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寻(10篇)

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寻(10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简约浅探

【摘要】

在开放自主的教学模式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较强的吸引力,然而繁杂的学习内容往往使得学生忘记了学习的根本目标,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法使教学内容、形式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简约与智慧,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与内化率。

【关键词】

简约理念;小学数学;数学活动

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思维方式与数学的应用属性,决定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数学知识不是简单的叠加堆积,数学的意义也不是计数的辅助手段,数学内容是纷繁复杂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较多的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简约,从简约的角度解读数学,以简约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以切实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下面就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个人建议。

1.准备简约素材,优化课堂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简约的第一个应用便是活动素材。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辅助数学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素材的准备上,应注意收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相对熟悉的素材,这样能有效降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难度,而且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基本的几何模型。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会拿出专门的模型教具,教学生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然而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若能重新准备更简约的素材,教学效果可能更佳。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准备大量的模型,而是在两个基础模型之上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加强学生认识理解的基础上,我准备的素材非常简单,就是红墨水盒子,装粉笔的盒子,课桌的抽屉等。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几何模型,若在教学活动中选用这些素材,一方面可以节省许多材料,节省准备的时间;另一方面,加强了教学活动的生活气息,能够引导学生走出书本,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种简单的素材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几何模型的认识,而且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相应的数学知识。

2.创设简约情境,优化课堂活动过程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简约化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学习。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学习的度把握不够恰当,反而引起了一些负面反应。例如,学生过分地沉溺于情景而忽略了教学内容,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应当注意优化情景,简约情景,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在“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主要学习内容是辨别人民币,了解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会选用情景教学的模式,用多媒体创造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节内容的学习。比如,播放一个买东西的短片,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然而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往往将关注点放在视频中的小朋友去商店买了什么,而不是花了多少钱。这样的情景导入,没能有效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情景的创建就是失败的。在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我创设如下相对简约的情景:先将不同的人民币同时投放到一张幻灯片上,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创设一个情景,即小朋友要去买不同的东西,大瓶饮料该用哪张人民币,玩具汽车该用哪张人民币……这样的情境创设,更突显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能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设定标价,以买东西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还能对其面值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者:孙婧 单位: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为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章主要从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教学内容,创设课堂实验活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强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六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有所改进,但是小学课堂教学依旧面临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率无法提升等问题。因此,教师应积极采取各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教学策略,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一、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将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引入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活动,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比如,教师在讲授关于分数的内容时,可通过故事引出教学内容。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一部动画片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教师可在讲解相关内容时,融入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进而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积极思考。故事的大致内容是:羊村就食物分配问题召开讨论会议,美羊羊与懒羊羊都想要得到饼干。因此,如何分配才能让他们获得数量相等的饼干,此时学生回答一人一半平均分配,教师便可顺势导入分数概念。通过富有趣味的故事导入教学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为数学教学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创设课堂实验活动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理解能力、知识水平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针对于某个时数学问题动手实验,使其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成功的乐趣,这样做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课。此外,可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比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生氛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还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此外,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良好表现与点滴成就,教师应给予及时地肯定,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强化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是一门兼具复杂性与抽象性的学科,具有较强的运用性特点。生活中随处可以见数学知识。然而,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数学运用性的特点,导致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进而推动数学教学“学以致用”目标的实现。

五、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积极作用。采取这一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优势互动,共同进步。比如,教师在讲解关于加减法的相关内容时,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引导学生对某一个知识进行探讨,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数学问题。此外,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提升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另外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教学反思。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应做好相应的反思工作。有效的教学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进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由此可知,教学反思是保障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环节。因此,教师可经常安排学生进行反思,并在下进行交流与总结,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总之,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应采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情境教学方式等,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提升提供保障。

作者:吴晓飞 单位:湖南省长沙县梨街道大元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居士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57-158.

[2]董世云.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08-209.

[3]徐乃楠,孔凡哲.实践取向的小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实践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论》等四门课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00-204.

[4]李国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小数大小比较》课堂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5):48-49.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结方法

摘要:

随着小学教改的不断纵深开展,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也是成果辈出。为了提高学生数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点之一,如何搞好数学课堂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数学学习方面的兴趣,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总结方案的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采用的方式及应包含的内容。

关键词:

教学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提到数学课堂的教学总结,从事教学的老师们并不陌生。作为一节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指对从宏观整体上对一堂课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和内容进行总结。导入是一堂数学课的良好开端,精彩的教学过程完结,进行总结算是完美收宫,标志着一堂数学课的完整性、规范性。

1教学总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价值

(1)数学课上,科学、高效的课堂总结,可以促进学生及时找到自己数学知识点掌握的不足之处,学习方法不得当之处,为后续掌握学习技巧扫除拦路虎。(2)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采用教学总结,唤醒学生主动与教师一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中心内容,能对本节课的自我学习效果加以总结,从迅速回应中体验成功掌握知识点时的喜悦和快感,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3)长达几十分钟的单调讲解式教学会让小学生出现倦怠情绪,适时地转换到轻松、愉悦且新颖有趣的课堂总结环节中,既能助力小学生提高对新知识的巩固度,还能让其学习思维活跃起来,更大程度地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缓解疲劳感,将数学教学在欢悦的课堂氛围中推向高潮。(4)数学课堂教学的总结,通过对这堂课的知识结构、贯穿的主线和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加以清晰明了地回放,给学生学习后续数学知识打好坚实基础。

2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总结方法

(1)拓展法:拓展法旨在让小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可能遇到的较复杂的问题。这类拓展性的总结,既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还有利于让数学课堂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大较大提升。课改新教材简化了很多知识点,对学习的要求也有所降低,旨在让学生减负、减压,因此更适用拓展总结法来弥补新教材的这种结构性知识短板,以应对学生未来可能遇到的较为复杂的问题。(2)猜想法:主要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期待更浓烈一些,在总结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将下堂课的新知识点抛砖引玉似的简要透露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或探索下节课学习的内容。猜想法能让小学生保持较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比较适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类图形或与数字相关的课堂教学。引导语可以如此设置:亲爱的同学们,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大家今天都认识了吧,那么,你们猜一猜,下堂课将要学习哪些知识呢?这类知识能帮助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么?可以通过诸如此类的发问,让小学生认识到学习几何图形,不光要了解其外形特征,还要学会如何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并想着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生活难题。(3)回顾法: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总结中最高效也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练习课、复习课、新授课这三种基础课的教学中广泛地用到回顾法。按照回顾内容的差异,回顾法还可以划分为探究过程回顾和知识回顾。1)探究过程回顾:探究回顾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学习方法、探究方法以及数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得到强化。“同学们,要掌握这一知识点,应当采取什么方法呢?”“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这一公式呀,咱们是用哪个方法得出的?”上面的提问方式是探究过程回顾中最常用到的。例如教师在进行“圆周长”这一堂课的教学总结时可以面向学生提问:“大家想一想,圆周长计算公式是用哪种方法得到的呢?”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就能在思考中对“化曲为直”的方法在圆周长探究过程加以再现,使其对数学学习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在这种回顾中得到有效的加深和“转化”。诸如此类的提问会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生通过诸如此类的回顾,既能高效地学习到新知识,还能深入领会到“温故而知新”确实不失为一种极其有效的学习方法。2)知识回顾:对新授知识点的回顾是知识回顾法的重点所在,即通过归纳梳理、概括总结新学的数学知识内容,给学生更简洁、更快捷地再现本堂课上所学的重要知识内容,起到对知识记忆的强化和深刻理解。教师通常会在知识回顾过程中采取这样的发问方式:同学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现在大家不妨想一下我们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3结语

新形势下,教育管理部门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才能获得长足发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让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就应当大力引进、科学应用教学总结,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还应当意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总结方法不止是拓展法、、猜想法、回顾法这几种,还包括鼓励法、游戏法、评价法等。这几种总结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科学、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只要能达到改进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便是可行的,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技能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杨迎春 单位:新城区八一路小学

参考文献:

[1]贾奎.兴趣与回味: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入与总结[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4).

[3]谭朝祥,于光明.论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30-30.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体设计

摘要

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数学教学模式,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得以创新。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设计的原则与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知识的机会,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数学备课细节

科学备课,是高效教学的前提。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积极改革备课思想与行为,用全新的备课模式为学生服务,确定最符合学生需求与数学教育需求的教学方法。在过去的小学数学备课环节,大多数教师将教材视为备课的对象,只顾着分析课本内容,确定课堂活动的开展顺序,而没有关注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授课模式的更新。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的今天,教师要在备课环节积极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比如,在讲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前,教师要全面分析课本内容,通过课本内容分析了解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的深度,确定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要在分析课本内容的过程中,找到向小学生讲解全新数学知识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小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与探究的方式去获取新知识。像在导入环节,为了集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注意力,成功引入新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6+4=10,4+6=10”这两个算式,让小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自主探究出数学理论。同样,在乘法交换律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5×3=15”和“3×5=15”这两个算式,以抢答的方式总结乘法交换律。以学生为主体备课,通过教学方法的确定,让学生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切实参与其中,有益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建立数学课堂主人翁意识。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实数学教学内容

充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是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只以数学课本的知识点为教学内容,会让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也会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建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主动考虑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感受与学习情感,积极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整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比如,在学习《可能性》时,教师不必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开发数学教学内容。像在渗透可能性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晚上会出月亮、时间不能倒流、爸爸比妈妈大、明天出太阳、后天会下雨”等内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小学生做出判断,哪些事情是确定的,哪些事情是不确定的。借助生活化资源拓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减小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有利于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在引入可能性概念后,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抽奖活动让学生了解可能性的大小,使课堂教学内容更有趣味性。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兴趣爱好出发选择与收集教学资源,能够让数学课堂教学满足小学生的成长需求,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数学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最能突出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方式。数学学科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设计并实施实践活动,让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去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体验感的加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强,教师的讲解并不能满足学生的理解需求,一些小学生在课堂中无法跟上教师的讲解进度,久而久之,会产生消极的数学学习情绪。用实践活动去解决教学难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促进学生动手开发与验证数学理论知识,有助于其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比如,在讲解《长方体》知识时,为了让小学生了解长方体的性质,掌握长方体的棱数、面数等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制作长方体。长方体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简单,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剪刀、胶棒、自己喜欢的彩色纸即可。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观察长方体,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长方体的性质,并尝试想象长方体的展开图。之后,让小学生拿起铅笔,在纸上画长方体展开图的草稿,反复尝试与想象,确定无误后,动手制作长方体。在实践活动中,小学生需要时刻利用长方体相关数学知识去验证个人实践行为的正确性,还会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加深对长方体知识的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在课堂中给小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的机会,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数学课堂中的价值。小学数学课本内容中有很多实践教学活动,教师要结合教学需求有选择地实施,平衡好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活动的比例。

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数学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模式,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当代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接受全新的数学教育观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用创新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模式的选择,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十分重要。教师选择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小学生,会影响课堂教学过程的推进,也会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小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可以选择快乐教学法实施教学。让小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让小学生主动成为课堂学习主人。比如,在讲解《方向与位置》知识时,学生要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更要能够利用四个方向去描述物体的位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让小学生快乐学习,寓教于乐。带领小学生走出课堂,到学校操场上开启一场方向与位置大赛。教师让学生排成一排,依次说出像“食堂在操场的东北方向”这样的描述,说出即向前一步走,在5次表达后,看谁走得步数最多。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任务教学法实施教学。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课堂学习任务,给小学生明确的任务说明与规定的时间,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让课堂时间得以高效利用。比如,在讲解《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给学生设置这样的学习任务:10分钟时间,阅读课本并总结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与方法,按步骤计算一道分数运算题。这样的任务具有指向性与可行性,学生以完成任务的形式获取数学知识,能够赋予小学生使命感与成就感。

五、小结

综上所述,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基础教育改革对当代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内接受新知识,构建结构合理的数学课堂,才能让实现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目标。将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到数学教育实践中,是让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得以改革的必要措施。

作者:彭飞 刘智慧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城子街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杜艳玲.操作欣赏创作———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铺一铺》教学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02).

[2]何延涛.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研究[J].考试周刊,2016,(94).

[3]黄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数学大世界,2016,(09).

[4]宋亚超.见微知著,打造“微课”课堂———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浅析[J].数学大世界,2016,(10).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对话特征

摘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打造师生对话的数学课堂,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特征。”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特征

师生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倡导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师生互动成为教学的主要途径。科学合理的师生对话,能够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积极反思,使教师得到正确的反馈。讲究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对话的特性,把握好师生对话的特征,才能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让学生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主人。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特征

第一,师生对话具有平等性。师生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形式。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师尊生卑是师生对话的前提,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今天,师生平等已经成为师生对话的重要特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要彼此尊重,而不是学生单方面尊重教师。讲究师生地位平等,才能让师生对话更有教育意义。教师的权威性不体现在师生关系中,而应当体现在学科知识储备量、人生阅历以及人格健全等方面。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与学生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平等对话,结合学生的个人学习问题给予鼓励与引导,杜绝恶言相向。平等性特征,还体现在教师尊重小学生个人差异方向。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语言与个性不同的学生对话,考虑学生的对话情感,也尊重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让学生在平等的师生互动中得以成长。第二,师生互动具有准确性。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强,专业性强,教师在课堂中所用的语言不准确,会直接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师生对话中,教师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衡量教师数学教学专业素养的重要依据。不准确的对话,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数学课堂中的师生对话,应当具有准确性、简洁性与精练性。教师要在师生对话中保持个人思路的清晰,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去理解数学新知识。像在讲解数位知识时,如果教师只说“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学生会产生错误的理解。为“第一位、第二位”加上“左起、右起”这样的限制性词语,才能促进数学知识在师生对话过程中得以准确传播。第三,师生对话具有直观性。小学数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低,思维理解能力有限。在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中,直观的认知学习活动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数学学科学习内容中,有很多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知识,这些知识的课本文字表述较为抽象。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用直观的语言改变课本数学知识的抽象表达,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像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概念”时,课本中的表述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这就是乘法分配律”。在师生对话中,教师要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入手,借助实例辅助表达,让师生对话更轻松、更简易,使小学生乐于参与到师生对话中。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策略

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特征,教师要思考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对话的方式。用正确的师生对话方式,促进小学生融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与应用中来,才能让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得以快速提升。

1.借助师生对话,引出数学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以及课本内容掌握情况,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之一。以师生对话的方式提出问题,了解小学生的真实学习成果,是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看似理解了数学知识点,但在自主应用知识时,还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利用师生对话的机会,提出有效问题,发现学生数学学习背后的隐性问题,才能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建立师生对话问题意识,从教育者角度设计考查问题,也鼓励小学生在对话中提出问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较少,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头脑中有多种多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平等的师生对话中分享自己的问题,并从中获取关键教学信息,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向下发展。比如,在讲解《小数除法》知识时,小学生会接触到许多生活问题,像精打细算部分的买东西比价格问题、参观博物馆买门票问题等。在学法运算知识时,小学生能够掌握运算的方法与技巧。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应用除法。像在解决“一列火车0.8小时行驶53.6千米。用同样的速度行驶234.5千米,需要多少小时”这一问题时,一些小学生开始犯难,不知道从何入手。教师要利用师生对话提出问题,帮助小学生找到个人困惑的方法。像“同样的速度是哪一个速度?这个速度怎么求呢?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能够让小学生快速找到生活问题的解决方法,促进师生对话积极教育意义的发挥。

2.借助师生对话,创设探究氛围

小学生的主动探究与课堂中的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平等、科学的师生对话,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也引导小学生动手实践,帮助小学生建立独立学习与思考能力。有效的师生对话活动中,小学生乐于发言,勇于表达,将同学、师生之间分享数学学习心得视为快乐之事。教师要做好师生对话中的指导者,也要扮演好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者角色。像在讲解《周长》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研究什么是周长,了解周长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如下对话: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图形呢?学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师:你们知道图形有多长吗?学生:图形有多长?不知道。师:快看一看课本,找一个叫做“周长”的朋友,告诉周长是什么。这样的师生对话,能够引导小学生快速阅读课本,有目标地与新数学知识互动,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数学知识探究情感。

3.借助师生对话,创新评价机制

评价,是小学数学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不足,肯定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思路与学习成果全面评价学生。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大多数教师直接表达自己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看法,没有给小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中的机会。借助师生对话,创新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机制,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在给出学习评价的同时,了解小学生对这一评价的看法,或者听取小学生的想法,有利于教学评价规范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像在学习了周长之后,一位学生的练习准确率低,教师评价学生“你的周长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还需要课后多复习”,学生与教师对话“老师,我掌握了周长知识,错误多是因为总是出现计算错误”。教师要结合学生表达内容加以验证,从而发现学生真正的学习问题,让教学评价更科学。

三、小结

综上所述,用合理的师生对话调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互动积极性。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优化,教师要更新个人教学观与学生观,正确理解师生关系,在明确师生对话特征的基础上寻求师生对话的策略,让数学教育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义梅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城子街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新民,吴立宝.课改十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化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8).

[2]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3]陈祥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0,(07).

[4]彭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科学大众,2016,(11).

第六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微课的应用

近年来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各种微事物不断涌现,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微课的出现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拓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微课是学生课前预习的解铃人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前预习时,学生肯定会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有众多疑问,当遇到问题时他们不知所措,而微课正是为他们答疑解惑,扫清数学知识障碍的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预习分数相除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对“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不理解,他们会想:为什么要把被除数分子分母颠倒呢?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课前可以制作“分数相除”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在预习时,就将错误的想法消灭于萌芽状态,并借助微课正确理解运算的过程。微课在课前预习中起到了“解铃”的作用,为课堂教学高效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2微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引路人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传授,还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课前预习中未能理解的问题,又要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是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领路人。如:教学《梯形的高》时,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及观看微课《梯形的高》,基本掌握了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这里的基本技能,也就是画梯形的高,而对于多边形的高,学生还是不会画,甚至可能画错。因此,当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起研究。在自己尝试解决、交流后,通过一个微课视频来印证大家的想法,达到教学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提出问题—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将微课视频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微课是学生课后深化数学知识的助推人

课后教学是学生知识深化的重要阶段,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学生充分利用微课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深刻化,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在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培养。如:在教学完《升、立方米》后,教师可以制作了一个微课《体积》。首先出示问题:如何知道一个水塔能装多少水?接着进行实际讲解、操作,使学生知道具体的方法。最后给学生留下实践作业,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微课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数学学科和微课的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赵茹杰 单位:石家庄市栾城区程上小学

第七篇: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培养

[摘要]

伴随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发现数学教学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方式变化的需求。因此立足于课堂中发生的现象与问题,展开研究与实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所有参与者达成共识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真实”;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直面学生的学习“现实”;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朴实”。因此提出从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到实现“自主学习”的教学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数学思想

课改15年,伴随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数学教学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方式变化的需求,因而关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为当前小学数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对于一线教学来讲最重要的不是“是什么”,而是“如何实现”,因此我们立足于今天数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的研究。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真实”

课改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大变化就是数学知识的呈现更加生活化、情趣化,使学习参与者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者认识到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是生活,是真实的问题情境,是亲身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是自主建构的自我认知体系,因此,数学教学的起点在于真实有效的数学学习。一是体现在数学学习内容需要真实。在2011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从主题图的设计到练习题的编排都力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例如,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单元中的分段计费等其他相关内容,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二是体现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需要真实,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参与活动的价值。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与学生玩猜年龄的游戏,不仅有趣,而且有价值,因为这种由学生无意识地观察身边人的年龄,变为有根据推理的游戏,培养的是学生主动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每一次学生猜测的数据,教师看似无意的评价,都能使学生的推理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三是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需要客观真实,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最不稳定的阶段,而教师的评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

二、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直面学生的学习“现实”

日本学者佐滕学对于学习有经典的定义,他把学习看作学习者与客观世界、与其他学习者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这种“相遇与对话”的学习观需要教育者敢于直面学生的学习“现实”。

(一)个体差异

一直以来困扰教师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课堂教学实施预期与实际效果的差异,为此有的教师选择了满足班级内大多数人的需求,这种倾向在义务教育均衡化的今天更为明显。在一些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学优生成为了课堂主角,而其他学生只能沦为课堂教学的配角,慢慢地这部分学生会丧失数学学习的动力,更何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方法多样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为灵活,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为多样,所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不是“零基础”的工作,而是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需要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创设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更为机动灵活的学习方法。例如,在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一课中,教师从“一杯水的一半用哪个数表示”开始,围绕“如何表示”这一主题,组织了“画一画”“说一说”“辨一辨”等不同层次的自主数学学习活动,为处于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与展示的机会。

三、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

“朴实”行走于不同的课堂,发现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的价值的课,往往是那种整体结构粗放、环节目标明确、学生活动精巧朴实的数学课。梳理这些课堂不难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教学的重心是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学的目的是引发数学思考,教学的重点是呈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的灵魂是培养学习者的数学思想。这种朴实教学的实施策略的核心可以用三个字来总结———“疑、试、用”。

(一)以“疑”为核心的数学学习

一切学习都从“问”开始,那么“疑”就是核心,因此追求以“疑”为核心的教学成为今天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流。例如在四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的教学前,教师在课前布置了一项预习作业,只有三个问题:一是通过阅读教材,自己回顾关于数的运算部分的学习过程;二是在数的运算部分找到自己最擅长解决的问题;三是找到自己还有一些疑问的内容。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分析,针对学生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设置教学活动,整课的主要环节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有序显现学生最擅长解决的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梳理“数的运算”部分的知识点;第二步有目的地呈现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对“数的运算”的认知;第三步是小组合作建构“数的运算”部分的学习报告,从而达到复习课的意义———重置建构。

(二)以“试”为基础的数学学习

试,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更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最重要的理论是“学习金字塔”理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其中主动学习的三种方式都与学生的尝试有着直接关系。试的最佳时机,不是学生完全明白后的模仿,更不是一窍不通时的无奈,而应是在学生似懂非懂时,内心自然涌起想要试的欲望时,这时的试才最有思维价值。试的最佳方式是人人参与,只有每个个体的广泛而深入的参与,才能达到试的最佳效果。

(三)以“用”为重点的教学策略

让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习经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上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需要教师大量地收集学生的认知素材,并按照由浅至深、由熟悉到陌生的顺序呈现,并在呈现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解释与评价,这就是“用”。可以说教师是否能将学生的素材“用得上、用得足、用得巧”,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素养。例如,二年级上册“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35,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在纸上画。学生大量的作品被教师拍照后分四个层次呈现:第一层呈现不规则摆放的35个物品,体现的是能够用一一对应思想数出准确数量的学习水平。第二层呈现能清楚看出35的图片。处于这一水平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统一单位的意识,只是没能将10个一抽象成1个十。第三层呈现下面几幅图片,由学生猜测图片表示的数。处于这一水平的学生已经具有明确的单位意识,并在有意识地考虑单位之间的进位制问题。呈现他们的作品对于处于前二个水平的学生是一种冲击与提升。第四层呈现在小棒图中表示35与在计数器表示的35,使学生体会到十进制的优势———简单易懂。这样四个层次的展示活动,让处于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每个学生都可以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知过程。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是对常规教学方式的极大挑战,是对学习弊端的极大冲击,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优化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目标,为学生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叶鸿琳 单位:天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第八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研究

摘要

小学数学伴随教育改革的推行,教学理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而且在教学形式上也打破固有模式。这其中,教学情境的设置,对教学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促使小学数学课堂实现高效。重点剖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继而促进教学质量得以改善。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高效课堂

从目前情况分析,虽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情境的用意,从而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无法达到高效,文章基于此现状前提下,探寻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境设置,谨以此为之后的教学给予参考。

一、从实际生活着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情境的设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从而促使学生通过情感融入达到学习目标。小学生年龄特点注定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来源于生活的感知,但是学生知识面相对比较窄,接受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为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情境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从生活中汲取真实的案例,彰显情境教学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进行《比例》相关知识教学时,为学生给予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教师准备了相关的教学素材,不同型号相同内容的图形,两个图形是一组,其中一组是饮料瓶,而另一组则是矩形图案,还有一组是中国地图等。教师借助实物创设教学情境,并且是选取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素材,带给学生最直观的体验,所有分组中的图形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在大小上有所差异,进行适当的放大或是缩小。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有利的,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比例相关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从学习兴趣层面展开,吸引学生参与教学

众所周知,学生在对感兴趣的事物上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境,继而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并且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效果。兴趣的增加必然会让学生积极开动思维,教学氛围更为活跃,课堂教学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例如,教师在进行《广角植树》中的两端栽树教学时,可以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活动,如选取某座城市较为著名的大路两旁的植被,整齐的树木必然会让学生体验到美,教师还可以借机去阐述这些植物的种植对环境保护的功效,从而增强学生内心的环保意识,自然对植树活动提起兴趣,继而顺利导入植树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并且借助情感的融入促使学生对教学活动给予极大的兴趣,而且还能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导入获得良好的开端,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情境的推动下能够实现高效,因而教学情境的引入对小学数学教学还是非常有帮助,值得深入探究。

三、不断优化情境教学,改善教学效果

之所以教学情境效果差强人意,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未能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导致情境教学模式比较落后,难以真正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性。从某种程度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领悟到学无止境,而教师本身还需在情境教学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对一样的情境教学自然没有兴趣,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对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他们需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并且不断完善优化情境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欲望,紧随时展步伐,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连接。例如,在上文提到的植物问题,教师以往会采用谜语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但是这种教学导入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任何吸引力,教师运用幻灯片图片形式能够给予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更能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除此之外,还能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将教育问题升华。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引入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通过不断完善情境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从中收获知识,最终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实现。

四、结语

总地来说,创设教学情境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良好应用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但是教师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从而真正促进教学情境推动小学数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且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

作者:高登玲 李金凤 单位:山东省临沂第一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生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浅议[J].学周刊,2016,(09).

[2]姜立刚.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课堂结构重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5).

[3]刘春凤.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高效情境的创设[J].西部素质教育,2016,(17).

[4]郑玮鳗.创设情境、引导自学———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5,(01).

[5]李静梅.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

第九篇:小学数学课堂导学互动教学

摘要:

导学互动作为当前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其有效地应用到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去,不仅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意义进行探究,并相应地提出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课堂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事物的主动探索精神。在现今小学教育中,为符合新课改要求下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理念,小学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教学应用,不仅符合了教育教学的改革理念,也促进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1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1.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对于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使用互动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在进行互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可以形成有效的沟通,这样可以保障教师对于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了解,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在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进行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给学生留有充分讨论的空间,学生之间可以就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这样学生之间也会形成良性的沟通与互动,有利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总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通过互动教学的模式可以充分锻炼学生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进行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2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在传统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单一的授课模式,即教师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学生听讲的模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并且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够有效提升班级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效果[1]。但是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原因在于通过课堂上的各类互动讨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问题的探讨之中,能够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接收到有效的数学知识,并且可以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这样不仅学生个体的成绩会有所提升,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得到改善,进而促进班级整体成绩的进步,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只有对课堂产生兴趣才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知识。运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2.1在课堂教学预习中的应用

基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以及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形式,使其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预习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3]。教师根据教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采用不同课程导入方法,包括故事导入、疑问悬念式导入、图解式导入、音像导入等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和主动性[2]。例如,教师在讲述“圆”的知识点时,教师在教学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圆”的故事,并提出“我们身边都有哪些是圆形的事物?”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出新课程的教学内容。

2.2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导学互动教学中的“导学探索”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时,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问和错误实行有效的引导,并适当地对发言较少的同学提供具有讨论性的话题,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此外,以“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课堂分析问题“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你知道为何采用圆的形状么?”学生在回答过后,教师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从而在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参与性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2.3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教师在本节课程内容完成后,让学生根据板书内容对本节课所讲述的知识点进行复述,在学生复述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点,从而在基于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基础上,强化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与此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复述给予相应的鼓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实现了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的导入新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在增强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白建武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梅岭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数字化用户,2013,12:83.

[2]郑姝,陈玲,陈美玲.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03:89-95.

[3]曹文营.试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111-112.

第十篇:小学数学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分析

[摘要]

在社会科技高速发展背景下,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也逐渐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数字化交互性,以及较为丰富的预设资源等诸多优势,逐步替代了传统黑板,且在多媒体教学中得到了广泛青睐。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科学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能够大幅度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挖掘课堂教学潜力。

[关键词]

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数学课堂;融入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主要是将传统黑板、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辅助教学工具。相比于传统辅助教学工具来讲,其不仅具有较为显著的课堂互动效果,也能够构建活跃、高效的数学课堂,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数学思维。因此,为了更好地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师应积极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设计、组织各项课堂教学活动。

一、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探究相关知识的重要动力,且学生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从而积极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如:在讲解“小数的意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交互白板与flash动画进行有机整合,进行超市购物情境的模拟,从而真正体会到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与广泛性。因此,对于有趣、多样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其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

二、增加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现代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科学的运用,不仅突破了这种既定教学模式的束缚,其重点强调的是师生间的互动,将电子科技作为主要媒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电子白板教学的乐趣,以及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电子白板的实际操作中,在激发其学习热情,引导其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同时,也促进师生互动的不断增加。比如:在开展图形的相关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两人为一组,开展“你出图我来说”的活动,具体由一名学生动手进行图形拖拽,然后再由一名学生说出其图形名称,最后看哪个小组的正确率高,就判定为哪个小组获胜。这样不仅可以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也能够进一步锻炼其实践操作、合作能力,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解“长方体面积”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科工具,在展示界面画出相应的长方体,并指导学生通过亲身动手操作,运用画笔工具将长方体的各个面涂上不同颜色,引导其对长方体面积的含义有更深刻的认识。而在讲解重复的相关内容时,则可以指导学生利用重复克隆工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重复的真正含义有进一步理解。

三、加强多样练习,深化课堂练习效果

练习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所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练习题,不仅题型、形式较为单一,练习时间也相对较短,不仅难以获得预期效果,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选择、拼图,以及游戏等多样化的练习形式,且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生也可以实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做到全身心投入其中,真正喜欢上做练习。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完“9的乘法口诀”之后,就可以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设计一个闯关游戏,只有获得成功闯过每一道关卡,才能够得到最终奖励,而这些关卡就是由一道道乘法题目,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这样的练习形式,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也能够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练习氛围,从而获得更理想的练习效果。

四、强化运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交互白板的记录回放功能,可以将批注、整个操作过程保存下来,而教师则可以利用其进行教学过程的回顾,结合学生反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出深刻反思,并加以改进。同时,将其资料上传到学科资源库中,也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共享,互相提出改进意见等,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另外,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科学运用,也有助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而其信息技术不仅是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认知、情感激烈工具。而教师利用其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通过教师对这一新媒体的灵活掌握,在优化课堂的基础上,也能够积极推动信息技术、数学学科的有机结合。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科学、灵活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种种局限,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因此,其教师应不断加强教学内容与其功能的有机整合,增加师生沟通交流,大幅度提升授课效率。

作者:韩丽娟 孙崇英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袁庆.将交互式电子白板融入小学数学课堂[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3,(6):39—40.

[2]王振民.浅议如何将交互式电子白板融入小学数学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5):49—49.

[3]徐军.让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小学数学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J].学周刊,2016,(25):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