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问题与对策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不断落实和完善的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需要更加重视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效率。本文首先对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环节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概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手段的应用原则,最后全面分析和思考了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优化发展策略,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互动性原则;教学难点

1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新时期背景下,全面强化小学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作出突出贡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增强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是相关领域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和研究重点之一。

2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2.1问题情境过于形式化

新课标改革要求教学情境的构建需要充分体现生活化特征,让学生们在相对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当中进行学习,能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构建时,忽略了这一基本要求,没有全面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片面追求新形式教学手段和课堂时尚教学理念。情境创建不合理无法增强教学情境对学生们的感染力,甚至容易使学生们的课堂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产生矛盾冲突。

2.2问题情境趣味性较差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教学活动当中,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习主体的大脑和各种感官器官都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从而增强对信息知识的接收和理解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构建活动,教师容易忽视情境创建的趣味性,仅凭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情境创建,忽视了小学阶段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导致问题情境过于单一趣味性较差,难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3问题情境缺少深度思维

若想提升问题情境的实际应用价值,必须在进行情境创建的过程中,重视发展情境的内容和内涵,以丰富的内容引发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探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为了确保教学计划按时完成,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建过程中,提出一些无意义无深度的情境问题,使学生们在认知方面形成空白,问题情境的创建和探究活动的开展都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意义,无法在教学活动当中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思维。

3小学数学问题情景教学手段应用原则

3.1坚持生活性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相关的理论知识接触较少,在日常生活当中很难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针对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具有生活化特征的问题情境。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在面对未知理论知识时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1]。

3.2坚持互动性和趣味性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处于个性发展时期,面对新鲜的未知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征,数学教师在为学生们创建问题情境时,需要重视增强情境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对于问题情境的关注程度,让学生在教师所构建的情境当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环节,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实践当中理解并掌握知识。

3.3坚持针对性原则

在进行问题化情境创建之时,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明确情境创建的最终目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容易产生抵触性心理,教师通过构建合理的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问题时,形成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解题思路,采取高效的解题方法,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进行情境创建时,还需要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问题情境,能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4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优化发展策略

4.1结合实际生活构建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最终必将应用于实际生活。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出的,人们之所以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和难以理解的印象,是因为对数学的研究严重脱离了实际生活。所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重视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尤其是在进行问题情境构建过程中,更加需要注重生活化情境的构建,让学生在较为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当中,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有利于小学阶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千克的认识”相关知识时,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大象和蚂蚁拔河比赛的动画视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蚂蚁在比赛一开始就会输给大象。通过将抽象的重量单位概念和相关知识转化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见到且熟悉的具体动物形象,能让学生消除与未知知识间的陌生感。当学生分析出蚂蚁和大象的力气重量相差很大之后,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除了用肉眼观察的方法,还可以通过体重计进行测量的办法,了解不同物体的重量,从而引出当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2]。

4.2结合教学重点深化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建过程时,需要明确问题情境的创建目的是为教学活动的服务,因此在进行情境创建之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结合教学重点内容深化问题情境。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可能性”相关内容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模型的构建,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到“可能性”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且为每个小组分配外形和质量都相同的10个球,在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10,让学生在盒子当中依次放入5个小球,并且回答教师事先设定好的问题。在此种教学情境当中,学生根据教师限定的具体范围,对所选小球对应数字进行调整,不仅可以明确了解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还能了解到当限定条件发生变化,同一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以进行相互转化。通过此种方法,当地小学数学教师帮助学生培养了更加全面的数学思维,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4.3结合教学难点引发学生思考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环节进行数学问题情境的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当中的难点问题兼顾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水平,为学生构建较为系统和完整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鸡兔同笼”相关问题时,通过将鸡和兔转化为容易操作的教学模型,构建起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种教学情境当中,根据鸡和兔脚的数量,分析和理解“鸡兔同笼”问题当中鸡和兔的实际数量。通过构建相应的问题情境,教师们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学生可以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鸡或者全部都是兔子,判断多了几只或者是少了几只脚,再除以鸡和兔脚的差,便可以得到鸡和兔的实际数目。

4.4结合教学素材增强问题情境的趣味性

数学知识是一项相对抽象的科学理论知识,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为学生构建具有一定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在良好的互动活动当中,接收并掌握数学理论知识。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位置确定”相关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为学生创建寻找宝物类型的游戏化问题情境,让一名同学在教师内找寻教师事先藏好的物品,当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找到之后,再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引信息,根据教师提供的行列位置信息,使物品的具体位置范围缩小,从而降低找寻的难度。在游戏结束之后让学生思考:两种方式当中,哪一种方式更加容易并且分析出其中的原因。教师通过构建此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5结语

综上所述,创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手段,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的检验,此种教学模式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际应用环节,教育工作者需要注重情境构建的合理性,不能盲目创建问题情境,需要依据相应的原则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提高问题情境的创设质量,促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参考文献:

[1]林锦泉.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6(82):78-78.

[2]毛鹏正,吴建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与建议[J].数字化用户,2017(15).

[3]黄小平.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设计与教学方法之探索[J].新课程•中旬,2017(7).

作者:秦晶晶 单位:阜南县第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