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分析

服装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服装专业也成为热门专业,报考人数不断增加。本文从我国高等职业服装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对当前高等职业服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服装;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传统服装业竞争日益激烈,服装专业在我国高校发展时间尚短,大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率不高。如何结合现代教学理念,调整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教学方式,发挥服装教育为服装产业服务的只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高职院校服装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1.1服装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滞后

服装专业作为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育同样重要。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服装专业教学上大都按照教材内容逐步进行,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制约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依然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分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1.2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服装专业起步晚,人才岗位缺乏,因此,毕业生往往毕业即在高校任职,缺乏服装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工作中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高。

1.3职业素质教育缺乏

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服务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学生就业,职业素质是衡量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标准,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在教学模式上依旧也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关注度不高。

2高等职业院校服装专业教育教学的新思路

2.1建立完善的服装教学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服装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学术科研的价值相对较低,高职院校应明确为社会培养真正有能力、有想法、有创新意识的新型服装设计人才这一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依靠理论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建立完善的服装教学体系尤为重要。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尝试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掌握教学内容。服装专业作为与时代潮流紧密相连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科学、完善的理论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快捷、高效的进行服装设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理论课程,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动手能力对学生未来的行业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结合地方特色,传承民族特色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为传承民族文化,彰显华夏民族风采,应结合地方特色,建设具有地方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课程研究,促进民族特色服装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在课程研究过程中,首先可以收集少数民族服饰方面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并结合服装专业理论知识,对传统服饰的造型、色彩和工艺加以深入研究,通过对传统服饰的再设计,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服饰的审美,研究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教育模式。

2.3服装结构制图和服装工艺有机结合

通过对服装品种、款式特征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在服装结构制图学习过程中的效率,快速制作服装样板及面料裁片,进而通过服装缝制工艺课程的学习进行缝纫、整烫,完成成衣作品。将服装结构制图和服装工艺有机结合可以减少分离教学带来的弊端,在有效巩固学生服装缝制工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水平,通过作品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3高校服装教学的改革策略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服装教育只有在先进的教学观念的引导下才能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扭转当前服装专业教育教学与行业发展之间脱节的局面,推动服装专业教育教学良性发展。

3.1贴近服装行业需求,优化知识结构

服装专业进行专业设置通常依据学科分类或者行业背景和职业分类,前者强调的是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见图1),后者强调的是知识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见图2)。现行的服装教育多以学科分类设置相应专业,以培养服装设计专业人才为主,忽视了对服装行业需求的把握,服装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亟待改变。只有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服装行业的、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的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人才,促进服装产业的发展。根据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实施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服装教育专业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整合教育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发挥现有资源设备的整体优势,完善服装教育专业群对服装教育专业建设的提升作用,依据服装产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确定培养目标,实施合理的课程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优化课程结构设置,整合课程知识体系,通过强化专业知识与岗位工作的关联,实现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变,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经历的统一。

3.2发掘学生潜力,引导兴趣教学

课堂是教师的战场,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发掘学生潜力,引导学生不断创新,设计出能够体现自身个性的作品。新生入学零基础,传统的教学方式枯燥且无趣,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缝纫机的平缝训练,通过简单的直线、几何图形的缝制,既可以让学生熟悉机器性能,又可以通过基本的缝法训练引发学生兴趣。当学生对机器性能有了一定掌握之后,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复杂工艺的学习,由简单的小部件,逐步完成成品服装的制作,进而从设计到制作一气呵成,即使作品不够完美,也能给学生的心理上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服装行业是个快速消费品行业,每个时代都具有不同的流行元素、流行特征,从事服装行业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审美水平,还应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服装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传播专业知识、教授专业技能,还应着重对学生的艺术修养进行培养,结合服装的流行趋势,对国内外时装特点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并结合教学主题,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伞裙是传统的西方服饰,刺绣是古老的东方艺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打破固有思维,将不同地域、不同元素进行大胆融合,使古典西方服饰展现古典东方美,形成东西方结合的设计表现形式。

4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服装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改变新的教学思路,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出发,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专业口径较宽,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松芹.略论新形势下我国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0):137~139.

[2]杨婕.关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

[3]李同长.新形势下高校服装教学改革的思路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7(10):52.

[4]曹黄.市场需要高校培养什么样的服装设计师———服装教学改革中如何适应市场的探研[J].现代装饰(理论),2013(02):165.

[5]刘方园.服装的流行性对高校服装教学的影响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5(07):268~269.

作者:吴杨华 涂洁 单位:泉州轻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