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数学教学研究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数学教学研究

摘要:

本文从渗透的理论基础、对象、原则、途径、方法等方面,通过课堂实施,对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高职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开发师生心理潜能,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而且能塑造师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师生幸福生活。

关键词: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教学;幸福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代表着一种人性高峰和生活理想追求的价值观[1],最大特点是一切从“积极”出发[2]。数学教育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高度相关。数学崇尚独立思考、追求真理,不仅有着耀眼夺目的真理光泽,而且具有造福人类的善的功能和独特生动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意蕴[3]。本文从渗透的理论基础、对象、原则、途径、方法及课堂实施和成果等方面,对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1研究概述

1.1理论基础

以党和政府的文件精神为指南,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国内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借鉴,以中国传统和现代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为根基,开展多方面的理论研究。

1.2渗透对象

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2015级一年级新生和部分三年级学生和全体数学老师为渗透对象,形成以数学老师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辅导员为骨干、以数学课堂为载体的多元立体网络。

1.3渗透原则

一是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二是扬长避短、发挥个性优势;三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四是积极乐观,传播幸福。心理潜能是暂时没有表现出来或还没有被发觉、发现,通过努力可能表现出来的能力。因此开发心理潜能,就是激发师生的心理能量,提高学习效能,也是师生心理健康的内驱力。因此,我们特别关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这一原则。

1.4渗透途径

通过课程模式多元化、课程设计个性化,优化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自己的优势享受学习或成功的乐趣,从而极大地减少他们遭受挫折和学业失败的经历,增强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身心健康。

1.5渗透方法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要求,扬长补短,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1.6建立积极关系

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提高学习能力。符号化体系的数学中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古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文字是中国方块字,处处显示包容、友爱、感恩、创新、和谐的美好积极关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体验美好、收获幸福。

2课堂实施

2.1学生现状

2.1.1学习现状

林国耀、连榕教授两位教授的研究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学习能力只是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待提高和发展,学习能力的年级差异不显著[4]。周炎根研究表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高。林士俊副教授研究表明,高职生大多数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5]。我院的学生总体学习情况与研究结果大致相同。数学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成绩较差。

2.1.2心理现状

林士俊在研究中表明,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灵动、团队精神、感受爱、真诚、爱与善良;最差的五项品质为创造力、勇敢坚持、热爱学习、自制、领导能力。我院的学生心理状况与上述结果大致相同。

2.2开发师生心理潜能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开发学生心理潜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表明,大多数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8%左右,爱因斯坦也只开发12%左右。激励、赞美学生是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最有效的方法。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激励、赞美学生,是一种肯定,是一种“刺激”,使学生得到一种精神或力量。在数学课堂上要适时、定量激励、赞美学生,而不是不合时宜地、定性地激励、赞美学生。不是所有的赞美都是好的。“你很棒,你很出色”这样的赞美之词奖励的是结果,但这种定性的赞美会导致心理学意义上的完美主义的基模。“你很认真、努力”这样的赞美之词奖励的是过程、是付出的努力,这是定量的赞美,这让学生更能坚持并且享受解题的过程,更加努力。这是卡罗尔•德韦克CarolS.Dweck博士的研究成果。学会激励任重道远。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数学老师要克服多年的习惯,减少定性表扬、抽象表达,适当进行定量表扬、具体表达。改变从老师开始,师生在改变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学质量。其次要开发教师潜能。从国际发展来看,教师潜能开发,是以提高个体的专业地位和工作成就为目的的,通常通过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专业发展等实现。教师潜能开发要创设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各种环境和机制,营造充满真实的人文关怀意蕴的氛围,紧密潜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开发活动的实效性,让教师的主体性在参与各种活动中积极发挥出来[6]。尊重、相信产生巨大的学习效能,大大地激发教师的潜能。教师们饱含热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熏陶了学生,渗透进学生的骨子里,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工匠,并为之自豪。

2.3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促进学业进步。高等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函数。函数的本质就是关系。因此不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类社会,关系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人际关系更是如此。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最一般形式,是人们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性需要,通过交流或互动所形成的彼此间比较稳定的、情感上亲近的心理互动关系。青岛滨海学院教授于树元认为“和谐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和和睦睦、互相帮助。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人际关系和谐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形式活泼、实效突出的团体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更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良好平台。教师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等团体活动中,不仅备教材、备媒体、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备教学艺术、备突发事件的应对等,而且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提高了幸福指数,生命更有质量。尤为重要的是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的探讨,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计学生为完成学习目标而进行的自学、讨论、研究、探索、实践、总结等活动,设计出教师在学生活动时组织、启发、辅助、评价、激励学习的技巧,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身心健康,把愉悦快乐幸福传递给学生,示范给学生,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愉快成长,和谐交流,幸福的生活。

2.4对学生寄予积极希望

积极希望造就学生积极的人生。一个人的表现往往与教师的期待相一致,赏识、信任、赞美、鼓励的力量会促使人更加优秀,这是“罗森塔尔正效应”。相反,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消极、不良的期望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教师和家长的歧视、冷漠、嫌弃、体罚,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给学生造成精神和生理上的痛苦,严重的可能出现个性畸变,甚至抑郁自杀,这是“罗森塔尔负效应”。奥黛丽•赫本主演的伦敦街头粗俗的卖花女经过6个月的培养,成了一位举止高贵的女公爵的故事中,“罗森塔尔正效应”发挥了极大作用。但积极希望的传达必要真心,要真正发自内心而不是违心,要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表情、眼神和动作里看到真诚、信任,并从中感受到希望,感受到教师的强大的支持体系,而袒护、迁就和姑息等一些溺爱的行为不属于积极期望的范围。

3结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备的科学理论,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高职数学教学会极大地促进数学的教学,推动师生积极特质的发展,提高师生积极心理品质,完善师生人格,使师生幸福生活。

作者:张立华 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1.

[2]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

[3]黄秦安,邹慧超.数学的人文精神及其数学教育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2006(4):6.

[4]林国耀,连榕.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10(1):45-46.

[5]林士俊,周梅华.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2):91.

[6]林高标,林叶舒,胡海建.从人本主义看教师潜能的开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9):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