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

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

1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现状

政治经济学目前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边缘化,这种边缘化主要是相对于西方经济学学科地位的上升而言的。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西方经济学作为主要的经济学原理课程,课时和学分值基本上是政治经济学的三倍,而学生往往就是根据学分值来进行学习重点的区分。尤其是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必考的专业课就包括西方经济学,而且很多高校都指定原版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这些现象都使学生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过时”的学科。对于新生来说,政治经济学中本身就有很多概念晦涩难懂,需要反复阅读、记忆、揣摩才能理解,但思想上的不重视就导致了学习行动上的延迟,大多数学生只应付考试而没有把它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来认真对待。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政治经济学对青年教师的学术吸引力不断下降,而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它的分析工具在其他经济学分支中也多有应用,比如国际经济学。很多老师由此认为,现在需要的是对市场经济的共性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分析已经过时了,上课的时候只局限于教材照搬照讲,无法吸引学生,也无法让学生把它和其他经济学课程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但是,我们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单纯地看作“意识形态”或者所谓“价值判断”,更不能错误的认为只有西方的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才可以成为各门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讨论资源配置的,是经济现象的表层分析,政治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入手,讨论现象背后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任何社会形态的市场经济建设都有指导意义。

2加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

加强理论实践相结合是我认为解决目前政治经济学教学困境的根本方法。首先联系实际可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跳出书本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往往就是学生注意力重新集中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的思维最活跃、参与意识最强。其次联系实际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学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这种错误观点,正如马克思早就指出过的那样“:只有抛开互相矛盾的教条,而去观察构成这些教条的隐蔽背景的各种互相矛盾的事实和实际的对抗,才能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实证科学。”以下就是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2.1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的答案不一,有的说是生产关系,因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促进或阻碍作用;有的说是科学技术,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些回答从方法论上就是错误的,任何事物发展的原因,只能来自事物内部,来自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把生产关系或一些其他因素的促进作用说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生产力的内在矛盾是构成生产力的要素之间的矛盾,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之间不能相互协调和适应的时候,矛盾就产生了,而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就是释放生产力的过程。英国工业革命中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就是生产力内在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同时推动了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但生产工具本身是不能变化更新的,最终还是劳动者为了满足新的需要,从而改进实现这种需要的物质条件,使生产工具、劳动条件、劳动对象不断完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实践看,片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企图通过在生产关系领域里“不断革命”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结果只能使生产力遭到破坏。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就出现过这样的决策性失误。众所周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原因就是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弊端日渐明显:政府企业职责不分,无视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的作用;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生产、消费商品的数量都在控制之中;工农业生产与商品经营均为强制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不得持有私有财产,一切劳动成就都会被均分,这导致生产者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劳动积极性,经济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可见,人为地把高级的、纯粹的公有制生产关系和低级的生产力相结合,过分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只能导致了经济政策上的失误,进而危害我国经发展。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不平衡的特征。对非公经济从排斥到接受到肯定他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可以从我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命运浮沉中看到这项政策由暗到明的转变。在改革开放三个重要的转折点上,邓小平曾三次提到了安徽“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年广九的百万家产,雇工人数,曾经让很多理论家们争得面红耳赤,但邓小平一直主张“不能动他,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安徽“傻子”几次化险为夷,最终成为中国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一个具有象征性“符号”的人物,他的经历反映出我国个体和民营经济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虽然瓜子大王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但一大批成长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强劲稳定的动力。这也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解决了由于生产关系超前所带来的矛盾,而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并不在于它的公有化程度如何,而在于它是否同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理解这一点,对我们制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

2.2社会主义的剩余价值

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新产品价值为c+v+m,即生产资料转移的旧价值和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之和。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v+m中,v是用来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它以工资形式表现,是维持工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可见,如果没有剩余价值m的产生,那么每一轮的生产就是在“原地踏步”,c+v中的c是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v要在生产之外生活之中被工人消费掉,如此循环往复,工人永远不能提高工资水平,经济也不会有增长,更谈不上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说,剩余价值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越发展,社会生产的剩余价值也越大。我们应该赋予剩余一个更加宽泛和全新的概念,或者说应该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剩余价值的生产,这本身也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的要求。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剩余价值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不应存在。因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无论是资本还是剩余价值,都具有两重属性:反映社会制度的特殊性和商品经济的共同性。它们除了反映资本主义的特殊性,体现资本主义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外,还具有商品经济的一般属性,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和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商品价值的三个部分c+v+m必然存在,人们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都有获取剩余价值的要求,这是商品生产者的主观愿望,也是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要建成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需要大量的剩余价值做基础,而且还要不断将剩余价值资本化,进行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和剩余价值等经济范畴仍然存在,并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促进作用,所不同的是它们反映的不是像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而是社会主义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之间平等合作的关系,尽管三者有时也存在矛盾,但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2.3生产相对过剩现象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供求态势也已从供不应求的经济短缺状态转向供大于求的经济相对过剩状态,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2014年开始,奶源相对过剩导致多省份奶农杀牛倒奶,全国用电需求增速放缓明显意味着中国电力步入相对过剩时期,中国社科院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也指出2014年楼市由卖方市场进入了卖方市场。伴随着相对过剩经济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体制与发展的主要矛盾,与短缺经济阶段相比已发生显著变化,相应的发展战略与宏观政策也在面临新的调整。马克思曾经用“惊险的跳跃”用来说明生产出产品最多只是成功的第一步,销售出产品从而使商品转换成货币才是更为关键的一步。这个跳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消费的重要性,它不仅使价值得到还原,也是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我国古代鲁国国相公孙仪“拔葵去织”,以避免农民和织妇无处卖掉他们生产的货物,既体现了为官者对民心的体恤,也说明了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消费是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力量。只有促进消费力与生产力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众所周知,中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同时内需不足。2015年3月7日在全国政协联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目前我国储蓄率持续高位,要避免出现储蓄率走高,而投资效率走低的现象。如果储蓄率能降一点,居民消费多一点,投资效率高一点,就是新常态下经济的一个理想状态。长期以来,舆论普遍认为高储蓄率源于中国百姓爱存钱的习俗。实际上,中国国民的高储蓄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政府和企业储蓄高导致的。中国最近几年储蓄率在50%左右,居世界第一,但居民储蓄率只是20%左右,储蓄高主要表现在政府和企业,而非居民。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体制存在缺陷,企业储蓄率高暴露出在一次收入分配中,企业回报多,劳动者回报少的痼疾,致使消费不振,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高储蓄率致使总储蓄大于总投资,多的部分只能靠出口消化,导致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同时,高储蓄也抑制了消费,不利于扩大内需。2014年,央行共实施两次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实施一次非对称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2月、3月两个月内接连降准降息,中国经济在全球变局过程中,下行压力是相当大的。对中国来说,采取各种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政策来扩大内需,就变成中国经济变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3结语

总之,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性强、理论繁杂且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到深入浅出,学以致用。这不仅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需要思索和改进的方面。

作者:刘皖青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