养老保险制度的从上到下推行奠定了基础。对统筹机制的完善,进行从上到下的推行,能够更系统的对各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进行管理。同时,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微调,可以使养老保险制度更加符合本地实际情况。从上到下进行统筹,将各地区进行划分,并根据区域划分设计直属于国家管理的养老保险机构,对各地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工作进行管理,能够更有效地确保养老金的合理发放,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提供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工作环境。

2.完善管理机制。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离不开健全的管理机制。首先需要建立覆盖大部分人群的养老制度。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制度对农村居民有一定的忽略,需要在进行改革时对农村居民的养老加以重视。部分农村居民由于缺少相应的知识技能在机关事业单位只能扮演临时工的角色,付出了大量劳动的同时需要提升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还有部分经过职位调动的员工,可以根据其调动之后的表现、工作年限、基本技能等情况,对其养老保险工作进行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可以针对这部分人员拟定专门的养老保险制度,最大程度的做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民覆盖。完善管理机制还要注意对国家制定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严格执行,上级部门要对下级部门的养老保险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确定这一工作的落实以及符合国家标准。也要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不断的学习,使相关人员了解国内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变化,并从中找出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对本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

3.完善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不能仅仅考虑员工的职位和工龄,还要与其在职期间的缴费记录挂钩。员工在职期间的缴费年限、缴费额度等都是进行养老金计算的参考依据,需要反映到养老金的发放上。只有在职期间的缴费情况与养老金的计算直接挂钩,才会使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正视缴费这一问题。员工积极参与缴费工作才能保证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进行,而不能仅仅依靠国家进行养老。将养老金的发放与缴费制度相结合,还需要对缴费制度进行完善。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无法完成规定期限内的缴费,这就需要机关事业单位对其已经交纳的费用进行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合理进行。在计算养老金的过程中,由于各单位、各地区的经济条件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单位内部发放的资金补贴,这就需要国家对这一情况进行处理,对各地区、各单位的养老保险的补贴进行把控,对一些困难单位进行部级补贴,从而为退休员工提供更好的养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国家和社会各界予以高度重视。针对现阶段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统筹机制,进行从上到下的统筹;完善管理机制,为养老保险工作的推进创造条件;完善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在职期间的缴费情况相联系,从而不断推进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作者:贺鹏程 单位:临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苏明,杨良初,张晓云,王立刚,程瑜.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52:3-25.

[2]温鹏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

[3]王智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政策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07.

[4]王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马蓓蓓,张悦玲,杜淑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1,03:34-37.

[6]卢驰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制约因素与策略选择[J].理论探索,2011,05:87-90.

[7]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2015]18号.

第二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

本文从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措施,以期能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制度改革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需注意的问题

1.现有待遇不降低,创新激励约束机制

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保不降低待遇。如果参与者的待遇比之前有所降低,会导致参与者的自身利益受损,那么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必然会遭到阻碍。现阶段,从事业单位养老制度看,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需要及时调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但任何制度的改革都必须与基本的经济法则相符合,也就是说,要保证事业单位制度改革后不会出现待遇降低的问题,并且今后养老金的增加与提高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协调好改革推进度与承受度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任重而道远,无论任何制度的改革都要充分考虑分担比例、改革成本及改革时机,而改革进行顺利与否,都是与这些改革成本计划息息相关。因此,为保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顺利进行,需要把握好改革的推进力度与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从事业单位的类型看,主要分为行政支持类、公益类以及经营开发服务类。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金缴纳不同,因此其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推进度以及承受度不同,如此一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同步进行,还是根据类型分类而逐一进行改革,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尤其是事业单位类型改革尚未完成之前。

3.处理好相关制度改革配套的协同性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极为关键的一项。如果在养老保险体制内的各项配套机制中不能给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个良好预期,那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难以推进。目前,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方面,依然存在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等情况,还存在依据级别来享受养老保险的问题。在运行机制方面,尚没有形成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多是根据行政机关模式运转。财政体制方面,还存在着吃大锅饭、铁饭碗等平均主义的情况,难以体现员工的工作绩效。由此,延伸出的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中的诸多问题,必然会降低员工收入和养老激励效果。

二、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策略

1.推进养老保险改革

坚持三改并举的改革方针,为养老保险提供基本保障。三改并举是指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实现共同改革,对事业单位职工的基本医药实行公开核算、单独管理,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医疗服务管理。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等,对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建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会。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利用药物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的问题,改革理应切断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管理的制度,这样既能提高我国整体医疗保险水平,又能使职工生活得到最基本的养老保障。

2.完善事业单位现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地区广泛,因此应建立灵活多变、覆盖范围广泛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针对我国事业单位现有的人群,实现制度覆盖范围的最大化,并采取多样化的保障方式,这样可以满足广大事业单位职工的基本养老需求,消除职工退休后的忧虑,从而更好地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稳定大局、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国家在政策上充分考虑当前事业单位不同行业养老制度存在的差异,突出改革重点,从经费统筹、地区差别、行业差异等多方面推进事业单位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3.坚决推行新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现阶段,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差额及自收自支通常都是由个人和单位共同承担,并且个人缴费年限15年的职工在退休后,其基本养老金的发放才能按月支付,且缴费金额和缴费年限的长短都与养老金的多少息息相关。如果是全额事业单位,那么其基本养老费用则无需个人缴纳,且职工工龄及在岗工资是决定退休后养老保险金额多少的依据。从这个方面看,因为行业及地域经济水平的差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的缴纳也各不相同,并且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这就加大了事业单位养老金的财政负担,因此必须推行新型事业养老保险制度。

三、结语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审时度势,充分调查研究之后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这关系到退休人员的养老与社会的稳定。目前,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采取一些合理的解决措施,保证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制度顺利推进。

作者:赵金鹏 单位:石家庄出监监狱

参考文献:

[1]孙守纪,周志凯.事业单位改制的社会保障政策衔接与配套改革[J].重庆社会科学,2012(9).

第三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摘要: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经过长足发展,正逐渐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如何进一步的完善和推进,已成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遇到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我国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改革

机关事业单位是国家行政的主要命脉,但又属于相对较为特殊的一类群体,如何制定一套具有我国特色又切实可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以便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收入的再分配,实现社会和谐和老年人退休生活生活进一步保障就尤其重要。

一、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大都是来源于政府的财政,养老保险的发放以退休时的基本工资为基数,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发放,我国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到1997为起步阶段,全国有28个省(区、市)的1700多个地市、县开展了试点,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1998年到2005年为发展阶段,很多试点地区,都在从自身实际出发,将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也纳入了参保范围,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在不断扩大。2005年到2015年为进一步完善阶段,事业单位中的教师、退伍军人、高科技人才等特殊人群的参保、续保、转保问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使得该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2015年至今为不断发展创新阶段,国家下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这次改革本着“一个统一、五个同步”的基本思想,突出了改革的协调性,有助于形成共识,更好的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从养老保险的保障功能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个“大雇主”——财政,改不改都能保证养老金发放。但从整个经济运行看,只有企业的改革而无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就建立不起来,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健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会受到影响。

1.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至今,没有基本法律支撑,直到2014年,国家才颁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但该决定的实施还需要很长的一个阶段才能看到效果。

2.分制制度对现行管理制度的阻碍。

现行的管理制度阻碍了进一步的改革,以往我国机关事业单位政策的制定由人事部门负责,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由劳动部门制定并实施,现在虽然统一合并为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但由于多年的工作分别管理,使得衔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间断,部门之间出现相互推脱等问题,使得该制度不能顺利的进行改革。

3.改革中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有限。

国家公务员和大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直接创造价值,无论是单位缴纳,还是个人缴纳,基本上由国家财政承担。目前,我国财政收入来源单一,远远不能满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所需要财政投入。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中财政如何投入,是启动这项改革要面对的又一个问题。

4.保障形式单一,参保覆盖率不够全面。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不能够满足社会不同阶层对养老保险的基本需求,同时,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目前参保对象的有限性,把部门人员排除在外,不能让所有的人员享受该项政策,造成了不公平的现象的存在。

三、解决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目前要解决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只有通过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才可以妥善解决。养老保险制度由于涉及人员广,运行时间长,关系政府与人民,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尽快配套建立既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又与企业相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才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促进各项社会保险事业协调发展。

1.加快相应法律法规的建立。

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法规而言,是养老保险制度的理念和精髓。养老保险制度是现代国家人民得以享有并获得国家提供的公共物质帮助的基本权利,通过建立专门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法律法规,更好的维护退休人员的基本权益,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相关配套的法律支撑文件,真正起到对退休人员权益的保护,大都是针对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暂时性的规定、通知、决定来进行完善,但这些规定缺乏系统稳定性,会不断的发生改变,缺乏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在今后的实践中,更需要一部专门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的法律,更好的解决老年人的基本保障问题。

2.提高相关人员的统筹能力。

养老保险经办管理人员集四项基本职能于一身,分别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的践行者;社会保险事业的承担者;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者;社会保险服务的提供者。社会保险制度、政策的实施,是与经办管理人员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切实摒弃那种重制度轻落实,重政策轻管理,重基金轻服务的错误理念,加快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经办管理工作范围、内容、对象、项目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的更加严重,所以,推进经办管理服务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使参保人员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服务,是势在必行的。

3.进一步加强对退休制度的改革,以缓解财政压力。

在建国后的几十年中,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费用都是由财政负担的,就是不改革,财政也要支出这笔费用。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真正财政多支出的,主要是积累的部分。国家如果能注重退休制度改革,参照国际上普遍实行的弹性退休制度,并坚持实行积累率的原则,采取积累比例由低到高,逐步到位的办法,把积累水平控制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就不会影响财政收支的大局,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4.逐渐实现全员参与,丰富养老保险的形式。

开展养老保险工作要有进一步创新的想法,一要重点调查研究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厘清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范围,搞好试点地区改革后的衔接工作,二要不断丰富养老保险的形式,利用商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的相互配合的形式,利用市场机制更好的为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

作者:刘向明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岳宗福.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知识解答与政策解读[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07.01.

[2]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3]阮翔.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思考[J].新西部.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