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问题及对策(5篇)

高中作文教学问题及对策(5篇)

第一篇:高中英语作文教学问题及对策

英语作文分数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很重,作文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以及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高中教师对英语的作文教学还是主要集中在课本例文的评讲方面,忽略了学生的日常积累和写作培养。因此,教师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改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实现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是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水平、综合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运用技能的充分反映。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作文水平是每个英语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英语作文教学的现状,对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高中英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作文教学在课堂中的开展甚少

在现行的教学中,教师甚少开展有针对性的作文教学课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倾向于不同文体写作技巧的讲授或者是对学生习作的点评,很少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并给予现场的指导,忽略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灵感和写作热情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无法摆脱母语思维的影响,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以至于写出来的文章结构混乱,句法、语法错误频出,观点不清。

2.英语作文作业偏少,学生课外阅读没有得到重视

教师每周布置的写作量没有达到高中英语写作的要求,学生缺乏写作训练。另外,课外阅读没有得到重视,学生的英语作文基础不够扎实,导致了高中学生的英语作文水平普遍偏低。

3.英语作文教学内容刻板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往往以考试为中心,作文教学的内容都是按照历年高考作文的题型,归纳出统一的、固定的模板和套路,再让学生背诵范文以及进行仿写。如此一来,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因为缺乏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而导致了作文内容大同小异,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写作热情。

4.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没有注重细节

大部分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主要集中在作文的结构、句子的亮点、论点论据的鲜明度以及作文与主题的切合上,而忽视了诸如短语搭配、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及单词的拼写等方面批改。而这些细节却往往成为了高考失分的罪魁祸首。尤其在单词的拼写方面,有些学生由于马虎而造成的拼写错误,但是老师没有认真地批改,学生就会把这个错误一直带到考场上,因此造成的失分实在很可惜。

二、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对策

1.在教学中实行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就是要求教师将作文的讲解和练习结合在一起,在启发学生作文思路的同时,教会学生做到破题而不跑题,使作文有理有据,逻辑鲜明。教师通过课堂上的练习对学生进行指导与交流,学生的思路会因此得到拓宽,获得启发。因此,教师与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交谈,成效远远胜于学生独自一人完成一篇文章。除此以外,教师在布置作文练习之前,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先与学生共同探讨作文的题目。通过对题目的探讨,学生思考这篇作文应该如何铺开,并且扬长避短,同时也在教师的帮助下,杜绝了诸如跑题、偏题等状况的发生。如此一来,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2.每周规定定量的写作作业,通过阅读以及作业加强学生的写作积累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英语作文体现了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作文构思能力以及英语词汇的积累量。如果缺乏积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出现语法运用错误、词汇量过少以及作文构思平淡无奇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更多地进行课外阅读。通过平时阅读的积累,把优秀文章的句子措辞以及构思运用到写作中。除此以外,平时还应该适量地进行写作练习,这样才能取得学以致用的效果。对于写作作业的安排,一般安排每周2-3篇比较适宜,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以便学生对写作中的不足进行及时的改正。

3.加强句型教学,改善教学内容刻板现象

教师应当在以教学大纲为准的基础上,对基础的句型教学内容进行扩充,让学生在熟练运用简单句型的同时增加从句的使用量。另外,教师在讲授描述性的文章时,可以多使用例子进行讲解,如名词和形容词的搭配或者动词和副词的搭配等等。并注意例句的补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开发想象力。

4.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要有“较真”的精神,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原则,仔细地阅读学生的作文,认真地批改作业,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帮助学生及时地纠正错误,避免一些因粗心大意而导致的错误,降低作文的失分率。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把优秀的学生作文整理出来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进行讲评,给学生提供优秀借鉴例子,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结语

高中英语作文要求学生具备相当高的英语综合能力,它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词汇量积累,也要求学生运用综合语言的逻辑性、正确的语法等进行语言的表达。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要尽可能全方位地探索最合适学生学习以及写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在写作时遇到的困难,克服恐惧心理。

作者:李杨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

第二篇:高中作文教学人文精神缺失和培养

【摘要】

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文作文比分很高,但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多种情况使语文作文的内容欠缺,价值无法体现,在应试教育的时代,语文作文的确受人瞩目,但却似乎将关注点过高的放在了技巧,窍门及其他方面,从而失去教育的初衷,违背教育的目的,使人文精神缺失,本文将主要论述高中作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及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

作文;人文精神;缺失;培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占据极大的地位。高中语文试卷中,作文的分数比重较大,引起教师及学生的关注和重点学习,但作文的写作水平及功底总不到位,学生的作文充斥着格式化,中心思想模糊,所要表达的内容阐述不明,有些学生甚至不理解作文要表达些什么,看到命题及相关资料时往往一筹莫展,不知所措,在写作过程中觉得煎熬。作文是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通过日常的积累,课上的有心锤炼,学生能够得到提升和锻炼,但作文中的人文精神却在流失,精神,内涵无法体现,蕴含的深意大打折扣从作文中找不出适合形容的思想,概括不出大意等情况屡见不鲜,成为作文经常出现的问题,逐渐引起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并且在想办法进行改进,希望通过一些有效途径找回高中作文的灵魂。

一、现阶段人文精神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无法体现的原因

1.当前的教育模式较注重结果,过于讲求方式方法

大多数作文训练陷入了由教师要求必须出现排比句或排比段,语言从形式上看一定要工整;学生的字迹要求较高从而忽略了作文本身需要表达的东西和实质。再加上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大多数学生皆处于进行模仿甚至背诵佳句的基础阶段。并不能说现今的教育教会学生的这些方法错误,而是学生因这些教育方式过于注重形式,为了取得成绩进行创造和写作,符合应试要求的同时人文精神也随之缺失。

2.忽略了教学主体的需求,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的方面有待扩宽及深入

初高中阶段,学生的课业任务较多,课业压力也大,在语文学习中很容易产生所谓的语文学习不知道从哪些方面下手,做些什么,或是语文学习和巩固较为琐碎,需要投入过于大的精力和时间,因而不在其中花费时间,语文的学习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学生的阅读量也因课业繁重受很大的影响。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没有形成完整地,有效的学习体系,缺乏学习时间,抓不住学习重点等情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写作质量,写作素养。

二、培养高中语文作文人文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1.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在语文作文的课堂学习中,不要一味的强调教学工作者认为会出现的考试重点,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让高中作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培养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佟海燕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灵活性,在注重字迹,形式优美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如何能够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落实到笔头,而不是没有思想的,语言优美却空洞的文章。要能够意识到教学中谁是学生的主体,作文的学习并不会因为灌输式的学习就能够提高、改进的,需要语文呢教学工作者花费时间和精力不断的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因地制宜的循循善诱,进行辅导,督促,为学生留出适宜的思考时间,自己去领悟,琢磨文章的优势,而非教学生如何写出千篇一律,毫无功过的“优秀范文”。

2.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作文学习,写作环境

外部条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写作,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趣味性是必要的,在班级可以设立读书角,让学生补充阅读量,加大自己的阅读,写作深度,读有用,有提高作用的书籍,为学生筛选出一些合适的图书使其进步,减弱当前网络读物的的流行所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学生需要在这种浓厚的文学氛围中不断地被影响和熏陶,端正自己的态度,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能够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创作灵感。日常生活中文学的渗透,将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环境的净化和改变,更容易使学生发掘自身的文章价值,将做文章的表述变得更加清晰。

3.学生需要自身去努力提升

语文作文使语文教学中的重头,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主动地改变和提升。教学工作者的引导,良好写作环境的支撑,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更加投入,而自己意识到想要表达的内容,想要阐明的观点是什么,作文才会有血有肉,充沛着情感和能够打动人的共鸣。需要端正他们对语文的学习态度,在语文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字词的积累,口语交际的运用,表达方式的优劣需要学生自己去分辨,去用心体验,更加认真的付出方能换回更大的收获。学生知道自己要表达出什么,怎样表达,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积累才会从根本上带来突破。主体的改变和端正会对高中作文带来更大的,积极的影响。

【结语】

通过更加多的努力和付出,学生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和成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学工作者,学生主体及学校,家庭去共同打造和改变,端正学生对语文作文学习的认知,引导学生想清楚如何有力的,清晰地表明自身观点,体现出作文中的价值和人文精神。只有明确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从根本上得到突破和改善。语文作文的人文精神才会被表达出来,作文的价值和灵魂将因此得到体现.。

作者:佟海燕 单位: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徐东.营造高中作文教学的绿色生态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3(12)

【2】郁俊生.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6)

第三篇:浅析高中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们能写出文从字顺、具有真情实感、立意有一定深度的好文章。但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高考升学的限制,在指导高中生练习写作的过程中,仅仅强调的是写作手法、知识和片面的写作技巧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把创新精神融入作文教学

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不止的源泉和灵魂。创新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求知欲,带动学生去探索思考世界的万千事物,让学生拥有创新意识,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也使学生自己的身心健康得以完善发展,这正是当今社会对新一代学生的要求。而当学生拥有这种能力后,他们就能内化成自己的内在知识储备,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行恰当的应用,锻炼写文章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作习惯,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此种能力写作能使学生的文章摆脱低俗、乏味的状态,使写出来的文章不至于东拼西凑,文章变得通顺、合理、用情并具有吸引力。因此要让学生的作文具有真情实感,必须有教师平时的辅导和纠正。所以语文老师要时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只有拥有这种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高效指导和教育。

二、好的文章取材来源于生活

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一般都出自真实的情境中。例如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山确有其山,只不过李白对其展开了想象,把一个平淡无奇的事物写成了一篇宏伟、具有仙人灵气、神奇、令人神往的诗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多注意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在平时的作文训练过程中灵活地加以运用。

三、“美言”示范,让学生努力创造语言之美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作文的评语中我们教师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学到些什么呢?“语句通顺”、“中心明确”等套话恐怕更多的是让学生们心生厌烦。其实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写文章如果有优美的语言,就如同人穿上美丽的服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印象深刻。同样如果教师的评语自身就非常有文采,非常优美,不仅能吸引学生去读评语,更能使学生心生向往,努力去写出这样文从字顺、语句优美的文章来。这样就能通过作文批改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他们感受美、羡慕美、心生美。对一篇优美的描写山水景物的文字,我会用与其景色一致的诗句来概括,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对学生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一些困惑,则经常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去点拨,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看了评语后学生经常会来询问: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理解?并且跃跃欲试地去运用。“假若你们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时,比较从前更感到浓厚的趣味,懂得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相关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这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一段话。这也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心愿和努力目标。语文审美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创造能力为目标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我们也可以在作文的批改中去体现语文课程的这一目标。让我们都学着去做一个美学家,通过作文批改这样的工作,感受、寻找学生作文中的“美”,在语言形式上、情感内容上向学生呈现美,通过熏陶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最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作文创新思维要从日常生活的人、事、物等去开拓激发,而作文写作实践的能力需要依靠创新思维来驱动发展。前者使学生在写作时引导学生想象的灵感及思路,后者激发学生写作时积极想象的动力,开动脑筋书写出优美、实用、确切的句子和文章。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用心观察,留心掌握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方法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展。

作者:夏海燕 单位:江苏江阴长泾中学

第四篇:生活化高中作文教学实践

摘要:

作文是学生通过文字语言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积累的体现。学生不仅在课堂中获取相关的知识理论,还应当从现实生活中得到启示或见解。高中老师需要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倡学生作文写作生活化。文章对生活化在高中作文中的体现以及实践进行详细地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

生活化;高中作文;教学;体现;实践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因此,老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可以将高中作文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特别需要重视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高中课程已经广泛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应用。高中作文的生活化是必然趋势。

一、高中课程生活化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认识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认知发展的动力,对真理的掌握需要经历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多次反复验证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真实的生活着手,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感悟和体验,把感性的直观认识转变为理性的内化理解,并由生活实践来检验学习中的逻辑思维活动[2]。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由此可以看出,任何理论教育都需要不同形式的现实生活来实现。杜威主张的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中心,并对学生技能和操作技术相对重视的教育活动,生活化的作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提供保障。首先,高中作文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3]。新课程标准要求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改革的重点,并充分立足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其次,高中作文生活化是教学内在的体现。传统的授课方式是老师进行机械化的讲述、学生被动听讲,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作文一直以来都是富有创新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语文教学活动,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标准。在我国早期的语文教学中,作文课程是我国最早开设的学科,因此写作教育备受关注。最后,高中作文生活化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具体需求。学生实际的生活经历成为写作教学的基础背景,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生的经历是老师进行作文教学的前提,也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

二、运用生活化引入作文构思

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是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所以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内涵,为学生建立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可以使用的写作素材,并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4]。例如,老师在以一篇命题作文“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进行教课时,学生就会对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进行反复回忆,回忆自己究竟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但是大多数学生回想起来的事一般是关于扶老人过马路了、为灾区捐款等。表面看起来确实很有意义,实际上学生们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其原因就在于,许多学生的文章是从其他书中借鉴得来的。仔细思考这些文章,是不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和独特性,根本不能打动读者。原本老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叙述有意义的事,结果反倒让读者觉得没有意义了。此时,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思考方向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白写作需要尊重自身的真实感受,而不要盲目跟风,在加强语言优美化的基础上应体现出文章的真实性。老师通过这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顺利进入到作文的写作中中,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

三、运用生活化扩展文章内容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感受格外关注,提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探究和验证,进而把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在高中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从学生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校学习感受加以关注,刻意把日常生活与写作练习结合起来。例如,老师在讲授以“生活之美”为专题的作文训练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回顾与展望,聚焦生活中最让自己感动的内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得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诸如和蔼可亲的老师、严厉的父母以及友好的同学们等。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都会有材料可挖有内容可写,避免了作文内容浮浅性甚至空洞化。他们可以依照自身的喜好与价值标准进行写作构想,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生活情况对其进行拓展和联想,进而充分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最想表达的东西。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不仅叙了真事,抒了真情,写出了能打动读者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并在其中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运用生活化体现写作的价值

写作的本质是什么?写作的作用是什么?怎么样才能体现写作课的价值?这应该老师进行作文教学前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写作是一种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与手段。写作应该为人所用,应该以人为本,高中老师在作文的布置和设计方面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老师所布置的作文应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以及针对性。高中老师需要有目标地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深刻反省对文章进行全方面地构思,在作文的布置和设计上要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理论和生活实践作为基础,在写作课中充分体现高中作文写作的价值性[5]。例如,老师在教授“浅谈流行文化”题目作文时,学生在学习有关写作方面的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可以利用丰富的语言技巧和清晰的生活逻辑认识,对自己所认为的流行元素进行分析,进而能够深刻体验到高中课程知识的广泛应用以及高中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最终能客观地梳理流行文化、理性地看待流行文化,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注重生活化的高中作文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使学生深刻感受到高中理论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把学习与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

五、生活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教育要求,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已经出现在现代课堂的教学中。高中作文教学为了适应当代社会下的教育改革新环境,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广泛应用了诸如多媒体、网络教学等一系列最新教学设备或手段。其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的直观性以及形象性的教学优势,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作文的独特魅力[6]。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将有关作文课题的相关视频以及图像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内化过程。作文课题和多媒体设备的融合,使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培养自身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网络在现代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但可以优化作文教学的环节,更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及优秀的写作范例,可以把社会生活直接搬到同学面前,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说多媒体设备及网络应用的教学优势,使得学生将作文乐趣能够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全部体现出来。

六、生活化高中作文的教学反思

在我国教育部门不断推进和实现高中课程生活化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意识到教学生活化并不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重点的教学内容,也需要避免教学生活化对学生造成思维分散的现象[7]。高中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到高中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因此,生活化教学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只能把生活化当作手段而不是写作的全部目的,只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生活化教学,才能够把握正确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做到既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又不忽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避免将生活化教学扩大化从而导致舍本逐末现象的出现。作文应写学生实际生活的感受,生活是学生作文材料的素材。学生只有对生活产生感悟,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只有感悟到生活的独特性,才能使文章更加有深度和新意。生活化的作文教学能够真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能力,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王峥 单位:颍上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吴晓佳.中外作文教学比较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03):69-72.

[2]张士建.用生活教育理论破解高中作文教学难题[J].江苏教育研究,2012(31):39-41.

[3]高春艳.从江苏高考命题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J].成功(教育),2012(10):68.

[4]龚国耀.高考作文“套作”现象及其根源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刊),2011(05):55-58.

[5]彭祥生.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和出路[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8):08-10.

[6]卢世国.高考作文的生活化教学和备考策略[J].语文知识,2015(01):10-12.

[7]刘世斌,宋艳存.高中写作教学走出应试化误区的理想路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01):44-45.

第五篇:新课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分析

摘要:

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展开分析,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是过于强调分数,忽略对学生语文底蕴的培养,第二是过于强调套路,忽视对学生感知能力的激发,第三是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忽略学生主体的地位和价值。本文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提出了以下三个解决路径:首先是引入课外阅读环节,增长学生底蕴,其次是调整教学方法,重视发散性思维的传授,第三是调整教学方针,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本文旨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为推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和对策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分数,忽略对学生语文底蕴的培养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老师过于强调分数,忽略对于学生语文底蕴的培养。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待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之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个中心和重点就是高考的分数。很多高中语文老师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之下,在日常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将语文作文的分数当作考量学生语文,能力的唯一准则,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不重视学生底蕴的培养,不去引导和帮助学生从根本上通过提升语文的底蕴来最终提升成绩,而是仅就成绩论成绩,仅仅带领学生不断的重复去做应试化模式化的试卷,并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不过应该注意到,这种过于强调分数的行为,事实上对于学生整体语文分数提高的帮助是很有限的,因为学生无法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这种缺乏底蕴的一味提升分数的教学方式,最终会让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很快触摸到天花板,没有底蕴支持的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学习将无法取得预期的成效。

2、过于强调套路,忽略对学生感知能力的激发

由于当前高考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往往是固定还格式化的,很多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往往会依据已有的原来的高考题的语文作文题目来对学生展开,作文的套路式的训练,应该认识到,一些后进的学生,假如掌握了某些语文作文写作的套路,将很有可能获得一个相对中庸的分数,但是,这种套路化的语文作文教学,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和文字的感知能力,对于其今后的发展、乃至于整个文字能力的提升而言十分有害的。

3、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忽略学生主体的地位和价值

通过走访和实践我们发现,当前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课堂上,很多学校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传统的课堂模式常常遵循着老师在台上讲同学在底下记得这样的陈旧方法,在这样陈旧方法和理念的指引之下,很多高中语文作文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率的15亿的学生无法在这种单向的传播模式当中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也就很难在高中语文作文课堂上获得应有的成长。

二、针对当前问题的几个解决策略

1、引入课外阅读环节,增长学生底蕴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应该考虑引入课外阅读环节,增长学生的底蕴。作为高中阶段的语文老师,老师首先承担的责任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好的高考语文成绩,但是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每一个学生高考成绩的提升,最终是由学生本身语文底蕴的提升所支撑的,如果一味强调对于学生考试方法的传授,而不对学生语文底蕴展开弥补,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继续维系。为了达成以上目标,老师应该采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入课外阅读环节在每一节高中语文作文课堂上,都为学生布置下今后一周或者相对一段时间之内的语文阅读内,并为学生布置阅读笔记,用这种方式鞭策和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老师所布置的课外阅读书本当中,采用学生自学和教师督促相结合的方法,将学生的课外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通过大体量的课外阅读,来帮助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底蕴,最终帮助学生在更大程度上获得语文成绩的提升。

2、调整教学方法,重视发散性思维的传授

接下来老师应该考虑调整教学方法,重视发散性思维的传授,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不要将学生的思路固化在某一传统的语文作文写作套路当中,一定要让学生,尤其是那些在作文方面相对有长处的学生,能够去认真的独立思考某一作文题目所蕴含的实际价值,并且引导和帮助学生针对特定的作文题目来进行定点分析。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路径,采用正确的逻辑理念来调动头脑中本应有的语文知识,来围绕作文题目来展开自己的文章。应该注意到,这种发散性的教学方法,一定要秉持正确的理念,一定要坚持围绕语文作文题目本身来展开教学,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扮演指挥者的角色,不断的去矫正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当中再发散性教学方法的视野之下的顾宇发现偏离主题的行为。

3、调整教学方针,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工作

第三,要尝试调整教学方针,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在新课程改革持续实施的大背景之下,老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在课堂传播信息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学生看作一个能动的客体,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建立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传输反馈机制,不断地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细微表现,针对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重点是在教学,对那些学生已经25能降,不再需要继续讲解的地方,则要采用掠过的方法来处理。具体上,老师可以采用课观察和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与老师针对某一作文题目的讲授,展开激烈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各抒己见,老师通过学生意见的反馈,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思考路径,而这些信息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老师矫正已有的错误教学方法。

三、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针对高中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语文作文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高考成绩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当前的高中语文老师应该围绕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这一中心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提高语文作文成绩。

作者:蒋济福 单位: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明.对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课堂教学的反思[J].中国教育,2011(35):45-46.

[2]马梅.探究式学习的相关研究[J].教育从业者,2009(2):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