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讨论(10篇)

小学音乐教学讨论(10篇)

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势

摘要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刺激。信息技术通过图像的翻滚、色彩的变换及声响效果等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为此,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爱学。

关键词

音乐教学;信息技术;整合;优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小学音乐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其根本目标在于提高教学效益,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作为教学的资源来源和认知工具的作用,促进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

一、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刺激。信息技术通过图像的翻滚、色彩的变换及声响效果等,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为此,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爱学。例如,《两只懒乌鸦》是一首活泼、诙谐的歌曲。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根据这首歌曲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教学方案,通过讲述《两只懒乌鸦》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播放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精美的动画片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学生,开始了新课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一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反映,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存联系。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教师运用计算机可以边演示、边引导,使学生逐步进行总结归纳和抽象概括,让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吗,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信息技术有声有型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树叶儿飘飘》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课前,我用《小树叶》的音乐通过编辑组合,配以画面,制作成动画。上课时,我让学生模仿小树叶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进行律动,然后在屏幕上呈现一则谜语,让学生猜一猜,接着播放小树叶的动画。请学生说一说小树叶是怎样来面对离开大树妈妈的怀抱?再让学生看另一段动画———《树叶儿飘飘》,这时乐曲和画面变得轻松活泼,学生一边跟着唱,一边模仿燕子、蚂蚁和小鱼儿的动作。学生边唱边做,在不知不觉中一首较难的歌曲就这么轻松地学会了。

三、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计算机能够向学生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丰富感性的材料,有利于强化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丰富学生的思维与联想。所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把它运动到音乐教学中,对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在上《小雨沙沙》一课时,先播放一段雨声沙沙的录音,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教师再用动画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根,长出绿油油的叶子……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听音乐,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词义,同时也培养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力。学会了唱这首歌曲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种子的发芽、生根、长叶。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一音乐的主题、旋律、节奏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实现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综合,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艺术创新的能力。在欣赏教学中,把聆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再加上简介精辟的语言引导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我们的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必须符合音乐教学规律;教师必须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优化教学过程的新措施。只有把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化地应用到音乐教学中,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

作者:孙成义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响水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儿童教育学.

[3]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

第二篇: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摘要】

本文立足于寓教于乐、轻松学习,着重探究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

小学音乐;以人为本;新途径

一、以人为本的音乐教学新理念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着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以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其中。并与学生共同思考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到促进作用,只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与积极性,才能有效提高学习的效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同样如此。小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心智不够稳定成熟,因此不具备良好的学习自觉性,若对音乐这门学科感到有趣便会积极参与,反之则很难集中注意力。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新途径

(一)激发学生兴趣,开启灵魂之门

如上所述,学生本身若对学习充满兴趣,自然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这对学习也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小学生正处于年龄中的好奇阶段,教师可以针对此点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是一门能充分调动学生听觉的艺术,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仅仅依靠听觉势必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面对这样的情况,若教师能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教学情境,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继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例如,在进行《小小粉刷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开展活动所需要的活动道具,如:用纸折的小帽子,刷子以及颜料,然后让学生自己扮演粉刷匠,还原作品情境,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亲身感受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现代学生对电脑的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设情境,开启心灵之窗

孩子天生拥有纯洁的心灵,也让孩子始终保持着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并伴随着孩子探索生活中的奥秘。孩子的世界更是多彩的世界,犹如万花筒一般绚烂多彩。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和谐、欢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着愉快的心情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并以欣赏的眼光走进音乐的梦幻殿堂,启发孩子的心灵。孩子喜欢幻想,拥有极强的想象力,也是孩子表达自身想法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围绕学生思维创设教学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布置教师环境时,采用与音乐相关的道具、挂饰等。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由境生情,继而触发对音乐的情感。如在进行《动画说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各种小动物发声的方式开展教学,或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生动的画面,在配合动物的声音,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极富童趣的情景中肆意感受。在知道学生学习歌词过程中,应秉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让学生带着感情进行朗读并配合自己的肢体语言,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气氛活跃的音乐课堂,极富童趣的音乐氛围,让学生都争相表达自己的感受,兴致勃勃的与小动物互动。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将情境教学应用到小学音乐日常教学过程那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的勒戒音乐的教学内容,继而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三)因材施教,开拓创新之路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围绕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兴趣开展教学。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熟悉、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小学生因起年龄因素,生性好动切喜欢模仿自己喜欢的失误,在日常生活中会不遗余力的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老师或其他同学的认可,其思维方式也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质,并将之灵活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动的特征开展相应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将人体作为表演乐器,并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借此活跃课堂气氛。如,一次在进行《过新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按照往常的管理将本节课中所需乐器准备好并放在旁边,接着便为学生播放范唱。当学生听到“咚咚咚咚呛”声响的时候,部分学生不由自主的剁着脚,周围的学生也收到了感染,随机争先恐后的模仿,原本我打算立即制止学生,突然在我心头涌现出一个灵感,于是我将计就计的说道:“小朋友们,你们能通过自己的身体发出与歌曲节奏相符的声音吗?”这时一个学生说到:“我会吹口哨”,另一个学生则回答:“我会打响指”。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学生纷纷开始寻找自身的音乐潜质。最后,我将学生找到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为歌曲伴奏,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解决了教学器材的问题,并让每个孩子都积极的参与到了其中。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与音乐相关的乐器,如废弃的矿泉水瓶、瓷碗、金属管等。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身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结论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之上,不仅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顺应了时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音乐教师也要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事,围绕学生兴趣点开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健康的成长。

作者:聂晓敏 单位: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参考文献

[1]赵东秀.基于“以人为本”理念浅析小学音乐教学新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2):91-91.

[2]刘晓青.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和谐教育观[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1):101-103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学互动教学应用

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可以实现教学知识的丰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实现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为此,阐述了互动教学的涵义,以及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音乐;互动教学;涵义;应用

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教育界一致提倡的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智慧,更好地传承音乐知识,提高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下面,笔者重点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进行了分析。

一、互动教学的涵义

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先生提出了“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鉴于此,互动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一经提出这个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普遍的重视,互动教学提倡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激励学生之间互动沟通,加强合作,以及提出情感是学习的强大动力,从而推动集体与个人的一致发展。互动教学理念优化了传统的“你教我学”的教学思想。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但能够突破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而且能够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从而能够培养素质较高的音乐人才。而我国颁布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等注重实践性、人文性、审美性相结合的音乐教学,以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与探究思维的发展,明确教师不但是教学知识的传播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倡导者、组织者,以及提出了改革基础教育的理念,这就是在现代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最理想的实证。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的策略

1.创设快乐和轻松的教学气氛

互相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以使学生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可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轻松。这是由于想要使学生充分地体现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只有在轻松的教学气氛当中才可以做到。并且,快乐和轻松的教学气氛也可以实现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2.创设相应的问题教学情境

处在小学时期的学生,有着十分强的好奇心理与求知欲望,小学音乐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这种现状营造相应的问题教学情境,借助问题教学情境组织互动教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知识合理、科学、有效地设计问题教学情境,借助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增进师生间的互动,推动互动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教师在教授动物说话这一部分教学知识的时候,能够结合教学知识提问学生:“你们认识哪些动物呢?”要求学生回答与探讨,然后借助营造的问题教学情境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紧接着,教师唱一些关于动物的歌曲,要求学生猜测这首歌曲当中牵涉到的动物的名字有哪些。因为学生都非常好奇,能够集中精力听教师的歌曲,进而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互动教学当中去,从而探究到问题的答案。教师营造问题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互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但注重师生间的互动,而且尤为注重生生间的互动,教师能够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对一些情景剧进行演绎。学生间互动与合作交流,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实现学生间情感交流。教师首先划分学生为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演绎情景剧,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师安排的互动任务。

4.重视优化与反思互动教学

在小学音乐互动教学中,教师需要跟学生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欣赏和尊重所有的学生,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梯度地设置教学课程,为学生创设参与感悟的空间与时间,从而有效地激发所有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和热情,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当中学习和掌握大量的音乐知识,以及学会一些音乐技能等,持续地推动教学课堂良性互动的进行。当学生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困难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有效地引导和点拨。并且,教师通过特殊的方式演示教学知识的过程中,还需要反思互动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科学地评价和全面地概括教学的教学规划、教学要求、教学效果等,也就是根据教学当中存在的缺陷,注重教学策略的调整,从而更加有效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互动教学模式,最终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探究,只有仔细地梳理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根据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地应用互动教学模式,才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实现理想的音乐教学效果。

作者:王文凤 单位:青州市职工子弟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生音乐兴趣培养探索[J].现代阅读,2013,(21).

[2]程一萍.解析小学音乐节奏训练中的教学体会[J].现代阅读,2013,(21).

[3]唐晶晶.多元化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2013,(21).

第四篇:小学音乐教学民族乐器探析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小学教育阶段,传统的音乐教学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教师将民族乐器带到小学音乐课堂上成为当前教育的必然趋势,不仅可突破音乐教学“技艺性”的限制,还能够拓展教学内容。基于此,笔者针对民族乐器和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作重点探析和研究,并制定部分科学举措。

【关键词】

民族乐器;小学音乐教学;融合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民族乐器逐步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乐器教学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中民族乐器作为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更是有着独特的教学效果和教育价值。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应高度重视民族乐器教学,完善和补充教学设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并传承和发扬音民族乐器的艺术特色。

一、完善民族乐器调动学生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与民族乐器的有机融合,首先应完善民族乐器教学机制,为教学提供硬件设施,通过增加资金投入,让学校的师资力量、课时安排和乐器设备满足教学需求。小学音乐教师在民族乐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监督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应借助民族乐器的与众不同调动学生参与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思想情感为切入点合理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民族乐器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比如,在进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教学时,教师可将现代琵琶带到课堂上,让小学生亲身见识到真正的琵琶,用琵琶演奏这首歌曲可有效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运用情感联想法,让学生在专注的聆听、模唱中感受音乐旋律,体会到歌曲中表现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性格和情愫,感受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染力。然后,教师可再演奏几首经典的琵琶曲,诸如《塞上曲》、《十面埋伏》、《阳春白雪》和《大浪淘沙》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实现民族乐器和音乐教学的很好融合,学生的学习情绪会随着教师对琵琶的演奏而发生改变,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琵琶的乐器知识。

二、重视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

要想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变得异常生动形象,教师应结合民族乐器的特点运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加强对民族乐器的了解和认识,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充分认识到民族乐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习民族乐器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让学生和民族乐器亲密接触,鼓励他们亲自演奏,同学之间互相配合,使其亲身感受到民族乐器的艺术色彩和魅力。例如,在学习《木鼓歌》时,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音乐和舞蹈风格,认识佤族的打击乐器——木鼓。小学生经过对民族乐器一定时间的学习和使用,已略有小成,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独角戏”模式的出现,而是在进行课前演奏示范完成之后,鼓励他们一起使用木鼓进行演奏,提高其参与度,并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或者教师可使用“唱伴配”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自己组织伴奏和表演,学会运用木鼓感受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运用欢快的声调演唱,表现佤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如此,教师不仅可通过民族乐器丰富音乐课堂,还能够有效改善音乐教学效果。

三、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创造和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是审美教育的主体,教师应结合民族乐器着重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授学生唱歌时,不仅需引领学生从歌词、曲调、节奏等方面感知歌曲的深意,还应组织他们从乐器着手,分析这首歌曲可以使用哪些民族乐器演奏出来,这种民族乐器演奏出的音乐有什么风格和特殊含义等,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以《苗家儿童庆丰收》教学为例,教师可采用悬念教学法,先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这首歌曲,当学生欣赏完之后开始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这首歌曲中能够听出有哪几种民族乐器?这些乐器分别有什么作用?它们的分配与组合能够产生什么效果?等。以问题为导向,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音乐知识学习中,对民族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它们在学习中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并认真思考问题寻求答案,最终发现本首歌曲是芦笙调,表现的是苗家儿童吹起芦笙、敲起铜鼓,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让小学生进一步认识民族乐器——芦笙,进而对歌曲的学习产生动力,学习效率更高。

四、总结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需从小学生的学习兴着手,通过科学设计课堂合理融合民族乐器,发挥民族乐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帮助他们学习音乐知识,培养其热爱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文化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作者:钱宇 单位: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沐徽.关于音乐教学中民族乐器运用的现状及研究[J].黄河之声,2014,18:76-78.

[2]孙艳伟.探析乐器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146.

[3]尤舒华.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应用[J].中国教师,2015,S2:142.

第五篇:中小学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思考

摘要:

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不断壮大,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文化产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各个国家音乐风格不断涌入,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却遇到了瓶颈,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比重较小。民族音乐作为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同样也可以作为祖国深厚情感的寄托和民族伟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象征,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虽然不断提升,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同样存在问题,所以民族音乐教育是否能够在每一所小学中顺利进行,是否能够得到学校和教师的认可,这是我们亟待研究与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音乐教育中审美的层面分析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普及程度与存在的问题,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民族音乐文化;中小学音乐教学;运用;实践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

音乐是一种人类文化行为,民族音乐更是一种文化。各类型的民族音乐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地区政治和经济、地区文化、地区民俗等方面均有所体现。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所产生的音乐文化也是各具特色的。把我国民族音乐教育运用到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中来在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学家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柯达伊(K0dalyZ0ltan1882-1967)、卡巴列夫斯基(Db.kbalefuskuu,1904—1987)等都肯定了民族音乐教育在文化教育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他们认同音乐教育与文化历史、民族特点需要相互融合,既体现历史、又体现民族特色,柯达伊曾经说:“让每一个孩子唱着民歌认识匈牙利”,“如果每一代人不能够很好的继承传统的话,我们祖先的文化不久就将要消失,文化是不能自动永存的,我们正是在为此而工作。”柯达伊所表达的就是传承,传承民族音乐、传承民俗、民风,让音乐作为联接民族与历史的桥梁,他认为“儿童的心灵纯净如水,只有真正的艺术、经得起推敲的音乐才能够拿来教给孩子们。”我国是个地广、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所产生的音乐文化也是各具特色的。201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从中不难看出,教育部重视民族音乐文化,重视民族文化的延续,以此提升对民族音乐的认知,使学生们能够通过了解民族音乐,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民俗、民风,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将民族音乐教育融入中小学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了解各地区的民族历史、民俗、民风,也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让学生从小就了解本民族音乐,从而热爱我国的民间音乐,所以说民族音乐的教育即是音乐教育的过程,更是历史教育、文化教育、民族、民风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民族音乐教育文化一直被世人所忽视,存在着起步晚、发展慢、认识不够、受限等问题,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充分认识此问题,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努力提升目前民族音乐教育的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国民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还是比较轻薄,尤其是正在接受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年轻的受教育者及他们父母的意识中去。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程度如何,方法是否可行,现状如何等问题是我们亟待观察与解决的。

二、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从近几年关于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研究方向上看,高校的民族音乐教育研究内容较多,很少有以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作为研究方向的,主要是因为,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的著作少、教学案例少,教育论述少等三个特点。现阶段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关于民族音乐文化内容的融入的方式融合性不够,小学阶段的民族音乐教育以聆听为主,让学生们了解地区的民歌、民间舞蹈,而中学阶段的民族音乐教育以通过学习传统的民间音乐方式,引申出了解戏曲、曲艺的主要种类的代表人物,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民族音乐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很多中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对民族音乐的喜欢,对流行音乐的掌握程度也明显偏高,他们大部分人都能随口哼唱出很多流行音乐,但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人员将历史进行沉淀,创造出各个民族的特色民族音乐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我们一定要将它延续传承下去,那就必须有一系列如何贯彻好新课标对于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具体实践方法。

三、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

很多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营造出民族音乐教育的氛围,设计出很多丰富多样的音乐教育活动,但大部分活动缺乏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们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本质,音乐审美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人文内涵的认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引导中小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与音乐艺术的审美进行结合,只有学生们了解基础知识,才能领会音乐中透露出来的民族的历史,才能让学生们对民族历史的理解与民族音乐产生共鸣。在大多数的民族音乐课上,音乐教师基本延续以灌输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但这种教育方式对民族音乐教学开展是不适合的,传统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互动、合作的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开展让学生们设立题目的民族音乐讨论方式,更适合民族音乐的教学,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不仅能够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乐趣,从而引申出学习民族历史的兴趣。假设,学生喜欢民族音乐的程度和喜欢西方音乐、流行音乐的程度是一样的,那么民族音乐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民族的历史会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会有更多的人欣赏我们的民族音乐,所以,如果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加入西方音乐的元素、流行音乐的元素,引导学生们利用不同风格的音乐表现形式来演绎民族音乐,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把相关歌曲介绍给学生,并把该歌曲背后的民族历史展示给学生,学生学习了民族音乐,并加深了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从而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有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意识,不但要有理论为基础,具备民族音乐教育的专业技能,更要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音乐教育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作者:赵木希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第六篇:小学音乐教学问题策略

【摘要】

音乐是让的心灵得到真、善、美的升华,潜移默化地达到了人格的完美境界。在音乐教学中始终贯穿着德育教育;分析当前音乐教育面临的现状;解决音乐教学问题的策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音乐;德育;现状;策略

音乐的特点是以声传情,以音激情,以情感人,以乐育人,在声情并茂的音乐过程中,使人的心灵得到真、善、美的升华,潜移默化地达到了人格的完美境界。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音乐教育。下面我从几方面谈一谈当前音乐教育给我带来的思考。

一、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根据歌曲的意境和思想感情,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因为音乐能对学生唤起多种多样的情感,我们必须用音乐旋律,节奏的艺术,用优美高尚的音乐去熏陶他们、感染他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调动音乐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审美能力,进一步形成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即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健康美好的发展。

二、当前音乐教育的现状

音乐教育在农村这个大环境下,作为教师,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什么?怎样帮助学生,怎样使我们的孩子敞开心扉,绽放属于自己童年的欢笑,我们希望音乐教育,能给予学生终生受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让学生童年的欢笑,扫去他们因父母不在身边,而带来的那片阴霾。

1.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村的基础设施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在现实中,我们一堂音乐课的教学,需要依靠现有的教育教学设备,而教育教学设备不足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在缺少教学设备的情况下,以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可能让孩子们自己配备音乐器材,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多的是依靠音乐教师的描述和多媒体演示。学生很少有机会亲身体验。

2.教育师资队伍。农村专业音乐教师资源缺乏是农村小学普遍面临的问题,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面临的是更多学生的渴求。音乐课是孩子们喜欢的课程,是孩子们能大声唱出自己的声音,唱出属于自己年龄段心声的课程,我相信,师资问题在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关注中会逐渐转好。

3.学生资源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年轻人走出了农村,老年人却留了下来。农村的很多孩子基本上是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在缺少父母陪伴和爷爷辈的浇灌下,农村留守孩子性格往往比较内向,容易偏激,农村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考验,我们希望音乐教育能给孩子们心灵一个宁静的港湾,希望能通过音乐来帮助他们减轻心灵的创伤。

三、解决音乐教学问题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农村青年教师,如何使音乐课在最大程度上教育学生,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学到终身受益的技能和方法呢?作为音乐教师,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音乐教育教学目标。有效率的英语教学是建立在一个总体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上的,要让音乐教学目标充满灵性,就要体现在每一节音乐课上,教师要一步步地培养学生,我们应该多给点时间和耐心慢慢培养他们,让他们有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这也是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基本要求,在拥有一颗恒心的情况下,孩子最终会走进音乐的殿堂,音乐无国界,有的只是心灵的沟通和传承。

2.了解音乐教育教学内容。为了让音乐课堂充满有效性,教师必须深入了解课堂教学内容,更好地备课,所以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备课不能简单地照教科书,音乐教学的内容,应该体现教师自己的风格特点和原创性,歌声飞扬的课堂教学自然会紧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生有了兴趣,那么我们音乐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3.明确音乐教育教学对象。好的音乐教学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前期的准备工作还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去教学,这样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也达不到教学效果。

4.教师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备课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真实的音乐基础和音乐水平,了解学生现阶段的思维习惯,寻求适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欣赏方法。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他们配备某种音乐器材,他们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教他们唱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灵性,需要我们给予引导和鼓励,我们应该多给予赏识。学生就会有更多的动力和自信心。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还在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在教育学生时,要想让学生拥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我们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总之,音乐教育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判断力强,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美,表现美的一门重要学科,他将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搞好音乐教育,必须深入音乐教学改革,大力宣传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勇于在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研究领域中放开手脚,探索前行,整体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作者:张承扬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天岗湖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陈春丽.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学园,2015(03).

[2]贾荣.试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音乐时空,2012(11).

[3]张敏.浅析小学音乐教学问题及策略[J].文理导航旬刊,2013(18).

第七篇:小学音乐教学学生音乐兴趣培养

摘要:

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从所教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学习规律等具体实际情况出发,采取能切实调动其音乐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以此作为切实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兴趣;舞蹈;游戏;流行音乐

新课改提倡“兴趣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充分引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好奇心、求知欲望以及学习积极性,并以此为基础为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在该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学习能动性,进而最终实现掌握学科基本技能、发展学科综合素养的良好目的。那么,小学音乐教师如何才能将“兴趣教学法”更加恰当、灵活地运用在自身的音乐教学实践之中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引入舞蹈,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爱玩爱闹,不倾向、也不愿意始终安安静静地坐在课堂上聆听教师教授所谓的音乐知识点。鉴于此,笔者在教学时,多会从小学生的上述性格特征出发,将伶俐、节奏性较强的舞蹈动作适时融入具体音乐曲目的教学之中。例如,《动物说话》这一儿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小鸡说话叽叽叽,小鸭说话嘎嘎嘎,青蛙唱歌咕呱呱。由于歌词中所涉及的小动物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动物,学生对其惯有的举止动作也较为熟悉。因此,在展开对这一儿歌的教学时,我特意为学生编制了如下的舞蹈动作:小鸡行走时头一伸一缩,双脚飞快前进;小鸭走路时抬起屁股、左右扭动;小青蛙则是一蹦一跳地向前行进。要求学生在歌唱时,还要对动物走路时的动作、形态进行模仿。这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小学生从座位的束缚中很好地解脱了出来,使得他们的音乐学习更增添了无数的趣味与娱乐性。如此,便极大地激发与调动了他们关于《动物说话》这一音乐曲目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引入游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在游戏中他们往往能最大限度地放松身心。考虑到这一点,笔者在小学音乐教学时会适当将特定的游戏形式融入具体音乐知识点的教学之中。这一做法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充分契合了小学生对游戏的心理主观需求,能以此为契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游戏背后所蕴含音乐知识点的浓厚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笔者自身的教育实践便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如,在教学“×××××”这一节奏时,我带领班上的学生进行了如下的课堂游戏:首先,认真回忆自己学过的五言古诗,随后将该古诗代入到“×××××”这一节奏之中,并以该节奏为基础,对自己所熟悉的五言古诗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般一来,使得学生意识到原来音乐节奏还可以这样进行学习,如此便通过上述古诗代入的课堂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于“×××××”这一节奏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使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持续地投入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为学习效果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三、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引入流行音乐,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流行音乐,即指那些在特定时期内在社会上获得广泛关注,并得到大范围普及与推广的音乐曲目。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的歌词简单、节奏性较强,便于各阶层各阶段人们的理解与记忆。也正因为如此,它们逐渐具备得到社会大众广泛喜爱与传唱的重要基础。在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已成为每个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鉴于此,笔者认为,既然将小学生单纯固定在音乐教材所提供的曲目学习之中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毕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其他的音乐。因此,适当将包含积极、正面影响的流行音乐引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也不失为顺应小学生追求时尚潮流、调动其音乐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如,在学习《只要妈妈露笑脸》这一音乐曲目时,我就特意为学生选取了时下以“母爱”为话题的流行音乐曲目,像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并向其认真讲解了该音乐曲目所表达的感人内涵。在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巧妙点明:其实,我们教材上也有一首以“妈妈”为主要歌唱对象的歌曲,这就是《只要妈妈露笑脸》。如此一来,就将学生原本只针对于流行音乐《听妈妈的话》的学习兴趣引申、转移到《只要妈妈露笑脸》该音乐曲目的学习上来。极大地保证了接下来《只要妈妈露笑脸》这一歌曲的正常、有序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对“兴趣教学法”显著优势的最佳阐述。

对此,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从所教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学习规律等具体实际情况出发,采取能切实调动其音乐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刺激学生源源不断地产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并最终确保良好音乐学习效果的获得。

作者:方舒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前店小学

参考文献:

吴翠红.新课程与音乐兴趣培养[J].中国音乐教育,2004(7).

第八篇:小学音乐教学浅论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一线教师应当重新审视音乐的独特教育功能,在确保学生掌握基本音乐常识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式教育,这样才能将音乐教育洗涤心灵智慧、陶冶精神情操的教育目的落到实处。

关键词: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歌唱教学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培养专门的音乐技术性人才,而在于使学生在系统的音乐学习之后真正建立起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掌握鉴赏音乐的基本方法,从而为日后更好地欣赏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无限魅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标的这一观点与传统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工作者只注重“对学生音乐基本知识的灌输与传授”这一教学理念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么,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究竟与应试教育理念“盛行时期”的音乐教学存在哪些明显不同呢?笔者身为一名小学音乐教研组长,在综合了各位音乐教育同仁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的认识与看法。

一、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认识

所谓音乐欣赏教学,即是指组织学生聆听、鉴赏各种优秀音乐作品的一种教学形式。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音乐欣赏教学不赞成音乐教育工作者将自身对具体音乐作品的主观感受强加给学生,以免使学生产生“千篇一律”的音乐认知。相反,真正的音乐欣赏教学应当是在尊重与保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独立自主感悟音乐作品的空间,并切实增加学生独特音乐审美体验的一个教学过程。对此,小学音乐新课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建议:“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呈现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对此,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也应当充分契合小学生的这一主观特点,尽量生动化、形象化、活泼化。”笔者认为,新课标的这一指示使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同以往传统教育背景下的音乐欣赏教学之间形成明显的区别,即将学生“只能被动地坐在座位上聆听教师长篇大论地发表对音乐曲目的认识与看法”这一学习状态中真正解脱出来,使他们的音乐欣赏活动建立在自身实际感悟与认知基础之上,更有利于学生自身音乐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的切实发展。在形成了上述认识之后,笔者以音乐教研组长的身份,组织学校的音乐教师一起开展“转变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专题研讨会,会上不仅明确了应当尽量采用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教学形式(如歌唱、演奏、舞蹈动作、表演有效结合的教学形式),以此确保学生得以充分调动自身包括视觉、听觉等在内的多重感官器官,确保他们全身心地真正投入到对具体音乐的欣赏之中。除此之外,更指出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当避免的一些误区(像要避免纯粹播放音乐曲目,致使学生只能单纯依靠听觉进行音乐欣赏;再像音乐欣赏教学过多地掺入了教师的阐述与讲解,致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只能围绕着教师的惯有思路,形不成积极的创新与发展等)。经过了该专题研讨会后,我校音乐基层教育工作者纷纷转变自身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认知与看法,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教学,真正推动了我校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切实优化与提高。

二、对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认识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与相关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具体音乐曲目艺术形象与特点等更好地把握。但小学生进行歌唱学习活动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正确掌握诸如歌唱时清晰吐字、发声、间歇、换气等相关的专业音乐技巧,而在于通过歌唱音乐曲目正确把握其中蕴含的深厚思想感情,以便帮助自身实现对该音乐曲目的更深刻认识与理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目标不是使学生达到歌唱的专业要求,因此,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在遵循义务教育普及性特点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对学生歌唱活动的要求与限制,只要学生能以放松的状态、自然的嗓音进行音乐歌唱即可。”因此,笔者在同学校其他音乐教师同仁进行了新课标上述理念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达成了如下共识:音乐歌唱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歌曲演绎能力的锻炼,对学生进行歌唱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在尊重学生理解、接受能力等的基础上,根据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既不能将培养学生歌唱能力的目标制订得过高,又不能将培养学生歌唱能力的节奏进行得太快,因为这都严重违背了小学阶段学生的直观认知规律以及新课标所提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音乐歌唱能力的相关规定,致使产生与预期中截然相反的不利教学反响。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一线教师应当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先进理念及教育教学方法,重新审视音乐的独特教育功能,在确保学生掌握基本音乐常识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式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真正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音乐学习情趣。

作者:范瑛 单位:重庆市武隆县江口小学

参考文献:

陈鸿.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

第九篇:小学音乐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且自控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若想让他们全神贯注地学习一件事情,就得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若想让学生快乐地学、愉悦地学,并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得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结合自身感悟,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音乐;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游戏;主体参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可以达到乐学、好学的境界。那么,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笔者就从以下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性陈述。

一、进行富有趣味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学生是否对学习产生兴趣,与一节课的导入环节息息相关,如果我们将导入环节设计得生动有趣,那么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活泼轻松,学生的学习思维也会被引导着,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整节课学生也都会以欢快愉悦的心情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所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十分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并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设计,使其变得富有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时,一上课,我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一只小乌鸦飞到了开满野花的路边,但是它并没有在这里玩耍,而是迅速叼起一只大虫子,急忙地向远方飞去。原来,小乌鸦的妈妈年纪大飞不动了,不能为小乌鸦寻找食物,于是,小乌鸦便承担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于是,小乌鸦飞来飞去,自己又累又饿,却一直将找到的虫子送到妈妈嘴边。这只小乌鸦多么懂事多么可爱啊!人们不禁赞美她、夸奖它,并把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编成了一首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吧!”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给学生讲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有效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学生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二、把游戏引进课堂,营造活泼愉悦的课堂氛围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而游戏这一集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形式更是孩子们的最爱,一说玩游戏,孩子们总是会表现得欢快愉悦、精神振奋。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可以由此受到启发,即,将有趣好玩的游戏引进音乐课堂,营造一种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乐此不疲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获得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此,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也能顺利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比如,在学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时,在学生基本会唱这首歌曲时,我组织学生玩了一个名为“仙女棒我来接”的游戏,游戏方法为:由我来起头,仙女棒对准谁,谁就接下去唱下一句,仙女棒对准的可能是一位同学,也可能是两位同学,谁唱错就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这样,通过引进这一游戏,学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参与兴致,个个都显得精神振奋,课堂气氛活泼愉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呈现的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让课堂气氛变得压抑沉闷,学生也常常缺乏学习的兴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鉴于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学生也能积极参与的活动,即,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具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捉迷藏》这首歌曲时,在完成了本首歌曲的教学任务后,我设置了“创编歌词”这一环节,具体方法为:向学生问道:“如果你们是这四个调皮可爱的娃娃,除了藏在歌曲所描绘的地方,你还想藏在哪些地方呢?”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回答后,我们可以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和赞美,并唱学生所创编的歌词,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继续创编歌词,并分组表演所创造的歌曲。这样,我通过设置“创编歌词”这一环节,做到了让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我们获得理想的音乐教学效果。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和激发,让学生不再觉得音乐学习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乐趣,达到爱学、乐学的境界,并以此促使小学音乐教学效率获得提高。

作者:邓岚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城南小学

参考文献:

石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第十篇: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措施优化

摘要:

鉴于农村地区的实际现状,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严重落后于城市发达地区的音乐教育水平及实际质量。结合农村小学音乐的教学实践情况,以“理论知识”“创新理解”及“校歌利用”三个方面着手,就贴合农村实际情况、切实优化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效果的优良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

农村;小学音乐;理论知识;创新理解;校歌利用

伴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广泛普及,音乐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与重视,并被基层教育工作者当做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阵地。对此,笔者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与探讨,旨在与摸索、总结得出贴合农村实际情况、切实优化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效果的优良教学方式方法。

一、结合实际,灵活向学生渗透基础音乐理论知识

音乐理论知识是小学音乐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帮助学生实现对具体音乐曲目更好地聆听及演唱,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受到家庭环境、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制约,并不具备坚实的音乐基础,甚至大多数学生都处在零基础的状态。如此,就为他们实现对于音乐理论知识、乃至具体音乐曲目的深刻理解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与挑战,更是严重制约了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及实际效果。笔者针对农村地区小学生普遍缺乏专业音乐知识积累的现状,在开展具体音乐曲目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基础音乐理论知识的普及与讲解。如,在教学“v”换气记号时,笔者则向学生出示了“vv胜利小尖角,碰上它,千万记得换口气”等。如此借助这些易记、易理解的顺口溜就在广大农村地区小学生音乐视野范围的基础上,使他们深入地了解到音乐曲目应该如何唱,为什么要这么唱。而这些都为他们逐渐夯实自身的音乐理论基础、以更深刻的态度实现对音乐曲目的深入理解与富有感情的演唱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有利于他们获取最终的高效率、高质量音乐教学效果。

二、贴合农村生活,引导学生创新性的理解音乐曲目

农村地区虽不像城市发达地区一样具备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设备辅助,可能连一些音乐器材、设施都配备的都不完全,但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对此,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结合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及现实生活体验,创造性地利用农村生活资源,以便引导学生实现对于具体音乐曲目的更深刻认知、理解与良好掌握。如,在教学《春天到》这一音乐曲目时,笔者就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农村地区认真观察春意盎然的美丽春景。置身于真实的春天景色中,学生得以更深刻的认识到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在这个季节中,人们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浓气息,体验到春天来时带给万物的巨大改变,而这很显然为他们在愉悦、积极情感下实现对于《春天到》这一音乐曲目所蕴含真正思想感情的更好理解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取得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利用校歌,创设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当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促使其建立、形成积极、科学的道德价值观念。”如此,校歌的灵活运用与小学音乐新课标所倡导的“德育教育”渗透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达成默契。教育实践表明:利用校歌创设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对于落实小学音乐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及作用。仅以我们学校的校歌《石小石韵》(啊,石永小学,美丽的校园,阳光灿烂桃李芬芳,我们是花朵,啊,我们是一颗颗有趣的小石头,琢石成玉,永放光芒……)为例,该校歌歌词富含深意、节奏清晰分明,同时又蕴含有丰富的音乐演唱技巧。针对这一宝贵的音乐教学资源,笔者所在学校的领导大力提倡校歌的普及和推广,致力于以校歌创设、形成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在这一推广的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得到夯实与巩固,演唱技巧得到深化与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不断迸发出热爱校园、积极上进的良好心态,从而真正将“我是一颗小石头,我有阳光心态,我做阳光少年”的德育渗透目标落实到了实处。实现了校歌与小学音乐教育的完美结合与统一。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我的音乐教育梦想得以实现与扩展,我愿将自身对于音乐的热爱、赤忱之心熏陶、感染给身边每一位学生,将更多创新、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之中,相信长此以往,必能探索、总结出契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情况的教育模式与方式方法,进而显著推动农村地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及优化。

作者:冯智慧 单位: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汪树德.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