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探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探讨

课堂教学是一个持续的时间过程。在持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学的阶段性、教学氛围都有可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改变。为了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任课教师做到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表现着教师对教学的应变能力,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时机,才能进行有效调控,使学生的学习意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个性特征,达到教学的目的。语文学习需要在活跃而有序的环境中进行,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到:语文课堂活而不乱、有序而不死板。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调控。

1注意对教学各环节的调控

(1)注意对课题介绍的调控。在教学一篇新课时,课题介绍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意识一开始就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并控制在学习这一新课的范围内。否则,就会离题,影响新授课的引入,又可能导致学习意识的流向出现偏差。

(2)注意对课文导读的调控。导读一篇课文时,不要因为所学课文中某段文笔精彩,就旁征博引一大堆辞藻典故,使学生的学习思路离开课文内容。但适当引据一点成语典故把课文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既使教学的课堂气氛浓郁,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意识朝着有利于教学目的的方向延伸。

(3)对重点内容的调控。教学课文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课文难点时,应谈得深透些或细致些,因而所用时间相对就要多一些,这本身就要注意时间上的调控。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语言的清晰度和准确性,使所教学的词句含义准确地教给学生,又不至于使课堂失控,即调控要与课文的知识点相结合,根据课文知识点的轻重去调节课堂教学结构,也要根据教学重难点调控好教学结构。

(4)注意阅读讨论中的调控。小组或全班阅读讨论课文时,当某一学生从中提出始料不及的疑难问题或是远离课文内容的“怪问”时,教师应及时调节和控制对学生不利的意识偏差,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提问的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冷静平和且迅速地思考出一个合理答案予以解答,使提问的学生既愉快接受教师的指正,又能集中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同时,阅读讨论的时间也得到控制。因此,阅读讨论课文内容时,教师对学生讨论的时间、内容以及讨论中所涉及的疑难问题,都要给予准确的把握,及时的调控,使讨论中师生的教学意识自始至终朝着敎学目标的正确方向发展。

(5)对归纳课文的教学调控。这主要指对某篇课文的知识点、主题和写作特点在归纳小结中的调控。在小结课文主题思想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概括主题,然后根据学生的概括稍加校正、小结即可,切莫借题发挥,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样,既防止主题思想扩大化而偏离主题,又不扰乱教师对学生概括主题思想的意识导向,还使归纳课文的时间得到有效调控。调控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应该运用教师的教学智慧,注意教学艺术,综合应用声音语言、肢体语言;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堂内外的调控;更要注意课文体裁与授课类型相结合,实现生动活泼及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2运用多种调控方式

(1)在教学语言上进行调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单纯使用书面语,为使学生顺畅接受教师的教学指导,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书面语与口语相配合,专业用语与通俗用语相配合,这种配合适用于课文具体内容及其教学的具体语言环境,这样既提高导学效率,又有效调控了教学氛围和时间。此外,要在语言的抑扬顿挫上进行有效调控,根据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意的褒贬,语境的动静,或抑或扬或顿或挫,灵活使用,同中求异又异节求同,使教师的语言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课文具体的语境和思想内容。

(2)肢体语言的调控。课堂上的肢体语言主要包括眼神与手势,把两者相结合起来进行调控,有利于对局部情况的调整。在任何一堂课中,难免有学生的注意力一时分散,或答问时表达上词不达意,或出现与课堂教学的内容不一致的其它现象。如果出现类似情况,教师应充分运用好手势,把眼神与手势结合起来。眼神和手势可以表达关心、爱抚、庄重、严肃,或提醒、暗示、启发、阻止等思想感情和动作行为。所以,使用的眼神或手势能及时调节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意识,使教与学双方的意识朝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发展。

(3)与课内外辅导相结合的调控。语文学习如果只在课堂上进行,而课外没有对语文知识的留心与应用,也是不能极大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所以,需要把课堂内外联系起来,以课堂学习为主,课外学习为辅。语文老师必须要成为有效调控课堂内外学习的行家。学生所反馈的学习信息,是教师课内或课外辅导的依据,教师的辅导是学生信息反馈的作用。因此,信息反馈与课内外辅导有机结合在调控方式上也是很重要的一环。(4)课文体裁与授课类型相结合的调控。不同体裁的课文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语体色彩;不同授课类型的课文有不同的课时安排和不同的导读形式。在每一册的课文里,同一体裁的课文既有属于同一授课类型的,也有属于不同授课类型的;不同体裁的课文也是既有属于同一授课类型的,又有属于不同授课类型的。因此,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要把课文体裁与授课类型相结合进行调控,包括授课方法与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调控。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体裁或不同授课类型的课文,巧妙采用现代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教学形式。教师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节奏、信息反馈及课内外辅导等方面不断探索教与学共同意识流向的调控方式,丰富调控内容,才能逐渐形成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调控系统。

作者:刘莉 单位:内江市东兴区胜利街道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