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分析(6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分析(6篇)

第一篇:网络时代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步入网络时代,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也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的初中教育在改善的网络环境下有了更好的发展之机,这样不仅让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自由、范围更广、学习资源也更加丰富,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需要均得到满足。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网络时代背景下怎样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展开分析讨论,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网络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成为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能。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思维方式。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除了结合学科特点,将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外,更要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利用现代化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与实践动手能力不断加强[1]。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体应以学生为主,将重点放在实践操作上,立足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教学结构进行创造性设计,把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教学。学习兴趣是学生以自我的学习需要为前提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它是学生学习动力所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向学生详细的介绍计算机的各种常识,如计算机的产生、发展以及最新动态等,比较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重要作用,从而对其产生学习欲望。同时,教师在最初教学时,也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可适当组织一些兴趣小组活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一些初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了解了课本内容,因而他们认为上课比较枯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本知识外,还可以教给他们一些感兴趣的计算机知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明确设置教学任务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现阶段,任务驱动式教学普遍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重点需把握两点:第一是明确设置任务,第二是科学设置任务。对于初中生来说,要在教学中适当的加入一些“强迫性”教学,可保留“这节课必须……”等这类语言。在学习WPS演示文稿时,教师可让学生写下最想对老师或同学说的话,用WPS演示文稿制作成卡片形式,教师可提出明确任务要求,让学生自行尝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后上交作业,并让学生进行互评。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也能有明确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结合精讲与训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教师可适当增加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上进行练习。这样在对计算机有了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后,学生就能熟悉计算机的每个构造。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和电视差不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我在教学中,同样也会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巩固上堂课的知识点,另一方面也能对新知识进行预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既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与同学相互讨论,这样就能一一解决各个难点、疑点问题,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更为重视。过去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让学生在上机操作时不知从何入手,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保证[2]。我在实践教学时,通常都会利用10分钟的时间向学生讲解、操作课本内容。当讲到关键知识点时,我会布置几个由浅入深的作业让学生亲自实践,在大多数学生都掌握后,再讲解下一个知识点。而剩下的时间我则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让他们在多次练习后,达到熟能生巧、熟练掌握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帮助学生对基本知识进一步巩固,也能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高效的利用,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亲自实践之后,也能更加牢固地理解、掌握一些知识点。

四、采取游戏教学法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点

游戏教学法对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学生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时候,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项目便是汉字输入训练,而掌握这种技能离不开长时间的练习[3]。但许多学生对这种枯燥、繁琐的训练都十分抵触,与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相比,他们不愿意在这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但让学生的打字速度达到一定要求又是必需的,所以应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方法是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在练习中游戏。课堂实践时,我先让学生掌握基本指法,让他们将每一个按键位置都记在心中,在他们完成上述准备活动后,再让他们了解几款打字游戏,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趣味的打字游戏所吸引,他们在游戏中进行练习,你追我赶,互不相让,都想战胜对方。学生置于这样环境中,不仅表现出很高的学习激情,在反复练习后,打字速度也很快提高。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现代化社会中不可缺少一项教学课程,对初中阶段的教师来说,应对教学过程所有存在的问题予以正确地认识,并及时将这些问题解决掉,这样才能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缪克 单位:萍宜兴市屺亭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卉.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4).

[2]韩立刚.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运用[J].现代阅读(阅读版),2013,(01).

[3]于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14).

第二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法应用

【摘要】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对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加强改革的深度就比较重要。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是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够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加强,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上占据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的特征体现以及教学步骤进行分析,然后对任务驱动法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原则和应用进行详细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信息技术;应用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对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比较强调。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已经不能有效适应当前的教学发展,所以要能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加以应用,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良好效果呈现。只有通过全面的教学模式应用,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的特征及教学步骤

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的特征体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在教学的效率上得以提升。任务驱动法是在当前的素质教学背景下应用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特征得到显著呈现。任务驱动法有着多种类型,有情感驱动法以及成果驱动法和生活驱动法等等。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能选择不同的类型加以应用,就能在作用上充分的发挥。初中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任务驱动教学的法的应用有着鲜明特征体现,其中教师主导的作用特征比较明显。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中,是需要老师进行指导实施的,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得到充分体现,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任务教学法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指导,从而能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在任务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是学生的信息知识的设计者,并且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料,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活动。另外,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的应用中,任务的分配是最为突出的。学生的信息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在老师布置的任务基础上进行展开的。老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性发展特征等了解下,对学生进行分配相应的任务,学生对信息任务加以完成。

2.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步骤分析。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应用中,要能够按照相应的步骤加以实施,这样才能有利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先是对学习的任务进行提出,在任务提出的时候要考虑到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否则学生在任务完成的积极性方面得不到有效呈现。在任务提出之后就要进行对任务加以分析,对具体的任务进行分化,按照小任务逐步的进行完成。再者就是对老师分配的任务加以完成,这是任务驱动法应用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充分对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加以充分调动,将自主探究的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的模式都能够在学生任务完成中加以应用。通过自主探究方法的应用能够对任务的具体完成和分析的效果得到良好呈现,能够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对学生独自完成任务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培养。而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应用,就能对学生的任务完成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对学生的合作精神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

二、任务驱动法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原则和应用策略

1.任务驱动法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原则分析。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任务教学法的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首先是要能将任务驱动法的适度性原则得以严格遵循。初中信息技术在课程的时间上为45分钟,在进行应用中,就要从时间上得到有效控制,要能形成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再者要将目标性原则以及真实性原则得以遵循。这些原则对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效果呈现有着影响。

2.任务驱动法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策略。第一,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要能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将选择的内容和任务驱动法的应用契合度要能得到保证。并要和三维目标标准得到充分重视,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将技术学习以及理论知识学习和情感层面的培养等都要能够得到有效实现。第二,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用时,要能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有效体现。在时间上的安排要能合理化,老师对整个课堂的控制要能加强,在进行应用之后要及时的对应用情况进行反思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于日后的修订。第三,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要能够注意对任务的分层教学。由于初中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基础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对任务驱动法的应用过程中,就要能够充分重视对任务的分层。这样就能将任务的解决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能够对实际教学情况得到优化,对教学的质量提升也有着促进作用。在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还要能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张平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友清.任务驱动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2]韩维强,陈丽敏.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15(30).

第三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思考

摘要:

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推动力,技术是创新的成果,同时技术推动着创新,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因此,在教育教学的发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得不从技术掌握的角度入手。初中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备受学生和教师关注,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对中学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本文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研究如何在中学教学中做好对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支持。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教学思考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课程,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初中阶段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接触不多,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是一种启蒙期的教学,因此,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掌握理解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强化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需要从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信息技术者们课程本身的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够做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一、做好兴趣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有特点的学科,不同于传统的知识内容,信息技术的课程的知识更多地偏向于实践操作,虽然不是枯燥的书本知识,但是依然内容丰富,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悟性,能够在入门阶段更快适应这种课程知识的学习方式。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始的入门阶段往往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对于这门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也非常浅显。除此之外,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更多地偏向于实践而不局限于理论,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习惯了理论化的学习模式,对于这种实践性强的学习模式往往不太适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就容易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启蒙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而不是作为一个沉重的课业负担完成。例如,在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互联网历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穿插来讲,由一些比较知名的互联网人物和故事引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在讲到网站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列举阿里巴巴的马云和百度CEO李彦宏,将这两位人尽皆知的互联网名人引入教学中,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这些名人的创业故事,将这些故事与课程需要讲授的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这些知识更有兴趣。这样的案例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知识有更丰富的认知,对课程产生好奇心,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强化学习效果。

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是不可忽视的内容。信息技术的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具有探索的欲望,这样,他们才不会被枯燥的理论知识影响,也不会受到一些负面学习思想的侵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实践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过于被教学步骤所束缚,那么对于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被动,而被动教学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是不利的。信息技术教学往往需要活跃的课堂气氛,需要学生对知识有探索欲,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并且进一步探索和运用。未来,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区别于一般文化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度的课堂教学探索,运用一些比较积极的案例和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知识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样,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整体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才能够有所提升,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

三、强化课堂沟通的效果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沟通是实现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师生交流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从学生角度讲,无论是和教师交流还是和同学沟通,这都是他们表达思想的一个方法,通过这个过程能够让他们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有进一步理解,同时能够将一些自己不理解的知识通过交流达到理解的目的。不同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来说,师生沟通更多地应该体现在课堂上,学生需要边实践边交流,使实践和交流同步进行,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和接纳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看到的和全面理解的内容比较多,恰恰是这种现实的交流,能够让他们尽快对知识有所了解,使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直接得到解决,才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对知识进行探索。未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要注重多给学生创造交流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交流和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保证一定的课堂稳定性的前提下,调动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帮助和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探索,例如,一些文档的使用方式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文字编辑,通过利用办公软件的方式,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互相交流,对文字编辑的效果进行探索,这不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了学习中,而且让学生有了更多机会探索新内容,掌握更加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性强,这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当前和未来,信息技术教学都会是初中阶段教学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实践性的重要特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给学生创造更多交流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和进步,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况立敏 单位:贵州省瓮安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冀静.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小学电教,2012.

[2]姜晓丽,马晓艳.关于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

第四篇:初中支架式信息技术教学运用

【摘要】

实现自我能力提升的“支架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所要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文章对此教学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

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脚手架”,对知识进行引导;学生作为“攀登者”,对知识不断探索。因此,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的“支架式教学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中的向导支架教学

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体,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老师的讲解。教师不仅缺少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更加忽略了一个问题:谁才是课堂的主体?向导支架教学要求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加全面地体现;教师只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向导,只是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对知识重点进行强调和引导,帮助学生组织学习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例如,在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文件下载”时,教师先播放一首学生喜欢的音乐或者电影,勾起学生想要下载的欲望。教师结合课本上关于文件下载的知识,对文件下载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和适当地演示。然后,在信息技术的实践课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细节,并在现场进行巡回指导,对操作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及时进行指导、更正。

二、信息技术中的范例支架教学

范例支架教学是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各种范例,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楚地对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掌握。范例的选择要求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或者特殊性。例如,学生在学习“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时,由于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教师可以先将一些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画面性较强的演示文稿以及优秀的动画作品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制作多媒体作品有一个大概的心理定位,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然后,引导学生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复制”,教师针对学生“复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的操作过程更加顺畅,并及时指导,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更加牢固。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多媒体制作技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作品的创作,大胆展开想象力和创作力,鼓励学生不断地钻研具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可以从学生自己创作的多媒体作品当中,选取想象力丰富、具有创意性的作品,当作范例在全班进行分析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信息技术中的问题支架教学

问题支架教学是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都会用到的方法。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地提出一些具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和思路。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够正确运用问题支架的教学方法,太过简单化或者内容太过呆板的问题,只会让学生怠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备课,使问题的提出能够环环紧扣,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起到一个重要的支架作用,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问题支架的设计。同时,在问题的提问方式上也需要注意,使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挑战性和延展性,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还能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Flash的制作”技术中,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如何让图片和文字跳动起来呢?利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想要动手实践的欲望,使学生很快就融入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来。

四、信息技术中的图表支架教学

信息技术中的图表支架教学包括表格和图式两种教学方法。图表支架教学能够通过表格和图式,形象而直观地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表达出来,从整体上对复杂的事物和问题进行脉络的梳理,通过解释、分析、综合、评价等,直观地将问题进行描述,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图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有表格、流程图、概念图、思维导图、时间线以及比较矩阵等。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的是表格。表格可以对不同的事物之间进行比较,将事物之间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点,以数据和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整体效果较好,直观性较强。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教学”时,先让学生对“动画”和“视频”进行分析,然后再利用表格将“动画”与“视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描述出来,通过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动画”的基本特征,使学生加深对“动画”的了解。又如,流程图相对于信息技术的学生来说也是较为常见的,在信息技术的程序课中,教师经常会利用流程图对程序的步骤做出进一步地分解和分析,使学生更易理解,对学习的内容的目标更为明确。概念和思维导图都是为了使学习的内容更加直观明了,利用各种图解将所学知识转化成图形和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图表支架教学,这种简单的教学工具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的思路更加清晰明确,还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使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能更加熟练地掌握绘图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信息技术中的工具支架教学

要想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学习信息技术,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基础性的信息技术工具。如: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知识库、语义网络、专家系统、BBS、博客、QQ群、讲义等可供展示和共享的平台;还可以在教师机上安装多媒体教学的广播控制软件,通过广播控制软件,向学生发送上课学习所需的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将作业传送给教师,方便且快捷。支架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学生的思路,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更加清晰、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作者:王文东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任阳中学

参考文献:

[1]陈丽香,冯维.论组织者教学与支架式教学的异同及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6,(24).

[2]刘杰.支架式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

[3]丁家永.建构主义与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新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第五篇:初中微视频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摘要:

在实践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微视频资源,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应用微视频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意义,并对微视频应用于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微视频;信息技术教学;意义;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课操作性、实践性较强,学生学习内容主要是完成各种目标指向的操作。对此,传统理论讲解式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微视频教学直接以操作演示的方式示范,具有短而精、快而明的特点,便于复制、传输、查看、学习,利用这种方式可以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解决重复性学习等问题,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式[1]。

一、引入微视频教学对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意义

1.有利于改进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认知效率、精神集中程度、兴趣高低、自控能力各不相同,经常出现部分学生听课效果差、学习效率低的现象。因此课堂知识,尤其是重难点问题掌握得不连贯不系统,影响后续学习,实践操作中往往出现方法知识遗忘的问题,使自主学习无法有效开展[2]。利用微视频教学,教师可以对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示范操作,并将过程录制成微视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微视频传送至学生终端。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就可以通过查看微视频的操作演示,从而提高解决困难的效率,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2.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微视频可以将字、声、画、影等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另外,微视频制作的灵动性使其容量较大,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以从中获取完整的学习资源。

3.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

微视频一次制作可多次使用。教师可以将日常教学中制作的微视频资源或通过网络搜集的微视频资源进行梳理和收集,形成丰富的、系统的资源库,课堂上就可以更灵活、便捷地使用。利用现代网络体系,将微视频资源通过微博、微信、QQ等进行共享,供师生课堂内外使用,将教学有效延伸至课堂前后,使学生有条件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和练习。

二、微视频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1.注重微视频应用的合理性

微视频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诸多助益,但最突出的一点是其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3]。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视频资源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也不能把教学课堂变成人机教学的课堂。否则就会应忽略教学的个性化、师生的互动性而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机械、生硬、缺乏情感的过程。因此,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应具有合理性,即寻求一个合适的契合点。契合点的选择,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即操作性强、重点难点、关键环节。在符合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有的知识点单凭教师口头介绍或演示,不足以让学生清晰地领悟,或虽然领悟但因过程复杂而容易忘记。对这些教学内容,就可以运用微视频资源,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让学生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如在八年级上册的photoshop教学中的图层、蒙版等及下册的FLASH教学中的路径动画、遮罩动画等都是个难点,依靠传统演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此可以录制教学微视频,录制演示步骤,一边进行操作,一边进行叙述和讲解,重点的地点加以强调和突出。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按照微视频的步骤一步步操作,操作速度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自主把握,操作难点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一遍操作不足以掌握要领,可以按照视频的步骤反复练习,直至达到自主制作的水平。

2.注重微视频应用的差异性

信息技术课程中,许多教学内容非常细致而烦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记住并掌握大量的选项、细节及处理技巧。对此,因学生智力、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不同,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差别。对此,教师要注重微视频教学的针对性和层次性[4]。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细节的展示,对于环节较复杂的内容,可以将节奏放慢,并在展示过程中对操作步骤进行强调,也可以在演示过程中添加操作步骤提示或提纲,使学生对操作过程既有宏观的印象又有细节的把握。如学习电子表格的排序、高级筛选时,在微视频中,除进行正常操作的示范外,还可以将一些关键细节进行重点演示。如如何按照一个关键字排序,多个关键字排序;如何筛选出满足一个条件,同时满足2个或2个以上条件的筛选等。这样,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只通过观察正常演示就可以掌握要领,而领悟较慢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观察和学习后面的重点演示实现同样的目标。

3.注重微视频应用的系统性

要充分发挥微视频作用,使教学活动有效地向课堂之外延伸,提高课堂效率。一是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趣味性、导入性的微视频,作为学生课前预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制作技巧。二是课堂练习。在完成常规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操作演示,另行命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制作,制作过程一般参考微视频完成,教师加以个性化指导。三是课后复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将微视频传送到网络学习平台上,供学生复习之用。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各种作品,传送到网络上交流,教师进行网络点评,使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微视频资源应用于实践信息技术教学,对改进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和丰富教学资源等有积极的意义。在微视频应用中,应注重其合理性,使其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整合,达到优势互补;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微视频教学中得到助益;注重利用微视频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作者:刘平琴 单位:武平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翁力.探究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信息系统工程,2015.

[2]谢晓华.操作演示的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5.

[3]郭杨杨.微视频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俞清洪.浅析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速读(上旬),2014.

第六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游戏化探究

摘要:

信息技术的操作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由此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发挥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但是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学习兴趣缺失,故而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与课程无关的内容上面,直接导致教学质量降低。但是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就能解决这一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游戏化教学方法主要是以“乐“为主要的教学理念,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在初中学习中巧妙的运用这一方法,提升信息技术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游戏化;应用探究

游戏作为陪伴当代初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娱乐活动,游戏中的刺激性以及竞争性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前提下,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多教师将游戏与学习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游戏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从主观上否定了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让游戏法在推行中经历诸多困难。本文主要介绍游戏教学法在出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策略,为游戏教学法的开展提供文字参考。

1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游戏化的意义

1.1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如果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沿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且也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并且也是提升学生学习技能的最好方法。

1.2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沿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有具体的画面操作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由于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需将所有的知识都进行游戏化的设置模式中,用以设计出形象而生动的学习模式,这样的设置方式让学生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并且运用自己的抽象思维强化自己的知识能力[1]。

2初中信息教学现状

2.1信息技术教学难度偏大: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接触到该学科,但是该学科在教学活动运用中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受到条件限制,很多学生没有从小接触计算机,因而很多学习内容需要教师不断的带领学生深化和理论,这就加大了信息技术教学难度。另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信息技术教学也面临不同的问题,有些学生学习不能跟随教学进度,这也客观上加大信息技术教学的难度。

2.2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有偏差: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存在差异性,由此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因而在教学中会出现偏差。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关注点集中在课堂知识理论方面,但是忽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导致学生对知识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层次的理解和记忆知识。由此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将会变得不是很顺畅,导致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下降[2]。

3游戏化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要点

3.1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要点:

为让游戏化教学更好的应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第一,要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在设计上需要重视趣味性,由于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素是要加大力气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下。第二,在设计上需要秉承开放性的教学特点,学习积极参与游戏教学过程,也就是在设计时需要贴近生活,由此选择的内容和方式要具有开放性的特色。例如,让学生进行封面设计的时候,先让学生在封面上面画一个小花朵,要求花朵是自己喜欢的种类,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设计的时候要具有较大的操作性,便于学生在活动中做好自我定位。

3.2构建游戏化教学模式: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模式化的构建教师需要将教学有机的结合才能有效,并且让游戏与教学融合为一体,也就是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第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的提问方法做好情境构建,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当然教学时教师要明确的了解自己需要教学的内容,并明确教学目标,并了解何种教学方式可以运用构建形式完成,这是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必要基础。第二,教学中教师需沿用技能训练的方法开展模式构建,例如,在学习Excel这个技术的时候,教师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可以运用分组的方式和学生一起训练,然后学生通过交流以及竞赛的方式开展游戏化教学模式,进而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教师为了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运用数字在Excel表格中画一幅画,画面构图形式不限,学生可以运用数字、文字、图形等所有可利用工具,学生开始的时候会感觉很生涩,运用的方式也很单一,就是简答的沟通,但是随着学生探究能力逐步提升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致也被调动起来,学生自己探究各类工具的用法,所以,画出的图更为漂亮,运用的工具也更多,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和知识,并且自我探究方式掌握的知识印象更为深刻。

3.3通过游戏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特点主要是可操作性大,就是能够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将信息技术的知识的应用方法传递给学生,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其用法,更能通过学习获取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时候就能独立的开展思考,并且找到知识的入手点。例如,教学是介绍有关文字和知识排版等相关问题的时候,要获知一点文字与图片有较高的和谐性,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特性开展知识应用竞赛,并且在竞争中发现知识应用新方法,让学生在文字编辑的过程中尝试着加入图片,增添文字的色彩,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堂笔记整理的过程中,加大对文字排版的利用状况。

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有较大的训练意义。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众多教学方法中,最为有效的是游戏化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游戏化的教学中不断的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技能,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得到飞跃。

作者:余正惠 单位:四川省大竹县高明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蔚瑞雪.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03):21-25

[2]周林祥.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7):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