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摘要]生态学理论能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职业教育本身属于一个教育生态体系,应将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生态观作为其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简要分析了生态学的基本概述,深入剖析生态学视角下职业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措施,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发挥职业教育自身作用,克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20世纪70年代中期萌生了一门边缘学科,即教育生态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院长劳伦斯•克雷明通过实验与经验的结合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理念。教育生态学的本质思想是将传统的教育理念与生态学理论相结合,针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从新的角度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并提出平衡稳定的解决方法,从而形成完整的生态教育理论体系。与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同,教育生态学不仅仅注重教育体系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而且还关注生态环境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且将这个过程作为教育体系内外交换多种信息的关键环节。因此,从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进行研究,能够有效的解决过往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寻求解决思路,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架构,有效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一、生态学的基本概述

(一)生态平衡理论

在生物学中,生态平衡理论主要是指生物与所处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平衡关系,只有在平衡关系中才能够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而一旦发生生态失衡,不仅生态环境会受到破坏,生态环境中的各类生物同样会受到威胁。在教育生态体系中,系统的平衡需要通过多种能量的协调来保证,同时,还要优化传统的教育结构,并在如信息、能量、物质、价值等能量中做好协调工作,从而确保教育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在较为成熟的生态体系中,生态过程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各个组成要素都在进行相互作用,从而维持其体系的动态平衡,否则就会出现局部或整体上的生态平衡失调[1]。

(二)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

该理论主要使用了系统分析法和系统论观点来分析教育的生态体系。根据生态学理论而言,我国职业教育模式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其中微观生态指的是学校、教室以及课程的微观体系,而宏观生态指的是我国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所处的庞大系统,其中包含了政策、法律、经济、制度等要素。在对宏观教育生态体系进行分析的时候,必须掌握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是输出;二是转换过程,即控制输出、处理输入的过程;三是输入,即输入信息、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四是生态环境。为了保持教育体系的顺利运行,必须协调发展好教育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以及教育微观、宏观系统。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职业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的平衡

通过对上述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如果教育生态环境其结构或功能产生了一定的改变,就会造成整体系统的平衡失调。由于我国经济时空分布不是很均衡,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都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距,这也就导致了我国职业教育更加偏向于城市发展,存在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供职业教育发展。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其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只能够支撑小规模的职业教育发展。越是发展好的职业学校得到的国家资助就越多,反之越少,这样的趋势会造成发展差距的增大,所以,国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差距。

(二)忽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对现有职业教育系统的各项特征进行细致的研究,可以将职业教育生态空间比作由多种子系统构成的庞大系统,其中每一个系统都具有其依赖性和关联性。同理,职业教育作为大系统,与其中多种子系统有密切的关联。但就目前而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于微观的角度有高度重视,例如职业学校的课程、教法以及教材等,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严重忽略了对教育大环境的调整。此外,职业院校办学力量严重分散,在没有绝对办学实力的情况下过度专注热门专业,对已有的专业缺少工匠精神,不能做到精益求精[2]。所以,导致职业教育领域往往无法适应经济调整转型的发展,也无法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和国家制度,造成职业院校很难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建设职业教育专业的措施

(一)加强对生态观的认识,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确保动态定位与时俱进。在教育生态学的视角下推动职业教育改革,首先需要了解职业教育所应培养出的人才类型,也就是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只有针对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进行培养,才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步入了崭新的阶段,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也应发生一定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其次,要构建完整的职业人才保障机制。职业教育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这些特点与职业教育制度具有一致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也应围绕这一目标来开展。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是一个体系,包括确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内、外资源等各个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是存在联系而又相互影响的子系统。

(二)整合教育内外部资源,构建和谐专业生态建设

首先,通过对内外环境的融合来构建和谐的专业生态。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构成教育生态环境主要分为两个因素,一方面是校内环境,如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学校规模等;另一方面是校外因素,主要体现在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等。因此,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要将校内和校外两种因素有效结合,从而构造良好的职业教育生态环境。构建校内外环境必须融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行业资源,从而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吸引行业专家参与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之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将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融合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之中,以此培养出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3]。除此之外,可以将企业行业的资源融入到学校之中,有效地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为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而学校的智力资源、人力资源都能够转化为企业的资源,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通过对外部资源的整合来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了给行业提供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标准是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帮助其获得生产效益。在专业建设的初期,职业院校应秉持较为开放的观念,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将行业企业等外部资源融入职业教学的过程中。与此同时,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调研行业的真正需求,形成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的课程系统。将企业行业资源深入到具体教学之中,构建实习、实训的职业基地,通过仿真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通过更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开展职业教育,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确定职业教育专业生态位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具有多个子系统的庞大系统,每个子系统之间应该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积极构建完整平衡的教育体系,形成明确的生态位。作为职业教育生态体系组成要素的各个专业,应在整个职业教育生态体系中占据不同的作用和不同地位,积极协调和推动职业教育的生态发展。由于教育生态体系具备系统性与整体性的特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生态定位应从生态个体、生态群体以及生态系统来进行统一的定位。基于所提出的教育生态学理论,能够更好的梳理职业教育生态环境中各项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对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专业建设是丰富教学内涵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短视的专业定位不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开展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工作,能够优化和调整教育内、外部资源,形成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生态,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庆祥.高职和谐职业人的培养———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1(4):125-129.

[2]刘华.生态学视角下衡阳中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6(4):242-244.

[3]黄志良,袁乐,刘燕.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7(8):100-104.

作者:陈一诺 单位:山西体育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