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选择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选择原则

摘要

信息技术课程是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播与应用的课程。阐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即时代性、趣味性、开放性、支持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2012年的《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给信息技术课程定位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一门学科。它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根据这个课程标准的界定,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时代性

一方面,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软件内容的选择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紧随这个发展的步伐,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新的软件内容进行教学。虽然中国有句古语叫“温故知新”,但是这个在信息技术方面并不太适用,同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也不可能让学生去在旧的软件的基础上去学习新的软件。另一方面,是在教学工具的选择上,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已经得到普及,特别是一些低端的智能手机,以它低廉的价格、方便快捷的操作、便于携带而迅速地进入到了学生的生活当中去,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计算机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平板、手机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使用更加快捷的方式处理信息、传播信息,同时也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让手机不仅仅是一个游戏机、通讯工具,更是学习过程中的好帮手。

二、趣味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所用的工具本身就有很大吸引力,因为不论我们选择何种工具来完成课堂教学或者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这些工具都可以当作游戏机来看待,而学生所期待的就是能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玩一些平时不能玩的东西。当然,这不是我们所要的趣味性。这里所说的趣味性,是让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变得有趣了,而不是枯燥的理论学习或者是单纯的操作实践,是让学习内容本身能够吸引学生而不是用工具的变性来吸引学生。另外,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内容来进行教学,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投其所好,当然,这种投其所好,不是就是学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是有规矩的玩。比如,学生都喜欢聊QQ,那么课堂中的讨论环节,就给学生机会,让学生通过群来讨论,既可以满足学生聊天的要求,还能够把学生讨论的内容保存下来;再比如,学生都喜欢玩游戏,那么就可以通过Flash的学习,让学生自主开发一些小的、简单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就把Flash这一软件学习了。

三、开放性

首先,是学习内容的开放性,针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到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对于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开放的,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家中有电脑的已经不是少数了,而每台电脑上所安装的软件也不一样,这样学生在家中接触的软件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个学习要求,学生可能通过不同的软件来完成,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规定用什么样的软件,而是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至于要用什么样的软件,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由学生自己来定。换言之,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达到同样的目标,学习使用什么软件是不固定的。其次,是学习方式的开放性。自古云,教无定则,学无定法。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更是这样,信息技术课程是基于网络的课程,讲究的是共享,那么在学习目标确定后,对于学生来说,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完全可以任由学生自己选择,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可以向同学学习,还可以远程求助于其他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强制学生用同一的方法来学习。再次,就是学习成果的开放性,对于课堂学习的目标是确定的,就是这一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的是明确的,但是在结果上,不要求有统一的形式。学生所展示的成果只要是围绕学习目标而学习,能够反映出他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学习目标就可以了。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可以体现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学习,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支持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学习信息技术的课程,也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播与应用的课程,而这些恰恰是其它学科学习所必需的。换句话说,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可以用来支撑其他学科的学习。基于这个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选择一些能够支撑其它学科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其它学科进行整合,从而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来进行其它学科的学习。

作者:刘云 单位:河北省围场县半截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