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应用

【摘要】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学习需求的必要途径。本文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出发,从运用趣味教学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动手实践三个方面深入探究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激发学生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效,让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网络化社会。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网络全民化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能让学生们掌握基础的知识和相关实践操作,而且也为之后高年级的学习奠定基础,也让他们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网络化社会。然而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了学生缺乏兴趣、缺乏实践动手操作、教学效率低教学质量差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因此如何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任务。下面,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从兴趣、实践等几个方面深入探究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运用趣味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和工具性兼备的学科。初中生往往对计算机游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优势和特点,适当地将计算机游戏融合到课程教学中使课程教学趣味化,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将知识点变得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避免信息技术课程的机械化和程序化,充分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进而使教学效率大大提升。例如,第一单元中《探索信息编码》,编码是信息技术的桥梁,在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学习编码的过程十分枯燥,并且理解起来相对较难,学生们在学习编码的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兴趣,所以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法,如,讲授二进制的表示时,笔者让学生用拍手的形式做出回应,可以——拍一下代表1,不可以——不拍手代表0,随后笔者随机提出几个问题,学生们拍手作出回应,这时笔者便引出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就是以0和1按一定规则组合来表示信息的,这种编码就是人类与机器进行沟通的语言。这样,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笔者运用趣味法,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进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以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实际操作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但信息技术过于专业和深奥,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并不能主动思考和理解其中含义。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自身角色只是知识的引导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根源,并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完成理论讲解后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突出其主体地位,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自主思考、独立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构筑信息安全屏障》这节课,上课后笔者没有直接讲述教材内容,而是先对学生们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问题如下:1.电脑病毒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危害及影响?2.电脑病毒具有哪些特点?3.电脑病毒传播的途径有哪些?4.防止电脑病毒侵犯的方法有哪些?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让学生有想要深入了解的动机,并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与探究。这样,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笔者通过提出问题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了课堂活动,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强化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而教学过程中普遍存留的漏洞就是教师对学科重视度不够,认为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只是课外拓展,而且教师只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学生对这些计算机的专业术语和用词不易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跌落。因此,教师要在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积累之后,积极指导学生展开动手实践。教师应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指导,让学生把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有针对性,以提高实践效果和教学效率。例如,在讲授word的使用时,教师可以边讲解边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增强了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总之,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网络素养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将课程教学趣味化,并注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知识记忆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让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迸发活力,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凯利.基于微课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罗国用.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2010.

作者:刘用滨 单位:泰宁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