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名著电影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视。英语名著电影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具体表现在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听说能力;充分展示文化差异、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三个方面。英语名著电影课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文化中提高人文素质,在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学习英语文化。

关键词:

英语名著电影;大学英语教学;听说能力;文化差异;人文素质

在20世纪迅速发展起来的电影,作为一种传播最快、极富魅力的国际性艺术形式,是当代最富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影响世界的经典电影作品,尤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英美电影作品,深得我国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英语名著电影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英语。诚如董桥先生在其著作《学问存放在东京》所说,“学英文多跟外国人来往,多看西洋电影,多看电视上的英文台节目”。[1]英语名著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视,尤其是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其具体表现在提高听说能力、扩大词汇量;展示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文学欣赏能力等方面。

1扩大词汇量、提高听说能力

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包括英语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等)和交际能力。英语名著电影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习得语言知识的条件,它通过可视素材使学习者如同置身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听说能力,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人民在真实的英语交际中语言的运用,。电影语言是接近生活,英语名著电影语言密集度高,电影中的对白贴近日常生活,是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好示范。电影对白中的不少台词本身就可作为语法现象讲解的最佳例句,教师应在让学生熟悉影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呈现率较高的典型疑难词句,以这些词句为依托重点讲解,既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影片内容,又可丰富语言知识。特别是结合影片台词讲解一词多义、双关语、歧义句、俗语,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从而达到轻轻松松地扩大词汇量的目的。在英美电影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不但能够积累大量词汇和句式,学到的是活的语言。在电影《甜心先生》中,汤姆•克鲁斯饰演的体坛经理人突然被解雇后正愁没事干,一位相熟的人想聘请他,他一听电话就脱口而出:“Youbet”。这不是叫对方去赌钱,其实是“我当然会去”的意思。所以,当有人问你“Canyoudoit(你能干这件事吗?)”,如果你能,你就可以用非常地道的“Youbet”回答。又如:《泰坦尼克号》中,杰克说:“Rose,you’renopicnic....”,“nopicnic”原为口语“不是轻松的事”,但“you’renopicnic”此处应该理解为“你脾气不好”。几乎每一部经典英文电影都有其经典台词和会话范例,这些经典台词和会话范例被大家所使用和模仿。如:《乱世佳人》中的“Afterall,tomorrowisanotherday!”(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甜心先生》中的Youhadmeat“hello”(当你说"你好"的那一刻起就拥有我了)等。这些会话虽然简单,但在生活中却十分常见,通过这样鲜活的生活语言,大学生们适应真实的交流环境,从而有利于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简单又精彩的英美电影片断是提高听说能力的突破点所在。在开始时,师生应选择一些情节简单、语言清晰的影片,如《爱的故事》,《阿甘正传》和《幸福来敲门》等经典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

2展示文化差异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3]要全面正解地理解由语法词汇表现出来的话语的意义,必须了解其中包含的文化知识,所以语言的学习应该和文化的学习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将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英语名著电影进行教学,突出了最新的“交际教学方法”。高品质的英美影片通过演员的表情和演技,调动了体态语言的作用,实现了“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使学生不但身临其境,而且还能“察言观色”,促进对语言的表层和内涵之间关系的细致体会。通过电影,学生可以深刻了解西方文化的诸多方面,小到日常生活习惯、风俗传统与社交礼仪,大到思想观念、价值判断等。[2]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学生潜意识将所看到的与中国文化积淀对比,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观看英语名著电影为学生提供了同时学习语言和文化的机会。电影中的交际环境比较接近真实的生活环境,文化信息量大,反映生活面广,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体现出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休闲、交流等社会活动。英美电影课丰富多样的视听材料所提供的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语境可以培养学生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激发通话动机,从而把目标语的语言学习与目标语的文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真正掌握该语言的目的。学生在观赏英美影片时会看到影片中许多和中国不同的东西,对英汉文化差异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如:对于来自别人的称赞,在英美等国家,被赞美者一定会照单全收,大大方方地说上一句“Thankyou”,而并不会觉得不好意思。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或上下辈之间,即便是为了小事都会习惯性地使用“Thankyou”。又如: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之间打招呼的方式与我国的习惯相差也很大,甚至有些称呼方式在中国人看来是有悖情理或是没有教养的行为。英语中不论称呼男人还是女人,一般都直呼其名。年轻人称老年人也只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等。在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比较不拘礼,即使双方在年纪上或地位上有很大分别也不例外。例如很多美国学生对自己的老师,哪怕是德高望重的教授,都可以直呼其名。这种"越代","越身份"的不拘礼表现,在很多东方人眼中则认为是失礼的行为。了解这些英汉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在英美人打交道时,不会出现“文化休克”,导致交际中断。声情并茂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身临其境”,自始至终处于一个外国文化活动的环境之中,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学生可以通过接触各种文化、语体、副语言知识在真实环境中活用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学会使用这些语言知识,同时又巩固了语言知识。

3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文学作品和人文素养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学作品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媒介和手段。文学的熏陶滋润是手段,素养是提升是结果。[4]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是震撼人类心灵的教科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和人文主题思想。[5]自电影诞生以来,电影和文学就有了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电影的普及化和大众性一定程度上使文学作品为更多的普通人所接受。通过电影的再诠释,传统的经典文本重新为人们所重视和欣赏。一部成功的电影甚至会促使文学原著的畅销,使之成为文化热点当越来越多的文学名著被改变为电影之后,人们的欣赏渠道得到了拓展,对文学作品有了更直观地理解和认识,可以说电影对文学的普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名著电影改自于英美文学史上的名篇巨作,这些根据英语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对英美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流传功不可没。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就被改编为电影上演。安妮•海瑟薇主演的《成为简•奥斯丁》是专为纪念奥斯丁而拍摄,该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掀起了新一轮大学生们阅读奥斯丁作品的高潮,学生们对小说中所描述的十八世纪时的英国社会习俗有了比较感性的了解。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密歇尔所写的《飘》(又名《乱世佳人》)自从1936年诞生之日起,对于读者就具有挡不住的魔力。[6]如此吸引人的原版小说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将近四个小时的电影,却成功地再现了小说的故事风貌。英俊潇洒的男演员、漂亮迷人的女演员、精湛高超的演技、恢宏壮观的场面、不同凡响的色彩效果……,一切都让学生回味无穷。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学生对这部小说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美国内战那段历史也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而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非常关注现实和社会问题,其著作成为英国电影创作的丰富题材,如《雾都孤儿》和《荒凉山庄》等再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英语名著电影能够较完全展现出英美文化的特征和风貌,使学生在观影的同时对英美文化有更深的了解。通过对英语电影的学习与鉴赏,学生们既提高了英语综合能力,又锻炼了文学欣赏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语言技能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感。

4结语

英语名著电影为学生提供了声情并茂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个外国文化活动的环境之中,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学生可以通过接触英美文化、多种语体、副语言知识在真实环境中活用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学会使用这些语言知识,同时又巩固了语言知识。英语名著电影课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文化中提高人文素质,在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学习英语文化。

参考文献:

[1]董桥.

[2]张树艳.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改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9):100.

[3]张友平.读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3):41.

[4]李忠霞.高校英美文学系列课程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联性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178.

[5]覃春华.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的调查与研究[J].语文学刊,2014(4):106.

[6]蒋红萍.(飘》的魅力[A].蒋坚松,蒋洪新,三湘译论[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316.

[7]刘苹苹.英文原版电影与英美文学教学[J].电影评介,2008(4).6

作者:肖美清 单位:湖南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