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教学改革

摘要: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的重要环节———教学与市场脱节,不能满足产业升级带来的对大量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和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产业相融合,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教学改革

一、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教学改革背景

在2016年12月2日举办的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总理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是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带动扩大就业和脱贫攻坚,促进新动能发展和产业升级。在这个重大战略部署中,高等职业教育起着技术技能型人才保障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深化教育链、产业链融合,主动服务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尤为重要。

二、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有素质有技能的劳动者和人才。但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时期,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紧密融合的主动性不够,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不紧密,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不能满足产业升级带来的对大量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和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是因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的重要环节———教学与市场脱节。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脱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既没有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发展情况,也没有充分研究行业、企业发展规律,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几乎没有行业、企业相关人员参与,造成培养的学生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不相符合,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社会生产需求,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脱节。

(二)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但由于受到办学惯性的影响,仍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许多高职院校在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的过程中,是单线条条状结构,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不一致,行业、企业没有真正地介入参与到专业课程设置中。

(三)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

高职院校有自身培养人才的特点,教学内容应遵照“品德养成、理论够用、技能实用”的原则。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理论教学过分注重,学生参与实践过少,实训力度不够,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专业特色无法体现出来,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不能迅速在社会中应用,学生毕业后还要进行二次“加工”才能上岗就业。

(四)教学方式转变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趋向

教育改革的难处是课程,深处是教学,痛处是教师。有些高职院校也进行了教学改革,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仍然实行教师是课堂主角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依然是配角,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缺少引导,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传递信息,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些高职院校仅是满足于在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这是对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片面理解。教学改革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

(五)教学质量评价缺乏公正性和科学性

一是教学质量评价不合理。教师考核学生时,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仍然偏重于书面理论考核方式,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则缺乏考核,但用人单位恰恰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较为看重。二是教学质量评估缺少第三方参与。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普遍采用的是教育部门的专项检查评估和业内互评方式,由于没有行业和企业人士的参与,学校不能及时掌握产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需求,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同时,由于评估主体单一,教学质量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当然难以保证。

三、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教学改革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以课程改革作为切入点,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产业相融合,切实改变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决胜全面小康进程中的突出作用。

(一)建立“厂中校”“校中厂”,以“任务引领,职业情景”的工学结合模式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学校进驻企业,可以使学生融入到真实的生产现场中,这种“厂中校”的教学模式是“车间课堂化,课堂车间化”,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了解现代企业的最新技术、项目组织、实施及管理的全过程。校企合作,引厂入校,由学校提供管理和场地,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和师资支持,学生在校企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这种“校中厂”真正实现了校企联合组织实训。“厂中校”“校中厂”以“任务引领,职业情景”的工学结合模式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学习、实训,而且学生在参与职业化工作体验性操作流程中得到职业化的训练和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校企深入合作,校企为学生搭建起“学校+专业+公司”的双创教学实践平台,借助创业园孵化创业“小老板”,以学生自主创业带动促进就业,加快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步伐。

(二)专业与课程设置要和市场需求紧密融合

专业与课程设置要紧贴地方产业结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形成“一地一品一专业”的专业建设格局。专业与课程设置要围绕“一地一品一专业”和市场需求紧密融合,根据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和职业岗位素质、知识、能力的特点,确定本专业的学做一体、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每个专业要确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不断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带动本专业的特色教材、网络课程、以及网络实践平台等资源建设,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

(三)解构重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市场需求

教育家陶行知讲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教材只作为教学参考,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解构、重构,根据社情、校情、学情,可以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增加一些最新的贴近市场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删减一些过时的或与不适合学情的一些内容,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市场需求。

(四)采用符合当前社情、学情的教学方式

学校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践,招聘富有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双向互动地建立一支适应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确保教师传授的知识紧贴生产,教学方式符合当前社情、学情的需要,教授的技能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评制度,以标准的职业资格及技能鉴定制度规范人才培养,指导课程改革,以国家职业标准来衡量和检验教学质量。苏格拉底曾讲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激情火焰。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情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乐中学”“做中学”。

(五)建立公平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用人单位是高职院校输出的产品(学生)的最终使用者,他们对产品质量的好坏最有发言权。因此,高职院校应构建多元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完善校内督导评教、同行评教、院系评教、学生评教和社会评教制度。同时,引进ISO9001等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严格规范的教育ISO9001评价体系。只有建立完善科学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评价体系,才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发挥公平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激励教师的作用,真正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进忠.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93-94

〔2〕刘芳.充分认识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与优质高职教育的矛盾[J].中国经贸导刊,2009(23):105

〔3〕杨兰.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6):33-34

〔4〕姚晓波,陈秋媚.扎根产业园区服务区域经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办学实践[J].广东教育:职教,2012(8):23-24

〔5〕申利霞.浅析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10):141-142

作者:梁胜利 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