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综述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综述

一、引言

相比国外,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起步较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中期得以快速发展,步入20世纪后,才开始有学者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进行研究。经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论著达9000余篇。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专著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黄尧主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与实践———来自中原大地的报告》(崔炳建主编),都是作者参与“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重大课题”的成果总结,基础理论全面,案例丰富。笔者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查询与阅读,为本文的论述提供理论基础。

二、职业教育集团的概念

在我国教育界,职业教育集团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崛起于本世纪初,历经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结果和收益。学术界对职业教育集团化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绩,对职业教育集团的概念已基本形成共识,在近几年学者的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由黄尧主编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该著作主要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现状、模式、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等几个方面为研究重点,是目前最为系统、全面的研究论著,也是后续学者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于勇(2010)在《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一文中,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并在企业集团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职业教育集团的概念,他认为职业教育集团“具有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性质,是由总部与若干个学校组成,监事会对学校和总部的管理和经营进行监督,总部则对集团董事会负责”。在文中,他强调职业教育集团有别于企业集团,是由具有多个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企业共同组建而形成的一个联合体,集团本身不具有法人地位,所实行的是以校长负责制的组织机构,外在资本可以参与到办学过程中来,但不能控制职业教育集团的股份,这也是与企业集团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邵汝军、王丹(2014)在《信息时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更为全面而深入的看法:“职业教育集团是由若干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这种联合办学体就是职业教育集团,是在响应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由各职业学校以专业为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以从事职业教育与培训为核心,通过地域、行业或校企合作联结的多法人职业教育联合体。”

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性质

在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性质的研究中,以吕文平(2013)的《河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代表,他认为职业教育集团是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组成的联合体,集团和公司集团一样,其自身本来就不具有法人地位。他在研究中对职业化教育集团按性质进行了分类,认为可以在组织特征的基础上,将职业教育集团归类到社会中的非营利性组织。他在文中提出了职业集团的四种性质:一是职业教育集团虽然由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集团组成,但职业教育集团本身是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其核心是产学研相结合,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是职业教育集团的组成者是多个实体组织结构,每个实体组织机构的构成是不相同的,因此,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机构具有多层次、多形式及多元化的特点;三是职业教育集团的各个实体组织是以利益共同体为构成目标,其联结纽带是以长期优惠合同为主;四是组成职业教育集团的各组织是以利益为共同目标的,各组织之间存在利益共享。因此,在职业教育集团内部要防止由利益而导致的教育事业的商业化。

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运作模式与运行机制

(一)运作模式

王柠(2013)在《浅析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新思路》一文中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三种运作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主要有纵向衔接、横向联合与中介参与三种可运作模式。同时,他也对这种三种模式的定义作了详细的解释:将职业中专、高职院校纳入到职业教育集团,有效地实现了职业中专、高职院校相互转换、相互衔接的这种模式就是纵向衔接;将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事业单位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企业所需定向培养人才,让学生更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地学习专业化知识,这种模式即是横向联合;中介参与则是指在集团化运作过程中离不开咨询服务机构的参与。罗静(2012)在硕士论文《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一文中指出,职业教育集团的有效运作离不开职业教育机构的理论支持与跟踪指导。职业教育集团不仅为企事业单位、学校提供了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同时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在职业教育集团中纳入人才交流机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就业信息,也为职业教育集团提供了专业开设相关信息,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

(二)运行机制

王柠(2013)在《浅析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新思路》中认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具有紧密型、松散型以及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等三种运行机制。他在文中对这三种运行机制分别做了详细说明:紧密型的运行机制实质上就是企事业单位、职业学校或者其他实体单位以合并的形式加入集团,同时将这些加入合并中的各个成员自身所具有的人、财、物一并划入到职业教育集团中,共同组成集团。松散型的运行机制表现为一种以职业教育集团中的某一所学校为中心,联合集团中的其他企事业单位、实体单位、学校等共同组建成集团化运作,具有统一领导协调的组织,并入集团的各个成员所具有的法人资格及其人、财、物均保持不变,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联合办学。相较于前两种运行机制,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则是取其优势所形成的一种较为完美的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不仅能避免因完全紧密型或完全松散型所导致的各类在组建中所诱发的弊端或阻碍;同时,这种运行机制在“做大做强”教育的同时又可形成多方竞争优势。张耀崇(2013)在《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体制机制研究》中认为,以章程为纽带的运行机制具有其制度性缺陷,其组织结构过于松散、功能过于完备、资金纽带的缺乏、过于弱化的企业作用等现象都表明了其制度性的不足。因此,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应构建“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有效地将政府、高校、企业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主体间协同支持的隶属关系、指导关系和供求关系为纽带,构造了各行为主体的共赢关系网络,以系统性的思维解决职教集团运行的难题,保证了职教集团运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了整个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五、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

(一)组织结构

孙芳芳(2012)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具有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双重内涵。她在研究中提出,宏观结构指的是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这三个部分共同组成集团各成员之间的组织结构,董事会是集团的权利核心,在集团内部具有最高决策权,受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微观结构则是由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三个层面所形成的组织结构,在集团中决策层的代表主要为校长,主任与科研组长为执行层组成成员,教职工代表大会则是监督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张耀崇(2013)在《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体制机制研究》一文中更加深入地分析了集团化办学的组织结构,他认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实质上是多元化与层次化的组织结构,单从集团中各个组织成员的属性来看,职业教育集团应同时具有企事业单位或实体本就具有的横向多元化与纵向多层次性的属性。

(二)管理机制

在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方面,孙芳芳(2012)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一文中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影响职业教育集团的集团化运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要确保集团化运作的高效运行,首先要保证教育集团的管理机制与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在其管理中,必须明确各级组织机构应有的职能与应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政府的宏观统筹、协调作用,有效地指导、评估职业教育集团化的顺利发展。王柠(2013)在《浅析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新思路》一文中表述,政府应根据市场发展需求与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制定与之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成员及其关联组织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应承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为保障职业教育集团化的有效发展,需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来促进中专与高职高专之间的衔接。集团董事会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相应的目标,加强与社会各方的联系,尽最大可能为学校争取更多的支持与帮助。罗静(2012)在硕士论文《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中重点分析了管理机制创新,她指出机制创新是集团化办学有效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创新举措上应转变管理模式,由之前的纵向多层向横向多元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发展,同时还应建立跨职能部门的组织团队,将之前相对较为集中的管理权分散到各个组织团队中去,以实现各职能团队的自主创新、相互衔接、有效沟通的新型管理模式。

六、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相比国外起步较晚,发展也较缓慢,当前众多理论界的研究大多处于探索阶段,并未真正应用到实践中来。尤其是关于集团化办学机制的研究数量较少,在文献系统的收集方面难度较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非常缺乏。同时,在现有的9000余篇的研究中,大多是从校企合作方面展开的,虽然有利于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发展,但不能代表职业教育集团化运行机制的全部内涵。因此,对职业教育集团还需进一步研究,还有待于从多学科、多视角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与探索,以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

作者:应世潮 付岳梅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