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角度下语言艺术论文

语言学角度下语言艺术论文

一、语言运用的特点

巴金先生《家》的英译本中的语言色彩极为浓重,包含很多的语言艺术,展示出了不同国家的语言在进行转换和翻译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些东西,要注重语言的简洁化、易懂化、个性化、形象化,让翻译的英语更通俗易懂。

1.简洁化的语言。

与其他文体相比,小说的语言更要求简洁化,让读者能够读懂,所以在进行具体的阐述词语及句子意思和语言表达的时候,简洁化的语言可以强化语言的艺术效果。而且《家》这部作品是一部话剧,更要求语言的简洁、简短化,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时间,还能够去除很多的细节性的陈词滥调及“零碎”的词语,让语言的组织更为精致、简练,通俗易懂。比如觉新和瑞钰在新婚之夜发现床底下的孩子时的对话,在进行翻译时巧妙的运用“sorry”这个单词简洁的表达出人物话语的言外之意。

2.易懂化的语言。

《家》作为一部话剧,讲求的是人物的对话要呈现出艺术的最佳效果,因此,必须在文学表达上需要让人物的对话让观众能够听懂、理解的了,实现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语言特点,因此需要将英语口语的易懂口语化的直观表达效果体现出来,这是英译本小说的一个尤为突出的特点,对于话剧剧本在翻译时要把汉语中特有的短句、谚语用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3.个性化的语言。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他们个性化的特点,在对一个人或是一件事进行表达时,需要研究每个情节的展现特点和每个人物独特的一面,认识不同层次阶级人物的语言特点,《家》的英译本就特别注意把握这一点,对每个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都进行了研究,然后用幽默恰当的语言和英语中的不同时态将其翻译出来,利用不同的单词展示了每个人物及每个场景的特点。

4.形象化的语言。

话剧的剧本需要用语言、动作、表情、场景氛围将每个人物和场景形象化的表示出来,在汉语中有各种不同的词语可以形象表示出这些特点,在英译本中已经注意了这一点,通过运用一些语气词来表现出这些特点。比如在翻译冯乐山对新房布置的看法时,通过运用“Imustsay”这种语气词来形象表现“atrueaesthete”展示出这个人物的反面特点。

二、巧妙运用的文化词语

1.习语的翻译。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的行为、语言有不同的行为特点,所以,在文学作品中,需要将这些不同人物的行为、语言特点通过文字表现出来,小说中的汉语习语就是为了突出人物的特点,但是汉语文化博大精深,而且英语与汉语在使用时有很大的不同,在用英语对汉语作品进行翻译时,必须要让英语国家的读者能够理解这些不同,才能理解作品中的人物语境及特点。比如英译本中对习语“赴汤蹈火”的翻译是“togothroughfireandwater”,这两个习语在表达效果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但是英语国家的读者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和我国读者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英语国家的读者不仅要理解这个习语的表面意思,还要加深理解,从而让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更全面。

2.俗语的翻译。

在成功的文学作品中俗语的运用是一大亮点,但是将汉语俗语进行英文翻译却很难,因为英语词汇、句子和中文语句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语气的表现上也不一样,所以在英译本中俗语的翻译很难。比如“一连武装的兵居然连几个徒手的丘八也捉不到,哪个舅子才信!”这句话中“哪个舅子”是一句骂人的话,表达出来的语气很强烈,用英语进行翻译时要将这种强烈的语气表现出来,在英译本中,利用“whatfool”这种感叹的词汇将这种强烈的语调表现了出来,而且还有很大的强化作用,让读者能更好的理解这段话传达出的意思。

3.委婉词语的翻译。

巴金《家》中通过很多的委婉词语将一些比较枯燥的语句生动化,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特点,而且巴金先生还对这些委婉语进行了精细化的处理,让作品更加生动,但是这却使作品翻译成英语有很大的难度。在英译本中翻译者通过对词汇的转移带动来将这种委婉生动的词语表现出来,让读者能更好的理解作品。比如对“污眼睛”的翻译,在汉语中本意是指一些东西不堪入目,但是作者为了加强作品的口语化和易懂化,故意用了这个词语来表现中国旧时代的妇女对一些不好的东西比较含蓄的表达方式,如果将其翻译成“弄脏眼睛”是错误的,而英译本中用了“dirty”这个单词虽然能够表现出一些正确的意思,但不能将整个句子的本意表现出来,所以会误导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不能将中国文学的语言之美呈现给作者。

4.宗教词语的翻译。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对宗教的理解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内容的具有混合性的文化体系,中国人的神既包含本国的也有从其他文化中借鉴过来的外国的神。而在对《家》作品中的一些宗教词语的翻译,英译本中做得并不是很突出,不能很好的表现出作品要传达的那种情感,有些都直接忽略掉了或是直接不翻译,有些的翻译在中国读者看来翻译的却很牵强。比如“两扇大门在里面,门上各站了一个手持大刀的顶天立地的彩色门神。”中对“门神”的翻译直接忽略了,没有进行翻译,这就让这句话翻译成英语就很不完整,让很多读者都理解不了这一场景。在对“拜菩萨”这个宗教词语进行翻译时,英译本中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将其译成“pray”,中国读者看到时会很难理解这句话,译文没有将作品原文中的意思完整的表达出来,会影响读者对这句话场景及氛围的理解。

三、形象生动的语音词汇

1.拟声词的翻译。

用来描绘自然界中的不同声响特色的词语就是拟声词,它可以让文章更生动,而且能增强语言的魅力及美感。但是英语中的拟声词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想把汉语中的拟声词完全翻译成英语是有难度的。比如对作品中的“打喳喳”的翻译,英译本中是“playingroughandtumble”,这种翻译很形象生动,将新婚之夜新娘与新郎亲热的场景完美的表现出来,展现了不同语言的魅力。

2.头韵的翻译。

在短语或是句子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词的首字母辅音的重复就是头韵,它可以让句子更有节奏感,更富有诗意,增强句子、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在英译本中将这种头韵的美感翻译的很完美。比如将“哭哭啼啼”翻译成了“wailingandweeping”,用这种动名词来将沈氏当时的悲惨状况完美的表现了出来,极富语言美感。

四、多样的句法修辞

1.比喻的翻译。

比喻是文学作品中比较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明喻和暗喻,能够增强语言的艺术美。比较明显的连接词就是“像”、“似”、“变成”,英译本中将其译为“like”,渲染了气氛,也展现了英语的简洁之美。比如,“我们就像隔开的两个坟墓里的虫一样,谁生谁死,谁也不知道,永远见不着天日,永远出不了头”译成“Wearelikewormsintwoseparatetombs,notknowingwhethertheotherislivingordead,neverseeingthelightofday,neveremergingfromthedark.”,“likewormsintwoseparatetombs”形象的表现出了觉新和梅芬永远不能在一起的那种痛苦之情,虽然英语中没有比喻这个修辞手法,但却并不能阻止通过词语的灵活运用来展现出这些修辞手法,展现出了英语词汇的强大力量,一个单词能够很好的阐释一种修辞手法所传达的情境和人物性格特点。

2.排比的翻译。

将一些结构上相同或者是相似的、语气一致的一些词语或句子组合到一起的修辞手法就是排比,它能够增强句子的语气,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比如,“我结婚那一天,我托觉慧带给你一封信,在那信里,我喊,我叫,我要你听,听着我———可你当天就走了,一声不响就走了”,这句话中的“我喊,我叫,我要你听”有同样的结构,表现出了觉新的愤怒之情。在英译本中,翻译人员通过认真综合全面的分析,把原文中的三个并列结构翻译成了两句,“Ibeseechedyou,imploredyoutolistentome”,从表面上看这三句变成两句,省略了一句,但是并没有降低原句的表达效果,甚至译文的表达效果要比原文强烈很多,更能让读者感受到觉新当时的愤怒之情,这就是英文中省略句的强大力量,虽然与汉语句子相比,看起来句子少了或者是句子成分不完整了,但是却能将汉语想要表达的那种情感更加强烈的表现出来,这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魅力。

五、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语言学的角度对巴金《家》英译本中语言艺术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文化词语、语音词汇、句法修辞方面将英语翻译的内容与汉语意思进行对比,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英译本的语言特色及书中各种人物的特点,从语言学的角度将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各国语言的特点结合起来,展示出不同语言的语言特点及语言美感与魅力,希望能为提升更多作品的英译水平提供参考并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刘焱可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