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探析(4篇)

大学英语教学探析(4篇)

第一篇: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语言使用和传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交融与碰撞,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与目标语言的比较无处不在却被忽视已久。从文化比较视角出发挖掘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特点,进而阐明比较法教学的重要意义,最终发现教学实践中中英文值得比较的三个方面,进而说明无论是跨文化的比较视野,还是比较法的理论模式,对跨越异质性语言学习障碍有作用,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应对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比较视野;比较法;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引入比较视野和比较法的必要性

互联网时代,中国与世界无缝链接,文化连同承载文化的语言一起遭遇着前所有未的碰撞,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异质比较无处不在,大学英语教学在这种形式下展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2013年12月翻译部分改为汉译英段落,分值占到15%,并且明确说明内容是中国的人文地理等,这成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史上除作文外又一道与中国文化有关而与英语文化无关的题目。不掌握中英文深层语义的差别,硬背单词和句式是无法给出漂亮的翻译答卷的,比较视野是迫切要具备的。与此同时,既然异质性语言和文化的比较学习在所难免,那么比较法就会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之一。“国内外的大量文献证明,比较法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有效。在比较教学中,语言点能得到举一反三的说明,更能为学习者所接受;如果是文化的比较,则能让语言教学更上一层楼。”基于此,研究者们认为“比较法的外语教学前景十分宽广。”实际上,“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过去在英汉语言对比、翻译和文化对比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成绩。”国内很多外语或第二外语的教材都是基于比较法编写的,遗憾的是大学英语的比较法教学尚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按照国学、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的说法:“语言是一套习惯,学习外国语就是养成一套特别的习惯。”然而,习惯是在一个人生产环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已经有了本国语的习惯,再改成外国语的习惯难”。中国学生由于母语的影响很难注意英语中词汇构成、短语表达、句子选择等方面的问题,中文从来不需要变化动词时代,也不需要名词变复数等等,导致了输出英文时难以避免的错误,所以,没有比较、不知道差异就会无意识犯错,有比较才有对话,有对话才能在思辨中加强认知,而不是考试后将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抛之脑后。此外,令人担忧的是让学生表现出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的问题可以经过比较加以辨识从而避免崇尚西方文化却对中华文化缺乏认知的现象。

二、比较视野下的教学实践

基于有效的比较法以及互联网时代无法回避的中西语言文化的比较视角,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会重组出新形式、产生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效果。有调查统计表明,学生认为影响文化语言学习的诸多因素中“差异认同感”因素对其影响最大。有比较才能发现差异之源,发现差异是比较法教学中的重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中英文差异,案例包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中国学生最常犯的错误和最不能理解的语言表达。第一方面,语言隐喻所指的差异。中西方对不同的动物给予不同的文化隐喻,比如“龙(dragon)”在中文中通常表示吉祥、健康等积极涵义,如“望子成龙”,“卧虎藏龙”;在英文中,dragon,龙却是不吉利的象征,这与基督教宗教传统有关系。再比如颜色“蓝色(blue)”在中文中通常给人以明亮、开朗的讯息,在英文中则表示“(心情)忧郁、悲伤”。第二方面,意合与形合的差异。语言学家通常认为,中文是意合的语言,英文则讲究形合,也可以说中文是“表意”文字,英文是“象形”文字。语言学家认为,英语思维为直线型,中文思维为毛线球型,前者更为直接,后者更为婉转,所以前者需要词汇从形式上配合含义,而后者不需要变化词汇靠意会。“ifIweresuperman”的意思是“假如我是超人就好了”,动词时态的变化意在强调是实际无法达到的,只是一种愿望,所以没有使用一般现在时而使用了一般过去时的动词形式。而“ifIamsu-perman”的意思是“假如(当)我是超人的时候”,动词使用一般现在时是正常正确的时态,所以意思是会发生的事,那么这句话表示的是电影《超人》中平日里是普通青年,遇见危难会变身超人的情况。虚拟语气是中国学生语法学习中的难点,可以在比较中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加深理解式记忆。复数加s恐怕是最简单也最易错的语法了,比较来说中文中从来不用“一群猫们”、“一群女生们”,不需要“们”表示复数便可以意会到复数概念;而英文中要这样表达“agroupofcats”,“agroupofgirls”,一定要从词汇的形式上体现的是复数。由此可见,形式与语义的配合是英文学习的重要部分,通过比较法可以让学习者主动从自身的理解进行加工和记忆,从而减少无论教师如何强调依然无法避免的小错误。引入跨文化的比较视野,从语言承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入手,感性认识巩固和完善了原有的机械记忆。第三方面,习俗的差异。从文化地理学来说,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农业大国,内陆国家的文化偏重保守、内敛,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一度以海洋为生,侧重外向型的生活方式。于是,由于长期积累的不同风土人情在人际交往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比如,在英语的使用中,回答对方赞美和表扬的时候通常使用“Thankyou”,以示礼貌和感谢;而中国学生最常回复的是“Justsoso”,甚至还要补充并没那么好等一些含义,这令外国友人不解,语言的输出失去了效度。另外,中国学生介绍起自己通常的开场白就有一句:MyEnglishisverypoor.然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从来不会这样妄自菲薄,外国教师会告诉学生:Neversayso.更为尴尬的是,中国人总是以聊家常来显示亲近,聊穿衣戴帽,甚至聊彼此薪水和婚姻状况、子女情况等,然而这些都令英语使用者非常不舒服,初次见面者不知如何回答,因为在西方文化中这些中国人以为的“家常”都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属于不可侵犯的私人禁地。

三、比较视野下的比较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有贡献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没有比较的过程就无法发现差异,就无法刺激大脑思辨的运动,大脑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就无法对语言融会贯通地去记忆和使用。比较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横向比较架设桥梁从而了解抽象语言知识背后隐藏的语言和文化的本质根源,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这不失为一种突破传统教学中知识点灌输,机械记忆的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由跨文化比较视野去阐释词法、句法和构词等问题,学生容易从文化差异的切实感受出发去升华一个抽象的知识点,从被动填鸭式硬记变为主动调动兴趣式探究。最后,有一点需要指出,关于外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近年学界多有讨论,认为比较更需要“具备思辨和跨文化的研究能力,才能发现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因此引导学生从比较视野去实践大学英语的学习有助于培养互联网时代下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具备思辨能力人才。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搭建跨文化比较的平台,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有辨识地接受西方语言文化、有意识地输出母语文化,这些是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该探索的有价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魏志成.大学比较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2]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胡艳.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调查[J].外语界,2011(3).

[4]孙有中,刘建达,韩宝成,查明建,张文霞,彭青龙等.“英语测评与思辨能力培养”笔谈[J].中国外语,2013(1).

作者:康毅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第二篇: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移动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每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者都应该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本文研究了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融合新模式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移动学习;大学英语;新模式

1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方式的形成与传统的材料印刷、电子词典等方式不同,它主要是利用移动电话、电脑笔记本等一些无线移动终端学习。在利用移动学习模式过程中,不会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学生不仅能随时、随地学习,还能形成不同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式,其中,教师与学生都能处于一种移动学习模式下。移动学习模式的形成是在技术支持下完成的,其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实现结合发展,将发挥其较为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不仅能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还能促进学习方式的自由性和轻松性。移动学习也具有较显著的特征。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为形式上的移动、内容上的互动等,是一种数字化学习方式。在表现形式上,是集合学习环境、学习地点、学习资源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应用,因为数字化方式都是以数字化设备来形成的,能够将移动学习的各个优点充分发挥出来。

2移动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2.1更新了大学英语改革观

移动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的运用更新了广大任课教师的改革观。所谓的教学改革观是指教学改革参与者对教学改革及其根本问题的看法。在传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各任课教师都认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重点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又在于对教学策略的改革。可是,在移动媒体参与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后,大学英语教师的这种教学改革观得到了改变。因为,移动媒体通过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任课教师发现了一个这样的事实:即学生获取学习信息途径的改革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一样,同样可以使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得到彻底的改变。与此同时,移动媒体的参与还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落实。例如对于微课而言,它不仅需要通过视频来向学生展现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观看这些教学视频。而这些教学目的只有在移动媒体的参与下才有可能彻底实现。

2.2拓宽大学英语改革的范畴

移动媒体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事实还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于这个观点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进行解析:首先,在理论的层面上,移动媒体参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事实使当代的教学改革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例如,对于前者而言,作为一种新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移动媒体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事实势必会引起研究者在理论层面上对这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而这种总结、归纳的成果又必然会作为一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丰富到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从而达到丰富和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理论的事实。其次,在实践的层面上,正如之前所论述的那样,由于移动媒体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事实,使传统的教学改革理论又重新获得了生机和活力。例如,对于最近发展区理论而言,大学任课教师如何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已有理论支持,但如何把确定好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呈现给所有的学生,在其诞生之初却是一个无法真正解决的问题。然而移动媒体的出现,不仅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而且在大学英语教师运用移动媒体解决这个问题的实践中,还使最近发展区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

2.3出现了大学英语改革的新课题

移动媒体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还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即大学英语移动教学的模式化问题。大学英语移动模式化问题是随着移动媒体参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的教学改革专题。对于它的研究,既有校本教研层面的微观研究,又有结合全国各大院校移动学习进行的宏观阐释。对大学英语移动教学的改革实践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需要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对移动学习实践所涉及的教学改革问题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和总结。例如,在大学英语的移动学习实践中,如何把本校英语移动学习的实践与网络平台相结合,从而使移动学习的相关学习资源更方便于学生的学习和使用,如何建立适合本校大学英语移动教学的教学模式,如何评估建立适合本校的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过程中,避免因模式化而影响任课教师发挥自己教学艺术的问题,等等。如果说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都属于在理论的层面上对高职移动学习的探讨,那么在具体的移动学习实践中,大学英语移动学习又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在实践的层面上,高职移动学习把移动终端与网络平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的层面上,大学英语移动学习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拓展了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手段,等等。这也就是说,随着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改革的深入发展,无论是在大学英语实践的层面上,还是在其理论研究的层面上,都会有越来越多的课题进入教学改革研究者的视野,而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今天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改革实践也一定会越来越深入发展。

3移动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3.1微课、慕课、翻转课堂

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出现真正带来了教育的变革。微课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是慕课和翻转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是指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大规模是指学生规模大;在线意味着教学环节通过网络完成;开放指课程资源向所有人开放。慕课打破教育时空的壁垒,学习者可以共享世界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翻转课堂是“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教师在上课之前提供教学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完成学习,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答疑、解惑,并且引导学生协作、探究、创新。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知识获得发生在课下;而知识内化在课堂上由师生协作完成。师生、生生得到有效交流和沟通,教师有针对性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因材施教,使学生真正成为中心,实现个性化教学。

3.2创客教学

“创客”源于英文单词Maker,原意为“制造者”。随着互联网和3D打印技术的成熟,创客教育掀起全球教育变革的热潮。中国的创客教育不仅有来自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更是适应我国教育变革的需求,同时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有着指导意义。首先,创客教育融合了多种成熟的教育理念,如体验教学、项目式教学、DIY教育等。它强调体验教学的深度参与,实践教学,重视项目教学法特定任务为中心。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创客教育的理念促使学生把英语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信息技术为创客教育提供资源搜索条件,为创客小组成员交流创造有利条件,并且提供社会化评估的平台。通过创客教育,大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发展多元智能。最后,创客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人”。创客教育不仅是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的革新,还涉及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能等全方位能力的发展。创客教育是一个“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竞.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111-113.

[2]刘永辉,鲁力进.M-Learning时代手机导入大学英语学习的可能性———基于学生的利用状况与动机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75-178.

[3]杨丽芳.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6,(04):54-58.

[4]王以宁.移动技术促进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3):72-77.

作者:于芳 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

第三篇:跨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

随着“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教学思想的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正逐渐发生改变,特别重视学生英语学习与未来职业的关联。文章从文化意识角度出发,分析了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渗透跨文化意识的具体路径。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异同的敏感度。

关键词:

文化意识;大学英语;跨文化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介绍文化知识,增进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跨越文化障碍,丰富学生的语言,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异同的敏感度。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意识的内涵

自古以来,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各有不同。而当前主流认知对文化的定义为“是个人或者群体在世世代代的努力生活过程中,所发展的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的,集知识、艺术、价值观、宇宙观、宗教信仰、行为态度、等级观念、社会关系、空间观念、时间观念等于一体的所有积累。”而文化意识则是指文化主体在文化实践过程中对自己所在的文化环境及文化精神生活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是人们对文化的一种自觉认知活动。

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作用

将跨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融合,也就是将英语文化知识理解与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就是通过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科学方法,使学生对英语文化、历史、民俗等背景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从而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吸收,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减少因文化差异引起的歧义,保证学生能够合理、正确地应用英语实现流畅沟通。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路径

(一)创设英语语言环境,锻炼实际交流能力

“语言是个体的,同时也具有社会性;它被个体内在沟通的需要所驱动,同时也受到外界社会常态的修正。”学生通过语言学习各项事物时,也就同时学会了听、说、读、写及语言本身的形式结构。换言之,学习语言最大的有利条件就是社会语言环境,这也是国外几岁幼儿都能够用英语无障碍交流,而我们苦学多年才具备一定交流能力的原因。而模拟情境和创设语言环境,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认知,有益于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大学英语作为更高层次的英语专业教学,更应加强对语言环境创设的重视,使学生能够在对应的情境和语言环境下进行英语学习,在感受英汉文化异同的同时,也能进行英语语感的培养。例如,以“BirthdayParty”为主题,安排学生模拟情境,对比差异。此外,还可以利用讲课前五分钟进行“freetalk”训练,让学生自行准备一些素材进行分享,练习自身说、写能力的同时,也能为其他学生提供“新鲜”的语言环境。

(二)加大语言思维训练,摆脱母语思维影响

英语作为国际上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语言,与汉语思维表达不同,使用英语的民族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而这正是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影响所致。具体地说,汉语注重辩证思维的运用,而英语则更注重形式逻辑。英语在语句表达上,通常是以句子的完整度为主,力求句子整体外形句法功能完整。如为保证句子与句子之间的从属关系,通常以连词“as”“al-though”“because”“however”等来连接句子结构,确保句子和文章的紧凑;而汉语的语句书写表达则主要以写作者的意念为主体,虽看似松散,但意境十足,更富内涵、蕴意。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讲授中有目的地普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英美人的语言习惯,促其正视中西文化的差异。比如,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把握语句的整体脉络,找准主体框架,剖析句子之间的衔接逻辑,从语境上增强英语写作的用词能力。又如,在词汇讲授方面不能只以中文记忆为目标,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因为很多英文单词按照中文翻译理解相差不大,但实际使用却相差甚远。此外,学生也应通过自身多年英语学习的知识积累,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中西文化差异对比意识,并从中摸索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差异,借此不断地展开语言练习,适应英语语言风格,摆脱“中式英语”的影子,使自己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时,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并作出得体回应。

四、结语

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探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要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形成高度敏感性,从而保障学生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交流。

参考文献:

[1]周余瑞.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大学英语教学行动研究[J].才智,2016(8):144.

[2]邹星星.让灵魂接受语言的熏陶: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大学英语教学行动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5):113.

[3]李晓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的综合方法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6):71-72.

作者:彭瑛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第四篇: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模式分析

【摘要】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阻碍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为教学模式的老旧,而在相关技术手段频繁出现下,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加强,使英语教学更加完善。除此之外在社会快速发展下,想要保证教学模式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应对学校自身英语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对其进行有效的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如此,对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模式进行研究,意在提高大学英语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模式;教学质量

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提出,其中明确规定缩减英语学科理论知识点的考核范围,而增加对学生英语语言实际运用效果的考核。因此对于大学院校而言,应在此基础上,实现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地提升英语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从而才能更加地注重学生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质量,以期为社会输送更为全面的英语专业人才。

一、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第一,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相对较差。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在全国各所大学中,英语专业教师年龄普遍较低,甚至在某些院校中,其教师直接由学生晋升所转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匮乏实际英语教学经验,导致整体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另外,英语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较为陈旧的层次上,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定位,从而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影响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第二,网络语言的影响。现阶段,由于网络信息的纵横,使得在网络语言整合等方面出现负面影响。如在语言运用中“hold住”等词语更是屡见不鲜,虽然该种语言有着崇洋媚外的思想,但是却因为标新立异的特点,被学生所牢记。然而,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这种语言的运用,严重造成学生对于英语愈发的混淆,增加教师课堂教学的难度。第三,学生口语能力相对较弱。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应付相关考试,重点强调的是语法的学习,直接忽略口语教学的作用,所以学生英语的口语能力普遍较低,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而大学英语教学中,因缺少口语的相关练习,导致学生经常出现发音和音标知识掌握不准确的情况。第四,教师方式的老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常是教师一味的灌输知识,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掌握情况,促使整个英语教学过程,教师在不断的进行讲解,和学生无任何交流、沟通,这一现象造成学生缺少学习英语的兴趣,更甚者出现厌倦等不良心理,是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今,虽然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教师没有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使其无法发挥自身价值。

二、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模式

(一)对学生学习模式的创新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应对学生的学习模式进行适当整改,对此,应采取的措施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如采用单一的语言记忆方式,则会使教学课堂呈现着枯燥乏味的特点,教师可利用英语语言发音和词义的方式,使学生降低进行词语整合,这种学习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为学生营造良好地教学环境,还会加深学生对英语单词、词语的记忆。其次,强化朗读与背诵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朗读与背诵教学方式的运用,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使学生在英语写作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二)对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对学生进行重新定位。英语教师作为整个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应正确认识自身作用,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将学生引入教学过程,对理论知识和英语技能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明确学生具体地位。其次,引入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口语能力。再次,对讲解方式进行创新,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语法讲解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严重阻碍了学生、教师两者的发展。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和笑话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语法的认识。最后,构建优秀教学团队。对于英语教学质量而言,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的顺利进行,对此,学校应将构建优秀教学团队作为重点,强化教师整体水平,促进大学英语整个质量的提高。

(三)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

现代教学设备在大学英语专业教学工作中的运用,可将原有单一语法、词汇以及单词的教学方式,利用情境对话或人物表演的方式,真实展现在学生视野中。同时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全面展现自身的学习经验与学习方法,实现各个学生之间的全面沟通,促进学生英语整体成绩的提升。另外,教师还可利用学生自主拍摄教学情景剧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对教学课堂的创新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以学生安静处于座位听讲为主,这种教学课堂,使学生在教学互动性与思考性等方面受到一定的约束。因此,为了改变该种教学模式,教师可通过教学课堂创新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如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以教材为基础,开展英语情境剧,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能够对学生表演能力进行考验,还能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情感的感悟,加之情景剧属于随机教学课堂,能够使学生的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均有所改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深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后发现,想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应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对学习模式、教学方式、辅助设备和英语课堂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将创新模式贯穿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创建特色化的学校,为学生更好学习英语奠定基础。通过创新模式的应用,能对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快速发展下的有用人才.

作者:杜文渊 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