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催生中学语文教学方式构建

MOOC催生中学语文教学方式构建

[摘要]

在“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来了”的背景下,传统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尝试对其进行再构建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通过分析“什么是MOOC”,研究“MOOC对中学语文教改的意义”,探索“中学语文MOOC的建设途径”,可以较为全面地预设中学语文MOOC建设的科学前景,为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

MOOC;中学语文;再构建

一、引言

MOOC第一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源于2008年。当时,两名加拿大学者西门思和斯蒂芬•唐尼斯基于在线课程的实践,合作开设了一门大型网络课程“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连接的知识”[1],自此,MOOC作为开放教育领域中的一项新生事物,愈来愈深刻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式,甚至有学者认为它将成为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接受式学习”的终结者。2012年,随着新一轮开放教育高潮的到来,麻省、哈佛、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国内的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纷纷加入到网络开放课程的设置与学分互认的工作中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与此同时,上海市的30余所高校在达成学分互认的基础上,合作建设了“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2],这在理论上被视为实现了一定范围内网络课程的整合式发展。从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来看,基于MOOC未来发展的研究尚囿于高等教育领域,而MOOC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极其潜能发掘的探讨基本上处于空白。在接下来的一个时期内,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现代化、教育资源均衡化扶持力度的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将进一步增强。届时,教育硬件设施将不断完善,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络技术将大规模普及,这些便利条件都使得开放式教学在更广阔的教育领域内完全可能变为现实。同时,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迟滞不前与广大青少年学生认知能力不断增强、接受水平不断提高的矛盾日益凸显,科学使用MOOC这一教育教学的前沿理念对基础教育的某些学科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再构建无疑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学语文作为一门传统学科拥有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同时,教学对象的相对固定与课程设置的相对统一使其更有可能在“MOOC时代”的基础教育变革中率先实现革新与再构建。本文将以中学语文学科建设为例,从目前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MOOC的典型特征,重点介绍中学语文学科MOOC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途径,为中学语文课程的开放式教育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与研究,探索新时期中学语文课程建设与MOOC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促进“学科教学中有MOOC”,“MOOC中有学科教学”教学平台的建设。

二、MOOC对中学语文教改的意义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已开展多年。其间,各种新思路、新理念、新教法层出不穷,相当一部分的专家、学者对这一学科的新课程建设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如钱梦龙的“导读”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李镇西的“共享式”教学模式、余映潮的“板块教学法”等,他们都从各自的学情出发,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就他们所理解的“高效课堂”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不容讳言,还有一部分语文教师,他们的教学还处于抱守残缺、固步自封的“原生态”———要么对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割舍,要么拾人牙慧、不顾自身客观实际地照搬照抄他人的所谓课改“经验”与“成果”,要么瞻前顾后、亦步亦趋,不敢或不愿放开手脚大胆进行改革与创新……正是这样或是那样的原因,使得目前中学语文的新课程建设工作和课程改革工作还处在一种“推进难、消耗大、效率低、易反复”的尴尬局面。因此,在当前中学语文教改任重道远、迷雾重重的背景下,利用MOOC变革中学语文的传统教学模式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

由于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区域配置,教师间学科知识构成,不同年龄段教师对于新事物的认知、理解、接受水平存在差异等诸多因素,造成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但另一方面,中学语文作为以母语讲授母语的学科,师生间、教师间并不存在理解与沟通的障碍,它不仅拥有着大量优秀的教育资源—是优秀教育专家最为集中的学科之一,而且中学生这一群体已初步具备了思辨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这就使得该学科实现更大规模优秀课程建设进而实现资源共享的可能性更高。因为MOOC背景下,无论何人,只要他拥有一台电脑或其他上网设备,便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授课或学习,甚至是和全世界的人一起学习,一起互动交流[3]。由此可见,MOOC十分有可能率先将中学语文的优秀教育资源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科学合理的再分配,从而使得贫困地区的师生同样可以享受到发达地区的教育,实现省际间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二)互动与讨论: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在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接受式教学中,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这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在传统的语文学习中没能够形成自主互助、合作生成、探究学习的能力。而在MOOC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将成为一种常态与需要。这种基于网络平台建立起来的课程资源并不是单一的教学视频,它与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公开课”有着明显区别。MOOC是包含了教学视频、交流讨论版块、课程评价与反馈系统在内的一整套教学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是课程结束后,可以在交流区内与国内所有学习中学语文课程的同学进行知识交流、作业探讨、问题研究,授课教师同样也可以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中去,从而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认为,新知识产生于对固有知识的讨论与碰撞之中,即“知识交流产生新知识”。经过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教师能够及时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同样也可以较为准确地对课程和教师进行满意度测评,师生双方都可能在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一些预期以外的收获或启发,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使教师更加注重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语文课堂长期存在的“重讲授、轻练习,重讲评、轻反馈”的问题。

(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接受式的中学语文课堂上,那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同时也无情地遮蔽了语言文字所特有的魅力与光芒:一篇篇优美的传世之作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成为了文字的奴隶与应试的机器。MOOC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首先,面对同样的中学语文课程,学生具有了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小至校内、省内,大至国内、国际上的任何一所学校的任何一位教师的课堂,而那些无法被大多数学生认可的教师将面临着下课待岗甚至更为严重的职业危机。同时,学生们可以利用网络与教师甚至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就某节通选的课堂教学进行自在的交流。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可以在课后纵情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甚至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进行质询与争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自主性被极大地激发,学习成为了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自觉行为,而在某种意义上,教师成为了“引导者”,课堂教学成为了教学双方共同评价的对象。

(四)有效避免教学的随意性

由于MOOC是基于网络平台进行的课程资源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直播课堂或是录播课堂的形式与学习者进行教学交流。目前,MOOC的使用还处于免费阶段,大量的课程资源可以被学生甚至是学科教学的同行、专家、社会公众免费查询并使用。在这种背景下,一位默默无闻的教师可能一夜成名,一位声名远播的教师也可能声望日隆或名誉扫地。也就是说,MOOC在随时造就一批名师的同时,也通过来自专家、社会及学生的综合评价去淘汰一批愚师和庸师。可想而知,如果一节率性随意的课堂教学录像被大范围的浏览并招致广泛的差评,那么势必会给授课教师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间接毁灭一位教师的教学前途。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是要顾及面子的人,同时,隐形的评价压力也促使广大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更加深入地思考教材教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很好地降低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三、中学语文MOOC的建设

在目前中学语文学科迫切需要进行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再构建的大背景下,在某些条件成熟的地区适时引入MOOC是完全可行的。那么,中学语文MOOC的建设,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首先需要占有大量的语文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应包括录像课、微课、微视频及直播课堂等等。提供这些课程资源的,既可以是经验丰富的名特优教师,也可以是刚入门的青年人,总而言之,就是要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课程的展示范围也可以从校内大学科组逐渐延伸到校际、县际、直至省际、国际,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唯有如此,MOOC的“大规模”特征才能够得以体现。所以,在构建中学语文MOOC之初,不需要考虑过多的课程类型、内容甚至是教学观点、教学思路、教学水平之类的因素,只要是中学语文教学课例,不妨一律可以“拿来主义”:因为只有真正实现了“大规模”,业界才有可能实现对不同课例的探讨与研究,进而通过这种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碰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那些真正具有科学教育思想的、能为广大学习者接受的语文课堂去引领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学潮流,使得最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占领中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其次,应建设一个融注册、选课、在线学习、课堂随测、讨论、在线考试、结业为一体的网络资源的学习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上述的一系列环节。

(一)注册、选课

所有的学生在线注册课程之后可以获得一个注册接口,之后进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选择所有老师开设的中学语文课程,还可以搜索所有开设同一教学内容的所有老师。学生的注册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应尽量按照中学语文的运行计划进行,做到前后课程的知识衔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注册选课之后,可能会因为很多原因,出现一定的中途退课率。对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对再没有进行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自动提示(犹如购物车商品过期提醒),提示加快进度,让电脑代替老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学生可以实行实名注册,统计每位学生课程的完成情况、登录次数等,分析学生的学习心态。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节省网络数据库资源;二是避免学生漫无目的的选课。

(二)在线学习

学生的在线学习模式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学习环境不再拘泥于教室,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吸引学生能够更好地达成中学语文教学目标,需要在学习资源设置上下大功夫,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学习资源可以以PPT、视频、微课、小测验、论坛等形式展开。其中,视频中除了老师的讲述之外,还要设计问答、辩论、合作探讨、随堂检测等互动环节。这些环节,学生可以通过QQ群、论坛、学习版块等网络手段在线完成,教师根据监测情况,计入平时成绩。

(三)教学互动

学生若有遇到难题或解决不了的疑惑,或者是交流探讨之后形成的观点都可以在教学平台上给老师留言,老师在回复学生以后,学生可以在留言板上查看老师的回复。学生的留言可以做成论坛形式,所有在线学习的学生均能参加讨论,做到取长补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四)考试

所有参加学习的学生必须通过平台上安排的考试,才能获得单科成绩。该环节可以运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在线考试系统,随机抽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MOOC平台下的考试环节有别于传统考试形式,没有监考老师在场,如何保证考生身份真实性、避免抄袭成为一个难题。可以要求在考试过程中开启视频,避免替考及作弊行为;利用挖掘技术查出学生提交试卷的可疑点;利用学生平时的学习记录,分析提交试卷的可疑之处。考试结束后还应鼓励学生对所学课程进行评测,包括课程的难易程度、教学资源的组织情况等。在该环节,学生需要做出客观评价,同淘宝、天猫等购物网站的宝贝评价类似,作为其他学生选课的依据以及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

四、结语

MOOC作为开放教育领域中的新生事物,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影响着国内外的教育格局。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需要进行更为科学的再构建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目前,国内外众多知名院校已经开始实施网络注册、在线学习、学分互认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MOOC从理论走向现实是可行的;为迎接“时代”的到来,中学语文教学也需要进行变革与再构建,本文着重从“MOOC”的概念及特征、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可行性及意义以及建设中学语文MOOC的技术操作等进行了初步探究,力争为解决中学语文MOOC建设的这些基础性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如何做好“MOOC”与“语文传统”相结合的这篇大文章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问题,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一些关于计算机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区域化、集团化等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探讨与研究,以期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实现现代科学与传统学科的完美结合。

作者:陈磊 单位:徐州市教育局教师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4.

[2]王左利.MOOC:一场教育的风暴要来了吗?[J].中国教育网络,2013(4):11-15.

[3]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