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探析(4篇)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探析(4篇)

第一篇: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及控制探究

摘要:

随着经济和企业经营多元化的发展,企业内部存在财务风险的几率日益增加,而且企业财务风险会在各部门之间以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内进行相互传导,进而使企业的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益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是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本文从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概念及其分类出发,具体介绍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和应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控制策略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朝着多元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同时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就造成企业面对的财务风险也在日益攀升。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很强的传导性能,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处理财务风险,就会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岌岌可危。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全面了解财务风险传导机制,通过分析和探索,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一、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基本介绍

1.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定义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企业财务风险从狭义方面进行解释,是指企业处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外界因素和企业内部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造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或几个环节会面临风险,选定一定事物为载体,传导企业内部经营中的一系列操作环节中去,最终造成企业发展方向与既定的企业目标脱离轨道,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换句话说,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就是指企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继而使生产经营的环节面临风险,并且经过传导扩大企业的经济损失。从广义方面来说,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不仅局限于一个企业内部生产环节的传导,还会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传导,严重的情况下还传导至整个企业链,这是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相互合作的关系。

2.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按照耦合形态的划分标准,企业财务风险可以分为纯耦合传导、弱耦合传导和强耦合传导;以传导过程中质变与否作为划分标准,企业财务风险可以分为稳态传导和非稳态传导;最后如若按照财务风险的源头,企业财务风险可以分为以企业外部为风险来源的风险传导和以企业内部为风险来源的风险传导。

二、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包括传与导两个过程,具体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到企业外部或内部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形成财务风险,继而这些财务风险寄托一定的载体传导到企业其他生产环节中去,最终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1.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关键要素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关键要素包括风险特征、风险源、风险流、风险载体和传导路径、风险阈值五种要素,以下是对该五种要素的具体介绍:一是风险特征。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企业财务风险表现的形式也趋于复杂化,如果按照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四种不同的形式。首先是资金筹集风险,企业资金筹集风险是指企业的筹集量以及资本结构目标在多方面的影响下面临的风险,这些影响包括筹资渠道和方式不同的筹资难度、筹资成本以及所筹资金的弹性、功能、结构的合理度。其次是资金使用风险,企业资金使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现有资金的配置、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企业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应当合理配置资金的使用,充分发挥每一笔资金的价值,提高企业的效益。但是,由于企业财务的复杂性,资金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第三是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不仅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还是促进企业内资金不断循环的环节。第四是资金分配风险,分配资金所造成的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分配资金后形成新的资本结构。二是风险源。风险源是指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前客观存在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且以财务风险为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主要对象,这就是风险源。它寄存在企业内部系统中又存在于外部环境中,对两者状态都有改变的作用,继而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对诸多不好的因素。企业外部的不确定性包括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不同层次的不确定因素会对企业财务造成风险,尤其是产业环境中包括的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对企业形成的威胁更大。企业内部系统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各个财务环节由于管理决策的不确定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三是风险流。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研究的重要对象,包含了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失败的一切原因,具有高度抽象性。在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研究过程中,揭示了企业财务风险的传导规律:企业财务风险在风险源中隐藏着,当一些风险事件爆发时,风险源就会释放这些财务风险,它们会搭负在各种载体上,在企业财务活动中进行传导,引起一些事件发生质的变化,最终导致企业形成不同性质的财务风险特征和状态。从上述具体描述中可以看出风险流具有流动性、传导性、依附性等特点。四是风险载体和传导路径。企业财务风险传导过程中,财务风险会依附一些有形或无形的事物传播到企业财务活动中去,这些功能节点和作业流程会随着时间指数的扩散效应被逐渐放大。一般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风险载体主要包括资金、物质和信息三个方面。另一方面,企业财务风险传导路径主要是企业财务业务流程链以及相关利益链和价值链。风险传导路径是指风险源释放出风险流之后,依附在资金、物质或信息等风险载体,沿着特定的路径开始在企业财务活动各个环节进行传导,财务风险流传导的途径和路线称为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路径。五是风险阈值。企业财务风险的阈值是指在某一时刻,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状态引起质变的临界点,换句话说就是企业所能承受的财务风险的最大值。企业财务风险阈值越高,则积累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最后冲破阈值后释放出来的财务风险的危害性就会越大。

2.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就是指财务风险流在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流动和传导的过程。风险事件是引发风险源释放风险流的导火索,风险载体是财务风险在企业内部传导时依附的资金、物质或信息,由于财务风险传导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最终形成企业财务风险传导路径。

三、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控制策略

1.企业战略管理方面

从企业战略管理方面做好控制工作,首先需要企业关注财务管理的宏观变化规律,提高财务的应变能力。另外在财务管理方面配备高技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升他们的风险管理意识,最终在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系统,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次企业在内部建立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将企业财务状况理清楚,在企业中建立完善控制机制。最后是从细节上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加大对财务的控制力度,落实到位。

2.企业微观技术管理

若是从企业微观技术管理方面督促控制工作的进行,首先企业应当保持资金筹集过程和方式的顺畅,平时要建立良好的信誉关系,为今后资金筹集奠定基础。其次企业的发展会受到资产负债率的一些影响,所以一定要有充足的现金在企业内部进行流通。这就要求企业要尽力将资产负债率与现金流量保持平衡,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最后要将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衡量好,避免造成资金分配风险现象,坚持以收抵支,保证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风险释放,对企业形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综上所述,企业要通过企业战略管理和微观管理两方面,切实开展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控制工作,提高企业财务对风险的应变能力,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真正地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根本上避免财务风险的流动和传导对企业生产经营和今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促进企业多元化更好更强壮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文红.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5(17):55-55,56.

[2]陈百伙.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29):57-58.

[3]高樱.煤炭企业现金预算编制的优化——基于财务风险内部传导的视角[J].会计之友,2016(9):36-38.

作者:李斌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并购作为一种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行业战略地位、实现多元化战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但从并购的结果来看,并购不都是以成功收尾,财务风险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因此,对于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研究对提高企业并购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来源、成因的分析,提出企业并购事前、事中、事后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财务整合风险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企业的迅速崛起,传统企业受到很大冲击,各企业皆寻求“自救”方法,如进行转型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等。并购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扩张、迅速转型,尤其在供给侧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带领和扶持下,作为一种能够快速帮助企业达到目的的方式广受企业追捧,并购市场迎来新的黄金时期。中国企业在2016年成为跨国并购的主力,跨国并购交易额达2210亿美元。“互联网+”的概念让更多的企业看到了商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拓宽平台、增宽渠道、改善财务状况以及增强持续盈利的能力。然而并购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国外多项研究表明,有50%到80%的企业并购是失败的。通过对企业的并购案例分析发现,导致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如政府政策干预、并购目标不明确、并购定位失误、对目标了解不够深刻、对目标整合不利等,但无论是哪种风险都无一例外地会通过并购成本影响到并购的财务风险。例如,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由于融资及支付方式选择不得当等原因引发的并购中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导致并购资金成本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加重;由于财务整合不利引起的并购后整合风险,轻则导致经营风险,重则使企业并购完全失败。财务风险贯穿企业并购的始终,所以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是风险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来源

(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并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确定并购目标后,对目标企业的估值尤为重要,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主要是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时间和大小的评估和预测。总的来说,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风险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不准确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对被并购企业的估值,关系到企业最终并购的交易价格。因此,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的估值,对并购方来说至关重要。

(二)并购中融资风险

并购融资指的是企业为了并购而融通资金的过程,企业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单一的资金来源并不能满足企业并购的资金需求,因此企业需要利用多种渠道为并购筹措资金。并购方式的选择对并购后企业发展前景、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各个方面都有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若想并购成功,必须选取适当合理的融资方案来获取并购资金的支持,并应结合企业并购后公司的治理和发展方向综合考虑。

(三)并购中支付风险

支付是定价的结果,是融资的最终目的。但对于并购方来说,由于不同的支付方式选择可以起到不同的风险分配的效果,定价和融资的风险仍然可以通过支付方式的选择加以分散和转移。但不同支付方式的选择,同样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从本质上讲,并购方选择支付方式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风险规避的过程,每一种支付方式都存在着风险,并购方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是否得当决定了它能否在并购中实现最优风险控制。

(四)并购后财务整合风险

并购企业完成了对目标企业的支付并不意味着并购的最终胜利,许多企业在完成了两个企业的成功合并后,因为并购双方财务运作方式、财务组织结构以及管理等方面不能合理进行整合而造成企业经营不善,无法达到企业并购的预期效果,产生财务整合风险。并购后财务整合风险分为外部财务整合风险和内部财务整合风险。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并购双方企业信息不对称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从企业并购过程上来看,信息不对称对并购财务风险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事前信息不对称。并购方在事前对被并购企业的信息和真实情况掌握程度永远低于被并购企业自身所知道的信息和真实情况,当目标企业为缺乏披露机制的非上市公司时,并购方往往对其负债多少、财务报表是否真实、资产抵押担保状况、有无表外融资、有无诉讼纠纷等状况估计不足,以至于无法准确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以及可能由于被并购方的刻意隐瞒或与中介机构共谋等行为,而不能对被并购方的企业估值作出一个全面、合理的判断,造成对目标企业价值的估值风险。

(二)价值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不完善

纵观我国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和体系的发展史,虽然有很多种价值评估方法,但这些价值评估方法在进行计算时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因素,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估企业的价值,并且企业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核算方法做账务处理时,同样会导致在运用价值评估方法时所计量出来的结果存在偏差。其次,一些无法量化的指标无法通过现有的价值评估方法计算出来,导致被并购企业的潜在价值或风险被忽视。再者,在做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时,并购方往往需要依赖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估值,由于我国中介机构发展并不完善,除可能造成并购方并购交易成本高外,也不能排除在这过程中被并购方和中介机构合谋的可能性。

(三)融资结构不合理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采用单一融资方式无法满足并购所需的大量资金,因此并购企业往往采取多种融资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融资,然而在融资过程中的融资结构不合理是带来融资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融资结构由股权资本结构和债权资本结构构成。不同融资渠道和不同的筹资方式有不同的成本和风险,因此保证融资结构的比例合理,能够规避企业并购中的融资风险,也为并购后续的发展铺平道路。

(四)支付方式选择不当

现金支付、股权支付、杠杆支付和混合支付是目前主要的支付方式,不同的支付方式选择带给并购企业的风险也不同。当前,企业受制于自身条件以及支付方式本身对企业的约束要求,往往无法选择出恰当的支付方式,造成筹资成本高,或者控制权旁落等不利现象。

(五)财务经营战略及财务组织机构整合不利

完成了支付并不意味着并购成功,由于并购双方存在差异,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都各不相同,在企业并购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摩擦。所以,并购后新公司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整合,包括人力整合、文化整合、机构整合、财务整合等。但如果不重视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可能最终导致隐藏的财务风险爆发,致使并购失败。

四、防范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并购前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防范

1.充分进行全方面财务调查

对称的信息是对目标企业初步估值的重要条件,尽职调查是企业在进行投资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步骤,是对目标企业定价的基础。尽职调查不仅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包括企业的发展战略、税务优惠、人力资本、商业地位、竞争能力等。在选择想要并购的企业时,需要收集目标企业详细准确的信息,全面了解目标企业情况。

2.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评估目标企业价值

在对企业进行估值时,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企业的科学估值方法来确定企业的价值。在进行目标企业价值评价时,基于对一些诸如法律因素、风险因素、潜在价值、行业地位的情况无法用数值进行量化,可引用类似EVA价值管理模型的概念,将一些非财务指标进行量化,设立标准对目标企业进行评分,为企业判断目标企业价值提供依据,将此也纳入其中计算出企业的价值,让评估价值更合理。

(二)并购中对融资风险的防范

1.科学编制并购资金预算

必要的融资预算必不可少,只有经过合理的科学分析和计算,确定企业融资预算,才能保证企业在并购中或者并购后遇到危机时能够及时找到原因并快速找到应对的办法,确定融资成本和融资金额,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金,最终达到并购成功的目的。

2.创新并购融资结构

企业有多种融资方式选择,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不仅可能面对上述所提到的风险,还可能导致并购的失败。在证监会和市场的支持下,企业应善用并寻求新的融资方式,快速融资并规避融资风险。在政策利好的环境下,许多企业创新融资方式,合理规划融资结构,在融资成本合理的情况下,筹措企业所需并购资金。

(三)并购中对支付风险的防范

1.合理设计并购支付方式结构

并购双方要通过谈判进行博弈,最终协商一致确定并购的支付方式和结构,并需要作出一定的妥协。当企业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合理规划和再次估算并购支付的风险,选取最合理的支付方式进行支付,不仅要防范支付过程中的风险,也要考虑选择的支付结构对企业并购后的财务管理是否造成不利影响,并需要权衡各方面后再下判断。

2.合理安排支付时间

对于并购方来说,一次性支付大量的现金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压力,可能会使企业承受一次性支付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和巨大的债务负担。所以企业可以和被并购企业达成协议,合理安排支付时间,采取分期支付或者偿债支付的方式将资金分批汇入被并购企业。

(四)并购后对财务整合风险的防范

1.整合财务管理目标及财务组织机构

企业并购后首先要对企业的管理目标进行整合,如若不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整合,在以后的财务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误会和摩擦。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制定科学的财务决策,才能使日常的经营活动高效规范,帮助管理者实施有效的控制。其次要对财务组织机构进行整合,并购后财务组织机构必然混乱,人员对自身职责定位模糊及财务决策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因此对财务组织机构的整合非常必要。

2.融合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

企业并购后,许多方面都会发生冲突,因此企业应制定文化整合方案,克服双方文化差异,为财务整合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使风险降到最低,充分发挥协同效应,获得最大收益,实现企业并购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研.企业并购的影响因素与控制评价研究[J].绿色财会,2010(8):31-33.

[2]王冲.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识别及防范[J].财会研究,2016(5):155-156.

[3]郭磊.我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市场论坛,2015(12):24-25.

[4]卢永红.我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与控制[J].企业经济,2014(5):185-188.

作者:李春范 单位: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第三篇: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

摘要:

财务风险是企业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现状,探究当前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以期完善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

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我国在加入WTO后,继续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的企业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问题的产生,暴露出我国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不少弊端。所以,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金融风暴余波未散的情况下,财务风险的控制必然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加强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防范措施显得极为重要。由此可知,我国企业必须要重视财务风险,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因此,需要了解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对于已发生的财务风险必须及早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风险扼杀于萌芽状态,同时,企业还要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防止类似的财务风险再度出现。

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意识淡薄

金融危机过后,如何更好的控制财务风险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但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还处在基本层面,大量的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意识和控制还十分淡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尚不完善。在我国企业中,上到企业的管理层,下到企业的员工,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都没有较强的意识,这一现状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1.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淡薄企业的管理者就是企业的“中枢神经”,如果企业的管理者对于财务风险没有制定有效的预警机制和控制措施,企业无法系统地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这必然会使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加剧。在我国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对于风险的解决办法是:风险出现时进行控制,一旦风险稍有缓解就不再监控。这种做法完全没有作用,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管理者在对一个新的项目进行投资前预测时,通常只对投资所得利润进行评估,而不会考虑利润背后的风险。企业不先对收益和风险进行评估,选择盲目投资,造成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2.企业内部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内部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十分重要。内部员工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素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致命的打击。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企业的员工执行和遵守,并且,企业内部员工的品行和素质也是决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合理性和完成度的关键所在。一旦企业内部的员工因为对自身岗位职责的疏忽,没有严格遵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员工所负责的工作出现纰漏,会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出现问题,进而导致企业承担巨大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内部财务监管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内部,财务监管机制是由企业内的多个部门组合构成的,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保障企业内部财务监管机制得以顺利运行。但在实际中,大多数企业由于内部没有健全的财务监管机制,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管力度过小,导致企业的内部监管机制形同虚设。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部门。1.业务部门。在我国,企业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将业务部门员工的收入与其业务能力相联系,使得员工重量不重质,忽视了财务风险的存在。这种有缺陷的奖励机制,往往使员工为了调高个人的业绩和收入而盲目的扩大销售,忽视了可能会造成的财务损失,使企业在资金的再利用方面出现问题,进一步造成企业的坏账数量增加,形成严重的财务风险。2.财务部门。在我国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经常会存在财务系统权限设置混乱,财务审批程序缺陷,财务各流程的控制制度不合理,财务人员对工作执行不到位、对制度不落实等问题。并且,财务人员由于对工作岗位缺乏认识,简单地认为其工作只是对凭证和单据进行机械式的统计,很难发现在其所负责的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即使财务人员发现了问题,但由于缺乏对凭证和单据所涉及业务的了解,致使无法及时地向企业内部的有关部门汇报。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内部对于可能存在风险的项目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延误了管理层修正决策的时机,导致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增加。

(三)企业内部财务风险评估不足

在我国企业中,企业内部对于财务风险评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公司层面对于财务风险评估的不足。国企内部的管理者在制定管理目标和规划企业未来时,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进行,缺乏与企业下属部门及员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导致各部门之间不能通力合作。对于制定的企业管理目标和未来规划,企业管理者们也没有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及时下达给员工,即使下达给了企业员工,也因为企业员工无法充分理解管理者的真实目的和想法,导致无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企业的管理者在决策时,受到主观思想的严重影响,不能及时发现真正存在的问题,找不到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合理办法。另外,如果管理者制定的目标不适合企业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也会导致新的目标很难在员工的实际工作中落实。2.业务部门对于财务风险的评估不足。在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制定目标的前提下,业务部门也同样对本部门的工作制定了目标。但由于目标制定的过于局限,没有长远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同时,在制定过程中,不结合实际,过度地追求业绩,对于短期内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好大喜功,缺乏谨慎性。在业务开展后,对于已经制定的目标还进行修改,这对于业务的开展十分不利。业务部门制定的业务目标缺少方案,在执行过程中,没有计划性的进行工作,缺乏具体的工作步骤,没有合理的目标完成周期,没有对风险和业务的评估。另外,业务部门内的员工之间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对项目的考察、评估和监测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企业的管理层对于项目开展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导致业务的开展举步维艰,投入的资金无法有效收回,致使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

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财务风险,除了会受到复杂多变的外部原因影响,还与企业内部对财务风险的认识、评估、制定的控制措施、应对风险的能力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的经营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投资资金分配等,若在上述因素中出现了非常大的失误,会致使企业面对更大的财务风险。

(一)企业管理层风险意识不足

企业的决策层由于水平不高,导致在决策过程中的风险意识不足,缺乏对风险的警惕,在决策时过于盲目的进行决策,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存在安全隐患,这必然会导致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承受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的决策者们应该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和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增强财务风险意识,有效的避免损失。目前,我国的企业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三权分立原则未得到贯彻,相互之间的权力掺杂,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董事会没有起到引导作用,监事会监管能力弱,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就使得企业及投资者均受到利益的侵害,需要企业加强法人治理,增强企业的防范意识,形成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阶层“三足鼎立”的局面。防止因人为因素或监管体制的不完善,增加财务风险。

(二)投资项目财务风险过高

在企业中,投资决策非常重要,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投资决策主要是指对内与对外的投资。在对内投资中,企业主要投资自身资产,而在投资过程中,企业往往缺乏精密的分析和研究,再加上企业决策者的管理水平过低,对投资所需的信息不够全面和精准,从而导致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误频频,所投资的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引起严重的财务风险;在对外投资中,企业的投资者对所投资项目的风险意识不足,盲目的投资,导致企业的财务损失严重、财务风险加速形成。无论是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我国企业的投资决策者经常会在投资前凭主观经验进行投资分析,极少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对所投资的项目没有收集足够真实可靠的信息,未能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就盲目投资,在投资过程中,对出现的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没有合理的预测和防范,使得投资预期收益的实现和投资成本的回收都出现了问题,导致企业投资的失败。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防范措施

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是必然会出现的。由于企业内部各种机制的不健全,企业难以避免财务风险。只有强化内部财务风险意识,才能避免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对于企业改善内部财务状况、优化资本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决策者制定完善的控制方法、提供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有价值的信息、预测市场发展动向以及经济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强化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这就决定了企业要有很好的风险意识。企业所处的市场状态决定了银行的信用评级,企业对于资金收回和管理的能力,国际市场上利率的变动,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筹资环境等因素,都会改变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缺乏适应市场的能力,不能清楚的认识财务风险,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财务风险影响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在审核时,企业如果出现纰漏,将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大。企业只有不断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准确预测和把控市场,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做大做强,也能更好的预测、防范和控制风险。

(二)加强并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水平

1.提高管理层的素质

企业的形象完全取决于管理层的素质,也对企业如何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企业的管理层,要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程序和财务管理制度要了如指掌,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财务中存在的纰漏和不足。企业管理层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做到科学规范的区分决策的重要程度,对于工作的重点要有明确的划分,不能存在一人多管的情况,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区分责任、分级管理。同时,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增强自身的决策、计划、分析等能力,提高素质,对于财务工作中重点的指标、财务数据,要有独立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2.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

在企业内部,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健全企业的培训机制,这样才能合理有效的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建立的培训机制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同时,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培训企业的员工,不断改善企业的形象,丰富企业的内涵。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变企业的不良状况,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规避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建立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来实现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为制定目标的实现方法,要科学有效的对决策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策略。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对企业要进行的项目或企业内部的财务进行风险评估并实施预警措施。防范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在危机出现前,对企业的各部门进行预警。为使管理层及时发现、规避和解决风险,可以向管理层提出可行的建议,监督其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应对风险,避免财务风险带给企业重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戴绍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J].会计师,2017(05).

[2]张丹.企业投资过程中财务管理对投资风险控制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1).

[3]侯晓华,卢二团,陈媛媛.事业单位改革中风险导向财务控制模式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5(19).

[4]吴志开,许晓芳,田文娟.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其防范[J].财会通讯,2015(26).

[5]韩镕灿.浅谈旅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几点措施[J].财务与会计,2014(11).

[6]卢永红.我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与控制[J].企业经济,2014(05).

[7]何增龙.浅析基于现金流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财务与会计,2013(08).

[8]张媛.战略性新兴产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J].人民论坛,2013(20).

作者:许晓嘉 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第四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摘要:

市场经济越发达,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庞杂,风险也就越突出。过去,不少企业由于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致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破产倒闭。如何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切实加强对各种可能造成财务风险的不确定因素的科学分析和预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采取不同的措施,防范和规避各种财务风险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外部环境不断发生改变,社会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和文化价值结构急剧更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使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加剧烈,企业面临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加强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一项必然要求。(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加强企业自身建设的需要。企业财务活动一直是在风险环境中运行的,风险的不确定性会对企业财务运行的各个环节带来一定的经济成本。而风险管理可以有效优化控制管理,科学采取预防性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经营决策质量,保证企业经济收入的稳定。(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相对较低,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常常面临着资本结构不合理、资金回收保障不足以及对收益分配的不科学等问题,从而导致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资金周转不畅通以及发展决策导向性不强等情况的发生。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带来的负面效应,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结构不合理。我国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二)投资缺乏科学性。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三)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我国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心理,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我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缺乏科学性。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的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盲目投资使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五)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受专业教育程度限制,财务风险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在财务活动过程中,有些风险是能够在计划阶段进行预测和控制的,所以应建立追踪环境变化的预警系统,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危害性风险,从而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设计符合其自身要求和特点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二)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策略。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应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三)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企业应合理安排筹资的时间和规模,使筹资时间和投放时间紧密衔接,降低空闲资金占用额。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应以追求收益性、风险性和稳健性的最佳组合为目的。进行存货管理要尽力在存货成本与效益之间做出权衡。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应是建立适当而稳定的信用政策,正确地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科学评估客户的偿债能力和建立行之有效的赊销责任制等。企业的股利分配要受到投资机会和资金成本的双重影响,即在企业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应根据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中留用,然后才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四)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企业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企业上下一心的全员参与和制度支撑。只有在文化层面上加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自我无关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建立起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自发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管理层应致力于调查和规划本企业的风险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导双管齐下,努力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五)完善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周伟,崔百胜,杨宝华,姚亚伟,朱敏.风险管理(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企业财务风险》编写组.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

作者:孙永霞 单位:新疆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