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金融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商业银行想要突破行业壁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管理,提升管理职能,构建完善的负债管理体系和模型。同时,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当前商业银行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需要建立全面积极的策略应对金融市场改革带来的风险。本文主要研究金融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新形势下,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市场重新洗牌,面对激烈的市场形式,商业银行只有迎难而上,不断迎接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冲击,对内部资产负债进行优化和管理,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同时,管理者也需要认识到当前金融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实行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资产负债的管理效率。

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含义及重要性分析

1.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含义

不同地区或是国家对于商业银行定义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其内部组织形式和实际的业务范围也各有差异。对于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而言,其内部经营范围主要集中在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各种各样的中间业务等。其中,资产业务的主要对象是银行资金,包括发放贷款和投资两种类型;负债业务则主要负责吸引外部资金和产生自由资本两种,是商业银行在运作过程中的基础性业务;中间业务则不受外部资金的影响,直接管理银行的报酬率等问题,对银行自身发展影响较小。

1.2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基本内容,有效的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模式,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营业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能为银行吸引外来投资,提升其社会价值,因此负债管理系统也是金融市场化改革必要的经营手段之一。其中包含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流动风险的管理;其次是对市场风险和监督机制的管理;最后是其他社会因素的管理等。当前我国金融专家和市场分析专员对银行金融资产负债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还存在一定问题,无法真正对抗强烈的市场金融危机。因此需要全面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质量,为经济市场的发展提供动力[1]。

2金融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市场中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主导和引领下,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市场中的金融商品和上市公司品牌越来越多,但是其中存入银行的存款资源却越来越少。因此,商业银行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需要不断拓展新的业务范围来增加自身的存款率。虽然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会为银行的发展带来效益,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银行的业务范围在逐渐扩大,负债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在存款资源受限的情况下,难以满足自身的经营和发展。

2.2资产负债表缺乏稳定性

该表现基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第一,银行存款量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市场中资产的累计速度,因此商业银行负债表的稳定程度也会逐渐降低,人们越来越丧失在银行存款的乐趣;第二,大多数商业银行为了能改善以上问题,采取了一些短期性措施应对,例如通过进行短期的负债来保证银行不会出现资金缺口,但是却导致资产负债表的稳定性越来越低;第三,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动越来越激烈,市场中多种类型的金融商品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目光,商业银行不得不将一些固定客户的资产进行分流处理,导致银行自身的存款量越来越少。

2.3商业银行无法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

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升级,商业银行也在改革的浪潮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等,其中主要以流动性风险和利率化风险为主。首先,面对市场中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总是会面对不同期限的外来资金和不同数量的汇率要求,因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实现资产一端是否有与之匹配的流动资金,从而保障银行的负债管理质量。但是商业银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忽视了促进资产端链条稳定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在信贷转让平台的基础上,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期限会发生冲突或是错误的匹配,直接增加了其流动性管理的风险。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虽然已经有了对利率进行定价的权利,但是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合理的标准来制定实际参考价格。特别是对一些中小型的银行来说,只有通过保障存款量的稳定性,才能实现对外来资产的管理和约束。但现实中很多小型商业银行无法满足以上条件,因此利率风险管理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大[2]。

3金融市场改革中提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质量的对策分析

3.1对利率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

在当今的金融市场环境中,想要提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最积极的方法就是对利率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和优化,管理者需要始终将对抗利率风险放在首位。具体的方法如下:首先,对表内外管理风险的优化。管理者乐意通过采取缩小利率风险敞口的方法,对市场内外的管理风险进行分析和认证,强化对数据匹配错误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将表内外管理风险纳入到实际的金融管理工作中,提升管理效率;其次,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和优化,管理者需要将市场价格变动和其他金融理财产品等作为流动性因素作为分析的依据,找到其他金融理财产品的优势,从而不断提升银行金融产品的效能,甚至可以采取建模的形式,将静态的流动风险逐渐转化为具有动态效应的高效管理模式;最后,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和优化。在新利率投放到市场之前,需要通过合理的压力测试,对原有客户进行预测性分析和引领,找到最适合市场运行和发展的利率范围,有效降低利率风险。

3.2取消商业银行的存贷比限制

很多商业银行为了能够更有效地管理流动资金,提升自身抗击金融风险的能力,设置了存贷比限制。但是伴随着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存贷比限制的弊端就显露无疑了。例如,市场中理财产品的种类增多,人们不再愿意把钱全部存进银行中,导致银行内部的存款量逐渐减少,难以承担外来的经营风险,更无法促进金融市场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取消商业银行的存贷比限制,降低存款和贷款的门槛,推出一定的营销政策,提升用户对商业银行的信任感,能够实现有效的流行性资产监管,从而大大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3.3积极转变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

首先,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并充分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特点和基本国情,建立属于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其次,在原有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特点,设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管理机制,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构建资产负债化模型,商业银行需要对自身资产负债管理形式进行改革,促进负债比例管理模式的先进性和流动性。同时,还应该有的放矢地构建资本负债化管理模型,并根据需要制定可预定化、盈利性和流动性的目标。该模式一旦建成,应该在每年年初的时候进行改革并推向市场,科学预测未来一年的存款量,从而实现资产负债的科学规划和管理[3]。第二,构建流动性预测模型。为了全面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管理水平,商业银行还应该以传统的定性法为主,实行粗放型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同时,在制定具体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讲定量法和定性法结合在一起,充分考虑当前金融市场的政策和形势,从而构建一个充满动态化的流动性管理模型。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该运用数学方程模型法,对银行自身存在的固有和流动性资产进行比对和分析,从而进行科学的预测。这样既能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存款量,对于资产负债化管理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商业银行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要积极进行改革,在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同时,吸引外来资产,对利率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取消商业银行的存贷比限制,积极转变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在增加银行存款量的同时,全面提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方赟.金融市场化改革中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J].时代金融,2017(30).

[2]庞敏.金融市场化改革中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J].中国商论,2017(28).

[3]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会计财务处课题组,蒋烈.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基于兰州银行与招商银行的比较分析[J].甘肃金融,2017(9).

作者:刘凤金 单位:建行内蒙古赤峰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