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讨(5篇)

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讨(5篇)

第一篇:如何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摘要】文章从重视教育主体、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载体和重视自我教育等四个方面探索如何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自我教育

如何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高校应该加以重视,应不断地加强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对策的探索,建立完善的方法与途径体系,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重视教育主体――发挥教育主体的关键性作用

(一)发挥教育主体的方向性。所谓方向性,是指教育主体要坚定文明礼仪教育的明确的方向,并始终坚持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只有坚持方向性,才能抓住文明礼仪教育的本质,才能统一思想和行动,发挥文明礼仪教育的整体效应,才能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的价值。教师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坚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方向,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文明礼仪素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和整体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环境。

(二)发挥教育主体的示范性。所谓示范性,是指在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以及教育者自身的文明礼仪修养熏陶作用,感染受教育者在其文明礼仪的认识和觉悟上都不断得到提高和进步。一个形象气质好、礼仪素质高、专业功底扎实的教师就等于是一本活生生的好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知行统一的践行中懂得什么是“文明礼仪”。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生活中要时刻注重自身文明礼仪修养的示范作用,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三)发挥教育主体的渗透性。所谓渗透性,是指文明礼仪教育要遵循大学生的思想受“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把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并与各项工作相结合,融合各种教育因素,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坚持渗透性才能使文明礼仪教育形成合力,发挥文明礼仪教育的效能,适应文明礼仪教育社会化的需要。在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渗透作用,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内容的规范性作用

(一)扩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大学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不应停留在表层的文明礼貌教育,而应加强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社交礼仪和各种专项礼仪的教育。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文明礼仪素养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也是新时期人才必备的条件。现代社会是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开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日益频繁与密切。当代大学生不能一味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读好书固然重要,同时也要了解社会,参加必要的社交活动。因此,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结合各专业特点,在传授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知识时,应不断的扩大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加强社交礼仪及各项专项礼仪的培训活动,使大学生尽快掌握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技能,成功融入社会。

(二)倡导先进的文明礼仪教育理念,设置专门的文明礼仪课程。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相比,现代礼仪教育内容更重视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强调和注重人本精神,尊重人是现代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出发点。因此,高校应把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与现代社交礼仪教育内容并重,互相补充,互相协调,这样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文明礼仪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高校应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符合大学生实际状况的文明礼仪课程,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文明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不仅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而且能使大学生掌握和学会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塑造良好形象的技巧。

(三)明确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拓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功能。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明确目标,从教育大学生的全面成才出发,注重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及文明礼仪的知行统一。学校应立足于整体培养目标,结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将来所从事岗位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开设相应的文明礼仪课程,进行必须的专项文明礼仪的培训,引导大学生知礼、守礼。通过文明礼仪教育,使得大学生自觉按照文明礼仪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提升内在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实现全面的进步和完善。

三、拓展教育载体――发挥网络载体的阵地性作用

(一)开展校园精品活动,设置校园精品课程,深化文明礼仪教育。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在校园内定期举办大学生文明礼仪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辩论赛、礼仪讲座等多样化的校园文明礼仪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将活动进行优化,形成高校的精品活动。设置有关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精品课程,配置专业的课程教师进行讲授。将校园精品活动与校园精品课程相结合,使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实现上达到行与知统一的效应,深化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及领域。

(二)发挥网络文化阵地的优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一是在网络文化中大力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中优秀的文明礼仪文化。通过网络,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礼仪文化的精华,有利于抵制文化侵略,弘扬中华民族文明礼仪文化的主旋律,使之在各种文化冲突中激流勇进、屹立不倒。二是造就一批既精通文明礼仪宣传工作又精通网络技术的宣传工作者,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提高文明礼仪素质。培养既精通文明礼仪教育宣传工作又精通网络新技术的双料人才,就是为了利用网络新阵地,更好的进行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三是强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营造和谐氛围。要把网络在线教育和网络离线教育结合起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消除网络世界里的消极信息的影响,时刻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建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重视自我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自身觉悟

(一)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帮助学生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大学生的主观认识在客观实际中得到检验,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人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效性。

(二)正面引导,建立机制,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一是利用树立榜样及典型,使大学生在言行举止上有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和标兵。二是利用对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力宣传,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熏陶,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三是利用在优秀的文化资源中萃取的先进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境界。

(三)将自我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将自我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寓文明礼仪教育于日常娱乐、实践及学习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满足学生的需要,使文明礼仪教育时时处处都存在,达到“空气养人”、“空气育人”、“空气指引人”。

参考文献

[1]胡道安.关于当代大学生礼仪行为失范的原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09,(10).

[2]胡永红.浅析当前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8).

第二篇: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中国悠悠五千年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尺度。我们的学生文明礼仪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及新时期高校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仪教育

1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

1.1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弘扬传统美德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知礼、懂礼、习礼、用礼”应该是一个大学生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然而在校园经常看到一些不文明、失礼仪的现象,我们该意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应该以弘扬传统美德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1.2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道德修养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推动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掌握系统的礼仪规范动作,而且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正确的礼仪规范行为,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校,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道德修养和完善自我的需求。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他主要通过仪态、语言、动作、活动表现出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加强礼仪道德修养,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伟大复兴。

1.3职场礼仪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路的基本前提

在职业道路上,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文明礼仪俨然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路的基本前提,它除了可以体现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在全球化商务竞争中,也将成为企业形象的一部分而日益受到重视。东西方文化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现代职场中,尤其是外资企业中,对职场礼仪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和行为规范,所以学习正规的职场礼仪是进入社会工作时要走好的一步。

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学会这些礼仪规范,将使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大为提高。对公司而言,礼仪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整个公司的人文面貌;对个人而言,良好的礼仪能够树立个人形象,体现专业化;对客户而言,享受更上层的服务,提升对整个商务过程满意度和良好感受。

职场礼仪不仅可以有效的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气质和魅力,还能体现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礼仪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工作中,通过职场礼仪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冷静,按照礼仪的规范来约束自己,通过职场礼仪中的一些细节,会得到领导更多的信任,使人际间的感情得以沟通,与同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进一步发展。

2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本文明礼仪知识的缺失,缺乏基础文明礼仪知识当前大学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举止越来越多: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学生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奇装异服,男女生染发、烫发;大学生随意说脏话,教室、宿舍、食堂不注意卫生,乱扔乱倒杂物,破坏公物,遇到老师不打招呼,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不该有的现象,特别是不该出现在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言行,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屡禁不止。

(2)家庭教育对礼仪的缺失,缺少良好的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环境环境能够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个别家长不能从正面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当着孩子的面儿出口脏话,多数子女受这种不良行为的影响会效仿父母的样子,渐渐地不守文明礼仪;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骄纵任性,父母又不加以引导,纠正,致使学生始终认识不到礼仪的缺失,逐渐养成无礼仪、不懂礼的失礼行为。

(3)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不够深,不够宽。具体体现在:第一:高校没有足够的重视礼仪教育,有些高校有文明礼仪课程,有些高校的专业根本没开设相关礼仪课程,这样文明礼仪教育没有得到普及,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道德修养的提高;第二:长期以来,好学生的定义为:学习好就是好,其实不然,学习好,但没有好的礼仪规范,未来走向社会也是很难立足,高校一直重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才,却忽视了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人。

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措施

3.1营造礼仪环境,优化校园

营造礼仪环境,是礼仪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外在因素,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处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环境,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通过广播站、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礼仪教育的具体要求;组织班级制订礼仪教育计划;举办礼仪教育主题班会,与导员签订礼仪教育责任状、班级内挂警句,校园条幅等形式,让礼仪教育处处在学生的生活中,积极的舆论宣传、文明礼仪环境的熏陶,促进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

3.2加强礼仪课程教育,让礼仪课程成为必备基础课程

礼仪课程走进各个专业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形式,课堂上可以系统的讲授礼仪规范要领,教师在讲授时可以进入各种礼仪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规范礼仪行为,学习礼仪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离开实践,再谈礼仪,毫无意义,学生只有把教师讲授的礼仪要领融会贯通,融合在自己身上,那才叫真正“掌握礼仪规范”。

3.3督促、检查,习惯养成,适当推出“榜样示范”行为培养

良好文明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学生还没有很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需要学校、老师给予督促、检查,对于不正确、不文明的行为加以纠正、引导,表现好的,推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管理中实行奖惩制度,榜样的距离越近,激励的作用就越大。

3.4延伸拓展至走出校园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知礼、懂礼、习礼、用礼”,不仅体现在校园,更加要运用到社会,乃至学生即将走进的职场,要处处做到文明礼仪规范,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时刻按礼仪常规要求自己,摒除一切不良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总之,加强礼仪教育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是未来职场的中坚力量,在走出校园前,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第三篇: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

文明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的产物。大学生只有对礼仪形成正确的认识,深刻理解礼仪内涵,才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养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都能反映出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体现德育的基本要素。文明礼仪教育不仅能规范大学生的自身行为,还有利于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能有效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使道德教育更加坚实可靠,丰富厚实。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通过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能自觉地在社交等公共活动中使用文明用语,主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这有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从而使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身心发展。大学生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文明程度,会从其社会交往时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中反映出来,因此,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规范,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平等友爱、诚信真挚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内化并践行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灵活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大学生就能很快与他人产生共鸣,更好地被别人所接受。因此,接受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友谊,树立自信,从而使其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走向成功。文明礼仪教育能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文明礼仪教育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更能引领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高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前提是让大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能自觉践行文明礼仪规范,争当学礼仪、重礼仪、行礼仪的模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提高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

二、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现状

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与时俱进的形势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具体到文明礼仪层面,则是大学校园中存在着的大学生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等不文明行为。这与大学校园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笔者在某高校开展过针对大学生礼仪行为的相关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文明礼仪缺失令人担忧。调查问卷中有一项为“你认为大学生(包括你自己)的礼仪表现状况如何”,结果显示,有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一般,37%的大学生回答“因人而异”,仅有3%的大学生对此表示乐观。此外,笔者还针对大学一年级30名新生展开了随机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2名大学生认为室友间相互态度冷漠,有7名大学生表示室友间彼此态度一般,仅有3名大学生认为室友“极其热情”。由此可见,大学生知行脱节,人际关系相对冷漠,文明礼仪教育缺失现象严重。虽历经多年的学习教育,但大学生有关礼仪的基本常识、主观愿望与礼仪动机、外化行为相脱节,知礼而不会行礼。大学生基本礼仪的缺失,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形象的树立,在一定程度上,更反映出现有教育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内容形式急需拓宽。身为高知分子的代表,大学生理应体现出优雅的谈吐,文明的素养,但由于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偏颇,社会文明礼仪教育的错位,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弱化,大学生主观文明礼仪意识淡薄,加之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失礼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大学生言谈不文明,脏话连篇,部分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所举止过度亲密,部分大学生不懂尊老爱幼,不懂谦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盲目追求所谓的潮流,凡此等等,均凸显出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层面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三。首先,高校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文明礼仪教育只是家庭、社会的事情,由此导致对其的关注重视程度不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加上受学校主导教育意识的影响,大学生主观上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不足,因而难以聚焦文明礼仪教育的合力。其次,文明礼仪教育宣传不够。高校对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宣传的力度不大,对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宣传相对缺乏。文明礼仪教育宣传不足乃至校园文明礼仪文化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礼仪观,文明礼仪素养缺失。再次,缺乏相对完整的文明礼仪规范,对学生不良礼仪行为的教育不及时。教育部于2011年出台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而高校层面却缺乏相对统一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当大学生发生不良礼仪行为时,高校不能及时地对其加以批评和引导。此外,高校挫折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自信心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其失礼行为。部分自信心不足的大学生大多来自于贫困家庭,他们身上背负着家庭的期望。面对未来的社会生活,他们常常因不能选择理想的职业,或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情绪低落沮丧。家庭的重压,使他们对自我失望,甚至对未来绝望。当此之时,陷入不断的自我否定以及对未来绝望中的他们,生存尚且艰难,自然无暇顾及自己的礼仪行为,致使其失礼行为泛滥。

三、推进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路径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更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推进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形势紧迫。高校应将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行为养成为目标,多渠道、多途径、多角度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成为一个文明的高尚的人铺平道路。文明礼仪教育应系统全面,致力于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要达到这一目标,仅靠一门文明礼仪教育课程,一次文明礼仪教育讲座,一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构建一个由课程教育、礼仪文化主题教育、校园文化熏陶及社会礼仪践行所组成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以此完成和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目标。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列入德育教育的重要范畴之中,把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纳入《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之中,或开设专门的《大学生礼仪修养》课,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入手,在教会大学生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的同时,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达到文明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机结合。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保障。要消除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心理、身体和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高校就必须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以全方位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文明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上,要及时制定大学生校园文明礼仪修养条例等规章制度,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使其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文明礼仪教育应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在思想与行为的高度统一上,为此,高校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搭建一座联通学生的桥梁,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道德品质、诚信观、礼仪行为、价值观、创新能力等等,都是人们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只有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渴求文明礼仪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养成文明礼仪行为,提升自我的礼仪修养。对此,学校应不断拓宽文明礼仪教育的形式,让大学生在亲身领会文明礼仪重要性的同时,亲自参与文明社会的构建,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日常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个人文明礼仪行为做起。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客观上更好地认识自我,不断地提升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文明礼仪教育应分层实施,形成长效机制。针对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缺失,以及道德品质日益低下的现实,高校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级分类文明礼仪教育方式。大一学生普遍具有较为强烈的文明礼仪意识,但受环境影响,许多人还没能将其付诸于行动之中。因此,党团组织应通过入学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大一学生,使其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在此阶段,高校应在强化基础文明礼仪课程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文明礼仪规范辩论赛、文明示范岗等多种课外活动,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氛围。大二阶段,高校应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文明礼仪观,通过实践互动活动,将礼仪知识与礼仪践行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充满欢乐和尊重他人的学习氛围,可定期组织“我文明我行动”、“文明使者在行动”、“我做文明礼仪宣传员”、“关注孤寡老人贴心行动”等活动,以进一步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大三阶段,高校可利用学生的实习、见习机会,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将其文明礼仪行为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拓展其内在文明素质,使其个人修养、礼仪规范在实践中接受考验。大四阶段,高校要在学生的职业操守、就业礼仪、面试技巧等方面下功夫,使学生将其长期积淀的文明修养和专业素质结合起来。文明礼仪教育的分层实施,有助于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而文明礼仪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能在对学生的全程覆盖中,有效地端正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作者:殷成志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问题

一、校园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教育的问题表现

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社会的精英,是中华传统礼仪精髓的继承者。然而,校园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教育上却存着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风气、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方面。

1.社会道德失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直在进行,然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道德建设跟不上时代脚步,社会上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依然存在,没有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文明氛围。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无法很好地辨别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容易被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上的一些言行会被大学生模仿、遵从,影响文明礼仪修养的形成。

2.学校礼仪教育不足

大学学习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不学文明礼仪,就很难有立足之地。然而,在应试教育仍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文化知识被学校放到了第一位,而礼仪教育未被重视。许多大学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未能向大学生强调礼仪的重要性,开设礼仪课程不过是完成学科的需要,并不能真正为大学生起到引导教育作用。

3.家庭引导不够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许多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礼仪教育。“养不教,父之过”,家长是孩子文明礼仪教育的启蒙导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之大。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视作“掌上明珠”,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溺爱孩子,造成孩子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思想。同时有些家长本身也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使孩子效仿。

4.大学生认知不力

大学生没有能从根本上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文明礼仪学习。归根到底,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没有充分了解礼仪在现实中的重要性,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学习有个良好的规划。他们过多追求现实性的、有明显实效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只重视物质利益而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礼仪离现实生活很遥远,是很古板的东西,没有必要时时处处都讲“礼”,因而减少了礼仪学习。殊不知,礼仪学习是通过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积累起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二、校园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工作的建议

良好的个人礼仪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教育及推动,为此,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社会方面,应加强对社会文明礼仪的宣传

社会应加强对社会公德的宣传,提升传统文化的地位,使公民以讲文明、懂礼仪为荣,进而为大学生礼仪修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在社会范围内开展文明礼仪大学生的评比活动,征集文明礼仪大学生的先进事例,创造人人讲公德、人人讲礼仪的良好氛围。其次,包装和推广先进文明大学生的典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之加大宣传,并且通过媒体或各种活动为载体弘扬文明礼仪大学生的精神价值,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最后,组织先进文明大学生典范的交流,带动各大高校学生积极响应和参加文明礼仪大学生的活动,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学习热情。

2.学校方面,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礼仪教育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首先,学校开设相关的礼仪课程,教授学生系统理论知识。把礼仪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课,与学生的学分挂钩。它将使大学生从思想上认真对待礼仪,从而才能在行动上加以改善。其次,教师应注重自己的礼仪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教师的日常行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模仿。因此,教师应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细节,对学生言传身教。再次,学校在校园里加大对文明礼仪的宣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可以通过树立先进文明大学生典范,对此加以宣传,并且在校园中张贴文明标语,组织相关比赛,开展文明讲座。通过与外校进行文明礼仪比赛,加大文明交流,实现共同进步。

3.家庭方面,家长要率先垂范,对子女严格要求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家长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孩子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反之,如果家长自身不端正,而要求孩子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孩子也不会服从的。所以,家长应注重自己的日常行为,遵守文明礼仪为孩子做出表率。而对于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家长应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不可因为溺爱而放任自由。

4.个人方面,大学生必须注重自身礼仪修养

作为大学生,首先,应端正文明礼仪学习态度,把握前进和改正的方向,放低近利性功利心态,用心去学习和感悟中华礼仪的博大精深;其次,应主动参与到创建文明礼仪的活动中,配合各项活动的开展,以身作则,树立和争创文明礼仪的榜样;再次,应自觉维护文明礼仪的形象,克制自身的缺点,与各项不文明行为作斗争,加以改正;最后,应树立个人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将文明礼仪列入自身的生涯规划中,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作者:杨勇 单位:九江学院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讨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文明礼仪问题现象的发生,使得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礼仪形象已经成为个人形象的重要内容以及国家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怎样通过高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问题随之变成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本人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在地区高校对于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为优化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文明礼仪;礼仪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现状

一是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状况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差距。在大学的校园中,大学生当中仍普遍存在着言行举止不够文明,礼仪礼节礼貌缺失现象,如不与老师打招呼,课堂上手机不关,肆意发短信,更有甚者吃东西、讲话,完全不顾任课教师的存在,在图书室和自习室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情侣之间甚至毫无顾忌地亲密动作,课桌、厕所、墙壁上到处乱写乱画等。这些现象表现出当代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文明礼貌和礼仪修养,极度恶化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二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不够深,不够广,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第一,高校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缺乏系统的管理,有些高校针对相关专业开设相关的文明礼仪课程,有些学校将文明礼仪课程作为选修课由学生自愿选修,有些学校甚至根本没有涉及文明礼仪课程,这样就使得文明礼仪教育没有普及到所有的学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的提高。第二,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使得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三,高校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课程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例如,有些学校开展文明礼仪课程只是针对学生求职就业,只教授了学生基本的文明礼仪技巧,并没有深层的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学生没有掌握到文明礼仪的内涵和精髓,使得文明礼仪教学搁置在表面层次。

三是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实践中还存在实施方一法单一问题,尚未形成教育合力。突出的表现是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政策支持不够、专业支持不力等,削弱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

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深入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加强来解决在高校中存在的文明礼仪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对文明礼仪教育在培养上的缺失

家庭是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长是人出生后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人成长过程中行为的养成及学校的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家长的个人行为举止及家庭教育对孩子文明礼仪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绝大多数家长在忙于工作或生计,或自身的素质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孩子的文明礼仪各方面的教育,甚至部分家长自身尚存在着不文明的行为,也在影响着孩子的文明程度。此外,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是在家人建构的“温室”中成长起来的,性格上往往都唯我独尊,不懂得如何尊重和关心他人,缺乏基本的文明礼仪意识。家庭教育对文明礼仪教育的偏失,导致孩子不注重自身修养,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了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习惯。

(二)高校对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管理的松懈

是否具有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是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当代大学生应该视文明礼仪修养是一种习惯、一种理念,一份责任。如今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尚未改变,高校教育过分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行为的养成,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逐渐的淡出校园。在当代高校中缺乏专职管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机构和人员,专管德育的德育处没有发挥到应有的效能,许多教师在职责上还分管其他一些事情,往往会忽略大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的管理,导致高校对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管理上的松懈,进而使得当代大学生在校园中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整体素质存在着差异,大学生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有待提高。当代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往往更多的是追求自由和个性,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关注自我的获取,从而漠视基本文明礼仪的培养。当今大学生在大学这个自由的环境空间中,如困兽般解开束缚,淡漠了自身的文明礼仪形象,因此我们在校园中可以频频看到课桌文化、厕所文化等现象的出现。在对“学校普遍存在的课桌文化、WC文化现象,你的态度是如何的”这一问题调查中,有86人居然表示很欣赏那么好的诗句,约占调查对象的44.5%。仅有约19.3%的人表示讨厌看到,其余约35.9%的人表示没注意看过。在欣赏这种文化与讨厌这种文化的差异上,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严重的缺乏文明礼仪教育,大学生自身应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教育主体在加强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的重要性

(1)重视教育主体关系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性质和效果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其教育过程中,始终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主体建设,便关系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性质和效果。从某种程度讲,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是大学生文明礼仪素质形成的重要基地,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决定着大学生的文明程度,进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总体素质的提高。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的礼仪教育是超越任何一种教育形式的。只有教育主体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才有可能在整个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坚定正确的方向,增强教育的效果。

(2)重视教育主体关系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新局面的开拓

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能否在实践中收到实效,一是靠理论教育的力量,一是靠教育主体的人格力量,不论是理论教育的力量还是教育主体的人格力量,都是通过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工体作来体现。

当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转型的新时期,面临着许多新形势,这既对文明礼仪教育提供良好机遇,同时也汤带来严峻的挑战。教育者在新的实践中面临新的问题,要进行研究及解决,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是否重视教育主体,关系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成败,也影响着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新局面的开拓。

(二)丰富教育内容的策略选择

(1)扩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现代社会是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开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日益频繁与密切。当代大学生不能一味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一读好书固然重要,同时也要了解社会,参加必要的社交活动。因此,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结合各专业特点,在传授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知识时,应不断的扩大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加强社交礼仪及各项专项礼仪的培训活动,使大学生尽快掌握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技能,成功融入社会。

(2)倡导先进的文明礼仪教育理念,设置专门的文明礼仪课程

高校应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符合大学生实际状况的文明礼仪课程,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文明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不仅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而且能使大学生掌握和学会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塑造良好形象的技巧。

(3)明确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拓展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功能

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是指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它规定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是文明礼仪教育的出发点,制约整个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文明礼仪素养状况令人堪忧,文明礼仪对大学生不仅是理论知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想认知的问题。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应明确目标,从教育大学生的全面成才出发,注重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及文明礼仪的知行统一。学校应立足于整体培养目标,结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大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岗位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开设相应的文明礼仪课程,进行必须的专项文明礼仪的培训,引导大学生知礼、守礼。通过文明礼仪教育,使得大学生自觉按照文明礼仪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提升内在的道德素质,提高大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实现全面的进步和完善。

(三)重视自我教育的策略选择

(1)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帮助学生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大学生的主观认一识在客观实际中得到检验,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人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效性。

(2)正面引导,建立机制,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大学生自我教育需要正面激励,建立切实有效的引导机制。第一,利用树立榜样及典型,使大学生在言行举止_卜有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和标兵。第二,利用对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力宣传,营造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熏陶,自觉的进行自我教育。第三,利用在优秀的文化资源中萃取的先进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境界。《礼记·大学》中云:“欲治其国者夕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之。当代大学生应当主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正心修身,传承我国传统的礼文化,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提升自身的良好素养及竞争能力。

(3)将自我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养成教育在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自我教育具有“养成教育”属性,需要大学生进行实践。将自我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寓文明礼仪教育于日常娱乐、实践及学习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满足学生的需要,使文明礼仪教育时时处处都存在,达到“空气养人”、“空气育人”、“空气指引人”。

结论

总之,加强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明礼仪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进而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可以有效促进中华传统礼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妍,从大学生的文明现状看高校的文明礼仪教育[J].经济师,2011/07

[2]张连华、陈鹏、代巍、周超,和谐校园环境视角下的大学生文明礼仪调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09

[3]林芳,让文明礼仪成为一种习惯——谈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J].咸宁学院学报,2011/10

[4]吴海涛,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偏差[J].学周刊2013/19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