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前教育沉浸式教学应用

法学前教育沉浸式教学应用

[摘要]

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教学法的选择是改善教学质量的路径之一。本文对沉浸式教学法在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研究,从介绍这一在加拿大广为推广并备受好评的教学方式入手,阐释了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施这一教学法的原因,并剖析了应用的方式以及面临的实际问题,认为沉浸式教学法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有利于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沉浸式教学法;学前教育;加拿大

国之根本在于教育的发展。只有教育强大,才可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适用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了配合这一战略性的发展任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门专业学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必然要配合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采用适宜的教学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在幼教职业中的综合竞争实力。沉浸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时代的呼声中以及教学改革的趋势中被应用于各级别的英语教学之中。可以说,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这一教学法尤为符合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需求。

一、沉浸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沉浸式教学法也被称为浸入式、浸身式、渗透式教学法,最初起源于加拿大的法语二语教学。加拿大是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集中使用的国家。为了便于人们的日常沟通交流,也为了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拿大魁北克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率先尝试开展法语沉浸式教学实验。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法语沉浸式教学在加拿大各地进行推广。这种外语教学模式引发了外语教学方法的革新,进而被学者们称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发展中的一次革命”。[1]沉浸式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来源于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理论。沉浸式教学模式可以被定义为分享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学生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来学习第二语言的课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所有或是大部分的时间都被置身于第二语言环境,并且只有第二语言才被允许在学习过程中使用。[2]在这种教学法中,第二语言已经不仅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内容,而且还充当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工具。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使用第二语言教授语言自身,而且还用第二语言讲授其他学科的知识。沉浸式教学主张语言教学应强调语言在上下文中的使用,而并非仅仅停留在句子层面的语法讲解。因此,学生不仅能意识到更深层次的语篇特征和社会交往中的语言使用规则,也能意识到语言使用时的正确语言形式。[3]可见,沉浸式教学模式在注重语言习得规律的同时,不但从微观上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语法句子层面的理解接受,更以语篇为单位使学生沉浸在语言宏观学习模式中,对学生语言习得意识的培养作用显著。

二、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沉浸式教学模式的原因

为了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我国教育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教学法方面的探究。针对中国学生在接受英语教育十几年后仍不具备相应听、说能力的窘境,教育学界的各方学者不得不思量教学法的应用是否得当。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其高效作用。”[4]综合衡量各方面的因素,在学前教育专业中使用沉浸式教学模式是最为贴切的教学方法。

(一)社会环境的促使

在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英语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沟通交流的工具性语言,掌握这门语言才能真正走向通往国际化的大门。为了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外语应用人才以应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早在2001年,国家教育部就提出了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全国各高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在国家层面重视外语教学的治教背景下,陈国华在2002年指出,“大学英语和大学专业英语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是,用英语开专业课———外语院校本科的专业设置正在由语言、文学、翻译等以语言为主的传统专业向包括国际经济和贸易、国际政治、国际法、国际传媒在内的人文社科其他领域发展,以培养国家和社会急需的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5]2007年所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体现出以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来牵引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由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做出改革,各院校、各系别所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就不应该仅仅只是掌握一门语言技能的通识类课程,同时还应该是加强专业化知识学习的双语类课程。此外,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小学和幼儿园教育纷纷开设英语课程。这样,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就要结合学前教育对师资质量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既要达到“幼儿教师”的执业要求,又要符合“外语教师”的专业特色。但现实情况是,能够达到上述标准的教师还寥寥无几。因此,外语教学改革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呼唤创新的教学法。[6]沉浸式教学法在这种社会需求的促使下逐渐成为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实行沉浸式教学法,学生在沉浸式的语言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在全息性的外语学习环境中,另一方面又加强了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真正成长为语言技能和专业素质都能胜任未来从业岗位需求的学前教师。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沉浸式教学方法,不仅使大学英语教育成为针对一门语言学习的知识教育,还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二)教学师资的保证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师范生,他们在校修读期间不仅接受公共英语课程的教育,还会习得各种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学法等专业课程。他们所学得的知识和习得的能力直接影响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关乎国家“花朵”盛开的质量。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十分注重师资力量的投入与发展,基本上能够保证所聘用教师的研究生学历条件和科研成果的产出。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师资配备首先就是复合型的人才储备,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在所授课学科领域彰显自身的知识底蕴与素养。此外,高校教师们也能够从科技创新、学术观点进步的目标出发,不断完善自身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的科研能力,时时要求自己努力钻研、探索,接触本专业研究的最新国际、国内学术动态和热点问题,从而成就自己的学术追求。这样,使用外语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和科研交流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语言及科研技能,通过职称外语考试也是工作在高等院校的每位教育工作者必然历经的门槛。高校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现实要求就决定了他们既是学科教学的工作者,又是第二外语的使用者。在他们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外语的使用能力进行整合之后,高校教师又可以成为使用第二外语进行专业知识输送的传递者。因此,沉浸式学科教学模式在高校中具备高质的师资配备,满足了启动的资质。

(三)学龄前儿童语言习得特点的迎合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沉浸式英语教学模式是为了让师范生对所教授对象进行更为有效的服务。幼儿期是语言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记忆力特别好,模仿力强,胆大敢说,不怕说错。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认为:如果给予适当的情境及语言环境,个体可以自然而然地习得第二语言,而不需要系统地学习语法规则和进行机械式的练习。在学龄前阶段,儿童接受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学习的结果,而在于引发学习兴趣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师范生在幼儿教学中使用沉浸式教学方法,通过英语语音环境的营造,使幼儿逐渐加强对英语语音的感受能力,形成有助于语言行为理解的语感(语感来自于听觉,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声信息不断作用于一个人的听觉系统的结果[7])。在幼儿园的教学和生活中,师范生使用沉浸式教学方式符合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化教育”理念。把英语语言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学习中真正感受语言的实用性。在与生活相关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加强了对第二语言的理解,这种不需以母语作为中介语言的教学模式对幼儿英语思维的形成极为有益。幼儿阶段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不是追求英语语言本体知识的获得。[8]沉浸式英语教学方法使幼儿处于直接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景中,以情境促进幼儿接纳英语的语言输入,既引发了接受生活新知的兴趣,又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了幼儿对英语语言的感受能力。为了迎合幼儿此时语言学习的特点,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就必然要掌握沉浸式的教学方法。在师范生在校教育阶段就为他们积极营造这种浸入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方式,无疑为他们的顺利就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三、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沉浸式教学法的方式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沉浸式教学,要确保师范生能够充分地获得第二语言的输入。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是学习的基本条件,是语言习得的基础。[9]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认为,只有向学习者提供可理解、足量、相关联(relevant)以及有趣味的语言输入时,才能加快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促进语言习得进程。[10]输入材料是否具有趣味性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有效输入的目的,输入方式是否多样化关系到语言输入的效果及质量。[11]基于此,针对师范生的教学活动应该根基于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语言的充足性;二为活动的趣味性。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正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多媒体可以提供声音、画面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摆脱了传统的单一教学图式,给语言的传递和知识的传授找到动态的载体,把抽象、难懂的内容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易于学生掌握并激发学习的兴趣。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12]借助多媒体手段的沉浸式教学,可以促使师范生在声、形、动画、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话语,加强语言的习得,并固化学科知识的掌握。

四、应用的启示

语言是人类思考、文化传承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学科知识的传授离不开语言的媒介作用。沉浸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既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作用,又兼顾了专业化知识的深入,为师范生的入职教学铺垫了根基。但是在具体应用中,有一些事项应该引起关注,以便更为切实地落实这种教学模式。

(一)理念的更新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更新教学观念。在高等教育教学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教师的精力被评职、科研考核等牵扯,很难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教学方法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在教学改革中存在惰性心理,忽视学生学习的动力及效果,纯粹为了完成自身的教学工作量而完成授课任务。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贯彻沉浸式课堂授课模式,要改变高校教师的消极工作态度,鞭策教师勤于思考、认真备课,坦然更新教学理念,最终收获学生愿学和学生会学的教学果实。

(二)教材的改革

教材是反映教学的一面镜子。[6]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沉浸式教学法,需要创设一些以沉浸式英语为中心的英语课程结构,这就需要考虑适用教材的问题。沉浸式教学法的实施要求较高,在我国教育教学中还未完全推广。英语学习类教材不计其数,但结合专业性、学科性的教材范例却极为匮乏。高水平的教材建设是保证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工作。[13]所以,沉浸式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得以顺利施行并反馈良好的教学效果,必然离不开高质量、贴合英语学科式教材的保驾护航。

五、结语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具备第二语言授课的教学能力已经成为能够入职的基本条件。因为据国外第二语言学习对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发现,具有双语能力或多接触第二语言的儿童,在认知能力表现上优于单语能力的儿童。[14]为学龄前儿童创设沉浸式的二语习得环境已然成为时下办园的特色与趋势,在这样的就业前景感召下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实施沉浸式英语授课模式,会使他们的语言水平有所精进。所以,当接受过沉浸式教学法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步入幼教工作岗位后,幼教事业的发展必然会取得质的突破。

作者:王春侠 范立彬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陆效用.质疑双语教学[N].文汇报,2002-04-29.

[4]谭玲.广开渠道培养学生英语创新思维[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8(3):56.

[5]陈国华.谈英语能力标准的制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05-406.

[6]张洁.内容语言模式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58;157.

[7]梁文武,武春福.基于英语动画片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2004(2):15.

[8]高敬.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49.

[9]郑银芳.二语习得中的输入与输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9.

[11]罗立胜,李子男,葛岚.克拉伸输入说与外语教学[J].清华大学学报,200l(4):72.

[12]高松伟.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木装备,2011(12上):141.

[13]袁平华,米保富,胡洁茹.渥太华大学沉浸式双语教育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4):144.

[14]周跃新,汤仁云.试论沉浸式英语教学对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影响[J].皖西学院学报,201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