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职业素质改革研究(3篇)

高职职业素质改革研究(3篇)

第一篇:职业素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针对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学生对职业素质认知不全面、高职英语课程设置职业导向不足、教师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认识不够等问题,探讨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提出了职业素质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6种途径。

关键词:

职业素质;导向;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途径

0引言

高职英语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一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提升英语交际能力、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学科。该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在教会学生听、说、读、写英语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为满足日后职业和生活的需要奠定基础。诚然,各高职院校对英语学科重视程度是不同的,在职业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导致高职英语教学未能完全发挥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因此实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很有必要。唯有如此,才能顺利克服现有教学的弊端,推动高职英语教学健康发展。笔者试结合教学实践,对职业素质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1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

在职业素质导向下进行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十分必要。高职英语教学渗透职业素质培养,能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增加学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职、高能人才。

1.1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践行与渗透职业素质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职英语的听、说、读、写等各个环节都能为提升学生英语交流、表达等能力服务,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指导、促进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力的提升。职业素质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令人耳目一新,实践活动也更加丰富,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1.2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英语人才的需求

将职业素质教育引入高职英语教学,可以促使教师将职业素质培养与语言基本技能训练有机融合起来,更加凸显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职业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需求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际实用性人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实现英语教学与时代进步接轨的重要途径。

2职业素质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对职业素质认知不全面

笔者通过对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及建筑系2014级400多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主要问题有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学生对本专业将来就业方向的认识、本专业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对目前英语教学的满意度及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本专业是否一致等。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认知度低,不能准确地把握该专业应具备的能力及就业形势;63%的学生对目前英语教学满意度一般,认为所学英语知识与本专业内容联系不紧密,不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具体表现在:重英语理论知识学习,轻实践锻炼);学习专业英语意识差,对职业素质的认知不全面。

2.2教师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认识不到位

根据对在校英语教师的访谈,目前高职英语教师大多数是普通师范院校外语教育专业毕业,具有较好的英语语言基础,但其专业知识欠缺,对学校所开设专业了解甚少,教学与学生、专业、相关职业联系不紧密,不能很好地强化英语课堂教学的职业针对性[1]。因此,教师并未发挥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功能。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实践教学技能有待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受限。双师型教学缺乏,不能深入详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实践方面的示范与讲解。二是教师职业教育理念薄弱,未能将职业教育渗透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三是知识储备有限,综合素质低,未能形成自身独特的高职教学风格。

2.3高职英语课程设置职业导向不足

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中的基础性重要课程,其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在职场情境中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提升涉外事务处理技巧;提升职业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为职业发展做准备。但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许多职业院校所选英语教材及所教内容与高职英语培养目标不符,内容上过于强调英语语言的运用,而忽视与专业的联系,例如,经贸系和汽车系采用统一教材,没有突出专业特色。高职英语是一门公共英语课程,在教材选择与课程设置上,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渗透职业教育的专业性,不可毫无针对性地使用统一教材,无差别施教。

2.4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有待完善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规模较小,办学资金紧张,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教学环境很差,高职英语职业化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例如,英语教学语音室、多媒体数字教学设备更新慢,职业化实训场地不足,等等。除了教学设施、环境方面的因素之外,高职英语教学在教学评价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重基础理论知识考核、轻实践运用能力测试;评价形式单一,仅仅以笔试为主,缺乏形成性评价;重英语A、B级过关考试,忽视对英语职业运用能力的考核,使高职英语的评价考核脱离了最初目标。

3职业素质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3.1多途径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

学生职业认知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其日后就业情况的好坏,因此,高职学校和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校和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学校要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宣传教育。可以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学校举办讲座,向学生传授职业素质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还可以聘请相关专业的资深专家、教授有针对性地对其专业的特点、人才要求、专业发展、就业形势等进行系统讲解,激励学生做好职业定位和规划。第二,教师应将职业素质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提升其职业认知。

3.2基于职业素质培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是英语专业教师,他们虽然具有较为扎实的英语理论功底,但其整体知识素养和知识储备,与其所教学生的专业联系不紧密,加之部分教师职业素质培养意识淡薄,致使高职英语教学陷入困境。因此,基于职业素质培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3方面着手:首先,高职英语教师应积极了解其所任教专业,了解其面向的职业领域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并积极参与专业活动,洞悉相关职业发展状态,将所获取的最新信息渗透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强化英语教学与专业的联系,积极考取专业资格证书(例如,商贸专业的英语教师可以考取“报关员资格证”等),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最后,鼓励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将企业需求与实际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英语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和职业实用性。

3.3增强高职英语教材的职业性

高职英语教材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交际需求,就越容易产生价值,取得成功。因此,在职业素质导向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不断改革英语教材,增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可以说教材改革是凸显英语教学职业化的核心任务。教材改革应做到几点:首先,英语教材应凸显某一地区的地方特色,将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与应用置于特定环境中。其次,围绕听、说、读、写,分模块进行教材建设。如基础英语听说、日常交际听说、专业听说(如建筑专业、机电专业)等模块。最后,要处理好英语基础学习、专业学习、实践情景锻炼之间的关系,尽可能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学习、在一定情景中运用,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3.4在职业素质导向下优化课程内容设置

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爆炸”的时代,就业岗位更新速度极快,高质量的高职英语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面对新时期社会职业多元化、序列化和层次化趋势,高职英语课程内容设置应当凸显创新特色,不断细化、合理化,而且要有针对性。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模拟职业现场,设置常见的情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2]。其次,基于市场变化和院校自身特点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根据企业需求,不断调整课程开设,促使学生知识、技能学习与时展接轨。最后,开设多样化讲座,向学生传授最新、最全面的职业化信息,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3.5优化教学资源,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在优化教学资源方面,高职院校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对多媒体设备进行更新、完善,拓展实训教学场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真实交流场景。其次,建立网络学习资源库。教师可以将精品教案、视频、微课资料等上传到教学资源网站,供学生下载使用。最后,建立学生自由交流学习中心。在学习中心配备图书资料、音像资料、英语职业化学习光盘等[3]。在健全评价机制方面,应做到以下3点:第一,在笔试基础上增加听力和口语测试。听力和口语测试的内容可依据专业而定,如酒店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内容可选取职场接待、咨询、客房预定、电话应答等内容。第二,重视形成综合性评价。在考试的同时,应通过学生课堂表演、讨论、课外实践活动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确定最终成绩。

3.6以职业素质为导向强化实践交流

在职业素质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职业化、实践交流、处理涉外事务能力的平台,将学生打造成为实践交流、知识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跨文化交流应用型人才[4]。一是强化校企合作。针对市场需求,将学生培养成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针对学生各项职业技能的培训,可以使学生适应与不同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提前适应职业生活,提高实践质量。二是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模拟实践交流场景,激励学生参与场景交流。三是可以定期举行“校园英语对话”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近距离接触外国人,克服英语交流的恐惧感,使学生爱上交流。

4结语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下高职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凸显高职英语教学对学生职业发展的价值,在职业导向下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削弱高职英语教学的应试倾向,增强职业倾向,将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提升渗透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促使高职英语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外语基础。

作者:杨咏梅 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熊蕾.就业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2]白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王亚珍,刘冬梅.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2014(12):34-36.

[4]赵璐.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4(21):88-87.

第二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普遍关注,但是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整体构建的探索和实践不多,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构建出较为完整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为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职业素质

最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办学特色不鲜明、办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形成了社会人才需求与学生就业之间的不匹配问题。要畅通社会需求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需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1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及职业意识(思想)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实践经验以及社会环境。大学生职业素质是指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来的品质,也就是学生自我掌握的知识、思想、技能、心理等符合职业规范与标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职业素质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首先,企业已经不仅仅需要的是专业能手,而是已经将职业素养作为专业领域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次,职业素质可以使学生在工作中保持很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安心于本职工作,从而也能够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因此,可以说职业素质是成功走向职场的首要素质,是决定高职学生在职场能走多远、多高的关键因素。

2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已经成为我国培养技术型酒店管理人才的摇篮与教学基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现出了浓厚的服务性色彩。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型人才走出校门,投身到了广阔的社会服务当中,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院校由于长期的“重理论、轻德育”,致使很多学生尽管掌握了先进的专业知识,却在职业道德方面十分欠缺,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就业以及职业生涯的延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阻碍。因此,从企业需求、社会评价和行业发展趋势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构建和职业素质教育研究都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应当成为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调研,我们把当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现状归纳为以下两点。

2.1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性

进入高职院校读书的部分学生是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无奈之下选择了进入高职院校,悲观失望的同时会缺乏进取心,从而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目标、职业道路、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均未认真思考过。学校在学生转型、适应期的职业素质教育不全面、不深入。学生在入学后往往要参加学院组织的学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而这些活动大多都以入学教育、主题教育的形式出现。学生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指导下,规划自己的学业、职业,而很少有学校请来专业人士指导学生。因此,这些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体系,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另外,一些学生受拜金主义影响,缺乏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入校时会开展专业方面的系列教育,但关于职业道德等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却没有深入体现。

2.2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多于对职业素质的教育

学校一直强调培养技能型人才,始终存在重技能轻素质培养的观念,在课程设置上,保持着公共课和专业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认为简单的操作实践能力培养便是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忽视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真正意义与重要性。

3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

3.1要抓住职业素质教育的关键期

“第一课效应”。在学生教育过程中“首因效应”的效果是最佳的。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充分抓住新生入学的关键期,上好第一堂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第一课的教师一定要“专业”,引入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素养等内容一定要吸引学生的眼球,印入学生的心灵,打动学生的灵魂。所以,授课教师在内容的设计、授课的方式等方面一定要多下工夫,要让“第一课”的专业水准成为学生日后学习的目标和规范。学校也可以请企业专业人员或在岗位上业绩突出的往届优秀毕业生和顶岗实习的优秀学生现身说法,通过优秀的榜样激励学生。

3.2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教育者与学生之间交流频繁,关系密切,要抓住教育时机在教学管理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任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机引导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树立学习目标、上课遵守时间、考试拒绝作弊;校园生活中做到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真诚待人。可以通过实习过程分析、真实案例演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付出与回报的关系讨论,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将真诚和勤勉带到岗位服务中去,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中坚持职业操守,做一个有职业素养的职业酒店人。

3.3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我国的职业教育对于实践环节重视不足,事实上,通过有效的社会实践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认识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等活动,能够进一步加强与真实工作岗位之间的联系,加深对于酒店管理行业的内心认知,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并能够在实践中检验和锻炼自身的专业能力,这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纸上谈兵永远不能解决学生真实顶岗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学校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安排多种社会服务实践活动,通过一定的政策激励学生利用各种业余时间和假期到企业进行真实岗位的实践。为了让学生顺利度过实践过程,学校应安排教师做学生的指导者,通过一对一的帮助,在学生与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反馈和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人际沟通、企业文化不适应、工作岗位不认同等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素质认识和职业素质要求,在实践中帮助学生迅速成长。

3.4用模拟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学校是教育的主体,在教学安排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为学生的职业素质训练提供条件。除了社会实践外,学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应考虑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的机会和条件。这样可以弥补社会实践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笔者所在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就为学生建造了前厅、模拟客房、餐厅、茶艺室以及酒吧等多处场所,免费为学生开放,学生进入这些场所时要按照职业岗位要求穿职业套装、化淡妆、盘发等,衣着、行为举止和服务规范要符合岗位要求。学校安排专业礼仪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并择期邀请企业人员到校为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讲座和职场素质辅导,实现学生在校内即可感受职场需求,在校内就可实现规范服务训练,这样的训练模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3.5发挥言传身教的优势作用

专业教师是学生从业模仿的第一个对象。所以,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爱岗敬业、勤勉任教,时刻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己任。专业教师应当成为学生职业素质的领导者,每一次课堂展示,每一节课程设计都应当是酒店管理专业人士的专业展演,教师的礼仪、语言、服务规范都是无声的示范者。教师应当通过个人的专业素养展示给学生“职业酒店人”的标准形象和标准服务,切实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模仿提高个人的职业素质。

4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改进的对策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转变人们对职业素质教育的整体模式观念。

4.1高职院校必须重视职业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设施环境

学校要有计划地投入相应的专项经费,为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比如:图书馆提供与职业素质教育相关的书籍与报刊,供学生学习查阅;建立健全职业素质教育网站,提供职业规划指导文章或相关的视频。

4.2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为学生成才做好充分规划

职业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和系统训练才能够有所改变,所以科学安排、系统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这样职业素质要求颇高的专业,必须分阶段进行全面训练。对大一学生,要通过专业认知、企业观摩等教育形式,让学生树立职业规范意识;大二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企业实践等模式,加强学生岗位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树立酒店服务意识;大三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季,要在学生中总结经验,教育学生树立爱岗意识,加强企业忠诚度和企业归属感教育,让学生用良好的职业素质实现顺利就业。

4.3在进行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的专业技能实践已经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同,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将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过程中,让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确实成为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职业理想、职业兴趣、责任意识、敬业精神、企业忠诚度、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内容介绍和优秀习惯培养等内容切实贯穿到课程教学中,成为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训练和考核。

4.4不断拓展校内外实践基地,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技能、提升个人能力非常好的一种手段。高职院校首先要积极建立实训基地,拓展社会实践项目,通过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中提样职业素质要求,在真实的企业服务中不断增强自己在职业素质方面的锻炼和提升,为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4.5切实加强高职学生的创业素质教育

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创业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创业的先导,它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力。另外,对学生创业能力,包括开拓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的教育对成功创业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探究有效的职业素质教育途径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要处理好职业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要突出职业素质教育的思想内涵,积极探索提高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形成与就业接轨又切实可行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刘丹 单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俞圆.高职酒店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11,(1).

[2]刘加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建议[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陈德荣.工作过程导向,多维课堂联动,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J].电子商务,2010,(6).

[4]柳艳娜.创新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0,(16).

[5]曹春晓,龚在礼.职业素质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

[6]李岚,周劲松.高职院建设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第三篇:高校档案馆员职业素质问题研究

【摘要】

在当前社会中知识经济的不断推进代表着社会生产领域的重要革命,同时也给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档案馆员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的质量,因此需要加以重视。本文主要对吉林省普通高校档案馆员职业素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为高校档案管理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吉林省;高校;档案馆员;职业素质

档案馆员的职业素质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当中包含了馆员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的努力成果。在当前社会中我国的档案管理正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我省高校档案馆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创新精神,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不强,知识更新主动性和自觉性差,缺乏自我定位等。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国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就显得更加重要,需要及时的提升个人素质。下面将对吉林省普通高校档案馆员职业素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吉林省普通高校档案馆员职业素质构成

(一)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坚定的立场和政治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已经逐渐的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并逐渐向现代化、科学化发展。作为档案工作人员,一定要认清当前自己工作的立场和责任,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为工作的基础,并建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促使档案工作能得到突破和发展。

(二)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是道德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作为一名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足够的热爱,同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将档案事业看作终身奋斗的目标。同时在工作环节中,档案馆员一定要对档案抱有细致认真的态度,能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不能应付了事。其次,档案馆员应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余多了解一些国家的政策和文化事业发展的趋势等内容,以此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将档案的内容转换为灵活的情报,充分发挥出档案的应用价值。此外,在工作中档案馆员应注意保持档案馆的卫生环境状况,养成优雅大方,干净整洁的习惯,使档案馆能成为学校中的文明场所。

(三)专业能力素质。

档案馆员最重要的一项专业技能就是档案的管理技能。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面对当前的情况,档案馆员不仅要有较强的档案管理能力,同时还应具有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同时,作为档案馆员,应能积极地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转换,更加注重复合型档案人才的素质要求,争取早日的实现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这不仅对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推动高校档案管理向新方向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档案馆员的角色定位

我国长久以来工作重心始终在档案实体管理上,对档案的应用也限制于等客上门的形式,导致档案的社会服务能力有所下降。而在现代社会中档案资料的管理应积极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并能为生活创造更多的实际价值。作为档案馆员不仅仅在是档案实体的管理者,同时也是信息管理的重要人员。因此,需要档案馆员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使自己得到提升。其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离不开档案馆员这个重要的因素,档案馆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信息资源利用的效果。在当前社会中,档案馆员不仅要做好档案资料本身的管理,同时还应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以便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档案馆员是档案利用的引导者,他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将直接的影响着人们心目中的档案服务质量。

三、吉林省普通高校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路径

(一)档案馆员自主学习。

档案馆是学校用来保存档案的部门,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常常会暴露出很多的弊端,要想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就一定要重视起档案馆员的素质提升。作为高校档案馆员,首先应学会自主学习,在原有的能力上需要具备相应的检索和知识获取的能力,这是促使馆员不断前进的有力武器。

(二)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是提升档案馆员素质的有效基础,能够通过对档案馆员的工作量化使其得到一定的控制,从而提升工作中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在现代社会中我国的教育程度不断上升,档案馆员的素质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在高校的档案馆中,馆员常常会受到高校学生的影响,因此他们更加渴望将自己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展现自身的价值所在。

(三)完善档案馆人事制度。

高校档案馆员素质提升中,应积极地建立起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对此,高校可以积极地招聘新的馆员来进行档案管理,要求他们具备更加高的综合素质,这不仅能提升馆员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能优化馆员的整体素质。并且应在内部实行换岗制度,缓解馆员工作压力的同时也能更加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要想提升档案管理质量,馆员一定要做到自我能力的强化,同时建立起相应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得到完善,真正促进高校的档案管理发展。

作者:尹晶华 李雪晴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全锦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高校档案馆现代化建设[J].兰台内外,2011(03):44-45.

[2]胡英,毕建新.高校档案馆对校内电子文件的采集[J].机电兵船档案,2011(06):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