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管学科渔业经济管理

农林经管学科渔业经济管理

摘要: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尤其是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滞后、社会重视不够、就业难度较大等方面,建议构建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树立重视基础产业学科的社会氛围和注重能力培养树立良好就业观。

关键词:

农林经管;学科建设;困境对策

上世纪末各地高校扩招扩建以来,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都在不断地调整教学方向,各自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性的大学。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的海洋水产高等院校也都积极努力地发展综合学科,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渔业是我国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农业总产值的9%,渔业人口达2000多万。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就必须首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渔)业现代化,就应该更加重视大农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推进新农(渔)村建设,就必须解决“三农(渔)”问题,就不可忽视渔业、渔村和渔民问题,这都离不开渔业经济与管理人才的培养。作为农(渔)业院校的重点应该放在能够直接服务社会的应用型研究人才培养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基本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拥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将自己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工作之中。而水产(渔)业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撑,与现有海洋水产院校的学科设置不相匹配,其发展面临着困境。

一面临困境

(一)学科发展缓慢

农林经济管理中的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在我国历史较长,如上海海洋大学的渔业经济管理学科教育,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设有渔业经济研究室,向学生传授有关渔业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1985年该校渔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招生,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唯一的本科专业;2002年随着渔业经济管理硕士点、农林经济管理硕士点和渔业经济与管理博士点的设立,成为具有全学科支撑的专业。虽然渔业经济管理专业办学的时间比较长,学科支撑有力,但与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和专业相比,发展速度十分缓慢。目前全国海洋及涉渔院校都开设和设立了专业,但基本培养模式雷同,形成相对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教育内容,专业办学规模比较小,力量分散,缺乏相关学科群的支撑,使得办学力量难以集中,资源配置分散,造成学科发展不尽理想,难以形成学科特色。

(二)社会重视不够

在当今社会上比较热门的专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会计、国际贸易和物流等领域,对“农(渔)”字当头的专业,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难以摆脱社会的歧视,认为学习农业没有意义,学习渔业更没有意义,使得优秀学生不愿填写和报考该专业,学生就学率低下,专业名额极少。从上海海洋大学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报考生源来看,2010~2012年三年间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分别为61.1%、42.6%和51.1%,而且学生都不愿意调剂,其调剂录取率基本为零,并且在上海地区的报考生源均为第一志愿录取,其他省份的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同时,由于产业的因素,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其他专业能够扩大招生规模,而渔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难以扩容,其本科学生人数一直维持在40名左右,且入学以后要求转专业学习的学生数量较多,造成学生生源严重不足。

(三)就业难度较大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专业的局限,涉农类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力相对较强,而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在竞争中毫无优势可言,导致学生人文教养不足,综合能力欠缺。同时,由于用人单位和部门的偏见和误解以及就业配套机制的缺乏,使得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削弱了学生到基层工作的意向。目前,农林(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主要集中在企业、灵活就业和继续就学等方面,专业对口就业率低下。根据《上海海洋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的统计,该校渔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为46%。以2012届毕业生为例,在34名毕业生中,继续就学(国内外)的11名,占总数的32.4%;从事与专业相关、到涉农类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仅为4人,占总数的11.8%;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的19名,占总数的55.8%。尤其在学生就业上,校院发动全系老师的力量,并通过校友介绍等途径,推动学生就业。

二对策建议

(一)构建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

涉农(渔)类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注重农(渔)业经济和经营管理应用人才培养,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增加人文社会类基础课程和产业实用技能型的实践内容。同时,应根据国家对基础产业的发展要求和趋势,增加相关实用课程设置,并跟踪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建议意见,结合国内外专业学科发展实际,积极改革教学内容,优化培养方案,构建既具有渔业特色,又包含经济与管理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

(二)树立重视基础产业学科的社会氛围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看,在社会经济发展初期,国家政策一般以重农主义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发展,其政策导向逐步由重农主义转为重商主义。但在经历战争、经济大萧条和环境问题等危机之后,又出现了重视基础产业的大环境。推进现代农(渔)业建设,符合世界发展规律。只有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好,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中国梦。因此,需积极呼吁社会各界树立重视农业等基础产业的思想,只有农业稳固了,国家才能稳固。而农业的稳固和发展,迫切需要依赖大批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需要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涉农院校的大力培养,需要社会重视和支持基础产业和学科建设。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对涉农院校的偏见,加大财政投入和招收农(渔)业大学毕业生力度,为人才培养和流动提供良好环境。

(三)注重能力培养树立良好就业观

随着我国现代农(渔)业建设以及渔业科技的突飞猛进,社会对农林(渔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期望,要求学生不仅能具备专业应有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具备实际工作的能力。针对社会需求的变化,农林(渔业)院校应改变培养方式,注重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一是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积极探索既能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三是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克服自身专业等方面的压力,理性对待自己的人生观。

作者:乐家华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瑾等.关于农业类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8):99-102.

[2]王云等.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困境与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6:272-275.

[3]余国宇.师范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