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学语文教学思考

新课程中学语文教学思考

一、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1.教师地位的弱化。

新课程理念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教”的目的是促进“学”,是对学生的引导,但这并不是对教师的“教”的否定,而是对教师如何“教”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能系统掌握语文知识,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该学到什么,这些都只有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才能真正实现。但是,部分教师或学校对新课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部分老师在课堂上表现为:不敢教,不敢讲,怕自己的“教”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只是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理解,自己领悟,导致很多学生是一知半解,教师真正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2.语文训练的整体构建的弱化。

根据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要重视其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因此,部分教师就出现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读,在课堂上让学生盲目地读课文,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中学语文课堂变成了朗读课,而缺少对必须掌握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这样,很多学生能流利顺畅的读课文,在写作文的时候却出现很多错别字,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不高。

3.语言文字的情感功能被弱化。

社会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越来越多使用多媒体技术,这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然而,如果设计过多精美的画面,形象的视频,不但教师耗时耗力,学生的所有注意力也往往过于集中在精美的动画或者图片上,而不能把精力集中在课文中的词语或者文字上面,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不足,语言文字对学生的情感功能也被弱化。

二、走出新课程改革误区的对策

1.彰显教师主导性,保障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中学语文课堂上的主导性是不可动摇的,也要确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出学生本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思考过程中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明白文章所体现的道理,自己在探索中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一目标也是所有教师所追求的。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需要教师充分研读教材,花费精力认真备课,使自己的课堂具有个性化特征;教师的主导性还体现在教学策略的选择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语文的性质,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语文,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然而,多数老师在研读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时候,都忽视了“运用”二字,而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这是需要引起中学语文教师重视的。要保证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知识,就要加强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所谓语言的基本技能,就是听说读写。新课标反对过去传统的语言训练方式,反对反复地、繁琐地、机械地训练,教师更应该在学生理解力和运用能力方面下功夫,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受,让学生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熟练运用。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就不能只读不写或者只写不读,而是要既动口又动手,注重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整体语文能力。

3.合理的课堂设计。

精美的幻灯片设计和动画能够引起学生兴趣,但是教师要注意掌握“度”,不能让丰富的图片和动画占据整个课堂。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上所描绘的部分人物形象是非常生动的,是充满个性和生命动感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对话,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想想,学生还是可以获得丰富的人物形象的。我们以鲁迅先生塑造的“祥林嫂”为例,即使不使用图片动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靠自身想象与文字的描写,对“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有充分的理解。

4.注重学生“静思”过程。

部分教师为了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采取多种较为复杂的形式组织课堂活动,课堂气氛非常热闹,在形式方面非常花哨。例如,部分学校为了体现新课程的开放性和人文性,对学生进行分组是可以的,但是重新排放桌椅,课堂搞得乱哄哄的,没有目的的让学生盲目讨论,也不管这样的讨论是否有效果。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学生看似很活跃,但是却是心浮气躁,学习效果不佳。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不能让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仅仅是形式,不能只一味追逐热闹,要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实践,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升华所学知识。

三、结语

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的发展要求基础教育课程必须要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新课程理念标准是符合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的,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有重大指导意义。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也要符合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律,要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中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变,要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更要创新教学方式,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优秀理念的基础上,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理念,使之符合社会的发展精神,真正促进中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作者:谢玉珍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