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课堂分析(4篇)

中学体育教学课堂分析(4篇)

第一篇:中学体育课堂良好师生关系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和深入,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体育课堂的高效。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产生体育运动兴趣,从而实现体育高效课堂。本文主要对师生关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师生关系僵化的原因,探究了促进融洽师生关系建立的有效策略以及良好师生关系如何促进体育高效课堂。

关键词:

中学体育;高效课堂;师生关系;原因;策略

1、师生关系概念的界定

师生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它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进行区分。广义上的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这种说法比较概括,是对师生关系的抽象解释和归纳,是一种宽泛的界定。狭义的师生关系是指的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包括工作关系,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心理关系等,这种说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是一种片面化的解释和说法。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高效体育课堂的实现,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关注师生之间的认可,用亲切的语言和亲密的行为来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使得师生之间产生默契。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使学生可以产生自信,产生乐学的态度。学生亲历了情感体验会产生运动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体育课堂活动中,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逐步形成自由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提高运动能力,感受大心灵的成长和体育学习的快乐。

2、导致师生关系僵化的原因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总是存在着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导致了师生关系僵化,这里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分析师生关系僵化的原因。

2.1、教师素质以及对待学生态度

教师方面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体育教师素质,体育教师的学历是不同的,从事工作时间不同,获得的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经验以及个人修养等不同导致了他们会和学生建立不同的师生关系。其次,有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投入真情,表现出应付的态度,看不惯学生不遵守纪律,对待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态度,往往对于体育好和听话的学生会有一些偏爱,而对于运动能力差,又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会存在着格外严格的态度,有时对于这样的学生不问是非,不容解释就乱发脾气,批评学生,使得学生感觉教师脾气暴躁,不好相处,课堂存在着畏惧和叛逆思想。再次,体育教师有时不能理解学生的行为和表现,例如简单的立定跳远,有的学生就是跳不远,这种不理解会导致对待学生不公平,不能一视同仁,不尊重学生,有时会说一些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教师存在着这样的心理和态度就不能耐心教导,细心指导,使得原本不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

2.2、学生态度以及对待教师挑剔

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首先,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在发展,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有时可能是偏激和不成熟的。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地膨胀,自尊心与独立人格随之不断增强,不希望别人的管教和约束,否则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基于此对体育教师比较挑剔,他们感觉体育教师并没有满足他们理想教师的要求,心理产生厌恶和排斥的心理,对体育教师要求很高,导致了他们不能真心地服从教师的管理和教育方式。很多学生这种思维定势使得学生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管理都存在着不满,课堂学习中对于体育学习没有兴趣,进而不愿意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体育课堂运动不主动,学习不积极,运动能力和对于动作的技巧掌握的不牢固。其次,男女生性格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男生往往喜欢运动量大的项目,而女生则喜欢相对静一些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大纲来设计教学内容的,不能依据某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改变。这会让有些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感兴趣,从而不积极参与。最后,学生也有不理解体育教师的地方,他们会感觉教师总是冤枉自己,而老师从来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体育教师的批评是针对个别学生,可是这种消极的情绪会在一个小范围内蔓延、扩展,使得很多学生都对体育教师产生反感和厌恶的心理。这些原因会让学生敏感的神经不断发作,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融洽。

3、促进师生关系融洽的有效策略

3.1、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加强师生的亲密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和指导者,体育教师要全面地提高自己的素质,从体育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上找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具有渊博的体育知识,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项目的讲解时可以侃侃而谈,并且运用很多具体运动员的事例来进行讲解会使学生刮目相看。体育教师在对于动作要领的讲解中可以言简意赅,配合示范演示,用规范的动作和专业的运动术语来吸引学生,令学生佩服地五体投地。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丰富,运动能力强会使学生产生佩服的心理,从而爱屋及乌,主动地进行体育运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强,个人修养高会促进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的素质高了也会积极地配合教师,参与到体育课堂上,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和学习,与体育教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师生的亲密度。

3.2、课堂融入真情,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每一次尊重和宽容,都会使学生终生难忘,都会促使他去思考,在思考中做人,在思考中做事。”为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融入真情,用教师的真心来感动学生,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尊重,从而产生愉悦的学习心理和状态,促进高效体育课堂的实现。体育教师真心地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运动潜能,会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的魅力和运动的趣味,从而产生主动性,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堂运动中,成为运动的主体,积极地探究运动技巧和动作要领。学生有了学习热情,体育课堂上改变了教师灌输的学习模式,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能力。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时,很多学生怕热、怕晒都不愿意进行运动,纷纷请假。其实教师心理很清楚,学生就是没有运动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把学生带到了一个阴凉处,并教育学生,运动要不怕苦,不怕累。学生体会到了教师对于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体育课堂运动便积极参与了。

3.3、行动体现理解,创建和谐融洽课堂

黄育慈认为,“教师要蹲下来,走到孩子的中间来!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多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体育教师要想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多理解学生,在体育教学行动中表现出来,用教师的善解人意来搭建良好师生关系。体育教师表现出对学生的理解,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运动,感受体育的快乐。例如在学习《篮球》时,教师教授学生“三步投篮”的技巧:“一起、二稳、三高跳”。一起就是抓住球迈出第一步后必须把三步上篮动作做完整;二稳就是要掌握好方向,躲避对方的防守;三高跳就是尽量地跳高,接近篮筐,把球更加准确地投进去。篮球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新的运动项目,但是这样专业的运动技巧和运动动作让学生有些不知所措,很多学生做起来都是手脚笨拙,课堂表现并不是很突出。面对学生这样的表现,教师不要对学生进行讽刺或者是挖苦,而是要理解,帮助学生找到在运动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进一步指导学生,促进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和技巧,规范自己的动作,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实现体育高效课堂。

4、良好师生关系,促进高效体育课堂

4.1、师生互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可以主动地进行运动和探索,促进学生对于运动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实现体育课堂的有效学习和学生体质的增强。学生在互动中会探究动作的要领,通过师生对话和沟通营造良好体育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运动能力提高。例如在学习《百米速跑》时,为了促进学生对于速跑动作技巧和要领的掌握,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学习环节,学生和教师在这里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对于速跑动作要领的认识和掌握,促进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技能和技巧的掌握,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和高效体育课堂的实现。

4.2、多元评价,鼓励表扬赞赏学生

体育课堂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多元的评价,能够从多角度、多视角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指出学生的不足和缺陷。评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赞赏性的评价,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主动性。体育教师在评价重要从多视角、多层次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且以鼓励的态度为主。教师的鼓励会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掌握体育知识。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耐力跑》的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800米训练,一位平时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居然第五个完成了跑步,真是令人大吃一惊。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地表扬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3、关注差异,因材施教协调发展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知识和情感两条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完成的。其中情感的协调和渗透对知识、智能任务的完成起到催化作用。”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关注到学生的差异,不能对学生进行统一授课和评价,要进行因材施教,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可以感受到教学内容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从而通过情感和知识来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探究中。体育教师看到了学生的差异,课堂教学融入真情,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会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唤起学生的“爱师”情感。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和蔼可亲、公平对待学生,又要严格要求、规范学生,在学生之间树立威信,形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学习范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融洽自然会促进体育课堂的有效学习和学生对于动作要领和动作技能的掌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运动思想,实现体育课堂有效学习。

作者:邓淑芬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姚尚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3.

[2]俞杰.基于良好师生互动的高效体育课堂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1,07.

[3]谭光锋.营造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与策略[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08.

[4]张娟娟.和谐师生关系寓于“和谐课堂教学”[N].学知报,2010.

第二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中小学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体育这方面,当代体育竞争不止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它所代表的更是科学技术之间的竞争。新的中学对体育教学也有了非常大的改革,要求教师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基础知识的严格掌握,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体育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对此,从体育课堂教学环境的特点出发,写出了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找出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体育课堂教学环境的特点

由于我国当前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户外进行的,所以学生上课活动的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大,这就使得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体育课堂教学的时候有好几个班级同时在户外进行教学,如果有其中任意一个班级在上课过程中所发出来的嬉戏声音比较大的时候,那么别的班级的学生就不能够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指挥或者讲解一些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老师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环境比较特殊,户外空间非常大,这就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控制比较困难,并且教师对学生所发出的命令容易被外界所干扰,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够接受教师所下达的指令,最终造成体育课堂教学不能够顺利进行。

二、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化,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使得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在迅速高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学习的氛围和积极性也在不断地增强。可是,在目前中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由于被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所影响,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比较重视书面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出现不愿意学习的情况,这就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随着近年来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所谓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说的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不仅要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和与一定的技能,还应当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多个方面,运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从而满足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学生学习的要求。然而,要想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所需要做到的就是利用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取一定的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让学生在情感上从对体育没有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上从不会到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了进步与发展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直接密切的关系。有效的课堂教学除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当前的发展以外,还对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当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与初中学生的实际不符合

当前,许多初中体育老师一味求新求异,以便能够跟上时展的潮流,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比如,很多的老师在教学中引入了多种教学手段,但是有很多的学生却很难适应这种教学手段的变换,以至于很多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常常走神,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厌学的情况,更不用说探讨体育问题了,这不仅达不到改革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2.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单一

由于受传统制度的影响,许多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体育方面的知识,很少与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课堂互动。即使有一些互动,互动形式也过于简单。初中体育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学生传输体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但是,在现阶段,许多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仅仅局限于体育教材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与学生进行情感以及思想方面的交流互动。例如,许多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都是给学生一味地布置活动任务,然后让学生自由活动,而不是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和探讨。同时,教师也不参与到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交流与讨论过程中,而仅仅是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师与学生更不会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3.初中体育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问题缺乏深度

交流内容比较简单,缺乏深度是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许多初中体育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课堂交流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堂上也积极地开展交流活动,但是,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却始终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进行体育课堂交流互动的这一环节中,大部分教师起主导作用,而不是将学生作为交流互动的主角,这就使得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学生在交流互动时,他们的思维会紧紧跟随教师的思维,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就导致他们对于体育方面的知识没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探索。

4.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把教师作为中心

在上课之前通过备课的内容与设计好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示范和讲解,然后让学生模仿具体的动作,教师在旁边对其指导。由于体育教学属于技巧性教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技巧练习比较注重,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分步骤把技巧教给学生之后,让学生自己模仿老师所做的每一个动作,就这样长时间地反复练习,使课堂变得非常枯燥乏味。以往传统教学没有给学生对体育问题进行思考的机会,导致学生不能够领会体育运动的真谛,在学习中存在茫然的感觉。

四、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改变狭义的教育观念

随着新课改的出现,目前已经把让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以及全面提高素质作为培养的一项重要目标,并且把这项目标列入了当前体育课堂标准当中。初中体育作为可以挖掘学生运动能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本能。它的特点在于灵活性和多样性,让学生可以改变以往的常规,不去依赖书面知识,有创造地对体育知识产生好奇心。但是,现在大多数人包括许多体育老师,一听到素质和探索以及创造这几个字就感觉非常的神秘,而且一致地认为这几个字与初中体育完全没有联系,所以,在教学中依然习惯用以前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质疑能力、探究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及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体育教师不要过低地估计学生素质,一味地认为学生什么都不会,自然走入接受学习的老套。而是要相信学生,通过营造氛围、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思考、自疑、探索、表达的机会。做到学生能学会的知识不讲解,学生能发现的问题不设问。这样才能够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初中体育教师要树立情境意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与热情

当前社会,网络之风盛行,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他们都受网络的影响特别大,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多地被游戏时间所取代,那么如何才能扭转当前这个局面呢?兴趣是每个人参与学习最好的老师,不管是什么人,他们要想学习好一件事情就必须首先对所要做的事情产生一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体育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首先要创设一个充满理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只有保障学生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才能使学生大胆地学习。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向权威的观点提出挑战。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批判精神。所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以及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年龄特征给他们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灵活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育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对体育充满兴趣,这样他们学习体育的效率就会更高。

3.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引入生活情境

引入生活情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突破点,从与初中学生相关的或者感兴趣的问题与案例出发,如果合理地把体育教学内容和初中学生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融合起来,从而把体育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当前,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其实仍然存在体育内容与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段距离的问题。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以前那种按部就班的方式已经完全与实际教学的需要不符合。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生活实际,合理应用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整合教学内容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把初中学生比较熟悉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体育问题合理地融入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体育的应用价值,从而能够激发初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4.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制造悬念,更新观念

制造悬念、更新观念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随着体育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需要掌握的体育技能知识越来越多,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说,要做到能适应新的教育环境,首先要做到的是更新以前老旧的观念,摆正教学中的位置。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为学生设立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体育新知识的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5.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互动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要想有效地实现教学效果,就应当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由于体育学习需要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和谐、轻松地互动氛围,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互动性,不仅有利于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而且还对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必须注重互动性的积极作用,把其放在教学理念的重要位置。利用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氛围,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尽量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教师只需要加以引导,积极地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从而激发他们对于体育的兴趣,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李萍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启正中学

参考文献:

[1]杨开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2015(8).

[2]刘胜广.浅析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4(13).

第三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

体育教育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这里研究了实现中学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完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这极大地推动了体育教育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学体育教育中,教学理念陈旧,课堂模式单一,体育课时被随意压缩等情况依然存在,学生体育学习运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强,运动效果不理想,学生的体质状况甚至出现下滑现象。这些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要能够重视学生的健康问题,要通过创新体育教育模式,有效提升体育教育的的有效性,为学生身心素养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一、对中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认识

所谓的体育课堂有效性,指的是体育教学行为具有效果,能够产生效益。如果在体育课堂中,学生通过参与体育学习、练习,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各项体育技能,学生能够成功掌握,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运动,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这就可以称之为体育教学是有效的。反之,体育教学是无效的。我们研究体育有效教学需要从三方面考虑,第一,投入,可看做学习时间的投入,第二,产出,可看做学生学习的结果,第三,体验,主要是对学生学习体验过程进行衡量。在有效的时间内,学生有所收获,能够获得积极的体验,这种教学就是有效的。

二、中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1.加强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在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的情况。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管得太死,怕管不住学生,学生太乱,因此,体育课中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安排的内容进行活动。而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喜欢做主宰,喜欢不停地讲,抓住课堂时间不放松,每一分钟,教师都安排的有讲解的内容,有训练的内容。这种单向进行知识技能传播的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体育教学效果低下。因此,作为教师,要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尊重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探究活动的主人。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中学体育教学效果。

2.合理设置体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合理,能够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反之,教学目标不科学,重点不突出,教学行为就会出现偏差,教学效果必定不理想。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合理设置体育教学目标是很重要的。在体育教学目标设置中,教师不仅要参考体育教材目标,更要能够结合学生的情况,设置适合自己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同时还需要能够结合学生的不同体育运动基础,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置要有明确,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学生都清楚自己在某节课中需要完成的预定教学目标任务。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运动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体育的有效教学。

3.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其实,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比如,在投掷实心球教学中,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投掷实心球的挥臂动作。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选择双手拉皮筋进行前伸练习的内容,可以选择同伴间做牵引练习的内容等等,要能够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另外,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是要能够尽量选择趣味性强的内容。比如,在体育课中,有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在课堂开始阶段,设置一些游戏活动,活跃气氛。这些游戏活动,就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运动学习的兴趣,这种内容选择是很有效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能够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尽量选择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能够通过内容吸引学生,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前滚翻教学中,有的教师就围绕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设置的有“抬头看天”“不倒翁”游戏,这种游戏蕴含着动作要领,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效掌握动作要领,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具有积极的作用。

4.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水平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工作。要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教师就必须要重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指导工作。体育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体育能力水平,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动态的评价,根据学生的体育水平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分层的基础上,为学生分组,开展分组指导,这样,才能提升体育指导的效率。比如,有的学生在体育课中,领悟能力很强,教师所有讲解的体育理论知识,他们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并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教师所讲解的动作要领。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多关注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情况,要给他们开小灶,为他们提供更高的运动要求,给予他们特殊的培养。而对于能力水平一般学生,教师就需要多给与他们关怀与照顾,能够积极走进他们,发现他们在练习中的问题,能够一对一地对其进行指导、教育,鼓励他们多探索,多发现,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学习方法,不断的改变学习态度。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体育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目前,虽然教育改革力度较大,中学体育教学也在推行体育教学改革,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的情况。我国学生的体质水平连续多年出现下滑情况,这与学校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有一定的关系。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体育教育的研究者,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关注课堂的有效性,要能够积极制定有效策略,探究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能够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作者:周根生 卢鹏 单位:修水一中

参考文献:

[1]蔡宝来,车伟艳.课堂有效教学: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教育科学研究,2013(01).

[2]张兴洪.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陈明基.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第四篇:中学体育课堂篮球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篮球作为中学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学生喜爱。篮球教学是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运动员相互配合,发挥集体战斗力。篮球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的正确指导,是篮球教学中的关键。

关键词:

中学体育;篮球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中学篮球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多地区都进行了课程改革。其中,对篮球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了重点。众所周知,篮球一直是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在新课标背景下,学校要求教学活动不应受到局限,而应该将篮球教学置于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之下,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篮球知识,从而促进篮球教学。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有效提高篮球的教学效率。

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中学生求知欲强,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可以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据研究,学生学到的知识越多,他们接收新思想的机会就越多。同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明白在篮球教学中学习的主要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的剩余时间,给学生展示花式运球,并让学生自己练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学生篮球的兴趣,进而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传统的篮球课教学模式经常是老师给学生讲解这个动作应该怎么做,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做做看,体验一下。但是这样非常乏味,与中学生的性格不相符。学生学习起来就很被动,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在篮球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让学生懂得学习和快乐地学习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英国的街头篮球和三人篮球的区别。街头篮球注重形式上的“玩”,将篮球运动看作是一门艺术,既有随意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这也是一种篮球文化。而三人篮球则是正规球赛的简单形式,比赛的时间短,规则简单,人数少,注重球员之间的默契配合。通过讲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注重学生个性,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的设计与安排。他们按照特定的过程来进行教学,以达到让学生牢记动作、学会动作的主要目的。但是,体育教师应注意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试着去寻找每一个学生的篮球运动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关于篮球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有关篮球问题的思索。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问学生:“三步上篮的技巧性在哪里?”学生思考不出来,就会自己去实践,这比纯粹的说教更有效果。因而,教师要注重培养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的运动天赋。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动作要领,学生告诉教师那些地方还可以改进,从而师生共同进步,达成教学的最终目标。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篮球教师要与学生积极沟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注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思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发扬个性,使他们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转变教学策略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有的学生动作迅速,在运球时,他们会采用交叉步的方式,用和别人不一样的方式得分。他们灵活运用自己的运动特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这样,学生不仅发现了自己的运动潜能,还提高了自己的篮球水平。

3注重因材施教,活化课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班里的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教师在授课时,要遵循安全第一,以学生为重点的原则。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已往教学中出现的沉闷局面,从而提高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因为学生对课堂上讲授的篮球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水平也各不相同,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出现错误。所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很有必要。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每一组讲授的知识深度不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具体的实行方法为:在篮球课的第一节课上,对学生进行测验。比如,向学生询问传球、运球、三步上篮等基本内容。根据考试结果,教师就能大概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将学生按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进行分组。不同的组讲授不同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进度,还能活化课堂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比赛教学法。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两队,让他们进行比赛。通过实际的对抗,让学生自己知道不足在哪里,优点在哪里。同时,可以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而,将比赛引入到教学中,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比赛,学生的篮球水平被巩固和加强,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课堂中多打比赛,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篮球中的技巧。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指导意见,活化课堂教学。

总而言之,篮球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活化课堂教学。在组织形式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上,发现学生的运动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巧。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学习篮球时体验乐趣。同时,中学篮球的教学还要不断更新,紧跟时代的步伐,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作者:赵仕明 单位:四川省西充县张澜学校

参考文献

[1]郑乃群.提高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探索[J].成才之路,2015,(23):34-37.

[2]李景荣.初中篮球教学中运用分组训练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5,(19):67-70.

[3]冯雨隆.谈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J].才智,2016,(8):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