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跳槽率”职业教育探讨

高“跳槽率”职业教育探讨

摘要: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学生“跳槽率”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跳槽周期不断缩短,这应该引起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视。通过对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关键能力与技术能力的分析与讨论,引起对教育目的的反思,针对跳槽现象提出一些教育对策。

关键词:

跳槽率;职业教育;探讨反思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职业院校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是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跳槽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跳槽周期不断缩短。尤其是Y世代(泛指1980-1994年出生的人口),他们个性化突出、自我意识较强,比较难管理同时也是跳槽率最高的一群。北京96家用人单位的统计显示,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内跳槽率达到70%,2010年大学生跳槽高达88%。北京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做客新华网时透露,大学生并不难找到工作,但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同时用人单位要找到适合自己相应岗位的毕业生也很费劲,这是一种“两难”境地。造成职业院校学生跳槽率不断攀升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企业的原因。但是作为培养学生主要机构的职业院校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与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因此对教育中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针对高校毕业生高跳槽率提出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教育对策也是非常及时的。

一、职业教育中传授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类型

职业教育中什么知识与能力最重要是关乎职业教育理念的问题,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可能明确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开发与设计以及职业教育教育目标等问题,才能在社会转型期找准职业教育的定位,促进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一)职业教育中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关系

斯宾塞曾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他的衡量尺度是为完满的生活。那么在职业教育领域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呢?人类与世界的关系一般包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通过科学知识,改造世界是通过技术知识。虽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界限已经趋于模糊,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分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对职业教育是必要的。技术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技术本身所内含的知识,二是关于技术的知识,这两方面的知识可以说一方面是内在的,一方面是外在的。一方面是具体的,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是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1]技术知识体现动态、静态的层面。所谓“科学知识”是指,以科学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对自然及社会现象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它有确定的形式、确定的内容和确定的推理过程。科学知识的本质体现出实证性知识的特征。[2]技术知识具有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明言性与难言性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更符合教育内在规律。当代技术知识观认为技术知识形态呈现出多样性,技术知识内容结构的层次性和技术知识的“任务逻辑”性等内涵,[3]这些观点为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或技术工人,而不是学术型、工程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也不是无需专门技能的劳动者。[4]因此,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为了保持自己的特色,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注重传授学生何种知识为分析重点,以长远眼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目标体系,选择与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的课程实施途径与教学方式。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并不是对立、不能共存的关系,而是根据职业教育本身的特色有所侧重。在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教学安排过程中,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侧重点不同,教学方式不同。因此我们必须以辩证、客观的态度看待两者的关系。

(二)职业教育中一般能力与关键能力的关系

职业教育中对能力的分类包括一般能力与专业能力,其中一般能力是针对社会人,专业能力针对职业人。专业能力又可分为关键能力与技术能力。最早提出“关键能力”这一概念的是德国联邦劳动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藤斯,他认为关键能力是进入日益复杂的和不可预测世界的工具。之后世界各国开始重视对关键能力的研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因此对关键能力的定义与研究重点不同。对关键能力的分类,从1974年的12种,扩展到目前的300多种。梅藤斯认为,关键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是一种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能力。虽然世界各国对关键能力内涵理解不同,但是却有一些共同特征。一是关键能力强调的并不是某种专业或某一职业领域所具有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所有职业共同具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在社会中交往的能力,它是对传统的职业能力观的补充和发展。[5]二是关键能力的内涵不仅仅是个体的一般智能结构,如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还应包含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品质,如与人交往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它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6]三是关键能力是对传统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内涵的延伸。培养关键能力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职业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某一职业的资格,更要使学生获得在未来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成为职业教育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培养关键能力是为了使学生适应工作组织、职业结构的变化,适应未预测到的市场需求的变化。现代企业中需要劳动者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产业类型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因此企业要求员工不仅具有技术能力和操作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广泛的职业适应性,因此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当代世界职业教育理念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提出教育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就业准备技能的培训,也要注重学生广义的行业或职业范围能力的培养。法国短期技术学院的教学大纲也强调与其让学生获得某些具体技术知识,不如培养学生从无限的知识系统中汲取和提炼所需知识的能力。从中可以看出,世界职业教育理念的趋势要求不仅仅要培养学生一般的具体的能力,更要为他未来长远发展考虑,培养关键能力。1999年的世界联合国大会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7]由此可以看出世界职业教育理念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关键能力和技术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关键能力的培养要以技术能力为基础,同时关键能力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能力的提高。虽然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新趋势,但是它的定位是需要条件的。不要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和模式。在中国现在这样的经济条件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技术能力的培养在保持职业教育特色和促进学生就业方面还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高学生

通过对高“跳槽率”现象的深层次分析,发现大学生选择离职原因大多认为是企业的原因,例如价值观念不融合、薪资待遇不满意、发展前景受阻碍、工作缺乏安全感、自我实现不满足等。还有的认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工作岗位上无法得到应用等等。但是跳槽毕竟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企业利益不仅受损,而且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职业院校学生名誉的降低。下面着重从职业教育角度针对高“跳槽率”提出一些对策。

(一)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从一年级开始就指导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

学校要开设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经常举办一些职业生涯指导讲座,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同时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进而根据实际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尽可能的科学合理、可操作。避免学生就业时的迷茫,避免上岗后才发现职位不适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策略,跳槽的目的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跳槽只是解决问题暂时的一种方法,频繁跳槽企业会认为你没有忠诚度,没有诚信,长远来说对个人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学校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

无论是技术知识还是科学知识,无论是关键能力还是技术能力,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频繁跳槽从侧面反映出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方面的一些问题,学生频繁跳槽从某种程度说明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在企业没有得到发挥或者不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因此,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各种知识与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在企业和学校建立沟通的桥梁,以达到企业吸引学生,学生服务企业的良性循环,从而降低“跳槽率”。

作者:李娟 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4(29):16-18.

[2]贺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的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3]唐小俊,顾建军.技术知识观视角下的高职专业课程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77-79.

[4]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1.

[5]刘京辉,唐以志.关键能力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00(3):16-19.

[6]尹金金,孙志河.关键能力的内涵比较与反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4):26-27.

[7]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比较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