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

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

一、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方式

1.教育教学管理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主要从教师教学观念出发,要求其在教学中坚持以小学生的需要为前提而设置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案。有关文献指出,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且重视教师的课前备课方案。教师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进行优化教育教学管理,秉承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观念。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学生的特长、爱好作为培养适合学生最优发展的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积极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利用教学方案中设置的有趣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消除其对学习的恐惧感,为学习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以人为本”这一观点对于加强学生的课后练习重新进行审视,以往的课后练习仅仅针对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忽视了学生课外知识的普及。例如,语文学科中有关于尊老爱幼的教学内容,教师于课后布置的练习可增添“你在家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尊老爱幼”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自行寻找问题的答案,拓宽课外知识的领域。此外,教师应定期总结自己“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对教学进行反思,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修正并改进教学方案,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2.教育教学管理应注重师生交流

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教育教学的管理与学生的学习达到双赢。教学是一个连贯、完整的程序,如同计算机应用程序,实践的过程应符合程序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程序的编排者,于课前、课中、课后等阶段与学生进行沟通协同,与各位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用眼睛去素描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为学生的困惑提出建议,让学生及时纠正学习方法。教师应秉承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督促,让其明白应始终保持虚心学习的心态;对于成绩较差且学习能力有待于提高的学生应给予安慰及鼓励,加强课后的辅导工作,贯彻“三心”的教学理念,即“细心、耐心、恒心”。回顾分析传统教育管理中课堂上的教学,教师仅仅旨在完成本次课时的任务,缺乏与学生的必要沟通,一味向学生灌输课前准备的教学内容,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课上接受难易程度,这就导致了教师教学质量止步不前。新课程的决策富有人性化,提倡教师于课前、课中及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语言的交流中实现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同一时间发生、有机结合的过程,互相积极交流能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对构建和谐的教学课堂具有促进作用,且同时实现了教与学双向发展的进程。

3.课堂回归自然的教育教学管理

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加强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能拓宽精神领域,对于小学教育阶段具有辅助教学的作用。因小学生年纪小,对世间万物怀有好奇的心态,向往一切美好的景观或事物,而大自然这一临近人类内心世界的公共场所为满足学生的精神发展提供了条件。例如,小学教学普及自然知识的课堂上,教师向学生讲解教材内容时可结合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进行授课,课前准备小型的盆栽、动物标本,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仙花盆栽及蝴蝶标本。在课堂上,教师利用这些辅助教学“工具”进行阐述,形象而生动的语言结合教学“工具”充分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目的,不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且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联系生活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应重视学生课后的活动,教师可定期为学生开展一些与课内知识有紧密联系的课外活动。例如小学语文《小白杨》一文,西北地区的教师完成课上授课内容后,借助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可安排学生在课后对生活中的白杨树进行观察,亲身体会白杨树高、挺拔、色白的外形特征,实现从课上教学向自然回归的目的。研究证实,提升学生对自然界的认知度是其锻炼写作能力的基础,为学生提高景物写作水平奠定基础。

二、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创造者,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起点,教师能否完善教育教学的管理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

作者:李荣 单位:河北省承德县三沟学区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