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学风建设研究初探

旅游管理学风建设研究初探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当前学生的学风建设也成为高校广泛关注的重点。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如何建设好专业学风意义越来越大。文章简述了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风建设现状,就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学风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学风建设;研究

学风建设是当前所有高校都非常重视的日常工作,是一项系统的长期性工程。优良的学风是浓厚学校学习、学术氛围,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学相长”确保各项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学科,目前属于管理学大类下设学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多为大类招生,下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等基础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对专业实践操作技能也有一定要求。形成优良的学风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群体显得尤为重要。

一、旅游专业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学生结构不同,导致低年级阶段出现学业困难问题

较多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高招录取时,是按照大类统招方式进入大学。在大一阶段,具体细分的专业特色课程较少,多为公共基础课程。虽然从专业课程设置出发,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充分地打牢理论基础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细分,但是所开的公共基础课程中,包含了一些偏理科课程,例如高数、会计基础、经济法等,导致统招方式进入大学的一些文科学生一时间难以适应这些课程学习,出现听不懂、不愿学、大面积学生不及格的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大多数高校会在大二阶段对大类招生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分流,所以也导致一些学生在大一阶段中学习的一些公共课程可能和选择专业无关,并不涉及到所学专业领域要求的知识点。所以,当学习这些课程时,部分学生就会产生无用就不学的想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有时还会出现集体消极怠学的情况,这些问题都大大地影响了学风建设。

2.专业实践性课程容量不足,学生兴趣难以提高

旅游活动的服务对象是游客,酒店管理的服务对象是住店客人,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服务对象是参展商。不同的服务对象对服务需求都是希望不仅可以收获服务,还可以获得知行合一的消费体验。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按照教育部对于旅游管理本科的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相对于高职高专旅游专业,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性的课程较多,实训性强的实践课程较少。理论性课程的学习学得好,不代表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得好。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偏向于实践型的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都希望通过实践来丰富自身技能,而授课教师过于理论的教学,使得学生认为学理论后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各项技能,也同时造成学生对于旅游行业存在片面性认识。

3.学生专业定位偏差,学习的目的性不强

现行高校招生办法多采取的是“平行志愿”的形式,因而招生录取过程中,有不少学生都选择了较为热门的专业,后又因为分数问题而被调剂到旅游专业,从而导致学生从入学时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不喜欢,对于专业的认可度不高等各种消极情况。同时,因为高考的失利被调剂,也使得学生一时无法给自己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影响到其日后的学习。旅游管理专业不仅仅在高校有开设,在各大中专院校也均有开设,本科的旅游专业和高职高专的旅游专业对学生培养的定位上有所不同。但是,对于学生和学生的家庭而言,常常会将二者混为一谈。社会上和家庭中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错误认识,加上学生对于自身定位的偏差认识和一些急功近利的心态影响,导致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无心思学习,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活动,在班级、年级中形成不学习的不良风气,不利于专业学风建设的开展和实施。

二、加强旅游专业学风建设的对策浅析

针对上述的几个问题,结合旅游专业的学生特点,提出了加强旅游专业学生学风建设的几点措施:

1.严格制度管理,明确学习目标

为提升整体学习氛围,促进学风建设,需要制定一个严格的、切实可行的学风管理制度,形成全员参与学生的学风管理和监督,大家都成为学风管理制度的执行者。授课教师对课堂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情况进行管理,教学相长,以教风促学风;辅导员协同配合,注重对学生的学风管理制度的教育和专业学习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校制定各类管理办法和制度,包括学生的出勤管理制度、学生课程全过程考核制度、学生奖惩处罚条例、教师督导制度等,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学风建设的推进。

2.改变传统机制,增加实践课程

根据专业特色,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授课模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课老师根据课程特点制定教学实训方案,适当增加学生参与到课程中实践活动的时间。一方面,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兴趣度较高,可以利用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的灌输和掌握。另一方面,旅游专业的特色强调了学生在未来毕业就业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通过在校期间学习时的实践,可以让学生的各项实践技能得到充分锻炼,并且可以及时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进行更正,为专业建立优良的学风创造条件。

3.多元考核学生,完善课程考核模式

现有各旅游专业课程的考核模式较多以单一的考试或者考察方式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背知识点、背书,以及搜集各类以往试题。特别是临近考试阶段,学生时常会因为需要准备考试,而对于实践环节直接忽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制约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因而建议完善考核方式,在学生专业课程考察上,采取贯穿全过程式的考核方式,将传统的“一考一卷定成绩”的方式改为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学生的具体实践过程、学生实践报告的提交质量、小组贡献率、期末考试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折算比率,最后得出学生的课程总成绩。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根本上刺激学生积极地投身于专业课程的各学习阶段,并积极地完成各学习环节的内容。

4.强化思想引导,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观

单纯地依靠制度管理,并不能使学生自发完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为对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对专业未来就业的困惑,以及在现阶段因为某些课程学习无法适应的情况都会成为学风建设过程中的绊脚石。因而通过对于学生的思想引导,从根本上将学生对于专业的各项困惑进行解答,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帮助。例如,可以依托学生党建工作,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学习,从而带领周边同学一起学习。另外,也可以通过举办专业讲座,邀请旅游行业内的成功企业家、已毕业的优秀学生来校进行交流。一方面,通过介绍当前的行业情况,让学生对于未来就业方向有更明晰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优秀毕业生以及行业高管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提高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同感,从而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进而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专业的兴趣感,加强团体的学习氛围。

5.加强学生职业就业指导,以规划带学风

从学生进校开始,帮助学生提升对旅游专业的认识,梳理好未来的发展规划,就要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务必使得学生在大一阶段就能对自己接下来的学习方向以及未来的工作方向有着一定的认识。在大三阶段,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开展,让学生可以对旅游行业现状及就业趋势有着足够认识。并且通过对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指导,让学生不会因为各种渠道传来的一些不好消息而影响到专业学习。只有知道未来的方向,才知道现在努力的内容,把对未来的期待当做现在学习的动力,使得学生形成深层次的学习需求,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6.开展旅游专业特色活动,增强学习动力

旅游行业是以服务为特色的行业,对于从业者的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有着一定的要求。通过设置有专业特色的学生实践服务队伍,集合专业特色,配合主渠道教学,强化学生学风建设工作。结合专业特色,旅游专业可以成立如导游队、礼仪队及茶艺队等特色队伍。依据专业特色,设置选拔考核制度,在队伍建设初期就在学生中形成一股“比学赶超”的风气,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队伍建设中。同时,相对应地组建一支专业化指导教师团队,对学生的服务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使学生在实践和服务过程中也能够活学活用。利用旅游专业特色队伍的感召力,将队伍的服务进行扩大,不仅仅服务于本院师生,而是将队伍服务于全校,乃至全社会。从而一方面扩大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宣传,展示学生风采,吸引更多的专业学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专业队伍的建设不仅仅是培训好本专业的同学,旅游管理专业项下还有其他方向的同学也可以参与其中,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全员发展的局面,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回到课堂后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学习,为创造良好的学风氛围提供助力作用。

作者:赵巍 张予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蒋超.发挥专业特色,建设优良学风———以北航北海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青春岁月,2011(14).

[2]张琳.浅析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J].辽宁经济,2016(1).

[3]龚玲玲.加强音乐专业学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亚太建设,2016(6).

[4]李童铃.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当代大学新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