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学解析(4篇)

高校舞蹈教学解析(4篇)

第一篇: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探析

【内容摘要】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文章运用动态切入法,从文化角度剖析动态形象传承民间文化的方式,从而透视纷繁复杂的动态形象解读其背后所传达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文化;民间舞蹈;动态形象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其通过富有特色的形式美体现了民族精神。对舞蹈的深层文化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得心应手地运用于创作表演和理论研究中。从动态形象中进行研究,其文化意义远远超过舞蹈本身。

一、民间舞蹈传承民间文化

(一)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

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认为,文化是一个共同体的社会遗产和话语编码,不仅有民族创造和传递的物质产品,还有集体的思想、精神产品与行为方式(各种象征、思想、信念、审美观念、价值标准体系)。不同的社会文化规训着不同的身体,身体动态的背后是社会文化的显现。英国人类学家玛莉•道格拉斯曾说:“社会性的身体制约生物的身体被感知的方式。由于身体的生理经验总是被社会的范畴所调节修饰,因此它确认了一种特殊的社会观点。在这两类身体经验之间的持续的意义交换,使得每一方都会强化对方的范畴。作为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身体本身就成为某种高度限定的表现媒介。”在人类远古时期,先民为祈求人口繁衍有了生殖崇拜礼仪,当面临饥荒时要跳“野牛舞”,驱鬼有傩祭等,所有这些活动无不有舞蹈的参与。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舞蹈被纳入了“雅乐”体系,成为“礼治”“乐治”的工具。“舞以象功”“舞以象德”成了雅乐的宗旨。通过乐舞来强调民族、宗族的认同,通过乐舞教育的普及实现文化的认同。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乐舞不仅能使人格完善,而且能产生移风易俗的社会作用。

(二)民间舞蹈是下层文化的载体

传统文化分为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上层文化通常是以士和士大夫为主要载体和对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比如,社会制度、法律规约、道德伦理、价值观念,以及各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等。而下层文化,即“俗文化”,是指“以普通百姓为主要载体和对象,建立在他们生活传统、信仰传统、社区组织传统和经验传统基础之上,带有一定自发性、非理性和传承性的那一部分文化现象”②。下层文化是非主流文化,它是下层百姓生存需要的反映。民间舞蹈正是这种生存需要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下层文化的有形传承。景颇族的“目脑纵歌”,在活动场地中心置四根绘有蕨叶纹的木牌柱,蕨叶纹象征其先祖从喜马拉雅山迁来时走过的曲折路线;中间两柱系有两把交叉的景颇长刀,长刀喻意先祖披荆斩棘、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男子手握长刀,身背猎枪,女子手持手帕随年长的巫师走回旋不断的蕨叶形线路;巫师在歌舞中向本族青年传诵先祖的历史,宣扬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这些道具、服饰、吟唱、场景的设置都是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是研究舞蹈文化的相关因素。

二、探索民间舞蹈文化的核心——动态形象

(一)对动态形象的辨析

动态形象是舞者在一定的时空中所形成的动态文化符号,“它具有动态性、综合性和直接传承性的文化特征”③。动态形象包含“天”“地”“人”。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罗雄岩指出:“‘动’是指时间因素,指‘天’,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心理活动,包括祭祀、节日、喜庆、欢聚、游乐等活动目的的各种心理。‘态’指空间因素,指‘地’,指活动的场地上舞者与参加者的互动关系,其中包括场地设置、服饰、道具等物质因素。‘舞者’指‘人’的因素,指他们在舞蹈活动中不同的动态形象”④。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体现了这种多元与综合性的文化特征。显然,研究者对动态形象的剥离分析,是为了从“精微处探索民间舞蹈文化深邃的‘道’”⑤。

(二)动态形象中的文化因素

动态形象的主体是人,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随着人们的社会交往而持续不断的传播、发展和变化。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不能离开舞者的动态形象,否则就无法看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时空的关系。首先,人体动态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紧密相关。比如,“东北平原的秧歌是欢快节奏串连下的小步快走,而陕北高原的秧歌,则是大步跳跃。从中可以看到东北平原广阔平坦,自然适于流畅的快步行进,陕北高原沟壑纵横、地形复杂,高抬腿的动作来自于日常生活的习惯动作”⑥。在“开门见山,走路爬坡”的自然环境里,高抬稳落和身体前俯的动态来源于行走山路的生活特点,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模仿海浪产生了“浪步”,走在南方多雨的丘陵小路自然就有了“登山步”。从这些动作特点里可以探寻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其次,人们的劳动生活方式在动态中有所反映。比如,朝鲜族妇女用头顶水的方式,由此形成扛手踮步姿态;藏族的妇女背水方式产生了上身俯倾的塌腰屈膝的动态;蒙古族是提水方法,因此是提膀架肋的体态;汉族人是用扁担挑水,由此形成顺势借力的十字步。另外,布依族织布劳动在《织布舞》中艺术地再现出来;佤族人民过去每天早上要舂米,她们在舞蹈《舂米舞》中表现了这种劳动情趣。劳动方式在民间舞蹈中是非常重要的母题,是一种在娱乐中传授劳动的过程。如游牧生产有狩猎舞,农耕生产有丰收舞,海洋渔猎有捕鱼舞等,从民间舞蹈中可探究其生产劳动的方式。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民间舞蹈中也有所体现,如通过“讨花带”或者“跳乐”之类的青年男女歌舞联欢形式寻觅佳偶,是许多少数民族婚恋的方式。人类的衣着服饰也影响着舞蹈动态,傣族的筒裙使得女性的舞姿多送胯,藏族厚重的袍子系在腰间必然导致坐胯。从各民族不同的舞姿中可以分析其中的劳动因素、生活方式、服饰因素等民族传统文化因素,其动态形象包含着本民族的诸多文化因素。最后,民族习俗或禁忌影响着民间舞蹈。比如说蒙古族的“安代”,是由萨满跳神治病发展而来的舞蹈形式。在“唱安代”治病时,病人由两个男青年搀扶,众人围成圆圈边唱边舞。与“安代”相似的有黎族的“跳娘”,是孩子生病了请“娘母”驱鬼求平安的舞蹈,病人亲属和邻居都可参加,但必须是女性才可参加。从这两个民族的请神治病的舞蹈中,可以发现,黎族要求参加者只能是女性,而蒙古族则没有限制。由此知道黎族驱鬼治病是有性别禁忌的,这是黎族的民族习俗。总之,民间舞蹈中的动态形象涵盖了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及人生价值取向等,是多种因素纵横交错而形成的综合形态。

(三)动态形象的可变性

民间舞蹈在长期流传中逐渐模式化,但动态形象从它产生起是否就凝固不变呢?笔者以“巴渝舞”为例来剖析。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板盾蛮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喜歌舞,高祖视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巴渝舞的风格淳厚朴质,富于力度和气势,具有“武舞”的性质。到唐代时,巴渝舞已被列为十部乐中的《清商乐》。在千年的流传中,巴渝舞从汉代的粗犷、矫健的民族民间舞蹈逐渐演变为唐代的“舞容娴婉,曲有姿态”的宫廷歌舞。巴渝舞的表演形式不断受到统治阶层的审美要求的修正,在宫廷文化的孕育中获得了它的新生。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交融一直不断,某一民族动态形象中也会有其他民族动态形象的影子。笔者试以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变化为例来探寻这种可能性。蒙古族学者齐木德道尔吉说:“从18世纪后期,大量汉族人口流入科尔沁草原,科尔沁草原陆续被开垦,很多地方逐渐从游牧转变为农耕。因为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完全定居下来,出现了村落、城镇。土房子逐渐取代了蒙古包。饭菜基本代替了手抓肉和奶食品。因为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长袍不穿了,马不骑了。汉文化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起了很大影响……这些文化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清代中期以后,到近代越发普遍。”劳动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原始劳动舞蹈的消亡;信仰的更替会消解原始宗教仪式。

三、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在民间舞蹈教学中,理解并传承文化需要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动态切入是研究民间舞蹈文化的关键,掌握理论知识是学习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

(一)动态切入是关键

舞蹈是在一定时空中以人体为表演中介的动态艺术,运用多种相关因素层层剖析,舞蹈的动态形象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就会被发现。笔者以民间舞蹈文化的教学实习为例,有学生问维吾尔族的挺胸拔背体态与蒙古族的挺胸拔背体态有何区别?笔者以为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民族的生活地域、劳动方式、民族文化等方面去分析。蒙古族人民生活在“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辽阔大草原上,这样的视知觉反映在身体动态上是挺胸拔背且微微后靠,气质上呈现出心胸开阔和质朴豪放。长期的放牧与狩猎生活使他们练就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在其传统文化上体现的是豪放、自信的“天之骄子”的形象。因此,其体态有桀骜不驯、粗犷的性格特征,是蒙古族人民游牧生活和草原文化的体现。维吾尔族人民生活在天山南北,有着著名的“丝绸之路”,这里不仅是沟通欧、亚贸易往来的商路,而且是当时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受到阿拉伯文化或是西方文化的影响,至今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都保持着浓郁的阿拉伯文化色彩。因此,维吾尔族的挺胸拔背更强调直立感,不同于草原游牧生活所形成的歌舞风格。在民间舞蹈文化的教学中,结合舞蹈的动态形象去分析,才会鞭辟入里,使多年习舞的青年学子不仅在理论上有进步,而且在表演上达到形韵合一。

(二)理论知识是传承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

许多院校的专业课一味强调对动作的模仿,而民间文化的教学几乎是“零教育”,难免在表演上缺乏张力,动作苍白而显得空洞。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不仅是学习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学生在表演上更有内涵。首先是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地传授理论知识,并且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动态形象具体地分析,使学生逐渐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其次,对某一动态形象分析时,要追根溯源,明白这些动态形象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变化的,不仅了解动态形象的来龙去脉,而且知道教材训练中的动态形象和舞台上已变化的动态形象之间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舞蹈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准确把握住民族风韵。最后,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会从原生态民间舞蹈中汲取素材,为舞台创作服务,也能从理论角度挖掘其文化底蕴。

注释:

①孔子.论语•泰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②刘登翰.论闽南文化——关于类型、形态、特征的几点辨识[J].闽南文化研究,2004(1):70.

③罗雄岩.论“动态切入法”的理论与操作[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2):32,35,35.

④贾作光.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158.

作者:杨云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第二篇:高校舞蹈教学师生沟通平台的创新

【摘要】人是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情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高校的舞蹈教学作为一门有别于其他知识性和技能性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在施教过程中的师生沟通尤为重要,因此亟待建立创新型的沟通平台来促进沟通方式和技巧的提升。本文以常见的师生间沟通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建立创新型沟通平台的措施。

【关键词】舞蹈教学;沟通平台;心理沟通

在现代教学中,尤其是进入新课改时期后,师生关系一直为众多的教学管理及施教者所广泛关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而师生关系能否达到理想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平台的建立。良好的师生间沟通平台能够减少师生间沟通障碍、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一、师生间沟通的常见问题

(一)教师自身定位存在优越感。舞蹈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其他课程的教学上是以知识内容或技能教授为主,而舞蹈教学既有知识内容又包含有大量的肢体运动教学,在肢体教学上以教师示范为主,所以教师在自身的角色定位上也与其他课程有很大差异,施教者主导地位明显。由此,在心理感受上存在有优越感,这就使得教师总是将自身设计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学生,而未能“平等”相待。但现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已趋向成熟,有很大的自主性,更希望施教者能够“亦师亦友”,尊重个体差异及性格特点。如果施教者一直以高于学生的心理优越感来定位自身,势必会与学生在沟通上存在一定障碍,对舞蹈专业的教学开展产生不利影响。(二)沟通中未能以学生为主体。在舞蹈教学中,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参照,对于课程内容的教授往往以灌输式或示范动作要领为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指向性较强的动作模仿。在教学中,这样的沟通方式使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当中,不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也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仅以动作上的是否规范或到位来评判学习效果,没有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三)教师未能以学生的个性需求来进行沟通设计。在高校舞蹈教学中,针对的教学对象存在很大差异,有一部分学生是没有舞蹈基础的,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舞蹈基础较好的。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未能以此为出发点,采用同样的沟通方式方法、进行相同教学目标设计,必然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因为舞蹈教学不同于其他知识性较强的教学科目,舞蹈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和其对于课程的热情。

二、建立创新沟通平台的措施

(一)提升施教者的沟通素质。沟通素质表现在多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提高施教者的亲和力,这是师生间能够良好沟通的前提,也是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的先决条件。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提升施教者的亲和力。第一,发掘学生的特色和优点,深挖舞蹈专业潜力,在恰当时机给学生以鼓励,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第二,重视学生在沟通中的主体地位,以此为中心构建沟通平台。对于在舞蹈教学中学生的疑问积极耐心讲解。对于在教学环节中表现得不是十分积极的同学,教师要主动引导,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第三,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以真情实感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二)从沟通方法上进行创新。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沟通方式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端的进步群体,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愿意以新型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例如QQ、微信、微博等,加速了沟通速度,提升了沟通效果。所以高校的舞蹈专业教学也要以现代化的沟通手段为切入点,借助网络为有效媒介,使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更为顺畅。同时可以利用校园网络,进行沟通平台的创新建设。学生可以将一些沟通信息反馈到网络平台,在信息共享模式下,能够快速发现师生沟通上存在的不足并总结好的方式方法进行推广。在心理沟通中注意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同样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达获得的沟通效果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的一个舞蹈动作,在需要改进的时候,教师说:“现在大家做得非常好,保持这个状态,要注意手臂放松不要僵硬,展现更自然的状态,臀部放松同时提胯”。这样的语言让学生乐于接受,在肯定了现在状态的同时又提出了需要改进的方向,学生将展现出更完美的姿态。相反,如果教师说:“手臂太僵硬,像木棍一样,屁股撅着,这像什么样子,哪有这么不优美的舞蹈动作!”当教师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对学生动作的不满时,将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且对于动作的改进也没有具体指导,如此也会降低学生对教师的认同程度,师生无法达到良性沟通。

三、结束语

建设良好的沟通平台是高校舞蹈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升沟通效率,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快速发展,高校舞蹈教学也要与时代齐头并进,用现代化的方式采取先进的沟通方式,加快沟通平台的创新建设。

参考文献:

[1]宋晔.高校舞蹈专业课堂的情绪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李鑫.积极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名作欣赏,2014,(15):175-176.

[3]田丽萍.舞蹈教学中鼓励教学模式解析[J].大舞台,2010,(07):204.

作者:谢铮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第三篇:建构主义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可行性

[摘要]本文针对小荷风采舞蹈大赛“儿童舞蹈成人化”引发的思考,关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化的现象展开讨论,以“建构情境”和“建构话语权”为着力点,运用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建立幼儿舞蹈教学情境和“创意舞蹈”、“导生轮换制”等教学方法,重新审视师生参与课堂的身份,将课堂的话语放权,让学生建构独具个性的知识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景化教学;创意舞蹈;话语权

“孩子的舞蹈如何走出成人化”是第九届小荷风采舞蹈大赛落幕后提出的命题。比赛中,“动作成人化”“民间舞表面化”“题材雷同化”等作品众多,是否儿童舞蹈克服不了如此诟病?是否非要将类似于立足尖的成人技巧用于作品以夺人眼目?问题的关键在于编导教师对于儿童舞蹈的理解和教学理念。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设置呈现趋同化、专业化的状态。从教学方法上看,“舞蹈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界限较为模糊,未从实际情况出发,忽视教学对象;从教材上看,“样板书”现象严重,大同小异,学生的创造性受到局限,不能授之以“渔”;从实践上看,舞蹈教师缺乏到幼儿园实践的经历,造成实际与课堂不对称的后果,教学效果达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如何能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潜能,编创出幼儿喜欢的舞蹈作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世界逐渐流行,该理论强调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自我建构,与传统灌输教育相反,建构主义理论让学生完成由“被动”向“主动”的华丽转身。意大利哲学家维柯认为:“创造与真理等同,人只能认识自己所创造的东西。”德国哲学家康德除了将维柯的“创造”看成是一种建构、组织和发展的行为,其核心围绕主体性展开。他提到:“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建构认知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与康德相似,他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个体思维的发展过程,就是儿童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此外,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引入文化历史背景的因素,提出“社会建构”的观点,认为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观之,建构主义的概念以“自我建构”和“社会建构”为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理论将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从保守、教条的尴尬境地解救出来,为突破舞蹈自身“专业化”束缚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能设身处地地运用于学前专业幼儿舞蹈课程的教学中。在此,本文以“建构情境”和“建构话语权”为着力点,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对其在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

一、建构情境

(一)幼儿舞蹈教学情境的建构为知识的迁移提供了可能性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应有先前知识经验作为铺垫。其一,学习者可以完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迁移;其二,学习者以原有知识为基础,提取建构新经验并对原有知识经验的内在逻辑、结构等进行调整和重新建构。如此看来,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于:重视学生原有知识的具体情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知识背景并把它作为教学方式的理论依据。从专业性来看,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舞蹈专业学生,前者强调“博”,后者注重“专”;从学生构成情况来看,舞蹈特长的学生占总数的5%,对舞蹈有浓厚兴趣并且接触过的学生占40%,对舞蹈漠不关心的学生达到55%。试问:如何让先前知识经验参差不齐的学生在幼儿舞蹈教学的道路上共同发光发热呢?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在传统舞蹈教学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似乎头尖与脚尖的相遇才是舞蹈不可撼动的审美方式;芭蕾、现代、民族舞蹈的模仿教学是标准化的象征;高精尖的精品剧目是教学成果不可或缺的评判。然而,如此种种传统化的、“去情境”的观点,被建构主义看作为形而上学的理论,不仅将所谓“专业化”的舞蹈教学认为是固定不变的真理,还忽略了舞蹈本身的外延与内涵,将舞蹈作为独立的概念从幼儿教学情境中抽取出来,并一厢情愿地把其与情境等同,使得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枯燥且呆板,幼儿舞蹈成人化也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关于情景化,布朗从知识的属性上做出进一步解释,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知识正是在活动中,在丰富的情境中,在文化中不断被运用着。必须抛弃概念是独立实体这个想法,而应该把他们看作工具,只有通过应用才能被完全理解。因此,情境的建构为知识的迁移提供了可能性。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创设与幼儿舞蹈相关情境可使学生举一反三,引导其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对已有知识合理整合,从而唤醒原有肢体的经验记忆。例如:课前舞蹈服装的准备、幼儿心理生理发展情况的演练、幼儿舞蹈的赏析、载歌载舞等类似与幼儿特征相关的情景模拟。

(二)幼儿舞蹈教学情境的建构完成初级知识向高级知识的转化

学生如何在教师建构的情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完成建构的建构?第一个“建构”来源于教师建构的情境,后者指学生在模仿和引导行为下,赋有创造力地再次建构。建构主义理论将学生的学习分为初级知识学习和高级知识学习,初级知识的学习方式为接受、理解和记忆,其内容是结构良好领域的学科知识,由事实、概念、原理或定律组成,彼此至今存在着严密的逻辑结构;高级知识的学习内容是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即有关应用的知识,逻辑严明、组织良好。就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而言,这里的原理、定律与芭蕾舞基训、古典舞基训和民族民间舞蹈相关,概念性课程以肢体的训练性为主,同时积累编创素材,准确把握舞蹈的风格。然而,舞蹈动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缺乏对舞蹈语言的深层次解读,使学习片面性、机械性和孤立性。所以,学前教育舞蹈的学习应将基本素材运用到事例当中,用案例和情境模拟的方式建立素材之间复杂的关系,达到灵活运用素材编创幼儿舞蹈的目的。学前教育舞蹈编创课不局限于技法的教授,可将片面的技法概念用情境的方式建构二者之间的关系,完善学生对幼儿舞蹈知识结构的重组和建立。现代舞之父鲁道夫•冯•拉班以教育为目的提出“创意舞蹈”,以情境建构为主要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体形气质,陶冶情操,开发想象力,提高创造力,促进人格的完善。关于创意舞蹈的讨论集中于情智的开发,以“教育”为目的,而非“舞蹈”:创意舞蹈是一种以舞蹈动作为媒介、表现内在自我的过程;戴蒙斯坦认为,孩子通过身体的独特支配,在动作中象征性地表现思想、情感和感官印象的表演过程;L.威尔斯提到,创意舞蹈代表了一种专门的艺术形式,对孩子们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它融合了孩子的身体、情感和智力成分,能够刺激并不断丰富人的创意品格,为想象力和成就播种希望。因此,“创意舞蹈”让情景化付诸于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对幼儿舞蹈知识、素材的整合及运用。“创意舞蹈”的独特之处在于情境中身体素质的训练以及创造力的培养。比如:将角色扮演引入课堂,用《木头人》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教学目标分为时间、空间和关系训练,具体要求:在时间上,完成移动与造型的动静对比;空间上,利用一度、二度和三度空间;关系训练:可二人以上协作,最后完成双人舞、三人舞的小短剧。方案设计如下:第一,情境设定为“夜晚的森林”;第二,角色分配:猎狗、蟒蛇、棕熊、兔子、狼;第三,动作要求:舞蹈风格不限;佩戴课前准备好的漫画头饰,根据角色,在音乐响起时开始行走,音乐停止时以不同的造型保持静止;教师可在行走时发出指令:恶狼忍住剧痛藏在草丛里,突然看见一只兔子,却不敢贸然上前,只是退后几步盯着它……等指令发出,所有的学生将按照指令进行动作表演,加入互动,学会用身体进行交流;第四,点评学生姿态造型、讲解动作发生的质感以及指导双人舞、三人舞关系的冲突和发展。综上,建构情境是学生了解幼儿世界、认识幼儿世界的方式,而抽象的舞蹈素材在情境中搭建起相互联系,用幼儿的语言方式编创幼儿舞蹈。正如学者刘德儒在《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中》提到:“知识的应用无法通过抽象规则而学会,必须通过一个一个实际问题或案例的解决活动及其反思活动而逐渐掌握。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在问题解决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

二、建构话语权

学者陈琦在《教育心理学》中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有些问题他们即便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不同,学生的学习是基于原有经验知识的生长,学生能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并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顺利行使话语权,建构个性的知识意义。

(一)身份的重新确认是话语权实现的条件

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以“权威主义”“价值中心”为课程的基本特征,它强调人的知识是绝对的,外在于人,具有不容置疑的特点。“身体的柔韧度”“身体素质能力”“舞蹈风格表现力”是专业舞者的必修课和审美要求,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以“教育”为目的,“舞蹈”为手段,达到认知、情感和文化等方面的提升,不仅要学会教什么,更重要的是明白怎么教。由此可知,学前教育的舞蹈课程应该以开放的形式,反对仰仗“权威”而强加“灌输”,教师将话语放权,师生身份需要重新确认、相互转化。对于教师而言,由“权威者”向“主导者”转变,少“说”多“引”。第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组织”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应该在学习环境中用各种学习工具自由探索。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完成“设置情景”的规定动作后,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设计幼儿的教学,正确处理好“示范”与“启发”的关系,让学生在模仿及交流中创造出新的教学计划。第二,主导作用体现在“合作”方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正式的职能以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实践和精力去从事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这里的“顾问”“参加者”“帮助者”,从某种程度上讲削弱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更多地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大部分高校学前教育舞蹈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主,学生舞蹈技能的提高成为教学目标,出现“会跳”但“不会教”的情况。对此,“舞蹈教材开放”的理念将“教”与“学”的能力要求并置一处,不再将教材作为蓝本,不再以舞蹈动作的简单复制为准,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对话,合作构建教材,从而生成学生对幼儿舞蹈创造性的理解。对于学生而言,由“学习者”变为“管理者”,多“思”多“说”。管理者可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教条化的舞蹈训练强调反复,目的在于开发肢体表演的可能性,但忽略了学前学生的教学对象,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教师的充耳不闻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学生失去了对舞蹈的学习兴趣。由英国国教会的贝尔和公益会的教师兰卡斯特开创“导生轮换制”在舞蹈教学中确立了学生管理者的身份,意在让舞蹈特长生指导并相互点评普通学生的舞蹈学习情况,不仅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也让学生在舞蹈课堂中主动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索,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教与学不同意义上的建构。

(二)话语权在合作学习中建构意义

舞蹈教学中,在重新确认身份实现话语权的同时,教师需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意义的建构。首先,由于学生原先知识经验的不同,在相同情境下,存在意义建构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为学生话语权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正如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到的话语、所见到的形象、所感觉到的刺激中建构他们的意义,不是因为我们说过,学生就像我们所计划的那样学到东西,学生所学到的东西也许与我们所计划的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学生的经验存在差异性,在学习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可以建构自身独立、个性的理解,教师应利用“差异性”的特点,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使用自身掌握的话语权,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意义建构的学习任务。其次,如果说合作学习是社会性的体现,那么差异性则是社会性实现的意义所在,并使学生的话语权在社会性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最大化施展。在大多数理论关心个体学习机制的同时,建构主义者打破了学习的“个体户”式行为。如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习具有社会性,个体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展现在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中。具体而言,“学习的社会性”体现为“合作学习”的方式。其一,产生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讲话权发生转让,基于学生原始经验的不同,让其在“分享”“合作”“沟通”的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并得以形成丰富的理解;其二,产生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对话,共同实施话语权,形成一个知识建构的共同体。在学前教育舞蹈课程中,教师可将建构意义的话语权适时地舍弃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幼儿舞蹈剧目编排课程中,以《姥姥门前看大戏》为例,由于学生在排演的过程中已经熟知学习情境,此时,教师可以将剧目中摆造型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主编创完成。以“看戏”为题,时间:正月十五;地点:姥姥家门前的戏台;人物:街里街坊的小伙伴,要求:两人至四人一组,五分钟之内结束作业。在活动过程中,第一,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大情境中加入了每组的小情境,赋予了不同的动作意义。例如:表现“被人挡住了,看不见”的身体语言采用了“方位转换”的手段,运用上身向“三点方向”的横移、垫脚、高空跳跃等动作表现;再如:学生借用“空间”的概念,依次从一度空间到三度空间,分别表现看戏时不同的环境情况,诸如“双膝跪地”“侧卧”指向无人遮挡的最佳位置,“半蹲”“头前伸”指向“好奇”“兴奋”的心情,同时也交代了看戏的位置为人群的中部,“身体直立”“张望”指向视野不佳的所指意义。第二,在学生自主创作的五分钟内,每个人都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产生了属于自己动作的意义。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争议和讨论的方式最终达成一致,话语权的行使让学习者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清晰,而讨论则带来了对自己思维的监控和反思,使其对舞蹈动作的意义更加明确。

三、结语

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和设置出现“模式化”的现象,忽略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强加”于专业化的训练方式,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解决了在学前舞蹈课程中“建构什么”以及“如何建构”的问题,通过建立幼儿舞蹈教学情境,运用“创意舞蹈”“导生轮换制”等教学方法,重新审视师生参与课堂的身份,将课堂的话语放权,让学生建构独具个性的知识意义。

参考文献:

[1]任友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哲学社会学源流[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11):15-19.

[2]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评述[J].理论导刊,2011(5):77-80.

[3]邓学明.从前概念到建构观———浅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3.

[4]刘德儒.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2):73-74.

[5]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张璇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第四篇: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

摘要:现在我国的各大高校,尤其是艺术类的高校都开设了舞蹈类课程.体育舞蹈作为教育教学全面发展的一个面.这个方面非常重要但是却常常被人们轻视甚至是忽略.在我国体育舞蹈被很多老师忽视了,为了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均衡的发展.学校应该开展体育舞蹈教育教学相关的课程,大力推行体育舞蹈教学的社会化,促进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在高等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体育舞蹈课程作为新兴运动项目之一,已经被积极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和展现着体育舞蹈课程的价值。

关键词:美学价值;社会化价值;受众面;标准化;综合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的重点从应试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的内在要求。其中推进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社会化,加强对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对于发展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体育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1.1体育舞蹈教学社会化价值

体育舞蹈帮助人们去调节人际关系.体育舞蹈属于群体性的运动都是在集体场所进行,可以让舞蹈者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起到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这些体育的社会文化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进取意识等人类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参与体育舞蹈这项活动,最后成为体育人口的一个过程。

1.2体育舞蹈教学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在学生内心都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缺乏体育锻炼以及营养过剩等的问题深深地威胁到了学生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消除身体的疲劳。体育舞蹈作为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手段,可以让在美妙的旋律和快乐的舞步中的舞蹈者释放学生心里的压力,抒发内心的情感,促进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达到一种平衡,让身心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

1.3体育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知

学生进行舞蹈训练不仅可以塑造匀称和谐的体型,刚健优美的体态,舞者在舞蹈的过程当中观众欣赏之外,还可以将自己所见看到的姿态美,音乐美等进行结合情感上进行整理以此去享受各种美,理解各种美提高对美的认知。

2高校舞蹈教学的分析

2.1高校舞蹈教学基础性和主体性任有欠缺

现在的很多家长包括学生自身都认为舞蹈专业的对学生有很高的要求,如要五官端正,身体线条优美,身体柔软,四肢协调修长,有一定的舞蹈功底等基于这样一种认知虽然学生对于学习舞蹈有着强烈的兴趣,家长也会有很多的考虑和想法。现在普通高校进行对于舞蹈专业教学,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具有舞蹈造诣的舞蹈人才,而是为了丰富高校的课余文化生活。不注重加强学生对于舞蹈的基本功而是注重舞蹈成品的编排,这对于舞蹈功底并不是十分扎实,有一些并没有接受舞蹈基础训练的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对于高校的舞蹈教学主体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现在仅仅是一些舞蹈特长生或者是学院舞蹈院系的舞蹈队,舞蹈专业的受众人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人数远远不及其他的艺术类的专业。因此舞蹈教学的基础性主体性仍然存在较大的欠缺。

2.2高校舞蹈教学的专业性

现在,普通高校的舞蹈教学缺乏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教师考核的标准模糊不清,使主观意识的因素加强。使其教学的质量教学的效率减弱,舞蹈专业课程的开设成为了缺少正确衡量标准的摆设,学生没有自我的成就感,老师没有教学成绩的支撑而少了荣誉感,高校的舞蹈教学显得过于随意而无足轻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普通高校的舞蹈课程教学设置多以选修课程的方式为主,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弱,高校舞蹈教学规范教学,标准化的考核,借鉴其他专业艺术课的教学经验提高吸引力增加学生受众面,提升教学质量。

2.3高校舞蹈教学综合性不足

现在高校的舞蹈专业教学注重于外在的欣赏性美感,从而减弱了学生对于舞蹈内涵的体会及其自身的感悟。对于现在高校的舞蹈教学应该更加注重于舞蹈过程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全面教授,不仅仅是生硬肢体动作表现和舞台的表演能力渲染。高校的舞蹈教学要学会创作选材,学会品鉴和思索。只有学生系统的学习舞蹈教程,才能锻炼自身的艺术思维能力,扩充自己的艺术想象空间,发掘提升舞蹈感悟能力.高校的舞蹈教学缺乏与科学教学的互相结合,舞蹈教学应该与美学,心理学,哲学紧密联系,导致学生对于舞蹈钻研层面的较浅化,高校舞蹈教学应该把舞蹈主义与多种学科相互结合融会贯通。

2.4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思路

分析了解了目前的状况,现在的高校虽然都开设了舞蹈教学但是缺少一定的重视程度,师资教学力量不足,舞蹈教师大多都是专注于本专业的单一知识型老师等存在的各种问题都限制着舞蹈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2.4.1高校舞蹈教学扩宽受众面

高校不应该根据各种测试把学生划分为优劣,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高校教学应该摈弃这种过时的观念,敞开热情的怀抱来迎接每一位热爱舞蹈的学生,现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只针对提升尖子生的综合素质,只培养尖子生而忽略其他学生有违现在的教育公平性,舞蹈教育改革应推行舞蹈的普遍性扩宽受众面。

2.4.2高校舞蹈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受教对象对所学内容的亲身体会,从而加强自身对于相关内容的体会领悟及掌握。对于学习舞蹈的人学生而言,舞蹈学习过程需要通过学校教师教授的系统化的动作训练,表情训练,形态训练多方面的训练练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舞蹈表演者。是否能成为优秀的舞蹈表演者拥有敏锐的艺术直觉和艺术洞察力关键在与是否洞悉舞蹈的“感觉”,舞蹈教师应多使用体验式教学在舞蹈教学方面多引导学生去进行体会,思想,创新,实践同时对学生进行舞蹈技能指导的时候增加一些理论和舞蹈欣赏的内容,以便激发学生舞蹈表演灵感。

2.4.3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倡导教学系统统一

高校舞蹈教学改革需要完善舞蹈教程的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目前,普通高校的舞蹈教学没有针对非舞蹈专业的完整教程都依照舞蹈专业的教程来教授,这种按理来说是不适合非舞蹈专业的学生进行舞蹈学习的。普通的高校应该结合非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具体能力,与科学的教学方法相融合建立一套统一的教学方案,专门针对普通高校中非专业学生对于舞蹈课程的学习,统一的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舞蹈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学有所成。

2.4.4高校舞蹈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养成

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进行示范,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是技能而不是学到方法,对于学生独立个性的培养和自身自学能力的加强是不利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只告诉结果而不知道方法,目的和意义,要先为学生讲解用于观摩学习的作品主题创作背景,观摩结束后进行作品的分析如对于配乐的使用等。新课标视角下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探究仅仅是教动作怎么做。普通高校的舞蹈教学改革,应针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舞蹈基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要兼顾到学生对于自身所学的吸收能力和学校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在教授课程当中不能只是注重肢体动作的规范而忽略培养舞蹈对于学生的感悟和美的认知,要让学生的舞蹈具有生命力具有舞台感染力.高校舞蹈教学工作改革要从教学大纲的统一,课程的合理安排等方面下手,同时对于舞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更高的教学要求,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舞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海波,蒋李卉.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探究[J].大众文艺,2017(6).

[2]肖志艳.社会化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的影响[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10).

[3]孙林.体育舞蹈国标舞交谊舞发展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5):25-27.

作者:于巍巍 于婷婷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