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现状

[摘要]艺术教育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对高职院校来说,艺术教育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为切入点,着重分析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及发展现状,以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改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现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艺术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艺术教育逐渐被各级教育部门所重视。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迅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实用型人才。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仍存在许多困难与不足,制约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多数高职院以三年制高职生(在校学习两年,岗位实习一年)为主,短短两年时间内,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操作,因此艺术教育在时间及质量上都难以得到保证,相应的,艺术教育也会存在一定问题。目前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途径主要是公共艺术选修课、艺术社团活动以及讲座、演出、比赛等。纵观历年校内活动及同类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仍存在较多问题。

一、公共艺术选修课形同鸡肋

(一)形式单一、内容浅显、学分易得

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六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按照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职业学校应当开设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艺术课程。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在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规定了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为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就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来说,开齐教育部规定的八门限定选修课为数不多。针对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课程很难引起校方及师生的关注,为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课程内容设置浅显,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考核方式宽松,是学生眼中的送分科目。

(二)师资不足,艺术课程教学缺乏有力监督及指导

随着高校用人制度的日趋严格,引进专门艺术人才着力发展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尤为困难。目前多数高职院会利用现有师资,从在职教师中挖掘有艺术特长或对相关艺术感兴趣的教师兼职开设选修课。作为选修课,从课程的申报、任课教师的选拔到课时的安排、教学过程的监督、课程考核的反馈等各个环节,都与专业课程的要求有着天壤之别,教师自由发挥的情况不占少数。

(三)学生重视不足,课堂质量难以保证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能静下心来听一段音乐、欣赏一幅画、哼唱一段戏曲的学生屈指可数。更多的学生会把艺术选修课当做课外休闲,加之选修课动辄上百人一间大教室,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艺术类社团发展受限

随着高考的结束,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园文艺活动方面显示出极高的热情,吉他社、街舞社等艺术类社团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但随着社团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社团的新鲜感逐渐降低,艺术类社团的各种问题日渐凸显,退社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艺术社团缺乏专业教师指导

相对于其他类型社团来说,艺术类社团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的艺术社团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但多数是学生自娱自乐,能够真正把社团活动质量上升到“艺术”高度的少之又少。从当下的市场行情来看,长期从校外招聘艺术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且受聘教师在开展社团活动时缺乏必要的监督,专业师资成为限制艺术类社团发展的一个枷锁。

(二)文艺社团活动场地有限

近年来,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明显提高,校内学生活动场供不应求。不得不说,对部分艺术类社团来说,场地的局限限制了社团的发展。

(三)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时间不足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任务重,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艺术类社团来说,保质保量的排练也同样重要。两者发生冲突时,艺术活动必然要让位于专业学习,缺乏校方的重视与支持,社团活动的质量难以保证。

三、艺术类校园文化活动数量少、质量不高

(一)艺术类讲座、演出引进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艺术教育方面,除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推行的“高雅艺术进校园”能将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免费送进校园,高职院校本身很难投入高昂的出场费邀请艺术团体演出或开展艺术大师讲座。

(二)艺术类比赛缺乏专业指导

对非艺术类的高职院来说,想要参与省、市各级乃至全国的艺术类比赛时能取得好的成绩,最简单快捷的方式是从校外聘请专业教师进行突击辅导,因此受益的学生只占极小的比例,从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来说,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微乎其微。

作者:何江阳 单位: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