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茶文化运用

音乐教育茶文化运用

摘要:

中国茶文化内涵宽广、博大精深,茶艺表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注重精神与外在形式的高度统一。在茶艺表演中,音乐是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环境、茶类、地域中,音乐与茶艺的结合能够激发茶文化的深层次内涵。茶艺赋予音乐以形象,音乐赋予茶艺以灵魂,茶艺借助音乐让人拥有广阔联想力,提高聆听者的美学水平,茶艺在音乐教育上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在塑造完美人格上也有着很好的推动力。

关键词:

音乐教育;茶文化;抽象审美;内在旋律

我国的茶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包含了诸如茶艺、茶事活动、茶舞等外在形式,也蕴含着茶道精神、茶人精神等精神内涵。应当说,茶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创造活动,从品茗环境的营造到茶艺表演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艺术美学上的修养和造诣。而把音乐教育运用在茶文化当中,则能够进一步提升饮茶者的审美性,也能对茶文化所蕴含的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有更深的认知。

1音乐与茶文化的渊源及演进

茶文化与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由于茶文化独特的艺术属性和美学价值,很多精通音律的古代饮茶者,尤其是那些文人墨客,在进行茶事活动时将音乐引入其中,从而把茶文化上升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雅士茶道”,这就大大提升了茶文化的艺术品位。现在,我们在阅读古人的诗词歌赋时,会发现茶与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说唐代的白居易、李白、杜甫等诗人,以及宋朝的苏东坡、黄庭坚等词人,就留下了很多关于茶与音乐的诗词。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看到古人在进行茶事活动时,会选择古筝、琵琶、笛子等乐器来弹奏音乐。不光是诗歌如此,在很多古代描绘茶事活动的绘画中,我们也能看到在那些清净幽雅的山谷松林里,品茗者一边饮茶,一边以歌曲助兴的场景。音乐与茶文化的结缘,不仅体现在文人们的饮茶活动中,更通过底层老百姓的创造,演变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艺术形式。比如说采茶戏的前身采茶歌,就是明清时候江西产茶区的人民,在谷雨时节前后采摘茶叶时一边劳作一边唱歌,进而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和民间情趣的采茶曲。那些文人墨客们在饮茶时弹奏的曲子特点是清雅明朗、幽冷高洁,反映出了他们内心那“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而这些来自民间的音乐,则朗朗上口、欢快喜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接地气”,这充分展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朴实、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也让我们看到了音乐与不同的茶文化相结合后,所展现出来的不同艺术内容和形式。

2音乐与茶文化的艺术共性

音乐和茶文化都有传达信息和思想的共性。首先来看音乐,作为“没有国界的语言”,音乐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能够被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群接受和感知。举例来说,西方著名曲目《小夜曲》,即便是让我国从没有接触过西方音乐的人来听,也能从其悠扬舒缓的旋律中感受到一种平静而深沉的意境。而我国的名曲《茉莉花》所蕴含的东方味道,也能让广大的欧美听众感受到那种含蓄凄美的心境。所以说,音乐是人类共有的语言,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音乐的唯一载体是声音。而声音是不受外力控制的,也不受环境制约,可以随时随地从人们的口中或敲击或弹奏物体中发出来,这是人类表达自己情感的天然方式。第二,音乐有自由创作的广阔想象空间。当表达感情的声音上升到音乐的高度后,那些拥有音乐天赋的作曲家、歌唱者们,则会根据自己的性格、成长经历、爱好、品位等因素,来对音乐进行主观上理解、创作和诠释。与音乐一样,茶文化也会在潜移默化间,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和思想。首先是茶的味道,不用文字的注解也不用语言的介绍,就能够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品茗者感受到其独有的香气。这是茶能传递出来的最基本的信息。其次是茶事活动中的茶具、礼仪、茶艺等内容,能够在不同茶艺师的手中传递出不同的内涵,让人们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而与音乐一样,这种艺术信息和思想上的传递,同样不需要茶艺师进行任何语言上的介绍或者语种上的翻译,就能够跨越地域、文化、语言上的差异,让人们用心去感受去品味。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无论是音乐还是茶文化,都有着精神层面上的共通性。也正因如此,当音乐被运用到茶文化中时,不仅能提高观众对音乐的欣赏和领悟水平,更能更好地感悟到茶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音乐与茶文化有着韵律内在的共性。音乐是一种线性的艺术,它的这种线性流动虽然无法让人看到和触碰到,但是却依靠旋律和节奏上的变化,能触发人们大脑对声音的同频共振,这种同频共振始终遵守和对应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能够满足听者在心理上的需求,引起心灵上的共鸣。所以,同样是声音,当我们听一首曲子时,丝毫不会觉得它是混乱或无秩序的,而是产生于我们内心的声音,只不过让人给唱了出来。但是一些诸如汽车轰鸣、工地施工等噪音,却没有遵循音乐的秩序感和节奏感,反而是对秩序和节奏的一种破坏,因此让人听之会心生厌烦。音乐之所以有着内在的韵律美,从形式上看是因为其有起承转合的作用。这种起承转合,需要一条主题的蔓延,一条副题的衬托,也离不开旋律上的连接、展开及再现。而茶文化也是如此,譬如说在茶艺表演中,表演者同样会利用起承转合的原则,慢慢把人带入另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或是鸟语花香、莺飞草长,或是深山幽谷、清风明月,又或是禅茶一味、天人合一。在茶艺充满韵律和节奏的时间流动中,茶道精神和茶文化的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会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品茗者,让其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茶文化。

3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实施

茶道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创造活动,无论是从品茗空间和环境的营造,还是在茶具茶叶的选择,又或是在茶艺表演的每一个环节,不仅需要优美舒缓的姿态和动作、合适的器具,更需要相得益彰的音乐来搭配。其中音乐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它对整体环境的协调与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能体现出表演者、设计者的艺术素养和文化水平。因此,在茶文化中实施音乐教育就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完成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实施呢?我认为,应当按照学习的规律和艺术的特点,从“聆听、学唱、实践”这三部分入手。首先来说聆听,聆听即是欣赏,这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所在。在我国和国外的众多音乐作品中,应当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进行聆听欣赏,这些代表作品应当囊括不同国家和民族中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音乐著作,并加以对比分析和讲解。比方说在欧洲的巴洛克时代,就有古典派、印象派和浪漫派等不同流派的音乐,而我国古典音乐则包含了民间音乐、民族乐曲、不同戏曲以及曲艺等派别。在音乐教育中,首先应当胸怀天下,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进行欣赏,并找到其与茶文化的共同点,激发艺术的共性。其次要把重点放到我们中国的音乐作品上,因为茶文化源于中国,与我们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也与我国的音乐作品特别是传统音乐有着更多的关联和艺术共性。而在茶文化中实施我国音乐的欣赏,一方面能够与茶艺表演等茶文化内容相辅相成,碰撞激荡而产生奇妙的艺术化学反应,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另一方面,则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在无意识中便从茶艺表演的物质世界进入到一个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神空间,感悟到一种不可言说的愉悦之情。其次便是学唱的音乐教育。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在学习和领悟上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状态。换而言之,就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大量的聆听和欣赏,能够帮助学生打下引发质变的深厚基础,而学唱则是引发质变的关键一步。在学唱上应当选用我们的传统民歌,因为我国各地的民歌与茶文化一样,来源于民间,是我们这个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和奋斗的产物,蕴含了老百姓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因此,这些民歌很“接地气”,很容易让学生们所理解和接受,也更加易学。比方说,学唱采茶曲,能够通过它的曲调、旋律和歌词,了解到我国南方产茶区特别是江西等地老百姓的情感表达方式和人文性格,对于一些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艺术联想力的学生而言,甚至能在脑海中浮现出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演变进程,不仅能激发出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更能使其内心变得更加宽广,学会从更大的高度和更宽的视角去看待世间万物去体会世事变迁。第三便是音乐教育上的实践部分。如果说聆听和学唱解决了关于音乐和茶文化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那么音乐实践则是用的部分,能够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根据当前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需求,用更加美妙的形式和内容来丰富茶文化,并将音乐与茶文化进行更好的融合,如此才能在深度和广度上为我国的茶文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还要注意要依据茶的类别来选择合适的音乐。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民族的差别,以及不同茶叶的特质去选择最合适的音乐进行教育,如此才能让两者相得益彰,更好表现出茶文化的艺术内涵。以绿茶为例,因绿茶具有“色绿、香幽、形美”的特质,体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宁静致远”的思想追求,所以在绿茶茶艺的音乐教育中,可以多选用一些古筝、笛子类的曲目,而配乐可采用一些具有江南韵味的丝竹类曲子,比如说古筝音乐《高山流水》。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出音乐在茶文化中的作用,让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相得益彰。

作者:李思思 单位: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根发.感悟“中华茶文化”[J].茶博览,2011(5):70-71.

[2]余婷婷.茶艺的配乐之美[J].广东茶业,2009(5):35-37.

[3]刘勤晋.茶文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4]蔡荣章.茶席•茶会[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5]袁珂.茶叶品牌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福建茶叶,2016(3):62-63.

[6]姚海波.关于茶叶名牌商标等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研究[J].福建茶叶,2016(3):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