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综述(8篇)

小学音乐教育综述(8篇)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育整合

【摘要】

小学生处于好奇好动的年龄段,对音乐有着天生的乐感和喜爱,但是,部分地区的音乐教学仍存在单调机械、枯燥乏味的现象,这无疑是对孩子天性的抹杀。音乐本身是一项引人入胜的艺术,但在应试教育的传统体制之下,小学音乐教学逐渐呈现出非艺术化的倾向,造成了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冷漠与疏远。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育整合,可以让小学生获得全方位的艺术体验,提升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育整合

前言

传统的音乐教学在现代化的信息浪潮冲击之下,必须要与多媒体声光电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通过近几年新教学大纲和新课改的实践,发现对于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升级,可以加深小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从基础阶段加强学生的艺术品味和文化素养。

一、激发艺术审美情趣,抓住教学特点,因材施教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学习。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信息技术应用的逐渐深入,仅仅依靠音乐教师的一张嘴和简单的录音设备及乐器器材,是不能完成现代教育所要求的音乐教学的。音乐教学是一门尤其需要在情景创设和兴趣激发环节花费更多心思的学科,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音乐教学辅导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乐感的先天性差异。音乐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体系中,是作为一个辅助性学科和兴趣的学科出现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专业性的音乐类人才之外,音乐课并不会作为硬性课程和成绩规定。在小学生的实际发育和发展过程中,很多家长并不注重对音乐品质和音乐能力的有效培养,甚至有的小学生可能会出现五音不全,先天乐感迷失的情况。而且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差异,也可能造成对于音乐学习兴趣的不同和偏离,比如男孩可能更喜欢激扬的音乐或者阳刚的乐器,女孩则可能更喜欢轻柔的音乐和灵秀的乐器。这就要求小学的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并不能以单一均等的方式来进行灌输式的音乐教学,而是应当尽可能地以体验式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进行个性化的分层教学展示。在运用多媒体音视频及音乐教学展示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不同性别的学生特点,尊重小学生音乐学习个体化差异,因材施教,来达成综合的课堂教学效果。人类具有对音乐先天的敏感性,因此在新的时代感和民族性的引导之下,应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教师应当多层次全方位地引导小学生了解音乐,学习音乐,喜爱音乐,并且享受音乐。小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对一切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缺乏耐力和韧性,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结构所决定的。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有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而是应当利用优美动听的音乐,选择活泼生动的多媒体课件,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音乐教学效果。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具有极强的思维和情感感染力,可与人的脑电波产生共鸣,具体的音乐形式和不同的乐器可以实现对人体情感的不同影响。小学生是非常容易受到音乐感觉和音乐敏锐度的感知的,因此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流于表面,对于课件的制作非常枯燥乏味的话,是不能够满足小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有效整合,是应该从小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接受效果来进行考虑的。音乐是一门需要进行良好的感知和感受的传统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乐感时,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小学生的音乐教学基础是建立在简单的生理知识和器乐知识之上的教学,如果想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其实是可以提升人类感知能力和文化修养的终身学科,就需要老师本身真正热爱音乐,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来进行对于教学内容的引导和宣教。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是教学内容的辅助,也是教学内容的硬件基础。日益成熟的多媒体音效,可以让小学生将听觉视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分阶段不同学习方法来感受音乐作为一门专业性技能所发挥出的独特魅力。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在接受信息的时候需要通过多个渠道来进行不同的刺激。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述,或者依靠听觉的输入是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要求的。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非常容易因为其他的信息而分散注意力,往往会忽略音乐的魅力。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必须要借助多媒体声光电的形式,以及利用丰富有趣的课件和美妙的视频来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全神贯注并积极模仿。小学音乐课程的具体要求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人的声音和乐器模仿自然界的声音也可以通过信息多媒体技术得以最好的模仿,通过音乐教学同时可以为小学生的道德和情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音乐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信息和多层次的享受。

三、多学科结合,丰富小学生的业余文化视野

小学生阶段的音乐教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在小学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各种戏曲样式以及各种乐器都会有所涉及,从古代到现代,多种多样的乐器形状,具体研究方法和相应的名曲,所有内容综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庞杂的音乐体系,任何一个音乐教师都不可能进行全面的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进行对于教学视频课件的有效利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达,对小学音乐课程信息传播的容量大大拓宽,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给小学生提供立体化的情感和音乐体验,并且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传递更多的音乐信息容量。同时在对于多媒体的信息技术和课堂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课堂内外进行多层次的课内外内容的拓展,应当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加强对于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素质的提升。其他的人文学科都可以帮助提升小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对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有可能会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的浓厚兴趣,并引发小学生之间丰富多彩的交流。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技术是一种现代的技术,而这种现代技术的应用基础是对于综合性的知识的灵活掌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小学生加强对于音乐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由于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信息化的新的工具和手段,是教师的辅助性教学方法,因此这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全面提升个人的技术和教学修养。这种教师和学生互为相长的学习关系,是现代化的课程改革之后的更加科学的师生关系,在小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节奏应该遵循适当和适度的原则,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但是却可以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实用性极强的教学辅助工具。

四、小学音乐教学多媒体应用的重点和难点反思

音乐是一种需要以理解和综合素质为基础、情境交融之后的高层次教学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精心准备高水平的范唱,但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在实际课堂的表演情境中,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动员进行反复建设、反复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反复教唱,通过多次乃至几十次的重复才能达到学生会唱歌的目的。信息时代的音乐教学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需要培养学生对于信息处理的能力。由于音乐的教学领悟是需要有一定悟性的,很多音乐的体验式、个性化和直观性实践,是一种本我和音乐的互动,即使是水平再高明的小学音乐教师,甚至音乐家也不可能完全代替小学生本身来进行对音乐的感受和感知,一些深层次的感动和对于内心心灵的触动,是不能仅仅依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来获得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努力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化的视听技术,尽可能地将声音和形象结合到一起,短时间之内提供更大量的音乐信息量。但是更重要的是,音乐教师应当摒弃传统音乐教学中只重视教授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杜绝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而是应该整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力量,引导学生去感受、欣赏和理解音乐之美,启迪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想象,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和创造音乐,在感受音乐中培养更深层次的人文素养。现代化的音乐课堂教学不是单一个体的独自学习,而是一个协作性的学习环境。群体合唱和个人独唱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个别化的自主学习虽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网络群体的环境之下,更重要的是进行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式、探究性学习与分享。小学生往往具有争强好胜的心,为了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且有效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在引导式和探究式的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娱乐活动来加强音乐学习和音乐学习方法指导的辅助练习。现代化的学习体验应该利用现代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视频感知技术、多媒体视频技术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文艺汇演和竞争活动,通过对于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小组竞赛机制的有效鼓励,激发和锻炼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学习相结合,建立起学生发展为本新型合作式教学模式,够鼓励小学生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

五、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陈旧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音乐教学的需要,利用信息化与多媒体相互结合的音乐教学方式,尊重学生,注重聆听学生的声音,发展学生的音乐个性,才是符合音乐教学的教学改革要求新趋势。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发掘小学生爱学习爱表演的天性,充分的发展小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扎扎实实地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情操和合作精神。

作者:邹雨芯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龙岗小学

参考文献

[1]宋扬.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刍议[J].音乐时空,2015.

[2]熊燕.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育及音乐游戏实践

[摘要]

游戏适合并能够反映小学生的情况,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音乐游戏的应用更为重要,应当将音乐游戏有效地融入到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本文将对音乐游戏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行应用实践,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游戏;作用;应用实践;研究

一、音乐游戏的作用

1.音乐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从实践来看,无论是曼妙的音乐还是一首歌曲,都是对情景和情愫的描绘。当学生真正地进入到游戏情境之中,实际上就与音乐融为一体了。为此,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教材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并且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适当应用音乐游戏,使他们能养成在音乐伴奏下做游戏的习惯,并在此过程中能够表达个人的体验和情感。比如,《龟兔赛跑》曲子聆听过程中,我们可以设定某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比如在该音乐情境下进行角色扮演,如何扮演乌龟、怎样扮演兔子等。聆听音乐过程中,可在游戏背景下进行角色扮演,展开情节,并且帮助学生全面认知和感受音乐乐段、情绪等层面的差异,同时了解和感受乐曲结构及其在速度、力度以及音程和节奏变化上的表情作用等。这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了解乐曲,而且对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也有很好的作用。

2.音乐游戏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挖掘其音乐潜能

小学生们在游戏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且通过个人的探究来独立解决问题,有利于孩子们在自发状态下进一步挖掘个人的潜能;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个人的音乐编创意识和能力。比如,《牧童》一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并且提出一些质疑。“牧童为什么在放羊时,哼起歌来,小羊就安静了呢?”当提到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学生沉默了,其中很多学生产生了疑问,此时引导学生想一下刚才所表演的角色与情境。基于此,学生能够或多或少地编创一些新歌词,然后进行分组歌唱,其中有学小羊叫声,有的则是牧童的吆喝声。事实上,音乐游戏仅为音乐教育教学的环节和手段,实践中应当注意:对于音乐游戏而言,其灵魂在于音乐,由于音乐游戏仅仅是音乐教与学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在音乐游戏过程中一定要伴随着音乐。

二、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音乐游戏应用实践

1.音乐游戏的律动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这里所说的律动,实际上就是音乐旋律节拍,根据规律展示其优美动作。其中,律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音乐美感。在课前,小学生们感受着轻快的节奏以及优美的律动走向教室,有利于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小学生对音乐律动并不会感到陌生,比如日常活动中的拍手、跑跳步以及踏步和点步等,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律动。小学生会随着老师一起做一些动作,也可以自编动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以采用音乐问答的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在选择发声练习曲时,可让学生模仿常见的动物叫声,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配合对应的律动。比如,公鸡打鸣、鸵鸟走路以及青蛙跳跃等,这些均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集中精力听讲。采用该种律动模式,小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和理解发声气息以及游戏运用呼吸,这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2.基于音乐游戏应用的音乐知识教学

一般而言,小学生们都非常喜欢游戏,音乐游戏符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天性,而且音乐游戏可以规范游戏者的行为,这样可以在游戏中实现美的享受。以音乐游戏来娱乐学生,可使其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展示音乐课件。比如,“小动物们在开会,天空突然下雨了,雨水滴在小草、小花上……”;此时,我们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大家从多媒体上能看到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将幻灯片上所看到的画面给大家讲述一下。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让举手或者表现积极的学生做模范,让他们到讲台上来做一个“演讲者”。同时,我们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所讲述的情况归纳总结,并且以歌词的形式,配上节奏朗诵。值得一提的是,须注意进行反复的朗读,让小学生能够理解生字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复杂词语。领读后,让小学生自由朗读;在此过程中,允许学生有序走动,去读给朋友听。第二,用录音机播放音乐,比如《小雨沙沙》等,让学生在听歌时,思考春天的景象。同时,我们可将小学生们共同创作的“春雨图”编号,引导他们将画中的内容用歌词来表达;然后,老师按编号让学生按照歌词学习《小雨沙沙》,并注意控制好他们的声音。总之,采用音乐游戏的方式将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可在一种愉快的游戏中,快速记忆歌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歌词的认知程度。

3.创新教学方式,强化道德教育

在音乐游戏应用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比如,在《国旗国旗真美丽》教学实践中,可采用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程。“同学们,每周一早晨咱们学校都会举行什么活动?什么仪式?”学生的回答几乎异口同声;此时,继续对学生进行引导,“升旗仪式上大家必须保持什么样的姿态,谁能给大家说一下自己的感悟”。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国旗相关资料,并以此来让学生领会国旗的意义。在教会学生《国旗国旗真美丽》一首歌以后,引导学生思考,采用多种形式表达歌曲中的内涵与感情。

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应当尽可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体验,创造出适合学生特征的音乐游戏,以此来促进教学。音乐游戏在当前小学阶段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效率。

作者:唐玲颖 单位:杭州市留下小学

[参考文献]

[1]周妮娜.激发兴趣,感受“乐”趣———浅谈低年段音乐趣味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4(10):12—13.

[2]张艳.在音乐中嬉戏,在嬉戏中学习音乐———议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2(03):118

第三篇: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措施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随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对中国当前音乐教育现状的反思,不少专家、学者一致呼吁:改革音乐教育制度和教育方针,其中教材修订便是重中之重。作为实施音乐教育的文本依据和媒介载体,教材无疑是最根本且最重要的因素。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卷》(以下称教科书)无疑是近年来推行音乐教育改革的丰硕成果。教科书从基本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设定、教育方法、音乐基础乐理与文化知识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并且明确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教科书大致从小学四年级教程开始引入相关民族音乐的内容,涵盖西方艺术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五大类,包括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甚至还有古典艺术歌曲、古典文学音乐(如古诗新唱等)。初中教材增加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同时引进世界音乐(如非洲、拉美音乐等)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安排无疑深刻反映了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宗旨,即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文化素养,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知识结构的局限。大多数音乐教师接受的是西方模式的音乐教育,他们本身对中国民族音乐或传统音乐知之甚少,因而,在民族音乐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戏曲和说唱音乐的教学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常常把民族音乐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或者把民族音乐部分当成纯粹的音乐欣赏,照本宣科或不做任何深入讲解,课上只播放音频资料让学生自由欣赏。

2.音乐文化观念的偏颇。有些教师对民族音乐不了解,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有人认为只有钢琴、小提琴、交响曲、室内乐才是音乐,而中国的民族音乐难登大雅之堂,不足以与西方音乐媲美。因而,教学时教授学生的多以西方音乐和通俗音乐为主,学生没有机会听到系统的传统音乐文化的讲解,以至于无从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与璀璨。

3.音乐教学技巧的低劣。当前的音乐教学多为填鸭式的灌输教育,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自顾自讲,学生或交头接耳或昏昏欲睡。一堂课下来,教师过足了唾沫瘾,学生也在教师的喋喋不休中获得了最大限度的“休息”。

4.学生对民族音乐缺乏兴趣。受西方音乐或当下大众传媒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学生对民族音乐缺乏兴趣,有的甚至不知道民族音乐、戏曲、说唱音乐为何物。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我们的周围缺少民族音乐生存的空间,极少能听到民族音乐,即便有也不过是经过流行演绎的民族音乐。由于缺乏兴趣,很多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休息课,对他们而言,音乐课堂就是交头接耳的“茶话会”。有的教师也对音乐课堂认识不足,认为音乐课堂就是欣赏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把45分钟的课堂时间填满就算大功告成。5.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尽管义务教育阶段内免去了以升学率评定教学质量的标准,但很多学校仍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或者对音乐教育投入不足。有的学校音乐课堂形同虚设,课堂上,学生依然在加班加点学习其他科目,音乐教师对此束手无策,校方对此也往往持宽容态度。

三、改进措施

1.学校要重视音乐教育,尤其是国乐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机构,学校有责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学校要为音乐教师提供平台和教育资源,共同促进中小学美育的发展。

2.教师要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音乐教师是音乐文化传承的媒介,没有了传道、授业的教师,文化的传承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承者的思想文化意识决定了传播什么样的文化、传授什么样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

3.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文化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如教科书及其随附的音响资料、互联网等途径,充实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知识构成,增强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与定位,帮助他们树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期待他们能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上能有所作为。

4.教师要改善教学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搜集相关论题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如笔者在去希望小学和贫困小学慰问演出时,教授学生什么是节奏,让同学们把桌子当成鼓面,模仿各种形状的鼓和节奏进行敲击,同学们兴趣盎然,收效甚好。课堂上,还让学生当老师,带领大家学唱从父辈那里习得的民歌。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对民间音乐的兴趣更加浓厚。

5.对传统音乐的教学要持之以恒。文化传承并非一朝一夕可得,文化的积淀也并非三天五天可成,须知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作为音乐文化工作者,我们需要认识到,音乐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我们既不能急功近利,毕其功于一役,亦不能在西方音乐和流行音乐元素的冲击下,丧失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信心。我们可以把中小学阶段的民族音乐教育看作是树立正确传统音乐文化价值观念的途径,一位福建南音研究者就“南音进课堂”的成效曾说过:“可能这些学习南音的孩子,目前根本就排斥它,或者说以后根本不会从事南音的表演或研究事业。但我们相信,这样的教育是对传统文化基因保存与传承的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种无意识,但是一旦有了时间的积淀,这种无意识就会变成本能。老了以后,他们还是会来演奏南音、传承南音。这就是文化基因的力量之所在,所以我们现在的工作不会白费。”因此,只要民族文化的基因在,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一定能传承下去。

作者:姚林辉 单位:战士文工团

第四篇: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

摘要:

音乐是中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中小学生完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的一环。本文就拉萨市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目前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音乐;教学资源;教学方式

拉萨市坐落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位于西藏高原中部,是个在高原上建立起来的城市。我们都知道,拉萨人民比较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音乐是每一个拉萨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拉萨市的各中小学也一直比较重视音乐的教育。

一、拉萨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资源不足

作为德智体美劳发展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国家对音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拉萨各中小学的教学设施也在慢慢的完善中,大多数的中小学都有了上音乐课所需的场地、设备、乐器和独立的音乐教室,但是这些基础的硬件设施在教学的使用上却仍然没有得到完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学资源不足。拉萨市各中小学的班级比较多,但是音乐课堂所需的基本设备、场地、乐器和音乐教室却并不多,只有少数的班级能够在音乐教室进行音乐教学,大多数班级里的学生只能在平时上课的教室学习音乐,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一门相对来说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给普通教室的学生上课时,可能只拿着一本单薄的教科书或者一架电子琴,这样对教学的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二)教学内容安排不当

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一门课程顺利进行并保证收到良好成效的基础。音乐课堂的教学主要是围绕欣赏、歌唱和创造性活动进行的,拉萨市各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普遍以欣赏和歌唱为主,很少甚至根本就不展开丰富的创造性活动。我们就拿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来算,拉萨的各中小学在欣赏与歌唱上至少占用三十五分钟的时间,留给创造性活动的时间仅仅只有十分钟。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他们只有利而无害,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在进行了创造性活动的音乐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才是最高的。我们进行音乐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欣赏、歌唱、创造性活动,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二、拉萨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建议

(一)完善教学资源

一个学校只有拥有了完备的教学设施才能使音乐教学得到更好的完善,拉萨各中小学应当在教学资源方面注入更多的资金。首先,拉萨市各学校应当准备足够的音乐教室,保证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够进入专门的音乐教室去学习;其次,学校还应引进一些基本乐器,不需要人人都有,但至少要保证让每个学生都有使用到乐器的机会;最后,学校还要将多媒体应用到课堂,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整理和歌唱视频的观看,使学生获得更直观的审美体验。

(二)转变教学方式

不仅仅是拉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方式都普遍存在问题,也不仅仅表现在音乐这一门学科上,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有体现。音乐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比较灵活的特点,所以在音乐教学上绝对不可以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拉萨市各中小学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应当适当的转变教学方式,不要只是一味的向同学们讲授单调乏味的音乐知识,也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歌唱水平、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关系着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是提高并保证学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拉萨各中小学的音乐教师队伍一直是不完备的,大多数学校只有1~3个音乐教师,且这些音乐教师只是简单懂得一些基础音乐知识,对音乐其实并没有多深的研究,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拉萨中小学想要继续发展音乐事业的重中之重。首先,拉萨各学校应当壮大音乐教师的队伍,招聘一些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来进行音乐教学;其次,学校应建立教师培训团队或是鼓励教师自主的进行音乐学习以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和素养;最后,学校应当适当的对优秀的音乐教师进行奖励。

(四)开发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指地方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开展的服务于地方、立足于地方和归属于地方的课程。由于拉萨是个多民族的城市,且地理位置特殊,除了现代流行音乐外,还有其独特的民族音乐,这也是拉萨各中小学在音乐教育中的绝对优势,所以拉萨各学校应积极的将民族音乐引进课堂,开发适合拉萨的地方课程,利用绝对优势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拉萨市如果想要继续发展音乐的教育,仅靠现在的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完善教学资源、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发地方课程,只有将以上几点结合才能使音乐教育长足稳定的发展。

作者:次旦朗杰 单位: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2013级音乐学(师范)班

参考文献:

[1]唐小雯.拉萨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发展[J].西藏教育,2014,(06).

[2]况云丽.拉萨市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J].西藏教育,2010,(04).

[3]洛桑曲尼,次珍.拉萨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以六所学校为例[J].西藏教育,2011,(11).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育重要性

摘要:

人类社会不知何时就已经出现了音乐,在人类还没有出现语言时就用声音的高低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乐器的出现,音乐开始慢慢进入人类的生活,俗话说,音乐反映了人类的生活。音乐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丰富人的想象力,促进人们的智力发展,当我们还在摇篮之中的时候,就常常听一些摇篮曲和其他节奏欢快的优美音乐,收音乐的熏陶,孩子上学以后,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音乐,课间活动伴随着音乐,音乐课上有美妙的歌声,吃饭睡觉都在音乐的萦绕中,因此如何有效的开展小学音乐教育化成了小学教师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重要性

音乐反映了人类的生活。音乐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丰富人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当我们还在摇篮之中的时候,就常常听一些摇篮曲和其他节奏欢快的优美音乐,收音乐的熏陶,孩子上了学以后,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音乐,课间活动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在人的幼年时期,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增加音乐教育,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日常活动,还增加了孩子们对美的认知,增强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所以音乐在学生的小学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循序诱导,抓住学生学习兴趣

艺术活动可以加强人与人的交流,包括学生,可以让我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由于音乐的节奏和律动以及舞蹈动作的安排会使人类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能使人发自内心的感到快乐,可以激起学生的的创造性和了解这个世界的兴趣,学习和他人之间的交流,首先我们要采取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比如讲故事、绘画、语言、动作、舞蹈、语言、选取对于合适的教材,在低年级的音乐教育中可以采取愉快的游戏活动,高年级可以引导学生记忆音乐的旋律,让他们体验音乐的内容,学生在在听音乐的过程之中培养音乐的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

二、选择内容的多样化

我们老师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之中要选取不同的音乐素材来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教学,同时注重学生的可接受性,当然,音乐选材中生活性是很重要的,要能吸引学生。光听音乐并不感兴趣,因此只忙着做自己的事,对音乐置之不理。活动中加上故事、模仿、游戏、乐器模仿等形式后,孩子们都兴趣高涨,立刻参与活动中。因此,音乐的选材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选一些小学生理解不了的音乐,那么他们自然提不起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老师选择的音乐要贴近学生的世界,让还是有了解和学习的欲望。

三、音乐欣赏———幼儿美育的关键途径

音乐鉴赏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要想让学生们走进音乐的世界,就必须让他们了解音乐。在学生小学阶段,对音乐还没有完全的认知,所以老师们的责任就是通过音乐鉴赏让学生来认识音乐。老师将适合小学生欣赏的音乐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放出来,让学生们沉浸在音乐的美妙世界,让学生们全身心得到放松。让学生们慢慢的去了解,认识音乐的美妙,知道音乐能够使人愉悦,因为学生们只有自己沉浸在这个音乐世界的时候,才能用心体会音乐。实践远远比说教让人学到的东西多。

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能力

音乐欣赏是一门艺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很难集中,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差,如果选取一些单调乏味的歌曲就很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小学的音乐活动中,歌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难以表现各种体裁和风格的歌曲,教师在乐曲的选材上受到了局限。音乐欣赏往往可以弥补其他音乐活动所选曲目在风格、体裁及艺术手法上的不足,让学生接触大量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品味,开阔学生们的音乐视野,充实他们的音乐生活。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孩子们对于音乐的品味和鉴赏能力,增强孩子综合能力。

五、结语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这件事上,所以这就给老师带来了严峻地考验,老师要用自己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游戏中让小学生来学习音乐,也可以举办小型的歌唱比赛,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音乐。小学生在听唱看的实践中体验音乐,并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的全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表现自己,结合图片的展示,语言的讲解,以及动作的表演等等一系列形式帮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从而领略体验到音乐的精髓。充分发挥故事在学生音乐欣赏中的作用,让音乐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总的来说,在学生的小学阶段,音乐的教育能够给学生的带来很大的益处,让学生们增强了对这个世界的美的认知,对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大有好处,能够从小提升学生们的气质,甚至有可能挖掘某些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潜能。音乐最重要的是能给学生们带来快乐,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享受音乐热爱音乐,最后让音乐真正服务于我们。

作者:曹越飞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中小学音乐教师丛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姚便芳.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指要[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3]翟晓江.小学音乐教育新视野[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

[4]李妲娜.世界音乐教育集萃[M].漓江出版社,1991.

第六篇:中小学音乐教育学生创造能力培养

摘要: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为首要目标和任务。作者通过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及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中小学学生的重要性,并为今后的音乐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音乐教育;创造力

1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教育观念上:

人们所掌握的知识是一切发明的前提,树立创新的观念,转变传承性的教育,并不是说把基础知识的要求降低,而是让学生去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真正的懂得如何学习音乐。现如今的学生被逼着学习各种乐器,不按照艺术自身的规律,只致力于技能的操练,为了使学生掌握技巧,家长对学生威逼利诱,练不好非打及骂。老师在培养学生时,也以独唱或者独奏去要求学生,没有任何配合协作方面的学习,使得学生逐渐的对音乐产生厌烦,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致。老师与学生的评定也变成了学生能唱出怎样难的歌曲,几个升降号的调式,打出多么复杂的节奏,只顾音唱的有多高,而忽略了音乐的灵魂———感情。学生每天都是无情感的机械的去进行音乐技能的训练,而这样的音乐学习和教育,违背了音乐的初衷和本性,更与音乐人类学的原理相悖。

1.2教学方法上:

当前的音乐教育,最重视的是技能,因此在音乐学习中技能永远是放在首位的。在音乐的表演中,也要求学生的动作整齐,对学生的评价也是看与别的同学学习的是不是一样的知识,因此导致了学生学习的千篇一律,表现的千篇一律,评价也是千篇一律。这种做法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创作性、天赋和灵感。我国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都是重视教师的授课,“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老师讲课,模仿老师的动作,没有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去学,也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传统的教学也使得学生的创造性受到打压,教师喜欢乖巧的、听话的学生,活泼好动、乱摆弄乐器的学生却会得到老师的数落,从而使得学生的创造性和胆识在老师的一再制止中消磨殆尽。就如同听到的一个笑话,老师问学生“十五的月亮像什么?初一的月亮像什么?”学生回答“十五的月亮像玉盘,初一的月亮像镰刀”,老师就会非常满意,如果学生回答“十五的月亮像个大饼,初一的月亮是被咬过的饼”时,老师就会非常不高兴,觉得学生的答案不符合规矩。这些虽然是几年前的事情了,但其中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1.3教材上:

在教材上,以往使用的教材拥有非常严密的逻辑和安排,也使得学生和老师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少,这就与音乐本身具有的创造性相悖。现行的音乐教材在这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没有给予大的空间。

2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音乐教育过程中,教育就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台下坐着听、坐着练、坐着想,没有学生想象与创作的空间,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在音乐教育中,只有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与教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进行课程的学习,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为核心,让学生学会自觉学习,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才会使课堂丰富起来。

2.2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有兴趣的事情的接受能力比没有兴趣的事情接受能力要好很多,因此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兴趣中成长。学生一旦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就会自主地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由此可以看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增加知识的亲切感与真实性,也可以以教学目的为导向,设计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故事等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抓住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进步。

2.3重视创作教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作教学属于审美教学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创作教学可以运用到音乐教学的各个方面。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个是节奏的创作,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节奏接龙游戏或者模拟动物叫声节奏游戏等等,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准确的去了解和运用节奏。二是歌词的创作,要积极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所学习和掌握的词汇、句子,进行歌曲的改编和创作。第三是动作的创作,鼓励学生根据所听到的旋律和音乐进行即兴动作创作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挖掘学生潜能的方法。2.4开展音乐活动课,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音乐活动课去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创造力的挖掘,进一步达到对学生全面的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更加可以陶冶性情,也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意义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洗涤心灵,鲜明的节奏与旋律,更会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中小学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音乐有利于心灵和感情的滋润,对学生情感和审美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的三大基本特征就是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乐观向上的态度与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加形象地去认识客观世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在音乐课上,学生集中注意力欣赏音乐,可以发展其记忆力和想象力,活跃思维。在乐器演奏过程中,学生将手、脑、脚、眼协调配合,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作者:李密 单位:新绛二中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著.艺术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杨雁斌编著.创新思维法[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3]周莹莹.新时期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概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

[4]焦瑞.太原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5]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第七篇:小学音乐教育学生学习兴趣激发

摘要: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水平相比之前也得到了显著地提升。在此过程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也有效地改善,相比之前传统教育更加关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文章首先针对当前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影响学生兴趣培养的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随后又针对具体因素就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兴趣提出了几点操作性较强的建议,以希望能够对后期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兴趣;培养

引言:

在当代小学教育领域,音乐属于一项不可或缺的课程,音乐教学的实施,对于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与艺术欣赏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是保证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就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来看,由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低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不到任何有效地保障,而且对于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意义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加之其它诸多方面问题的存在,对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培养产生了极大地制约。所以,基于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如何有效地调动和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学习兴趣也就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1影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

1.1音乐教师教育观念的滞后性:

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整体素质水平及自身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一个清晰地认识;认为音乐教育并没有什么值得去教授的内容与价值,这是一种严重错误的教育观念,也正是由于受到这一错误观念的影响,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只是单纯地进行唱歌学习和歌曲聆听等教学形式,这种单一化的教学形式对于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与意义。

1.2忽视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给予了进一步的强调,强调现行的学校教育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而且还要保证所有的教学工作都要始终围绕着学生来实施。但是,在之前绝大多数的小学教育中,特别在音乐教育中,教师依然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却没有一个足够的重视,采取的也是一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极大地降低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1.3课堂气氛的枯燥性:

现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小学音乐教师由于创新思维的缺乏,在教学实践中也很少利用周边有利因素进行创新式教学,依然采取一种固化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无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也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最终造成师生间交流与互动的缺失,致使课堂气氛活泼性与感染性的严重缺乏。

2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的有效策略

2.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生的主要特点就是拥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活跃的思想,其都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教师与同伴的肯定。对此,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也就需要能够正确的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教师而言,要在保证自己教学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还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条件,保证学生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尊重;加强教学引导,促使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比如,在某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每次的课堂开始前五分钟,都会先让学生进行独唱或表演;课堂进行过程中,也为将更多地时间留给学生,供学生自习或讨论,讨论过程中可以是师生间的对话沟通,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既可以是由学生充当教师进行的演唱,也可以是结合某一创造性的问题进行小组式合作讨论。由此,不仅促使学生的个人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同时也将教学课堂打造成了一个学习的乐园。

2.2创设教学情境:

在后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小学生对的发展特点,如较强的好奇心等,并再结合具体的课堂内容提前营造出一种愉悦轻松地音乐学习情境氛围,使学生能够乐意参与其中,而且在课堂之中也做到了全神贯注,促使音乐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提升。比如,在讲授《东郭先生》这一课时,首先教师就可以先对学生将“东郭先生”这一故事讲与学生听,并将提前准备好的一些古代服饰和画有狼头的教具展示于学生,学生也往往会对这些事物有着极高的兴趣,所以通过如此安排,学生也必定会情绪高涨,从而也实现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

2.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作为新时期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教学设备,其成功的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空间与时间限制,也促使学生的音乐视野得到了有效地开拓;借助多媒体,进行相应动画情境的设计,不仅有效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其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地提高。比如,在学习《男儿当自强》这一课时,首先就是就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一段相关视频,如《黄飞鸿》等,先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随后教师再在学生这种高涨的情绪中向其讲解作品的结构、主题等内容;最后再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去感受,帮助学生对音乐有一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小学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发挥出了关键性的作用;音乐教学工作的实施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音乐知识,而且也实现了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的有效培养,帮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最终促使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界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工作也必定会得到不断的突破与发展。

作者:金榕 单位:福州市华侨小学

参考文献

[1]刘亚玲.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策略分析[A]..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总第4辑)[C].:,2015:1.

[2]刘艳,王树娥.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24:214-215.

[3]何娜.浅探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通俗歌曲,2016,08:182-183.

第八篇:农村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伴随科技的进步,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各方面均有了明显改变。在中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如何如今也是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新课程背景下提升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效果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新课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前言:

新课改在我国经过多年发展不仅拥有了多种教学形式,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社会更加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通识教育等,而音乐教育正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其不仅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也能够使当代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教育改革后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教育要求,而我国教育界也在为此不断做着努力,如今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虽然较为乐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1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1.1重视程度不够:

如今我国虽然已经开展了多年教育改革,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就,但在校园教育中,校方、家长以及学生三方面均未能够完全适应新课改理念、要求以及模式,不论对于任何阶段的学生而言,成绩依然是最重要的。不难发现,如今中小学校虽然已经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但往往过于流于形式,学校依然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主要学科的教学中。音乐课时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处于严重的劣势下,很多学校的音乐课时一周内不会超过两节课,有些初中学校周课时仅仅只有一节或者甚根本没有开设,加之其他学科老师对音乐课时的占用,使原本就有限的音乐课时又面临着减少的局面[1]。

1.2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及能力有待提升:

我国师资力量匮乏已经成为既定事实,虽然近年来教育部门通过引进特岗充实了部分师资,但依然没有真正解决此问题,同时由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降低教师准入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教师总体质量。尤其在音乐教育方面,鉴于该学科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其在选择教师时也不会做过多考量,导致许多音乐教师或是缺少相关经验,或是教学方式老旧,难以符合新课程背景要求,而在民族音乐教学方面所显示的不足会更加明显,很多教师自身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传授能力有限,这也成为了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一大阻碍。

1.3教学技术方法陈旧:

音乐教学中若能够使用正确的教学技巧,恰当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施,既可以充分引发学生兴趣,也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对于民族音乐而言,其传播方式难比当代流行音乐,但其别具特色的感觉更能带给学生异样的感受。然而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的形式一直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陈旧,一般是教师领唱学生跟唱抑或仅仅是听听录音的形式。学生在不了解民族音乐的情况下,很难被民族音乐吸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有直观的了解。在教学方式上应摒弃“填鸭式”教学,在教学中积极使用新型教学方式,并教会学生发声技巧、演奏技巧等[2]。

1.4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

随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中小学生所接触流行音乐机会增多,而流行音乐其独有的特质与中学生特性极为相符,能够轻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反观民族音乐,其形式较为普通,且长期未做出任何变化,使得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使往往难以提起兴趣,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民族音乐很土、不够潮,民族音乐不应该被放入现代音乐教学中等诸多现象。此种心态既与学生年龄、青春期心理以及生活习惯有关,又与民族音乐自身特质有关,同时也与教师的教学有一定关系。

2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农村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效果的相关措施

2.1拓展民族音乐课外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各个学校均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并且近年来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在重大节庆节日里均开展文艺演出,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等,歌曲演唱是必备节目之一,但民族音乐类节目却很少有人表演。鉴于此,学校可以鼓励有相关特长的老师带动学生参与到民族音乐的表演中去,节目编排指导时可以对学生说“此种形式可以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等,以此来激励学生;另外,学校也可以积极邀请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方面造诣较高的专业人士来学校开展音乐讲座,并现场为学生做表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校也可以在校内开展民族音乐比赛,此种形式不仅会丰富校园生活,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时更加认真[3]。

2.2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自不必说,然而我国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还需要提升,今后学校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新课改要求,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使民族音乐课堂不再单调、枯燥。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介绍理论知识外,也要通过实践课堂来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演唱技能的掌握。另外要实现多元化评价,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要随便下结论,更不要在评价学生时使用不恰当词汇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反而应使用带有激励性作用的话语,此种评价方式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评价方式中的弊端。

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农村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体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民族音乐的传承,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当代学生每天处于繁重的学业中,导致其对于主要学科外的课程很少会产生兴趣,这也使得民族音乐教育效果长期难以得到提升,为了缓解此种现象,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完善了音乐课教学模式,但即使如此该方面也依然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作者:孙熇 单位:甘肃省文县梨坪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胡振邦,张晓华,郭志山.新课程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大舞台,2011,(11)10:154-156.

[2]余复生.新课程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艺术教育,2014,(02)05:74-75.

[3]米庆华,米丽娜.藏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以四川省阿坝州为例[J].大舞台,2013,(06)08: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