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构建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构建

【摘要】

高校公共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在进行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吸收学习一些其他专业普及化的课程,比如大学英语、大学思想政治、大学艺术教育等。但是艺术课程的设置到现在基本成了凑学分的摆设课程,大学艺术在目前高校的课程体系结构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课程教学计划不够完善,课程结构稀少松散,无法调动学生听课热情等等方面,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还需要校方的重视。

【关键词】

高校艺术;公共课程;构建与优化

公共课程已经成为专业课之外,学校要求修满学分的普及教育课程,在大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大学体育等进入课堂以后,高校紧接着又将大学艺术课程带进了公共教育课堂,但是对于大学艺术课程的体系构建明显不够完善,大学艺术似乎只是为了凑学分的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公共艺术课程的指导方案以后,对于公共艺术课程如何更好地设置问题就被人们尤为关注,本文以云南高校建立公共艺术课程为例,分析了如何更好地构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一、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属于普及广泛的基础艺术教育,指在高校课程中对于非艺术类专业的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项基础艺术素质普及教育。在高校教育逐渐发展的现在,课程的开展也逐渐丰富多样,艺术课程是通过美术、声乐、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了解艺术课程的含义,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更美好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多了更多接触不同事物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内心。最终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全面发展目标。公共艺术课程是完善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高校传播美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但是以目前高校艺术课程的设立来看,显然这件事情做得还不够完善。

(一)课程设置目标单一

国内大多数高校在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时,对于纯粹知识的灌输强调太重,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忽略了知识的结构,不重视能力的培养等多重综合立体的考查,而仅仅是将知识讲解完毕了事。普通高校艺术课程应该更重视实践的培养,欣赏过去流传经典的艺术类作品,以这个角度来掌握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艺术观念,审美观;扩展大学生的抽象思维,创造思维;同时让大学生有机会了解古今中外各种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课程还强调与学生的互动性,提高课堂的丰富性,而不是死板的讲完一整节课,教师应该对自己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基本的定位,每种类型的艺术课程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

(二)课程内容单一枯燥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高校在设置公共课程时,不能够很全面地将课程设置的完美,导致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太狭窄,对专业学科内容的重视太大,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门面向所有人的普及类课程,应该在跨文化,跨学科内容和结合当今时事方面研究课题内容。现今大多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不够独立。国内目前关于艺术类公共课程的设立有很多分类,应该以各自课程专攻的那一个模块入手,作为主导框架,再向里面添加丰富内容。

(三)教学模式不清楚

目前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太少,手段单一,缺少足够的深度。国内的公共艺术课程与国外相比缺少很多基本理念的差距,在哈佛大学,课程讲求个性化发展,教授在授课过程中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由此因材施教,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不同的对话、启发方式可以带给每个学生不同的感受。哈佛大学认为课堂应该是自由的,教师的存在目的不只是讲授,而是引导,通过大家一致的讨论得出结果。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和学生一起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想,每个人都可以平等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在自己的讨论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探索找到距离真理最近的地方。这也许也是国内人不够重视公共艺术课程的原因。

(四)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有学者早在05年就提出了关于课程评价的方法,将学生的艺术作品、创作想法、艺术观赏感想等作品通过图像资料等方式整理收集,再对学生进行综合整体的评价。目前大多数高校则还是像其他课程一样采用考勤、作业、考试、论文等综合考察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课程目标

每种课程都应该有一个集中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引导课程走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正确的课程目标的引导,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育的目的。而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上面,教师应该明确究竟以教育什么为核心,要着重培育学生在审美感知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建立一个良好的审美观念。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立一定要紧靠艺术课程这样的初衷,对选取课程教材,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吸引程度要进行主要研究,认真考察,才能保证公共艺术课程的顺利开展。

(二)设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设置需要吻合学校颁布的课程标准和要求,只要紧靠课程标准才能看出自己的课程目标是否得到了实施并完成。课程标准的建立,是需要综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审美来找出的规律,也体现了大学审美体验和艺术欣赏的能力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自我,培养抽象思维,才能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三)建设良好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好比一个人的骨肉,是连接学生与教师课堂互动的重要步骤,建立一个有条有理的课堂结构可以将课程进行的更顺利。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立是为了让每一个大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但是每个人对于艺术的感知能力参差不齐,更多的大学生对于艺术课程的了解太少。这样的情况很多,所以在研究课程结构的时候要从普及层次、理论与实际结合等多个方面考虑,注重基础理论的普及,重视适合大一大二学生的课程。同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对课程的设计采用阶梯式,不要一步登天,让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课程学习。

(四)重视实践课的作用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应当设置一些实践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所有课程中有效引入学习的课程,可以让学生身体力行,亲身感受理论感受不到的东西。而实践课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通过一节实践课,可以将理论课上的艺术理论再通过自身的实践耳濡目染,被真实的艺术品感染,更是可以对喜欢自我创造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作空间,是每一个学生在实践课上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教师可以以开音乐会、合唱表演、绘画展示、工艺品展示等模式向学生们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旅程,为学生提供自我实现的舞台,这是在其他课程上无法做到的。通过实践课的开设,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创作艺术的艰辛和不易,切实地感受到艺术家为了艺术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生活折磨,给现代大学生树立一整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艺术的认识更加客观理解更加深刻。而对于云南省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可以根据云南当地丰富的民族特色,来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旅程,比如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民族艺术家给学生讲述他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故事,结合云南特有的民族风情,从而起到更加吸引学生的作用。云南少数民族自身的艺术作品,民族传承的老技艺等,都是艺术课堂丰富的课堂内容。

三、结语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是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高校公共课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艺术课程的开设可以陶冶情操,让学生找到在专业课学习上没有的人生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内对于艺术课程的开设有了先河,但是依然不够重视,学者们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研究谈论一直没有停止。艺术课程通过设置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等,将艺术理念和实践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艺术教育的目标,也是将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作者:张丽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陆沁凝.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音乐创作,2013(07).

[2]金玺铎,任英.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6.

[3]彭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其优化[J].云梦学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