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问题分析(5篇)

高校艺术教育问题分析(5篇)

第一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

一、革新教学理念,提高艺术教育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地位

以往艺术教学的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育形式较为狭窄,教育理念滞后,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往的艺术教学方式束缚了教师的教学观念,降低了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已经无法适应当今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教学的要求。当今的高职高专艺术教育应是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形式,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的艺术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需要对学生的艺术基础素养和审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建立和健全美术教育机制,把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艺术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各专业打破壁垒,促进学生建立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则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本源。公共课是高职高专办学水平的标志之一,在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今天,高职高专在加强专业课建设的同时也要开发出高质量的公共课。教师应该打破专业壁垒,帮助学生建立适应时展的多元知识结构。只有核心知识的知识结构并不是完善的,还必须以核心以外的诸多层次的知识作为辅助。辅助性知识紧密围绕核心知识,与之配合,发挥知识结构的应有功能。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愈多,对知识间的相关性理解得就愈深,就会将知识用得好、用得活。如果学生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活动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缺少一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修养,其最多只能成为适应某项职业技能要求的“匠才”,而无法成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复合型“通才”。所以,知识结构单一的大学生是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高专要打破专业壁垒,通过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

三、结合学生的层次和专业特色,选取适宜的教材

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教材选取,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若太过专业,学生往往望而却步;若太空泛,学生往往觉得无趣。有些高校根据地域特色编写校本教材,这些院校无疑走在了地域化、民族化的前列。据了解,湖南理工学院在编写校本教材方面就为我们提供了他山之石。他们组织教师编写了《巴陵艺术风情》等校本教材,吸收了作为湖湘文化组成部分的巴陵文化的养分,把赛龙舟、巴陵戏、岳阳楼等传统文化艺术写进了校本教材。并且在相关专家指导下,学校建立了“基础理论教材+自选教材+校本教材”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体系。编写的教材既考虑到了工科、理科学生的特点,又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通俗又易于接受,既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又适合教学需要。公共艺术课程和专业建设,包括教材的选取都要综合考虑系统性、连续性和积累性。公共艺术课教材的选取不能仅仅依照领导或任课教师的偏好而决定,应该既注重其内在价值,又能够弘扬传统,既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和相关性,又符合学生的阶段心理特点,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四、加强师资培养,提高艺术教师的整体水平

据走访,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认为,公共艺术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往往不愿意加入。有的课程学生不感兴趣,只是为了拿到学分而选课。针对这种现象,部分教师认为,学校应设立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专项经费,完善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分类管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有力保障,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关键因素。应当看到,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教师尚有需要改善和进步的地方,如,由于师资结构较年轻,教师往往经验不足,知识结构和储备不够完善,思维方式较局限,实际动手能力有待加强,等等。为避免艺术教学流于形式,高职高专院校应不失时机地加强艺术教师的培训和师资团队建设,必须把教师的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支持教师业务进修,激励教师终身学习。可以采取选派艺术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院校和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培训,定期举办学者讲座,派教师参加各类美展、设计展、经验交流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和各类学术研讨会、专题培训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保证艺术教师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技术。

五、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学科建设的完善及特色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建立特色化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无疑会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减少障碍。现阶段,部分高职高专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还没有在思想认识上达成高度一致,艺术教育教学评价的标准多停留在各类艺术表演的成绩或不同层次艺术竞赛的获奖名次等层面上。不合理的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理论性占先导,理性与感性相参照,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特点。教学管理者应在认识上达成共识,进而制定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评价,除了评价其对艺术理论和艺术技能掌握程度,还应有效评价其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整体素养,进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教师的评价,除了评价其教学方法、教学成果,还应综合考量其知识结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等方面。除了将静态的教学结果与动态的课程实施结合评价以外,还应将学生与教师的长期发展融入整体实施综合评价。

六、结语

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一线教师,有责任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的公共艺术课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把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美引善的本质始终贯穿于艺术审美教育活动中。公共艺术教育应通过良好的互动,使学生在长期的艺术熏陶下,更好地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更加和谐、完美地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应该把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放在首位,在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过程中,在实践艺术教育的同时,多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传统艺术的欣赏和运用能力。同时,在高职高专院校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一线教师,也要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做到善于总结、勤于交流、分享经验,为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早日从“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刘春恒 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探析

一、活动课程理论概述

活动课程的主要理论来源,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杜威。他提出的“社会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等教育原则,对于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及活动课程的设计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一)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杜威以其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把教育定义为“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他认为,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在客观条件和内部条件的交互作用下,有教育价值的经验持续不断地使儿童“获得未来的更深刻更广泛的经验”。

(二)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生长

杜威认为,从成人的标准来看,儿童无疑缺乏经验,因此无法理解抽象的系统知识,其心智水平不可能达到这个地步。但是,儿童的经验是可以生长的,通过课程的设计在儿童的既有经验与学科知识体系之间建立联系,促进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水平的发展,就是教育的目的。有组织的学科课程必须“以儿童生活中起着作用的各种力量的结果来解释它们,并发现介于儿童现在的经验和这些科目的更为丰富而成熟的东西之间的各个步骤”。

(三)教育即生活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这是他针对当时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尤其是脱离儿童生活提出来的。他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那种把儿童当作知识容器的教育方式,割裂了儿童校外生活获得的经验和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从而使儿童缺乏实际生活的能力。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只有生活化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才能成为生长的过程。

(四)从做中学

“从做中学”是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种制造的本能和制造东西或建造方面的兴趣,做事使得儿童的经验与学校传授的知识取得真实的联系,也才使得知识真正成为儿童更广泛更深刻的经验。如果没有做,儿童的生长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基础。

二、基于活动的高职公共艺术教育

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式来看,最根本也最关键的环节——实训——恰恰符合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公共艺术教育,也应该遵循这一路径。

(一)课程内容必须以生活为本

教育部制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该方案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必须确认的前提是,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进行抽象的艺术理论、艺术知识灌输是毫无意义的。对于高职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必须牢记并紧紧围绕该方案设定的课程目标:“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从这一目标出发,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去专业化而实现生活化,即贴近学生生活和学校生活的实际,变艺术教育为艺术活动,并使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的审美经验不断生长、审美能力持续提高。

(二)课程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杜威批评旧有的教育方式只是把儿童当作知识的容器,重新定位经验与经验者的关系,确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杜威认为,儿童与学科知识两者之间是内在统一的,统一的基点就是儿童的经验,而儿童的经验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教师是教育的主体,知识是教育的中心。这在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就体现较为严重的学科化倾向,体现为从知识、作品出发,而不是从学生的体验、需要出发,造成教育与学生经验的脱节。常见的现象就是,在艺术作品鉴赏过程中,即使面对最为杰出的作品,绝大多数学生也是兴味索然。因此,公共艺术教育必须走出知识本位的窠臼,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使课程与学生需求有效衔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趣味。

(三)课程设置必须以活动为主

杜威指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在他创设的芝加哥实验学校,所有课程无不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从低年级的以游戏为主,逐步发展到高年级的专门化活动,让学生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经验的更新和增长。开展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提升审美品位,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展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与养成,绝不是学科式教育所能实现的,它需要通过课程的活动化,动员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人曾说:“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必须围绕活动进行设计,使活动成为艺术教育的主要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美的体验、感受美的精髓,最后成为传播美的使者。

三、防止公共艺术教育活动课程的两个偏向

目前,各高职院校学生文艺社团风起云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即以本校为例,近百个社团,绝大多数为文艺社团,如民谣口琴社、红楼协会、礼仪协会、哲轩剧社、Onlydance舞蹈社、理颜形象社、庆典创意社团等。在社团活动背后,有两种偏向需要引起注意并切实纠正。

(一)重学生经验轻学科知识

尽管杜威认为教育应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应以儿童为中心,但他也批判了“个性、性格比教材更重要”的“儿童中心论”。儿童的直接经验固然重要,但不能认为学科知识在教育中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因为知识虽然对于儿童来说是间接经验,但对前人来说就是直接经验,正是无数前人的“有教育价值”的间接经验的累积,才形成了今天的知识的海洋。显然,知识与经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内在统一的。杜威说,“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这个过程就是从经验到知识又从知识到经验的过程,这个过程无限循环,才能使儿童“获得未来的更深刻更广泛的经验”。因此,切不可强调经验而荒废知识,必须以科学的知识去除有碍生长的“反教育性”经验。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以正确的审美观念引领、校正学生的审美经验。

(二)重活动教学轻知识传授

经验如果是静态的,它就是人的认识、知识和思维的结果;经验如果是动态的,它就是人的活动、实践。“从做中学”,就是活动与知识的完美结合、辩证统一。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活动、每一次实践都能自然而然地得到“有教育价值”的经验、正确的知识,往往还需要老师的指引。杜威认为,有的即时性活动依靠一时的怪想和偶发事件来发泄过剩的精力,并且这些活动彼此毫不相关,这种琐碎活动除了娱乐外,就没有什么价值。因此,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是作为活动课程的组织者还是学生社团的指导者,老师除了具体指导学生的艺术活动,还必须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和艺术鉴赏方法,使学生的审美水平有切实的提高,使学校成为艺术的绿洲。

作者:朱琴 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第三篇: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使艺术教育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必须依托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唯有依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其理论更加完备、深广,使其教育理念达到更高、更新的层面,进而摆脱单纯“授艺”的现状,转而培养更多“德艺”兼备的学生,实现儒家提倡的“礼治乐教”。艺术教育是传播和延续传统文化的一种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形式。《论语•述而》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孔子看来,“艺”是一个人得道成仁的手段和途径,这里的“艺”就是指广义上的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教育的源泉,决定着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艺术教育则是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途径之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赖于艺术教育的支持和推广。关于“传承”一词的概念及其内涵,袁恩培教授有过精辟的论述:“谈及文化传承,似乎就是将已有传统优秀文化‘记录在案’,不至于忘却,但这正是传承的大忌。‘传’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整理,‘承’则是对文化的理解与重构,只有将二者融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传承’。感悟其中的思想与理念是传承的重中之重,对优秀文化的保护和对文化思想精神层面的感悟与消解才是核心之所在。”在此,有必要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加以说明。传统文化的精神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文”精神,即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视礼仪形式,提倡遵守道德规范,这样的“人文”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美德,而这些美德的传承与艺术教育息息相关。二是“自然”精神,即所谓的“天人”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这一“自然”精神推动了中华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天文历算、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在于人类社会要从自然界取得生活资料,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从自然界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种现象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给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如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这些文化势必要通过当代的艺术教育来得以发扬光大。三是“会通”精神,即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就使得传统文化得以自我发展,生生不息。因此,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只有通过多种合理有效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进行挖掘与整理、理解与重构,才能实现与传统文化的对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在“深入学习中华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同时,更加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在软硬件上、从细微处,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素养,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一)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艺术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以第一课堂为阵地,通过对教育对象、教学目标的分析,选择恰当的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以教师讲授、学生讨论、现场参观等为主要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性的吸收与借鉴,以满足受教育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实现课堂内的艺术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教学内容的选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这是中华和世界史学家们的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既包括以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为主的思想文化,又有以陶瓷、瓷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漆器、书法、绘画、古建筑、服饰为主的历史文物,还包括社会制度即所谓制度文化,以及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学、天文历算等内容。面对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高职院校可以开设“古代文学赏析”、“中华书法”、“绘画”、“文物鉴赏”、“古乐”、“民族舞蹈”、“学唱戏曲”、“太极拳”等艺术类选修课程,通过运用具体生动的教材以及参观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欣赏古典戏曲、弹奏古代乐器、练习养生拳法、学习民族舞蹈等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以形象的实感,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2.师资队伍的培养

第一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专职教师数量较少,普遍达不到配备艺术教师的规定比例,且多为兼职人员,由于业务素质不强,不能用专业术语来表述其内容,难以对涉及的传统文化有深入详实的了解。即便是部分专业艺术教师,也大多是“精而专”,对某一类艺术有着较高的造诣和较深的钻研,但对其他艺术门类却知之甚少,这都不利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文化传承的局限性也就显而易见。因此,有必要加大艺术类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继续教育、学历进修、短期培训等方式,使其熟知各个艺术流派,掌握各种艺术风格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不仅仅做一个只有一技之长的“匠人”,更应该成为一个有着深厚艺术素养和人文情怀的“艺术家”,同时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能力,使之真正胜任这一类课程的教学,让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主导者首先做到“礼乐”合一。

(二)通过课外艺术活动,实现艺术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以本土文化建设为核心,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大至每个国家、民族,小至每个社区、村镇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如甘肃一所职业院校将学唱传统京剧作为办学特色之一,通过树立“国粹砺人、文化立院”的教育理念,让全院师生学唱京剧,开展京剧表演,邀请国家京剧团来学校演出,同时派出代表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展演,获得了广泛赞誉。这一活动已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活动,而成为一种在教育理念上的创新,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发挥了教育功能。湖南一所高职学院利用永州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把永州传统文化纳入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开设了“舜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周敦颐研究”、“宋明理学”、“柳宗元在永州”等专题品牌课程,通过开展“舜德学子”评比、组建女书协会、开展“校园十佳学子”评选、举办《爱莲说》读书讲座与各种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大力弘扬永州地方传统文化精神。

2.以传统文化为导向,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

高职院校的艺术社团是艺术文化的重要实践场所,是构建和谐校园、营造阳光校园氛围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发挥特长、提升实践能力的平台之一。高职院校应以各类学生社团为主体,通过举行传统文化艺术节、民族音乐会、画展、书法展、辩论赛、话剧演出、古建筑参观、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将传统艺术引出“象牙塔”,从“高处不胜寒”变得更接地气。例如定期举办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通过诵读比赛,在全校上下掀起学习古典文学的热潮。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古典诗文的优美,领悟其中蕴含的文化要义,进而净化心灵,提升艺术素养。凡此种种,都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走进每个学生的心中,以此实现艺术教育育人的目的。

3.以创建和谐校园为契机,合理规划校园建设

中华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传统文化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校园自身环境,合理规划校园建设,让传统建筑和外来优秀的建筑形式兼容并蓄,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在自然环境中融入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形成和谐的校园布局。如将文化墙、雕塑、校园广场、艺术长廊等建筑引入校园空间,让学生随时随地领略建筑艺术之美,感受建筑传递的文化意蕴。如艺术长廊的建设,可以借鉴“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古代园林建筑风格,建筑空间明暗有致、高低错落,充分展现人们对自然生活的追求,以及“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内心寄托。

4.以校园广播为宣传阵地,大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每个高校现在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广播站,有些高校的广播站不但设施一流,而且广播站人员也多为学生中的精英,广播站俨然已成为高校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广播站这一优势资源,在节目编排上做足文章,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如诗歌、散文、音乐、戏曲等通过广播传播出去,让每个角落的学生都能耳濡目染,徜徉在艺术的海洋。文化决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且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始终依赖教育的支持。艺术教育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认真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积极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的契合点,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和艺术教育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李海英 单位: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校艺术教育有效途径

一、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功能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是指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艺术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其教育功能也更加凸显。一是艺术教育具有开发智力、使人产生非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健康审美能力。在艺术教育中,学生可以学习知识,提升思想,增强艺术审美力。同时,直观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还可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感动学生心灵。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清华大学先后成立了歌咏团、艺术教育中心、美术学院等,并设立了各门艺术自选课。其他高等院校也都相继成立了各类艺术团体,开展和普及此项教育。二是开展好艺术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并感知其中鲜明的艺术形象,可以加强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使其获得心理的满足和情感的共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真理,让学生真正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懂得是非曲直,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使他们都拥有乐观、向上、健全的人格。三是艺术教育对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有一定的助推作用。良好而高尚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甚至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在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见,艺术教育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艺术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富有魅力和人文精神的部分,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前进动力。

二、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高校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构建、思维模式的培养及审美能力的锻炼大有裨益,对高校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重要作用。过去,对高校艺术教育重视不足,在定位上也有偏差,很多高校将其看作是辅助性、益智性的学科,对其经费的投入与政策保障也十分有限。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良性运转,许多学校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设了一些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如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合唱指挥、书法鉴赏、影视艺术鉴赏、戏曲鉴赏等数十门艺术类选修课。此外,各高校还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省、市、校三级机构举办的大学生艺术节和各类艺术展演等活动为抓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展示了大学生的艺术风采和自身素养,又展示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喜人成果。不仅如此,各高校还将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高学历的音乐、美术教师充实到高校的教师队伍中,其他兼职教师也不断通过学习、观摩、实践等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提升自身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艺术教师队伍得到充实,师资结构更加专业,更趋合理。更可喜的是,许多高校不断增加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努力改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了学生艺术活动中心、多媒体艺术教室等,同时成立了许多学生艺术社团,开展了丰富的艺术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营造了健康、高雅的校园艺术氛围,使大学生深受艺术教育的熏陶。

三、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1.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占领艺术教育的思想主阵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青年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新的时代要求全体中国人民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携手并肩共同实现中国梦。而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虽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其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为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献出他们的青春和热血。青年学生作为有理想、有活力、充满激情的优秀群体,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应快速,对党中央所提出的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容易接受。高校艺术教育可以抓住大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摈弃死板的说教,以话剧、小品等多种形式,带领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既教育自己,影又响了他人,从而带动良好的校园思想氛围的形式,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可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广大学生,是实现高校艺术教育创新的重要抓手。因此,高校应该抢占先机,集中力量,占领艺术教育的思想主阵地,努力成为探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这一新型教育模式的领军者。

2.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实践证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一是针对学生刚刚迈进大学的校门,对一切都陌生,对一切都不适应的客观实际,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指导,使他们克服依赖心理,增强自主性,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二是针对大学生就业分配越来越难的客观形势,指导大学生要以健康的心理状态,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怕困难和挫折,勇于挑战自我和他人,做出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塑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三是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表现出的思想较为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的精神状态,在心理方面对其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引导,注入正能量,鼓励其快乐成长,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四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教育,如结合大学生自卑与自负心理相矛盾、强烈渴望被认同、性格叛逆、恋爱观模糊、人生目标茫然等不同心理特点,赏析一些相关的心理方面的有代表性的电影、戏曲等,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或者通过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宣传栏,做好宣传广播,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接受美的熏陶,使心灵受到洗礼,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和审美修养。

3.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凸显艺术教育的独特魅力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高校艺术教育可以传承人类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因此,多数高校都以举办校园文化节、社团艺术节为契机,开展歌咏比赛、舞蹈比赛、小品比赛、时装表演、书画展览、才艺大赛等活动,向校园注入高品位的艺术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通过各类活动及广泛的艺术传播,使学生了解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学会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使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受到启迪,行为找到依据,素质得到提升。如通过赏析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焦裕禄》,在大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焦裕禄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工作上身先士卒,甘于奉献,敢于承担责任,心里永远想着人民的优秀品质,深深地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使大学生受到了深刻的人生教育,更加坚定了正确的人生观。可见,只有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校园内音乐、绘画、书法等各类社团的作用,形成健康、高雅的艺术教育氛围,凸显高校艺术教育的实效。

四、结语

总之,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只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优秀的新型人才,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作者:张妍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第五篇: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研究与优化

一、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特色及现状

由于艺术学科相较于其他专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情感交流,因此艺术教育的管理工作应在基础原则不变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高校艺术教育的管理特色主要体现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体现艺术的规律性。艺术院校是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输送人才的重要机构,其管理工作是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艺术教育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的目标和质量。由于艺术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其管理工作不能按照高校一般专业常规的方式来进行。在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中要抓住艺术教育的特点,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工作只是将高校其它专业管理方式简单应用于艺术教育管理,出现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受制于现有管理方式的问题。

二、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特色管理的问题及原因

(一)专业性艺术教育管理人员缺乏,特色管理方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阶段,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工作没有专门的从业人员,也没有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与艺术教育相关联的管理方法的要求,因此在大多数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工作中没有体现艺术教育的特殊性。究其原因,艺术教育虽然在我国发展较快,但艺术教育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并未引起高校及相关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只有在各方大力支持下,我国艺术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在遵循艺术特色、体现管理规律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

(二)艺术教育行政管理严格,管理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工作仍然是按照传统教育的管理方式,依然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辅助性管理手段较少。近年来,在大学教育中实行行政管理手段不断受到批判,也有不少学者提出大学教育管理应该去行政化。行政性管理曾经了给予艺术教育较大的支持力度,对艺术教育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但过去的行政性管理过于严格,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的自由发展,并且由于缺乏其他的补充管理方式,没有将艺术管理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使艺术教育管理工作始终在单一的行政化轨道上发展,必然陷入艺术教育管理工作的困境。

三、优化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培养专业艺术管理人才,实施既有教育规律又有艺术规律的特色管理

为提升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水平,应着力培养专业的艺术管理人才。专业的艺术管理人才能够更好地把握艺术管理的特殊性,对艺术教育相关专业进行适时、适当的管理。艺术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需要在就业、人生规划等方面得到支持。艺术教育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既要包括管理学理论,又要包括艺术学理论,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将艺术与管理相融合,更好地通过管理手段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个性的发展,以及创造力的提升。

(二)在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方式,发展高效的艺术管理

我国目前的艺术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行政化管理。而艺术本身是自由、开放的,如果在艺术教育管理工作中过于强调严格的行政化,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艺术的自由发展,也违背了艺术规律。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很多注重研究性、创新性的机构的管理实践中,特别注重对人员的柔性管理,例如美国硅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方式。柔性管理将人作为管理的核心,以人性化为标志,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一种非强制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艺术的特点分析,引入柔性管理方式是给予艺术类学生自由创作空间的有效手段。柔性管理与艺术教育行为相联系,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在管理实践中要充分考虑艺术学科的特点,将管理工作与艺术学科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挥柔性管理方式对艺术教育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特色研究是为适应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而展开的。笔者针对近年来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理论探索,旨在使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在顺应管理规律的同时也尊重艺术发展规律,进而更好地指导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工作。但在艺术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艺术教育特色管理的步骤、艺术教育管理特色的应用研究等。这些问题为我们进行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作者:单兵 万立军 董芫彤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