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途径

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途径

摘要:众所周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代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有效途径,而我国大学生目前的习惯养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乃至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如何实施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旨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及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大学生;途径

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深入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教育的一大目标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切实形成健康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提升。但是在新时期的高校校园当中,普遍存在着大学生行为不端、通宵上网玩游戏、上课迟到早退等诸多不良行为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乃至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对此提起高度重视,深入探索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必要性

简单的来说,习惯是能量的储蓄,同时也是一种惯性,而唯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可以源源不断的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是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培养“名生群体”的需要;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能够使其扎实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同时形成较高的人文素质与良好的习惯,继而促进大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职业习惯),当承担起岗位职责后将这些习惯自然迁移,完成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1]。

二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管理能力的普遍状态为半独立半依赖,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自控能力不强;自我服务能力多表现为服务意识薄弱,对物质方面的追求多过于精神方面的追求;自我教育能力的表现是随大流和自主性并存,学习方面的持久力不足。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沉溺在网络世界,在虚构的网络中寻求新鲜感和刺激,由此表现出迟到早退、人际关系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逃课等不良现象。另外,有些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的一些行为习惯得以延续,直接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为人处事造成影响。

(二)家庭教育因素

在健康、积极的环境当中成长,大学生往往会变现出乐观向上的心态,而如果家庭管教不严、放任自流、娇生惯养等则会对对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使其形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气。有些大学生因缺乏家庭的有效管理,形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生活不温馨,缺乏来自家人的关心关怀,导致自身的感情脆弱,极易出现过激的一些行为;有些家长的教育敏感度不足,没有在第一时间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全面的照顾孩子而心里愧疚,不忍心对孩子严格要求,仅仅在物质上满足他们,而对心理需求造成极大忽视。

(三)学校教育因素

大学生长时间处在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的环境中,通常仅仅注重知识的学习,而不重视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基本上均是以成绩判定一切,由此忽略了全面发展。在我国重视知识教育而轻视品德教育的影响下,在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大学生的表现不尽人意。同时,教师的教育教育方式和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那么学生就会对其产生抵触,站在教师的对立面[2]。有许多教师偏爱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这就要会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其产生抵触情绪。

(四)社会教育因素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判断能力,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能够用自身的眼光来审视所处的社会环境。因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腐败现象滋生,不良社会风气弥漫,暴力色情媒体泛滥,拜金主义、唯利是图思想蔓延,假冒伪劣公开会,这些均使大学生极易质疑家长和教师传授的正道,很难切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甚至逐渐失去积极进取的信心,这便难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宣传工作,打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要广泛的进行宣传,切实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召开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动员大会,定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帮助大学生全面、深入的学习良好习惯各项标准,在大学生群体中贯彻落实“习惯关乎素质,细节决定成败”的教育管理理念,使其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初期就能够真正意识到习惯养成教育对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乃至自身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从而在行动上自觉的严格要求自己。

(二)加强制度保障,健全规章制度

习惯养成教育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需要以科学的、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起点,并且还要以组织纪律、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和行为训练等行政措施进行指导、制约、规范、协调学生的行为,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水平,使学生最终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社会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对此,高校应当尽快的建立完善的、切合学生及学校实际的实施细则和制度规章,比如德智体美素质测评制度、学生奖惩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和教室管理制度等,继而以制度管理作为依托,不断的增强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理念,将习惯养成教育规定予以落实。在制定及执行这些制度的过程当中,应当最大限度的发扬民主精神,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充分彰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制度的补充和完善,促进大学生民主意识的强化。同时,要定期的进行考核和检查,将其纳入到高校大学生思想素质的考核工作中,将习惯的强制培养转变为大学生的自觉养成,从而使学生实现自我约束、管理和教育,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规范自身行为,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开展习惯养成教育训练

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简单的说教得来的,而是要在长时间、反复的训练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养成。相关科学研究证明,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至少30天左右的时间,好的习惯、好的行为坚持越久越牢固。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科学的制定每学期习惯养成训练的重点,让学生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逐渐养成好的习惯,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检查和监督。比如,任何一项考核都要去学生携带学生证、准考证参加,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习惯;通过每日早操培养学生早起的习惯;一些重大活动要求学生准时参加,培养他们守时的习惯等等。还可以定期的召开以培养良好习惯为主题的班会、系会,对身边存在的不良习惯进行案例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反复长期的训练中养成好习惯[3]。

(四)分层有序,增强习惯养成教育的针对性

根据各年级大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与之相应的方式是实施习惯养成教育的可靠手段。高校要立足于实际,切实按照大学生的行为表现特点,将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予以序列化,及时抓好教育契机,做到有侧重点有层次性,逐步提高不同年级学生的教育水准。对于大一的学生,主要开展“诚信教育”、“感恩责任教育”、“团队协作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该时期是“三观”、行为规范养成阶段,重点就在于学生高尚思想道德和个人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通过专家讲座,让学生意识到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所在,继而使其主动接受习惯养成教育。大二年级则主要开展“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教育”、“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教育”,该阶段是基本能力养成的时期,主要培养的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际沟通和专业学习。可以通过勤工助学、科技创新、社会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得到锻炼。大三、大四年级主要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这是竞争生存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重点培养的步入社会后所需具备的技能及知识。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择业观。通过有层次、有要求的活动,将习惯养成教育深层次的融入到整个大学学习过程当中。总之,良好习惯是素质高低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个人的终身财富。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自豪感,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积极探索更多切实有效的实施途径,全面强化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乔娜,王珂.高职院校大学生行为习惯的成因及应对措施[J].辽宁高职学报,2016,8(4):427-429.

[2]李小林.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五个注重[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1(7):186-187.

[3]李佩然.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改进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1(5):352-353.

作者:刘恩权 韩幸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