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

医学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

“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的“三个重心”: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人才质量观;重视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凸显人文情怀,促进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应侧重于:更新医学人才观,提高教师教育哲学素养和教学水平;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发展医学人文素养,坚持德艺双馨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医学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国在2012年启动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随后,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大势推开并初见成效。同时,为深化改革,2015年部分医科院校开始实施五年本科医学教育和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连贯的“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应以此为契机获取更多成效。本文试图探析有关问题,以企抛砖引玉。

一、“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的“三个重心”

(一)凸显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适用型人才质量观。医生岗位胜任力是指“在日常医疗服务中熟练精准地运用交流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思维、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个人体会,以求所服务的个人和群体受益。”《柳叶刀》杂志于2010年公布的《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报告指出,医学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与患者和人群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依然严峻;医学教育改革应以系统为中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最终改善整个卫生系统的功能[1]。由此,医生岗位胜任力作为医学教育目标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应是当前国际医学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在我国,由于医学教育理念滞后,课程设置过分依赖于实践经验,缺乏学习目标的论证与设定[1],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单一,加之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学制多轨并行,这些均严重影响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凸显医学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也强化了改革要以国际先进医学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前瞻性诉求。袁贵仁在2014年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深化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方式改革以及教育质量体系建设[2]。综上,“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凸显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适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观。

(二)重视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要求基于医学生学习目标而进行课程设置[1],这对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连贯性与整体性有更高要求,具体体现为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与临床医学知识的整合、基于医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础医学学习和临床技能学习的相互渗透,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临床案例分析的有机结合,真正达到基础与临床课程体系浑然一体。然而,由于传统医学教育中更多为知识和技能的割裂式传授导致偏离这种课程目标要求的情况更加严重,从而加强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加之五年本科教育与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课程的合理衔接更是“医学教育一体化”需着重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轮医学教育改革势必重视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基于医生岗位胜任力提升的学习目标。

(三)凸显人文情怀,促进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模式要求利用讲授式教学、小组学习、服务群体以及IT技术应用等学习途径,激发学生潜能[1],提高学生团队沟通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具有宽厚人文情怀的职业素养,具备多种职业发展潜能,从而彰显医学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不仅如此,经过“5+3”一体化医学教育八年的精心雕琢,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和住院医师毕业证书的医学人才,无论是缘于对医疗环境的熟悉还是对行医职业的自信,其医生职业归属感得到加强,从而稳定于医生职业队伍的可能性大大提升,由此确保其职业生涯规划的连贯性,也为其未来的职业道路夯实基础,从而有效促进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二、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重在获得教育教学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和学习能力,成长为医学教育家。而有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因时因势而有所侧重。因此,围绕上述“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的“三个重心”,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此为契机作适当调适并获取更大成效。

(一)更新医学人才观,提高教师教育哲学素养和教学水平。教育哲学素养是教师个人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积累而形成的对教育的基本看法,凝炼成教育理想与信念,影响教师教育行为[3],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成效。基于“三个重心”的新一轮医学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人才培养上要养成整合思维的习惯,教学实践中要以系统观和整体观为出发点。这既是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有助于教师提高教育哲学素养。为此,围绕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目标,在实施“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OBE,Outcome-basedEducation)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应鼓励教师立足于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努力做到:(1)知识授予要注重基础与临床的有机整合;(2)素质培养要讲究科学与人文的相互渗透;(3)要注重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等能力的培养;等等。同时,教师应积极尝试包括翻转课堂、PBL、慕课、虚拟仿真等启发式、研讨式和主动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注重发展学生形成性评价和教师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相长模式[4],勤作教学反思。这既有利于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又能有效地提高医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和教学水平,获得专业成长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学术水平。课程体系建设受制于诸多因素,其中尤以教师为重要因素。为此,教师应树立基于“三个重心”的课程观、在新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及时总结。这事关新课程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医学教师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做到:(1)了解并遵循医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更多关注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和综合素质的可持续性发展;(2)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关注基础与临床在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有机融合,追求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依托具有共生关系学习主体本质的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深度合作的过程中获取信息共享与思维整合,积累教改经验;等等。这将有利于提升医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

(三)发展医学人文素养,坚持德艺双馨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精神成长有着强大的教育力量[5],从而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也必然要求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应注重自身医学人文素养的提升。这不仅事关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更会影响医学生健康心理成长及至日后走上医生职业岗位后对医学人文情怀的正确表达。因此,在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应同时顾及人文素养的发展,追求德艺双馨。这包括:(1)学校应制定政策引导教师培养教书育人的师德情操,诸如修正“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师业绩评估制度和“重量轻质”的职称晋升评聘制度;营造浓厚的人文校园环境,构建医学人文与教学技能共同发展的奖惩机制。(2)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不应仅局限于各类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培训和工作坊以及专题讲座,同时也应定位于成为医学教师的精神家园,鼓励教师既分享教改成果又能分享各种人文观点。(3)医学教师自身则应抵制各种功名利禄的诱惑,丰富精神世界,以德育人,坚持德艺双馨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汕头大学医学院于2015年开始实施“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学院依托教务处和教师成长中心,因势利导地调整策略,诸如增加PBL工作坊、组织多场OBE专题讲座、引进并建设“学习档案系统”以及构建“医者之心”课程体系等等,多方位地促进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作者:邱秀华 何萍 张忠芳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宝志,李建国,王启明.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王坤庆.教师专业发展的境界: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1(5):22-28.

[4]邱秀华.加强教师发展性评价对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帮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5):469-471.

[5]张艳艳,江亚南,赵继敏,等.医学素质教育需要教师情感投入[J].基础医学教育,2012(12):1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