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分析(10篇)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分析(10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

摘要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小学语文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进。但由于在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想获得全新的改变,在改革中仍旧面临着许多的问题。针对小学教学在新课标的推行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目标不明确使新课标不符合学情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必须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要求下,目前部分教师将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混为一谈,认为教学课文普遍都是文质兼美的,都应该讲授给学生学习。而有的教师主要以情感态度为教学主要目标,使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三维目标”在学生身上得不到全面的体现;有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将情感态度这一方面的体现过于肤浅,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或者使之过于繁重,导致学生难以达到教师的要求,促使教学目标不符合基本学情的要求。

(二)教学结构不严谨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单薄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拆分讲解”的教学现象,教师通常会将一篇课文进行拆解,逐字逐句的分析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了解到作者隐藏在语句间的情感,或者让学生在阅读的课文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分享给其他同学并说明此段受你喜爱的原因。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虽然培养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使得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充分了解,但将课文进行拆解容易导致语句脱离了课文整体的情景语言,使被选择的语句过于独立,学生在语句上的理解也过于片面和狭义,从而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单薄,教学结构得不到完善。

(三)阅读教学的不重视淡化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其认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语文教育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文本教育进行钻研,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和评价力等四个能力为主要任务,并且这四种阅读能力是不可进行分割教学的。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误将“朗读感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方面,忽视了文本阅读可以增长学生语文文化的知识面,同时也忽视了长期的阅读能够为学生积淀一定的语感,而在语文写作教学中,阅读带来的这两种作用往往在学生写作中得到了巨大的体现价值。这就表明教师在忽视阅读教学的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淡化了语文所包含的实践性。

(四)对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过于片面的理解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了积极的倡导,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其认为语文课程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此外,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上,有的教师主要以回答正确率高的学生为主,促使问题见解个人化,得不到全面性。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程应当是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的教学课程,其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同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学生通过语文教学能够正确的认知社会及未来。在课程中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设立适应时展需求的教学课堂,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为学生创建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形成相对稳定又富有活力的教学机制,并且不断的进行调节,推动发展。

(一)明确教学目的,突破教学难点

首先,教师需要全面的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科与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知识化、能力化、情感化、态度化等价值观的培养,使“三维目标”能够在一定的教学策略中恰当的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其次,教师自身需要对教材“吃透”才能更好的使学生充分的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课文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针对不同的课文难点的突破提高语文理解能力。接着,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语文知识的重视,通过联系生活、贯通思想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语文。最后,在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系,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结合观察结果和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做出不同的教学改善,从未促进全体学生稳定性的发展。

(二)培养阅读语感,把握课文结构

阅读语感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把握整体结构的主要手段,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对语文语感进行了明确的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是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课文整体上进行思想情感上的揣摩,抓住文中的重点和线索扩展到全面上,使教学内容具有整体观念的意识,从而能够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阐述,由此推动教材问题的探讨。教师要想把握好课文的结构,就必须以教材的编写为出发点,明确编写教材作者的主要目的及思想,从教材整体的框架对教材内容进行审视,促使教材内容与教学策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三)重视阅读教学,实现教学质量

语文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培养小学生学会写作是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途径。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师必须以“知识与能力”为培养学生写作的目标,以“过程与方法”为写作途径,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阅读教学的思想,根据阅读内容提高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的情境语言感,引导学生将所积累的文化知识通过写作充分的展现出来。阅读教学中语言材料的累积和反复的实践写作是学生提升语文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加大阅读教学的重视度,帮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重获新的知识、体验新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实现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此外,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语言口语交际的能力,帮助其意识到语言本身的魅力,在交际中抵制不良的语言。

(四)加强理解和感悟,提升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课程,是立足于教学整体结构上的。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必须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从而促使语文的本质属性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体现。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必须意识到语文教学的严肃性,它不是没有目的性的讨论课,也不是没有意识的训练课,教师应当使语文教学课程突出语文的本色,将生活实践与教学内容进行融洽的统一,使教学回归自然,自然融入教学,真真切切的落实语文教学任务。其次,在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品读时,教师应当消除学生心里“快餐式”的阅读形式,帮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语文知识深入的接触,使之由浅至深的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之处,从而在情感上乐于去接受语文教学,加强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摆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困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育中,由于教师片面的理解导致小学语文在教学改革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当加强自身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入理解,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结构,从语文教学各个方面上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突破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困难,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得到落实。

作者:王家成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张小娇.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31):33.

[2]咸玉国.全面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困境与突破[J].课程教育研究,2016,(01):47-48.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课外活动空间提升

摘要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知识点的复杂性及多样性,让小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课堂上全部掌握较困难。由于小学生天生好动,无法长时间地集中精神,导致对知识的掌握呈直线性变化,但是他们的情感丰富,好奇心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我们应该拓展语文课外活动空间,将课堂上所学变为兴趣爱好,同时积累写作素材,不但孩子的个性得到释放,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教育的改革也得到大力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活动空间;有效性

一、引言

课外活动是教师围绕教材布置的一种家庭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的渠道,如果能够善于利用课外活动,将课文内容情景再现,将是学生深刻的体会知识含义的重要方式,不但可以加深对书本的理解、对世界的认识,还可以在活动过程当中展现他们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外作业布置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的压力压迫,教师们为了达到自己的升学率,达到教学目的,布置的课外作业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布置的作业一般量较大,以书面练习为主,而且具有盲目性。在课后根据教学内容,统一的给全部学生布置作业,没有照顾到困难生和优秀生之间的差距。导致优秀生觉得索然无味,困难生觉得无法完成,渐渐的都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更新作业观念,让多样的课外活动方式来完成作业,提高教学效率。

三、拓展课外活动空间

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课外,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教师围绕教材布置作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优秀的学生不会觉得无聊,困难的学生不会惧怕,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任务选择自己能够做到的任务,让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让每个同学都能够学习。

(一)拓展情感空间

情感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而情感丰富是小学生独特的性格,他们更需要动手去操作,去体验。教师可以在情感体验上结合教材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生自行选择,不同的学生选择的方式也会不同,只要达到体验的目的即可。以人教版《影子》为例,在课堂上他们就知道,影子会不断的变化,那究竟为什么会如此变化呢?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体验影子变化的过程,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理解,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选择一个地点,一个时间,记住太阳和影子在什么方位;2.选择一个地点,不同时间,记住太阳和影子的方位;3.选择两到三个地点,不同时间,记住太阳和影子的方位。在生活中认真去观察太阳和影子的活动,他们就会知道太阳的移动和影子的移动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任务,更能激发其情感体验,扩大情感的体验。学生在观察太阳和影子变化的同时,也把时间牢牢的记住,无形当中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学会珍惜时间。

(二)增强色彩体验

色彩是一种光反射引起的视觉心理感受,彩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小学生对色彩的理解更加鲜明,对五颜六色的彩笔更是爱不释手,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个性格特点,布置可以增强色彩体验的作业。以人教版《画家乡》为例,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强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选择家中一个事物,如一个家具或一个玩具等,画上并涂上颜色2.选择家中一个部分,如书房或客厅等,画上并涂上颜色;3.选择家和家周围的一些事物,如房屋或树等,画上并涂上颜色。小学生喜欢丰富多彩的颜色,他们会努力去画好,教师在布置这个作业时要求学生把代表的东西的轮廓画好,涂上的颜色要和现实符合。如太阳不能涂绿色,树叶不能白色等,但是房子的外观,家具,玩具等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从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认真的去观察家里或者家周围的不同事物的色彩,将家里和家周围的状况画在纸上,不但可以发现学生的特长,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

(三)拓展写作素材渠道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单一,对于写作缺少素材,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基本上是东拼西凑,整篇文章都没有灵魂,那么在平常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针对这类问题每天布置相关的活动。以人教版《难忘的一天》为例,模仿里面的“我”,将平常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要求在事情的后面描述自己的感受,感受的描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经历一件事情,描述感受20个字左右;2.经历一件事情,描述感受30个字左右;3.经历一件事情,描述感受50个字左右;4.经历一件事情,描述感受70个字左右;5.经历一件事情,描述感受100个字左右。我们人的感觉是很奇妙的,当我们经历了一件事之后,一定会有感受,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把当时的感觉先写下来,不用考虑写的好不好。当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需要这些素材,经过加工就可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写作素材可以收集了,写作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锻炼了。

(四)多与自然亲近

以人教版《找春天》为例,而在四季变化中寒冷的冬天过后,就是万物苏醒的日子,春天就会悄悄的来到我们的身边。身边的很多东西就可以让学生去亲近,体验大自然的美,学会爱护环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以下环节:1.在上学路上看看路边的花草有什么特点;2.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去找找刚刚发芽的树;3.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看看,什么地方“春天”最美。这个作业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春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能够“触摸”到春天,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存在,体验的过程中,会无形的养成保护这美丽大自然的意识,达到了教学目的。

(五)学会倾听和表达

倾听和表达是小学生较为缺少的一种能力,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往往听进去却记不牢,有想法却表达不出,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情况布置课外作业。以人教版《邮票齿孔的故事》为例,学生可以以走访的方式去找找身边的邮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1.查阅邮票是什么?代表着什么?2.走访身边的老人,他们眼中的邮票是什么样的?3.组队去不同的邮局询问各个时代都有什么邮票?4.从网上找一张喜欢的邮票,制作一张邮票,要求一定要有齿孔。在调查的过程当中,他们会真正明白什么叫邮票,也在调查的过程当中了解中国的国情,并有爱国的意识。

四、结语

拓展课外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表达,让语文课本的知识从理论变为实践,同学之间,父母之间相互合作,用最快乐的方式学习。在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中亲近自然,养成保护自然的意识,能够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事,能够对国家保持着热爱的。还能够积累素材,为写作打下基础,课外活动的空间增大了,学生们的情感丰富了,教学效率就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改革也能到大力的发展。

作者:刘巨堂 杜玉凤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新桥小学

参考文献:

[1]黄良波.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23.

[2]冯航贞.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调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5,(13):11-21.

[3]宁建英.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关于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相关探讨[J].学周刊,2015,(09)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普遍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也有所受益,使得语文教学方向更加科学,手段更加合理化。在新课改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创新也要依据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不能脱离实质。而新课改最大的变化是改变评价方向,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评价课堂效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评价因素等。结合新时期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提出几点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自主学习

作为教师,其任务和责任不仅仅是完成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如何完成教学内容。新课改提出,要全面促进学生发展,从提高课堂有效性开始。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小学生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开放性、传统文化气息的学科,其教学意义不只在于提高学生认字、识字、辨字的能力,更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文字理解能力等,特别是培养对文学的喜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认识,对汉语言文化的重视等。所以,要明确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并且围绕这些教学要求和意义开展有效教学,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做到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主体,充分尊重学生,提高课堂有效性。

一、提升课堂准备阶段的有效性

1.备自己。新课程理念下,展开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有所要求,更要求老师能够在课堂上有一个“完美表现”。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裁者”,而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所以课堂开始前必须要准备好自己。随着网络的发达与普及,网络学习备课已经成为了很重要的备课手段,能够开放教师的教学视野,及时吸收一些新的教学信息。但是,要想有一个高效的课堂,就必须让这个课堂能够在教师手中灵活运行。否则即使这个教学方法和过程再完美,在自己的课堂上也难以表现出来,甚至会显现出比较窘迫的教学状态,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学习新的教学手段,要了解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自身出发,能够灵活使用的手段和过程才是最佳的课堂展示,才能带来最好的课堂效果。简单来说,教学方法不在于多么“华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备学生。一个高效、气氛热烈的课堂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可以很好地实现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不仅可以较快回答教师问题,而且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并得到解决。所以,高效课堂的教学对象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而必须是对此内容有一定认识和熟悉度的学生。所以,小学语文的有效性教学,需要从备学生开始。学生方面讲,要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预习,通常是采用课前导入的形式,或者是能够通过课下的活动提前学习本堂课内容。从教师层面来讲,则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备课充分,根据学生的特点备课。再者,还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做到个性化备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课堂问题。还要思考相应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自信、积极成长。

3.备教材。教学离不开教材,教师备课也离不开教材。除了紧扣大纲之外,更要深挖教材内容,吃透教材,并且不能局限其中,鼓励跳出思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全面阅读教材,提炼有用的知识,并且能够做到知识的前后联系,帮助课堂导入和反思。并且能够根据教学思路,将所需要的语文素材准备完整。例如,在教学《登鹳雀楼》时,学生很少有真正见过“鹳雀楼”,所以需要一些图片或是视频进行更形象的展示。在备教材的过程中,就要搜集这些资料,并且考虑以更加直观、恰当的方式展示出来。

二、提升课堂进行阶段的有效性

课堂实施阶段是对备课阶段的实践,而且要充分考虑与学生的互动,接收学生的反馈,并且对备课内容做灵活的调整,让整个课堂充满“灵气”。

1.营造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去鼓励和发扬这种思维活跃,而不是去固定答案或者是限制思维。因此,需要做到教学平等,体现教学的交流、对话的本质。在对话过程中,帮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快乐的状态,并且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整个课堂有源源不断的思维充实进来。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尊重和体现,让学生更能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客体,在语文学习中也就会有更多的主动性

2.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熟知这句话,但是却很少有人做到这句话。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展示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爱屋及乌”,能够发现语文学习的快乐与美好。例如,在教学《骄傲的孔雀》时,可以借此展示各种动物的照片和习性,并且以“我是什么动物”为主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分别来说一下自己更像什么动物,其他伙伴更像什么动物等。通过这样一个实际的讨论,让动物和人的一些性格挂钩,会产生更多的趣味点,也有效吸引学生进入此刻的学习,发现孔雀的骄傲之处和表现,产生自己的情感体会。

3.情景创设的提问方法。提问是一堂课必备的重要环节,能展现学生学习的成果,实现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怎样的提问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这是语文教师在创建高效课堂时,需要思考的问题。可以采用情景创设的方法,让学生进入思维的探索状态,积极响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教学提问中设置一些场景,如是困扰教师的问题,让学生解答;或者是想象一个故事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等等。可以结合多媒体,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更加直观的展示。另外,情景创设类问题,需要具有更加开放性的答案,让学生体会思考和组织语言以及表达交流的快乐,畅所欲言。问题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连贯性,能够有效复习旧知识,并产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逐步征服新内容。

4.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小学生的性格还是比较活泼的,也会更加倾向于“动”的事物,也就是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需要改变呆板的教学方式,增加学习趣味。提高有效性,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方法。如《小马过河》一文的学习,组织角色扮演,表现出小马当时的疑惑,然后自由发挥自己会怎么做。听过这样的情景小游戏,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课文内容真实性和教育性,产生生活反思。

三、提升课堂反思阶段的有效性

课堂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水平的一种反馈和监督,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有效指导下堂课的教学实施。在语文知识方面,逐渐丰富完善,对于课堂上一些没有想清楚或是解决的教学问题,要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的方式总结提高。特别是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看似和语文教学无关,但是被学生问到,也应该在课后认真寻找答案,下堂课给学生解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好问精神;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教学意外,要思考和分析原因,并做好总结,积累经验。将这些经验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勤翻看,多回顾,善总结,稳扎稳打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新的教学想法,也要及时整理,并且争取有所实践;还要定期或是随时与其他同事进行交流,相互交换教学心得,当局者迷的状态能够被破解,而且会有一加一大于二的讨论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需要教师逐步完善教学的三个环节,并在相应阶段,体现充分尊重学生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语文教学更加科学化,更加地有效。

作者:白华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长虹小学校

参考文献:

[1]孙菊英.论新时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2013,(12).

[2]于东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2014,(11):183

第四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创新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在积极推行新课改的背景下,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简单论述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指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现状;方式

1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依靠教材内容,侧重于讲解字词句和作者的背景,认为学生在课堂中掌握这些内容就可以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把握好课堂节奏,很少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进而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依旧沿袭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记笔记,没有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当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懂的问题时,没有想到使用字典等辅助工具进行解决,而是求助于教师,从而失去了教学的作用。

2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式

2.1营造开放式的课堂环境

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尝试,以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控意识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改善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改变传统单一、僵硬的教学模式,有效融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比如游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教学法等,让课堂充满吸引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以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另外,在课堂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究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发言,促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语文知识。

2.2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注意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方式的培养,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中,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几个不同的答案,如果只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一个问题为中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究,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在课堂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深入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不断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以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3有效融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实践出真知,任何一门课程都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有效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有效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独特魅力,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例如,在讲解《三国演义》中的相关内容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分别扮演三国中的人物,进行知识问答或者故事会,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现象,利用语文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加深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去公园、景点游玩或者去敬老院、组织爱心捐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受到语文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学生发展的源泉,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师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式的语文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从而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

作者:王艳 单位:宜昌市营盘路小学

参考文献:

[1]游丽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03:184-185.

[2]于立格.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11:217.

[3]刘仁林.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26:132-133.

[4]李燕青.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学周刊,2013,20:59.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娱乐化应用

摘要:

对于小学生而言,娱乐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构建较轻松、活泼、积极的学习氛围,对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实施娱乐化教学也是教育部门较为提倡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适当以游戏的方式作为传授知识的纽带,使学生在游戏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娱乐化;教学;学生

一什么是娱乐化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娱乐化教学是指将课堂教学知识点以趣味化、情境化的方式传输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硬性灌输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与培养,而娱乐化教学可以改善灌输式教学所带来的弊端,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将教学知识要点融入到游戏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要点的吸收率。娱乐化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对新型教育改革的突破与创新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从而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二推广语文娱乐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

娱乐化教学是在响应素质教育号召的基础上,以尊重学生为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推广个性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传统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要点能够以活泼化、趣味化、生活化等形式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与小学生的个性较为匹配

当代的小学生天性活泼烂漫,成长环境优越而且比较个性化,他们对游戏的兴趣决定了娱乐化教学的实施环境,娱乐化教学方式的实施,也较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性。利用游戏传授知识,使学生在游戏中吸收及掌握学习内容,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

教育的本职不应该只是知识点的传授,还应该包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推广娱乐化教学模式可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与情景性,使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沟通与互帮互助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心身健康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娱乐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一)老师应该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以娱乐化的精神面对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娱乐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可,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能力水平有限,往往较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应该通过积极地学习与进修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对于其他教师的授课经验与技巧也要进行借鉴,并与自身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不断地汲取经验,总结娱乐化教学的技巧,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娱乐化教学并非只是单纯性教学理念的引入与实施,教师要注意对娱乐化教学精神的贯彻与领悟,使娱乐化教学观点更加成熟与全面。例如,在教授有关童话故事的教学内容时,老师要注意让学生们在童话故事的选择上占有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喜欢的童话故事,然后,再让学生对故事里的形象进行描述或演绎,从而利于学生掌握童话形象的特性。在表演结束后,再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对故事内容进行交流与总结,使学生主动利用故事内容进行练笔,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可以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所以,老师对学生心理特性的正确把握尤为重要,只有在了解学生特性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对娱乐化教学的方式进行选择,才能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游戏元素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使课堂游戏呈现趣味化与知识化,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娱乐化教学模式的作用。

(二)游戏可以使拼音教学变得简单欢快

在教学过程中,将丰富多彩的游戏或活动与学生特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一直受到教育改革理念的推崇。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拼音教学中,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老师在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声母、韵母的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设计“把玩具还给小熊”的小游戏,准备不同的“玩具”与“小熊”,分别对它们的声母与韵母进行标注,然后告诉学生们:“小熊的玩具丢了,我们把玩具送到它的家里好吗?一定要找到正确的小熊哦。”然后请一位同学将玩具丢到地上,同学们看到玩具以后,师生一起拍手唱歌:“哎呀呀,哎呀呀,小熊的玩具掉地上啦,我们一起把玩具还给它。”接着请同学将玩具还给小熊,学生按照玩具上的字母与对应的小熊放到一起,如果放对了,就一起说:“这就是它有玩具,放还给它吧!”如果还错了,就一起说:“不对哦,这不是小熊的玩具哦”再请一位同学帮小熊找到正确的玩具。“归还玩具”的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声母与韵母的理解也应加深刻,从而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游戏让阅读教学不再乏味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在课堂中加入游戏环节可以使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得以较好地发展。有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当代小学生由于成长环境过于独立,他们的内心世界呈现较孤独与缺乏承重力的特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为严重,而游戏正是改善这种现象的方式之一。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增加对表达方式的认知,在娱乐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在交流合作方面的沟通能力。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在阅读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想象力得到丰富,同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也更加充分。例如,在讲授《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扮演活动来帮助课文的讲解,表演时可以利用戴头饰或贴标签的方法对角色进行代入或区分,让学生对课文中的部分情形进行再现表演。与此同时,老师要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提问,比如,“老虎”与“狐狸”的排列顺序产生的原因,狐狸为什么得意,老虎是怎么样意识到自己被狐狸利用等等问题,使学生们在对问题的思考中,对故事的前因后果有更清晰地理解,同时也能加深故事与现实之间的关联,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对角色形象的想像更加具体化,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四)游戏可以使写作训练不再枯燥

小学生对写作文有着较强地抵触心理,学生眼中写作文不仅难以下笔,而且时常觉得写作过程很窘迫,往往急得抓耳挠腮而不得其法。事实证明,将游戏内容添加到写作训练中,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能够改变学生对写作文的态度,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例如,在教学生们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写写我的同学”的游戏,让学生们随意挑选一位同学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并将目标同学的外貌特征写在卡片上,并在卡片背后标注目标同学的姓名。然后,老师再把卡片进行收集与随机抽取,将随机抽取的内容进行朗读,让学生们对描写目标进行猜想。如果,学们很快猜出描写的是谁,则说明描写者对目标同学的描写比较仔细与准确,如果学生们猜不出描写对象是谁,则说明描写者的描述存在不足。老师要针对描写内容进行点评,使学生在相互的比较与学习中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的教育改革也在面临全新的挑战。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广并应用娱乐化教学方法有着比较深远地意义。娱乐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老师在应用娱乐化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对娱乐化教学方式的选择,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阅读、识拼音等内容与趣味性游戏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另外,老师也要正视自身的不足,不断地借鉴与总结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使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落到实处。

作者:陈晓玲 单位: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密浩.浅论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5(10):166.

[2]陈红霞.游戏教学,漫步语文殿堂——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4(16):66.

[3]陈荟竹.语文教学中儿童审美想象力的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第六篇: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摘要】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要从教学的实际效果出发,采取扎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语文教学工作做真做实。要为学生制定务实的教学目标,切忌“高、空、远”,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爱好为目标,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务实;教学目标;兴趣爱好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因而,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拘于多样的教学形式。语文教师应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出发,把教学工作做真做实。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要务实的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学目标要实际,忌高、空、远;要将学习过程做真、做实,避免表面上的热闹、空洞;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集中,切忌“高、空、远”

教学目标的制定决定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目前,在教学过程当中常常存在着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不一致的现象,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低效或无效。究其原因:一是教学没有制定目标,没有目的性。如有在六年级的课堂上,学习寓言课文《东施效颦》时,老师就忙于对学生提出问题(如“东施长什么样?”“富人紧闭大门不愿出来,他在家干什么?”“穷人带着妻子跑到哪里去了?”等),这些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固定,缺少了学生的读书思考时间,这种现象的发生不在少数。二是目标贪大求全。目标游离于教学之上,课堂出现学生走神,老师讲不完的现象;将所有的教学目标都讲授给学生,将造成教学程序的繁荣化和呆板化。因此,设计目标要根据年级特点、语文学科性质、学生的知识基础抓起,不贪大求全,使教学目标简明集中。例如,《想飞的乌龟》这篇一年级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还有彩色图画解释说明,教师的教学特点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因此,一位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在熟读课文的同时,让学生找插图相对应的段落,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及乌龟和鸟的性格特点。再有教师的点拨和指引,带入课文阅读时,读出停顿,读出感情。

二、要将学习过程做真、做实,避免表面上的热闹、空洞

新的课改要求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打破了以往古代的正襟危坐、鸦雀无声的沉闷课堂氛围。现今,要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想象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想象力,敢想、敢说,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彰显“开发生命潜能”的教育价值。但是,从教学过程当中也发现,有的课堂教学过于华而不实,一味的追求创新和求异,过度的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令课堂有概念无实效。例如,有位老师在上《飞夺泸定桥》时,指名学生上讲台表演红军攀着铁链,强渡大渡河的情景,学生尽自己的理解表演完以后,老师这样评价:你这是在过大渡河吗?我怎么感觉像老农在锄地?”很明显,这位老师的要求只停留于表面的繁华与热闹。之后,她组织各小组再次表演,体会红军如何过河。一节课就这样在嘻嘻闹闹中过去了,可下课后,有许多同学连课文内容都不熟悉。更别说红军精神带给他的信心与鼓舞在哪里。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段的特点入手,突出语文课的本质,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投入到一种“读书-求知-明理”的学习境界中去,要逐步培养学生从爱读书到会读书,再过渡到读好书的语文学习习惯。要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和灵活运用作为教学的目标,这是语文教学课堂上的最终目标,都要为之服务,否则都将是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教学课堂也失去了生命力,没有实际的教学效果。其次,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最后,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握课文的主体方向,积极引导学生,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教授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准确的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主导作用,教师要把握方向和尺度,真正发挥其引导作用。

三、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这么一种心情,好象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可见,兴趣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最好的导师。那么,老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摆放到重要的位置。让学生真正培养起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主动读书、读好书,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这是拓展学生课阅读的关键。如“以情激趣”教师要在课上循循善诱地为学生讲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使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如“讲故事激趣”,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故事比赛活动,评比出课外阅读的故事量最多的人,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汇报会激趣”,读书就得交流,教师可以利用读书汇报交流会的形式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比如开展“课外书阅读交流会”,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著作,谈谈自身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一同分享自己喜欢之处,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另外“好书推荐”、“了解名人故事”等方法都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所以,激发阅读兴趣,是落实课外阅读的前提条件。二是要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习惯培养,叶圣陶先生还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语文的教学目标就在于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在读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其课外阅读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要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积累的习惯、读整本书的习惯、勤思的习惯、计划的习惯”等。

作者:杨华 单位:临洮县新添镇新添小学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3]苏达凤.语文教学要务实.小学教学研究.

[4]孟凡翠.让创意之光照亮语文课堂.学生之友(初中版).

第七篇:小学语文教学互动式有效运用

摘要:

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的基础,学习好语文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生活都十分重要,因此,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互动教学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教学模式,通过互动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思考,使学生积极与同学以及教师交流沟通,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合作意识等,因此,互动教学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切实可行。

1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互动教学能够增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因而,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十分重要。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通过互动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第二,通过互动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勤动脑,勤思考,锻炼自己的能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提升能力,提高素质[1]。第三,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提高学生的互动交际能力,通过互动,学生能够与其他学生之间产生更多的接触,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第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互动教学,师生之间能够互相理解,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可以拉近与教师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体谅教师,认真学习,并对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2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1游戏互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通过游戏互动,是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的主要措施之一,游戏互动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寓教于乐的关键,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通过游戏互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游戏互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选择恰当的游戏,游戏内容需要是符合语文教材内容的,学生容易操作实施的游戏,不仅如此,游戏还需要是参与性强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的游戏,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互动、学习。第二,选择安全性高的游戏,小学生较为活跃,一些跑跳类游戏无法保证学生安全,因此,在采用游戏教学时需要选择安全性高的游戏,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游戏环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学习[2]。

2.2构建互动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构建互动情境,是有效开展互动教学的常见方式,通过构建互动情境,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快乐的学习,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范围,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表演能力,因此,构建互动情境十分重要。构建互动情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根据语文课文内容,采用情景剧的方式构建互动情境,使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对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第二,利用多媒体构建互动情境,多媒体能够将声像有效结合,能够增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满足学生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有效进行交流互动,提高学习效果。以学习“丑小鸭”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剧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学习,首先,选出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分别扮演丑小鸭、鸭妈妈、小鸭子、小主人、小公鸡等角色,其次,使没有参加表演的学生观看表演并回答问题,最后进行分析总结,通过此方式构建互动情境,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3角色互换,加强互动沟通

角色互换,有助于加强互动沟通,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感情,角色互换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我是小老师的活动进行,教师为学生安排一些简单的知识内容,要求学生自己预习,学习知识,然后用自己的话把知识内容为学生讲解出来,加强与学生、教师的互动沟通,在学生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在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补充。角色互换措施是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手段之一,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胆量,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侧重点以及无法掌握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忠 单位:贵州省石阡县白沙镇小岩小学

参考文献:

[1]陆颖.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9).

[2]胡淑英新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新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24).

第八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现在一些缺少语言活跃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须要牢牢抓住新形势下语文的特性,并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渐渐提升小学语言老师在课堂上对于语言的掌握级运用实践。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现状;对策

一、目前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的现状

1.语文教材与实际情况相脱节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语言应用教学的内容与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很多内容对于无法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甚至有些内容小学生无法理解。以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其中的语言应用教学内容大多数贴近城市生活,其价值取向侧重于城市化,其中甚至出现城市精英教育的理念,小学生学起来相当不适应。

2.教师对语言应用教学不重视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本就没有语言应用教学这项教学内容,即使进行语言应用教学也是三言两语的带过,只是教师单独教授语言应用的内容,学生被动听讲。有些教师甚至把学生练习语言应用的内容让学生写下来,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来应付考试。

3.小学生对语言应用能力认识不足

在小学中,不仅是教师不重视语文语言教学,连小学生也对语言应用能力认识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学习观念上的落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只会学习考试中要考的内容,如识字、阅读等,由于考试中并不会涉及语言应用的内容,所以小学生并不重视语文语言应用的学习。

4.小学语文语言应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目前,小学语文语言应用课堂教学绝大部分采用讲授法,即教师依据教材进行教授,学生被动听课,师生互动很少。即便学生有练习的机会,基本上也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也没用充足的练习机会。二是课堂上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语文课堂中,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使用方言授课,而不是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是语言交际能力的根本,缺少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会对语言交际教学产生负作用。

二、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策略

1.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1)加强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训练。要提高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的课堂效果,首先就要做到提高语文教师的语言能力。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规范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通话发音。根据我国教师资格证认证要求,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要在二级甲等以上。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并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小学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偏低。因此,学校自身可以定期为教师开展普通话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二是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充实自身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表达艺术,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2)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语言应用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改所倡导的全新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语言应用教学的重要性。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亲身参与到语言应用教学中,而不是被动的听课。

2.运用多种方法,提高语言应用课堂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提高教学的代入感。语言应用教学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而交际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定的情境才能使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创设语言情境。一是创建真实情境。交际来源于生活,因此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语言应用教学素材。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将课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造出真实的语言情境。(2)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要使用多种手段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语言应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和主导性不利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和一定的自由,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充分运用小组教学。在语言应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相互之间进行语言应用练习。这样,小组便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学习单位,小组成员在语言应用学习时既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转化为自身的语言应用素材,也能够在小组语言应用练习中提高收集分析信息能力与合作能力。

三、结语

语言应用能力是新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平台。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作者:陈广云 单位:山东省临沂兰山区义堂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余婷婷.民间小学语文读本对小学教材的启示[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叶珍.农村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3]韩锐.中加小学语文练习册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马丽娜.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第九篇:小学语文教学分层教学应用

摘要: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将全班学生视为同一发展水平,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大体相同,而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安排一样的教学进度并讲授统一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看似合乎情理,但却忽视了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人,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可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很容易造成学优生的求知欲望无法满足,而学困生难以消化所学教学内容的尴尬局面。面对这种教学弊端,改革语文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而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分层教学法无疑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

分层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所谓分层教学,即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个性特点以及可接受能力,将其合理公平地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学习层次,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以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包括学困生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此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其更好、更快地发展。可见,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贯彻素质教育下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理念,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这引起了越多越多的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小学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下面本文将以其为例,简要探讨这种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依据学生基础,合理进行分组

分层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将全体学生合理公平地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并随时根据全体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调整分组。将学习困难户归为“教师辅导、小组互助”学习单位;将学优生归为“教师引导、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对于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优生还可将其组合为“特殊引导、合作探究”学习小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都得到一般性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之前,教师应当充分调查与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性特点,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全体的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态度等,从而有助于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根据学生学习优缺点将其公平分组,为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奠定基础。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大致相同的学生组合成为一组,以减小学困生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其自信心,并满足学优生的学习需求。此外,也可将学优生与学困生掺和在一起,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总之,这种组合形式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一般性发展。

2精心钻研教材,制定分层目标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直接凭借和唯一依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之前,教师应当精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制定出适宜不同学生群体的分层目标。备课时,根据不同层次的群体制定出不同的分层教学目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完成基础目标教学,甚至将其超越。例如,在教学《但愿人长久》这首诗时,教师就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教学目标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目标,A层目标需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词,并带有感情的朗诵与背诵课文;B层目标需要学生能够理解这首诗的大意以及其抒发的思想感情;C层目标则需要学生能在完成前面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诗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有一定了解,并能简要说明这首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如此以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避免因统一教学目标而带来的困扰,如耗时多、收效低。

3满足学生需求,设置分层作业

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可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完成教学目标以及习题作业时,学生的学习进度各有不同。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按照统一的作业难度来进行练习,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既高估了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又低估了学优生的智力水平,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距过大,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而分层教学方法的出现则能够有效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既能使学困生得到一般性发展,又能满足学优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任务的布置过程中,需要将作业任务分为基础题、综合题、探索性题型三个层次,基础题型针对是学困生而言,要求其能够顺利掌握基础知识,并完成其他相应的教学任务;综合题型则是相对于中等生而言,要求其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进行的一定综合分析;探索性题型的对象是针对学优生而言,要求这部分的学生能够在完成以上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能够对一些问题进行主动探究与思考,以拓宽其思维能力。

4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分层评价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以及个性特点各异,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而在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常常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对不同学习群体的学生能够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如,对待学优生,教师应当采取肯定与表扬的评价方式;对待中等生应当采取引导与激励的评价方式;而对于学困生则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怀与耐心,以树立其学习信心,从而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唯有如此,才能够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5结语

总之,分层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学习差异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作者:刘卫宗 单位:江苏省宿迁学院附属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潇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谢雨十.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朱静.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金青玲.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5,03:154-155.

第十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新课标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本目的是要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以知识的创新应用为重要特征的21世纪,学生能否具备创新素质就是其能否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前提条件。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最早接触的基础学科,必须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借此来实现有效的创新性教育。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和谐课堂;培养

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在学习初级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作为对母语的学习和培养,学好语文是每个学生最简单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即掌握了应有的语文知识,又不至于被死板的套路禁锢住思考的能力而依旧拥有创新能力,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和前进的方向。

1创立一个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一个人渴望去发现新知识,探求奥秘的心理需求,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仅取决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有多大的智慧,还跟他的心理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息息相关。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由此,我们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先从营造一个和谐的师生氛围开始。只有教师主动地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才有可能将学生的创新欲望诱发出来。在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和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真诚,民主的和学生相互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畅所欲言,可以大胆思考,勇于创新的教学环境。用一些类似于“谁的答案更好?”“觉得他说的对不对?不对的话该如何改正?”之类的激励性语言,去给学生创造一个即愉悦,又值得思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进行质疑,也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去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和同学,老师交流讨论,从而建立起创新自主的课堂氛围。

2鼓励学生有质疑的举动,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创新

新课改将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做小学语文课堂上施行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巴普洛夫说过:“怀疑,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的开始,也是创新的起点。”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学生“有疑问”,“有疑问”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态度,要鼓励学生拥有质疑,大胆提出质疑,这是学生拥有创新精神的充分体现。笔者在过去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看起来在认真听课,笔记也记得很工整,上课时却始终处于游离状态,眼到,耳到,心却不到。究其原因,还是现在的课堂大多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只需要被动的去接受,却没有了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将疑难点都替学生做了解答,没有留给学生质疑和创新的机会。为此,笔者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用尊重,信任的态度,让他们有更多机会自己去发现和提出对问题的见解和不同想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笔者在教学课后布置了一篇题为,让学生以小女孩的经历联系到自己的童年进行写作与联想训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这样的联系现实训练,来唤起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改善其思维空间,实现学生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让其既提升了创新思维能力,又懂得创新和思考都应该贴合现实来完成。让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掌握思考方法,在思考中主动地获得知识。

3引导学生自由的进行思考和表达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上有太多的束缚和条条框框,教师和教材用标准答案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牢牢禁锢了起来,使得语文教学只能停留在教授字词和标准答案的层面,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以作文为例,作文是学生语文课堂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的作文课上教师往往会传授学生一些固定的写作模板和写作流程,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为了满足老师所说的结尾升华,学生作文存在大量捏造现象,不是捡了钱拾金不昧就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强行要求学生去写他们并没有感触的东西,只会导致学生编造的情节空洞而无味。与之相对的,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语文教学开始大力倡导学生表达方式的自由性,教师鼓励学生在写作方面拥有更多自由的表达方式,无论是写景描物,还是记事抒情,学生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无拘无束的自由倾吐。只要文字通顺,内容合理即可,这样最大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的个人特色,让学生的作文具备了更多的自己独特的思想,十分难能可贵。在作文课上,笔者常常要求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表达对事务的认知,在教授《杨桃》一课时,笔者在课堂上用香蕉代替杨桃,让学生观察他们坐在不同位置看到的香蕉是不是不同,如果笔者换一个摆放的方向,他们所观察到的香蕉是不是看起来又有了变化。看学生思考的时候,笔者又趁机对他们进行思维启发,那些看着香蕉像是弯月的学生,和看着香蕉是一条黄色直线的学生,如果让他们去对眼中的香蕉进行描绘,所描写出的香蕉是不是完全不同的呢?于是,在后来笔者带领学生春游时,事先布置了几个点,让学生在游玩时选择不同的位置去进行仔细观察,只需要写出自己重点观察所看到的事物和景物就可以。结果学生的作文变得比以往要多姿多彩了许多,千篇一律的现象大幅减小,足以见得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有了提升。

4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实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对教育方式提出新的方案,实现在教育方法上的革新,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的创造机会给学生去进行思考和创新,不断紧跟时代潮流,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

作者:姜小娟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胡艳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2,26:86.

[2]刘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韩普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0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