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社会心态视域下哲学论文

国民社会心态视域下哲学论文

一、哲学视域下社会心态的内涵

社会心态是我国转型时期依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境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的概念。目前,社会心态在我国党的文献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已被普遍使用。学术界从不同的学科背景界定了社会心态的内涵,较有代表性的是杨宜音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的:“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杨宜音的社会心态概念突出了社会心态的社会性、整体性和群体性。哲学视域下的社会心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群体在需要和价值观的支配下,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社会心理反应,是普遍的、大众的社会心理态势。社会心态是潜在的,它通过人们的思想舆论、情感、行为表现出来。社会心态与社会心理、社会意识是联系非常紧密的概念。普列汉诺夫谈到的社会心理也包含社会心态,只是他没有做社会心态与社会心理的区分。他指出,“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感性阶段,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民族和特定阶级、阶层广大民众中普遍流行的,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地形成的,没有经过系统整理的精神状态,包括各种愿望、要求、理想、感觉、观念、情绪、习惯、风尚、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社会性格等等,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一种‘日常意识’。”社会心态与社会意识的具体关系也是正确把握社会心态内涵的重要方面。社会心态是社会意识的初级和感性阶段,社会意识是社会心态的理性形式。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社会存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心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受社会存在影响和制约的。社会存在是社会心态最根本的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就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活方式(交往、消费、就业等);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体制等。从根源来说,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心态都是由这个社会的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心态。主观因素包括人的需要、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等。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因,也是社会心态形成的动因。“人的需要就是人感受到自身内在的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缺乏,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而对于外界事物的摄取欲望和要求。”人的需要在某一方面处于不满足或匮乏状态,会在心理方面做出反应,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这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机。人的需要的主要内容有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人的需要又分为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人的需要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人在历史活动过程中满足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的需要也不同。而且这些需要都具有现实的社会性,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实现的。在需要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特定的利益关系,需要和利益都是形成社会心态的直接动因,任何一种社会心态的形成都能从需要和利益中找到原因。价值取向是社会心态的重要影响因素,价值取向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有用性和意义认识的思想倾向,社会心态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也受主体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特定需要和利益的支配下,什么对于个人和群体是有意义的,受个人和群体的价值取向影响,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社会心态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社会存在、人的需要和价值取向三者相互结合形成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特征,社会心态就是在这种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分析上面三个要素对社会心态形成的影响,主要是为分析当前国民社会心态提供哲学方法指导。

二、转型时期几种典型的负向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是在社会存在、人的需要和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对当前我国国民社会心态的把握就要客观地分析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也就是对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生产关系、生活方式、人们的现实需要、人们的价值取向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历史地把握我国社会心态的现状及其成因,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调适路径。我国历史方位的特点决定了国民社会心态也出现多样化的特点。转型时期,我国国民的社会心态总体上是积极的和良性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国民的民族尊严感和自豪感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对困难群体的支持和帮助逐渐加大,人们对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心理认同逐渐增强,多数人能够理性平和地面对现实,能够客观理性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并以积极的心态去改变现状,开创未来。社会心态从多个侧面真实地折射着社会风气,更深层次上反映着人们的理想追求、精神状态。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各种体制又处于转轨时期,改革发展过程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利益诉求多样化,社会矛盾加大,思想文化混杂。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国民的社会心态也会出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负向的社会心态和精神疾病发病率迅速攀升。负向的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生活,也会影响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本文认为当前国民负向的社会心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迷茫困惑。

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这些迷茫和困惑主要有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迷茫,理想和信仰的缺失。传统价值系统的消解和现代价值系统的缺失,造成了转型时期的“价值乱象”和“价值真空”,现代人在“物”与“权”的诱惑下,很难分得清楚哪些观念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反社会的、哪些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转型时期社会心态的迷茫困惑还表现在理想和信仰的缺失。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对这些问题如果缺乏理性的判断和科学的分析,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分析当前我国国民迷茫困惑社会心态的产生根源,从客观方面来讲,是转型时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必然结果。一般来说,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社会交往越频繁,生活样式越丰富,个体自我意识越发达,主体的价值取向就越多元。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日益频繁,造成了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从主观方面来讲,我国原有的价值体系正在消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国民的社会心态在一定程度上的迷茫困惑。社会心态的迷茫困惑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精神动力的形成。

2.浮躁焦虑。

浮躁焦虑是当前我国国民负向社会心态的又一个集中体现。浮躁焦虑,就是心浮气躁。浮躁焦虑的社会心态集中体现在个人日常生活领域的行为活动中。比如,公共生活领域中的摩擦和矛盾日益增多。网络经常曝光的地铁和公交等公共场所的民众冲突和摩擦;一个群体内部一些利益集团对他人的人身攻击和造谣诽谤;公共场所的大声喧闹;各种各样的炒作现象。这些看似是文明和道德的问题,实质上是浮躁焦虑的社会心态的外在表现。浮躁焦虑的社会心态还表现在日常生活领域里的休闲娱乐的感性化和非理性化。近年来,淫乱、、吸毒等寻求感官刺激的社会丑恶现象也折射了民众浮躁焦虑的社会心态。浮躁焦虑的社会心态在人们的消费生活领域主要体现为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和过度的超前消费。在消费中盲目地追求品牌,比如,当前国民对国外品牌的盲目追求。浮躁焦虑的社会心态在社会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发展中盲目追求GDP,忽视人的全面发展,“政绩工程”等急功近利行为。浮躁焦虑的社会心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物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凸显了人的独立性和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的物化,人的物化主要表现为物质本位的价值取向。物质本位的社会价值取向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恶化。人们在“金钱”和“权力”驱使下变得心浮气躁,焦虑不安。浮躁焦虑的社会心态产生的直接原因有物价上涨、就业难、看病难、交通拥挤、家庭纠纷、婚姻问题、疾病问题、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基本生存问题;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子女教育等问题也会产生焦虑的社会心态。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是从客观环境来分析的。浮躁焦虑的社会心态产生的主观原因是理性思维和判断能力的缺失以及不善于自我调适等。我国传统文化中较注重伦理道德的教育,国民在科学理性素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以哲学的思维来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心理问题还需要加强。在我国各种类型的教育系统中,社会心态调适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还较缺乏,这些都是造成浮躁焦虑社会心态的主观原因。

3.消极失落。

消极失落是由于社会成员在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消极社会心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人们积极向上的活力,当前国民社会心态总的发展态势是积极向上的和正向的,但是,消极失落的社会心态也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群体中。对于社会精英阶层来说,基本生存需求已得到满足,他们较注重人生价值和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等精神层面的追求,渴望社会的民主、公平和正义等价值追求。当这些群体在自我发展时不能得到合理、平等和公正的机会时,就会产生消极失落的社会心态。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来说,这种消极失落的社会心态更为普遍。“长期处于低社会阶层的人在预期与现实的距离长期得不到拉近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对社会不公平的看法,体会到一种人生的‘挫败感’。”如果消极失落的社会心态长期得不到社会的帮助,往往会激化为对社会的怨恨情绪。“仇官”“仇富”的社会心态就是这些怨恨情绪的典型反映。这些消极失落的社会心态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由于社会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社会管理制度机制引起的,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制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应特别加强社会不公平问题的解决和关注,以防止消极失落的社会心态演变为群体性怨恨。

三、国民社会心态的调适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自尊自信是个人、群体或者国家对自我的肯定和尊重,是对现状和未来预期发展目标充满信心的心理状态。理性平和,是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地分析事物,不盲目、不浮躁,以平和、宽容的心态解决问题。积极向上是从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务实进取、努力拼搏、执着追求的精神状态。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国民的社会心态在总体上是正向的,但迷茫困惑、浮躁焦虑和消极失落等负向社会心态也广泛存在于各个社会阶层和各个群体中。国内外学者针对负向社会心态提出了一些具体调适方法和路径。弗罗姆针对“社会的病症”提出了通过爱的宗教和建立公有的社会制度来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几种负向社会心态应采取以下调适路径。

1.增强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自尊自信的健康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社会心态都集中反映了特定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些成就增强了我国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个人的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和人格力量。但是,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差距、公平公正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很多,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民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的形成。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下,国民很容易产生迷茫困惑的社会心态。因此,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引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我国国民的自尊自信社会心态。

2.消解“金钱至上”和“物质主义”的价值观,以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引领社会风尚。

任何一个社会的负向社会心态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文化根源。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正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三者的转型与发展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哪个方面滞后都会阻碍其他方面的发展。市场经济人的存在方式是建立在物的依赖基础上人的独立性存在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使人物化了,“金钱至上”和“物质主义”的价值观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个人的价值取向,“金钱至上”和“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在社会心态上主要表现为浮躁焦虑的社会心态。因此,在社会价值取向方面,应消解“金钱至上”和“物质主义”的价值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个人价值取向方面,消解“拜金主义”价值观,确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理念,实现个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消解“权力至上”和“人情关系”的思维方式,确立公正合理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激发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在人民日报微博推出的“我期待”系列调查中,回答“让社会更和谐,你最期待”的问题中,有50%的人选择“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们之所以期待社会公平正义,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中的“人情”观念和“权力至上”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以“潜规则”的形式在各个角落进行着暗箱操作,阻碍着民主、平等、公正等现代价值观念的运行。因此,我们应从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进行根本变革,消解“权力至上”和“人情关系”的思维方式,确立民主、平等、公正和法治等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尤其重要的是确立民主、平等、公正和法治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确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障国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尽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4.加强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元化的社会心态疏导机制建设,培育国民健康社会心态。

上述三个方面主要是从客观环境方面着手来调适社会心态。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也要从社会、群体和个人等主观方面努力,加强社会、群体和个人社会心态疏导机制的建设和疏通方式的创新。健全和完善社会、群体各个层次的心理疏导机构的建设,创新方式方法,以人文关怀的精神加强社会舆情的监测、疏导。通过多渠道搭建民间疏导、沟通和互动平台。比如,杭州市的“和事佬”、上海的“老娘舅”民间调解组织、深圳市的“情感护理中心”等平台在化解群众纠纷、人民的诉求表达和个人的心理疏通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实效。在个人社会心态的自我调节方面,提高国民的精神修养和综合素质,尤其要培育国民的理性思维和判断能力。有效引导国民增强自我心理疏导意识,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通过改造自我“小环境”增强内在精神动力。

作者:李杰 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