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研究

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研究

摘要: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保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于2012年5月推出的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

关键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特点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大部分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个性鲜明。在家里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是家庭中的“小皇帝”。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部分学生年龄都在15-18岁,大多数是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经过中考的失利,心里基本处于自卑的状态,加之他们在初中已经被老师遗弃,很大程度上这些学生心里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多都是“问题学生”。这部分学生与人相处相容的观念比较淡漠,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能力比较弱,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而且15-18岁正处于青春期转型阶段,他们是一个既特殊又尴尬的群体,青春叛逆期与渴望被认可并存、自由散漫与自尊心极强相矛盾、心里极度脆弱与自私霸道交织、网络主义与享乐主义兼有、生理成熟期提前与心里成熟期延后的充斥……他们对任何事物极度敏感,心里极度脆弱,承受不了刺激,对外界的诱惑缺少免疫力,又热衷于网络游戏,常常为微不足道的事情大打出手,为鸡毛蒜皮的事拳脚相向,生命认识较为肤浅,自杀、侮辱、杀人、破坏环境等行为在他们身上频繁发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疏导,就会产生情绪问题。严重的患上抑郁症,甚至会出现自杀、侮辱、杀人、破坏环境等恶劣的行为,甚至会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

2生命教育的意义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就提出了明确要求,先后出台了8号文件和16号文件,作出了全面性战略部署,号召要把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科学有效的实施生命教育活动。近年来,媒体关于青少年自杀或他杀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触目惊心。有人对1995年—1999年的卫生部死因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自杀是我国15岁—34岁青年的第一位死亡原因。2005年7月12日,北京某重点大学一女生因考试时递答案给同学被老师当场“揪”出而悬梁自尽。2009年3月17日,某校高三女生小蕾从教学楼5楼跳下,但幸运地保住了一条命。2009年6月28日晚9时左右,北大研究生贾昊,从12楼坠楼。2014年9月22日凌晨湖南临澧一中两名高中生从宿舍楼坠楼当场身亡。2015年9月6日,江西一天内发生两起学生自杀事件。当日上午,江西赣州八中高中一年级一男生从西河大桥上跳下身亡;下午,奉新县华林中学14岁男生余某在家中上吊自杀。以上这些都是自杀的例子。另有杀人的例子,如: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杀母;湖南衡阳一名初中生李毅(化名)毒翻全家;贵州安顺市两名16岁孪生姐妹将6瓶鼠药放进稀饭里,毒死亲生父母……以上这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人们产生疑惑,本应是生龙活虎、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怎么可能去自杀或杀人?这是谁的责任?面对这些现象,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应该从生命教育缺失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语文学科是最具有先天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的教育资源,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生命教育,语文教师应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职责。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思考,使学生在学到相关系统化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进行对生命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3怎样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中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虽然有了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但都还不成熟。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他们珍爱生命,更要启发他们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生命教育。

3.1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美国学者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我们教师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爱是可以修复一切伤痕的良药。”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生命,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个角落,要知道,你关注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太阳,哪怕是一束阳光,“世界”足以明亮。教师对成绩优秀者要鞭策其更上层楼,对学习浮躁者要提醒其降低重心,对处于低谷者要激励其走过坎坷,对学习困难者要帮助其建立信心,要时时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有如沐浴阳光的课堂上接受生命的教育,感受生命的尊严,理解生命的宝贵,体会生命的艰辛。

3.2利用文本,唤醒学生生命意识,解读生命的内涵:

生命意识的培养,是生命教育的起点。生命意识是个体在生命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的认识和观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完整的生命意识。中职语文教材范围相当广泛,有很多闪耀着生命光泽的作品。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两者相结合来渗透生命教育,通过平时的教学有意识的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杏林子的《生命生命》让同学们感到在险境里垂死挣扎的小飞蛾、墙角砖缝中生长的香瓜子小苗、听诊器里传出的心脏跳动声,其实都是强烈的生命意识的涌动。朗读《离太阳最近的树》、《象山那样思考》能让同学们珍视自然界的生命,唤起他们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读《世间最美的坟墓》会被文中托尔斯泰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感动。读《纪念刘和珍君》同学们会想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海明威《老人与海》中那颗在恶浪中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斗争着的灵魂,让学生体验生命的顽强、尊严和伟大。学到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时,文中的老画家贝尔曼老人是那样崇高无私,让学生受到生命的教育和洗礼。教师利用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引导学生赏读这些美文名篇,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跳动,教育学生要关注人和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3.3品读文本,引导学生欣赏生命,热爱生命:

教材不仅是文本性教材,更是体验性教材,因此,在教学中不仅注重让学生感知生命、认识生命,教师要引导他们发现生命存在之趣,带领他们感受、欣赏生命的美好,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对于那些语言优美、富有情韵、琅琅上口的作品,我通过自己范读、学生齐读、以及分角色朗读或轮读、小组赛读等等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诵读中感受作者情感,感受人物精神,升华对生命的认识。对于那些意蕴丰厚,意义深刻的文章,教师要抓住关键词,抓住蕴含和生命态度的词,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在品中体味情感,体味生命的意义。对于那些学生不熟悉的画面,还要利用多媒体,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让学生易于理解,感悟生命之美好,体悟生命的价值。例如:通过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对母亲的描写、让学生发现一个个普通父母身上的善良、真诚、伟大,感受人间之爱,体味人间之情,感悟人性内在之美感受到。学习沈从文的《边城》,通过对话交流,学生自己从中感受其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人性。我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抓住题目“最美”一词设问,为什么是最美,体现在哪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作深入探究。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查找与作者茨威格和文中要赞美的托尔斯泰有关的资料。上课时,师生先讲解托尔斯泰的生平、思想、著作,培养学生对这位伟人的崇敬之情,再抓住“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即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瞻仰这位伟人墓地时的情感,从而体会到文中称托尔斯泰墓是“最宏伟、最感人”的墓的原因,理解作者对托尔斯泰高尚人格的赞美之情。让学生理解生命之美在于人格魅力的高尚。生命中充满了美好,每个人都要学会欣赏,懂得珍爱。

3.4针对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和利用案例对学生开展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

现在的青少年,突遇一点挫折、打击,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对他们开展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这也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和逆境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遭受挫折、逆境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逆境的思想,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内容,通过列举教学案例及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挫折和逆境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让他们学会正确的面对挫折和逆境,学会克服挫折,避开逆境,从挫折和逆境中学会吃一堑长一智。例如:上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文章之后,让大家以穿越时空的方式给海子发短信,“海子,我想对您说……”让学生懂得怎样去面对挫折,笑对人生。教学《一碗清汤荞麦面》此文时,分析了文中母子三人面对困难仍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案例,如果你也遭遇类似这母子三人的窘境你该怎样克服?紧接着教师可以跳出教材创设教学案例:如果地震来临,你被压在了废墟下面,没有水,没有食物,你将如何坚持到获救;或者教师针对学生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毛病,人为地设置一些挫折让其遭受以打击其骄傲情绪。当然,这种挫折应当有一定的限度,应当在事后给学生说明,并且不是以真正打击学生为目的,而只能是通过这种人为设置的挫折,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死亡教育对青少年也尤为重要。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使人们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美国最初的生命教育是以死亡教育的方式出现的,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中国,死亡对于大部分人几乎是“谈死色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死亡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上完《兰亭集序》后对作者提出的“死生亦大已”做了专门的探讨,我们应建立怎样的生死观,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让学生明确人生的重大使命。从而能够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3.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生命意义,重建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生命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明确“活着”,还要引导他们明白“为何活”,引领他们探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活出人生的滋味和精彩。语文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适当的拓展,指导学生选择与课文有关的课外文本进行阅读,有意识地进行生命教育的课外延伸。教师在教授相关课文后,可根据学生感知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活动。在讲到《离太阳最近的树》和《像山那样思考》时让学生去组织和参与“珍爱生命,绿色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命的力量,有意识地去唤醒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友善相处的生命意识。再如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让学生理解苏轼从无限时空看待人生苦难和世间是非、以一颗禅宗的“平常心”对待人生变故和不幸、顺乎自然的旷达,体味苏轼洞悉“庐山真面目”后的“超然”。通过这样探求追问,让学生明白:个体只有摆脱世俗功利的束缚,超越现实功名、金钱、物欲的诱惑,才能解放自己的心灵;只有树立正确的生命信仰,忘怀得失,才能体味人生的博大与深沉,达到真善美统一的人生境界,才能真正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坦然面对人生的苦难,实现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

4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渗透。教师要让语文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的涌流,让生命教育永远都在我们生命的旅途中。让学生明白:“我们的日子因“生命”更加鲜亮,充盈,更加和谐、幸福!”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就真正意义的符合德国一位伟大的哲人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

作者:茶本丽 单位: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基础教学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S].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叶浩生主编.中学语文[M].

[3]丁家永编.现代教育心理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