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通识教育金融素养研究

大学生通识教育金融素养研究

摘要:

随着金融经济时代的来临,金融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而对此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发现,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与发散性思维,其与金融素养的特征相契合。我们提出以“金融问题驱动”的策略来建构金融知识,培养创造力的教学模式,建立起金融素养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心智与金融素养。

关键词:

金融素养通识教育;PBL;大学生

金融行为是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过程,基于这一决策模式而形成的金融素养(financialliteracy)是人类的普遍认知和精神内核。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人们的经济生活与金融活动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金融素养理应属于当代大学生通识教育的范畴。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存钱、花钱与借钱等金融行为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与之相关的金融素养也不是自发形成与发展的,它会受到父母、同伴、学校和媒介等渠道的影响(Ward,1974)。因此,良好的金融素养需要规范的教育、正确的引导和理性的干预。对大学生来说,经济生活与学习生活是融为一体的,在经济社会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与标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在当前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结构不断嵌入社会生活的背景下,金融素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修正并完善对经济社会的认知,深化对经济社会与自我关系的本质认识,调节并改善自身金融行为,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Xiaoetcal,2009)。金融决策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个体金融素养形成的复杂性,其影响因素又与经济发展模式相联系。结合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现状,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从大学生金融素养教育的规律出发,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把教学与学习任务置于真实社会事件中,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研讨实际金融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金融常识和知识,在揭示金融运行机制的同时,激发大学生了解金融制度缘起规律的兴趣,进而通过主动探究金融核心价值来理解现实问题,这种以“金融问题驱动”策略来建构金融知识,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创造力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在通识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而且有助于完善并提高大学生的心智与金融素养。

一、金融素养的内涵

与一般商品市场不同,金融市场在满足参与者收益性和流动性需求的同时,也对参与者的信息甄别、风险识别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金融知识与能力综合反映了个人金融素养水平的高低。金融素养是指针对资金管理事项做出明智判断的能力,以及对金融活动的基本态度(Noc⁃toretcal,1992),或是采取有效方法避免做出错误金融决策的能力(Calvetetcal,2009)。国外有关金融素养的研究源于对金融教育项目的评估工作(Huston,2010),至今学者们对金融素养的定义并未达成一致观点。Johnson和Sherraden(2007)主张用“金融能力(financialcapa⁃bility)”来概括,其含义不仅包含了个人应用金融知识的能力,也涵盖了将金融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Vitt等(2000)则将金融素养定义为“有能力读懂、分析、管理,并交流沟通会影响到个人福祉(well-be⁃ing)的金融问题”,并进一步认为,金融素养应包括有能力区分金融选择、无障碍地讨论金钱和金融问题,为未来做计划,有能力应对可能影响个人金融决策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美国国家教育研究基金会(TheNationalFoundationforEducationalResearch,2003)对金融素养的定义是:如何使用和管理资金,使得人们能够做出灵活判断和有效决策的能力。尽管学者对金融素养的内涵理解不一,但都强调了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由此可见,与高等教育中金融学专业教育不同,金融素养教育主要针对一般国民,旨在通过基础知识的普及,深化人们对金融商品、观念及风险的认知,激发积极的金融态度,改善金融行为,从而有效利用金融资源平滑一生消费,提高国民的主观幸福感(Xiaoetcal,2011)。

二、通识教育下金融素养的经济学含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融素养属于经济学通识教育的范畴,而经济学不只是存在于理论中,正如弗里德曼所说:经济学不是一些聪明人玩的游戏,而是处理现实问题的有力工具。社会制度的本质是人的行为习惯、知识与信仰互动协调的产物。市场经济是最具包容性的制度,它允许人们自由地选择各种方式——本能与习惯、经验与知识、信仰与理想——实现自我目标。虽然人类是理性的,但市场是自发演进的,知识并不完备的人们在复杂的现实面前往往表现出有限理性,任由损失厌恶和认知偏差之类的错觉引导人们偏离理性的轨道。可见,所有实现目标的方式都是有风险的,这就需要金融制度的有效运转,来降低社会财富与权力分配的随机性,帮助缺乏基础金融认知的人们主动遵循风险分散的规则,在经过试错后,选择“最优”方案,实现因减少错误而得到的利益补偿。学习是人类的根本能力。人类的行为不只是被原始的物质利益所驱动,还会受到更为广泛和丰富的思想影响,观念的学习必然导致行为的改变。金融素养(fi⁃nancialliteracy),是人们在自由选择的市场经济中寻求金融福祉(financialwellbe⁃ing)“边际改进”的一种人力资本。它具有多层次性,决定这一资本积累的因素不仅包括人们的先天禀赋,还包括后天习得,甚至是被社会化的学习过程。尽管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但依然需要依赖个人决策引导行为的方向,这就需要人们具备“复杂沟通”和“专业思维”的能力。只有学会了金融知识,才能为理解金融体系运作创造可能,而不是迷信甚至幻想着去复制别人的成功。

三、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特点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根据教学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等六大要素的不同,教学模式可分为传递接受式、自学辅导式、探究式、概念获得式、巴勒特学习模式与抛锚式教学等主流类型。其中,“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模式”是JohnBransford在建构主义以及情境认知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广泛影响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其核心是“锚”的设计,即“问题驱动”和“问题生成”是该模式的主要教学策略(乔连全等,2008)。它把教学与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讨论,在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厘清隐含在问题背后的复杂知识,构建起易于实际应用的基础认知体系。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个特点:(1)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包括内容与形式的真实性;(2)教师角色的引导性,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师并不是单纯的信息提供者,而是支持和激励学习者的学习;(3)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性,由于真实问题情境通常十分复杂,仅凭单个学生的力量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因此合作学习在此教学模式下是必不可少的;(4)强调教学的无序性,传统教学的有序性能够保证教学的经济性,但容易忽视学习的个性差异,不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而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教学无序性,实质是主张教学要有一定的弹性。总之,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相互合作、自主学习、发现知识,从而发展创新能力。由于该模式下的学习行为具有严密逻辑思维的特点,所以目前主要被应用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医学教育以及较注重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数学教学中(杨萍,2007),也有学者分析了该模式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并认为信息时代运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培养学生信息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帮助塑造基本的信息素养(李瑞芹,2008)。不过,在中国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社会科学门类中,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未见端倪。

四、金融素养教育与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关联性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金融素养日益成为了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本技能,它主要表现为对金融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能力,以及对自身金融消费的过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的能力。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习的建构、社会协商以及实践参与,能够充分发挥“现实问题”在金融素养教育中的认知功能、交往功能以及实践功能,学生也可以从教学要求中体会到“问题解决”在促进金融素养形成中的作用,并帮助他们理解金融价值,学会分辨物质需求与价值需求,以此增强金融意识,提高个人福祉。可见,大学生金融素养教育的内涵和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具有内在关联性,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金融素养的基础认知能力与教学情境的真实性

与金融学专业教育不同,金融素养属于个体金融知识和实践的基础认知能力,金融素养教育则强调为一般消费者普及基础金融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金融功能,比如,家庭消费与收支预算、投资与财富管理、储蓄与养老规划等。可见,金融素养主要体现在日常具体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生金融素养教育也更多着眼于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分析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是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其主张学习者在基于内容整合的学习环境中,学会解决复杂问题。其构建方式是设计真实任务,提供复杂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宏观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情境的内容与形式的真实性与金融素养的常识性和实践性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2.金融素养经济社会化的形成模式与学习者的主动性及合作意识

金融学专业教育强调在市场、工具与机构等要素组成的理论框架下,分层次、分功能地理解既有金融制度中经济主体的金融活动或交易行为。与之不同,金融素养是个体长期社会化过程中金融知识与能力的沉淀,金融素养教育则更注重经济生活经验的提炼,以及消费金融行为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需要不断积累金融实践经验和能力,以积极的态度承担社会、家庭和个人的经济责任,这是他们经济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金融素养教育的任务则是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信用观,主动学习社会经济活动的技能,培养金融行为能力,促进他们社会化目标的实现。与传统的教授式教学不同,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具有教师的引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合作意识的特点,将教师从传统的“教授者”转换为“引导者”,注重激励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习者个体的自主学习、应用学习,在交流学习中促进学习者相互体验,发现问题,并从中吸纳实用知识。这一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具体情境中问题的形式,减少了专业学科与教学模式的摩擦,并促进了金融素养形成的经济社会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3.金融素养结构的复杂性与教学方法的无序性

金融素养不仅限于日常经济生活的金融常识,还包括了为未来做计划,应对可能影响个人金融决策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能力。因此,要形成良好的金融素养,就必须关注金融实践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虽然金融发展有其明确的结构和逻辑,但其发展过程是相当复杂的,这也就决定了金融素养结构的复杂性。具体表现为:

(1)金融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不断创新,与世间万物一样,这种创新通常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金融发展与经济动荡,金融财富与资产泡沫,金融创新与经济危机,金融行为与人性贪婪——这一切始终激荡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正如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所指出的,这是“进步的悖论”,换句话说,金融创新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能不断地进行内生性变革,而恰恰是这种活力也成了它自己的主要敌人。可见,只有摒弃偏见的金融认知,理性观察实际生活中金融现象,才能构建起完整的金融素养结构。

(2)金融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动态性,它不时受到其他经济和社会力量的冲击或推动,仅仅依靠金融实践的“自然”力量并不足以决定金融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人类一直在试图解决如何融资、如何投资的问题,我们当前的金融体系与制度也只不过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只有了解并分析不同社会发展中解决金融问题的路径,才能有助于形成完善的金融素养。

(3)金融发展的本身就是一个“风险不断积聚,又瞬间爆发”的过程,风险是它永恒的主题,波动性是金融发展的常态,探索其中的基本规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和风险意识,是引导他们形成良好金融素养的根本途径。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一反传统模式的有序性,转而强调教学的无序性特点,这也与上述金融结构的复杂性具有内在契合性。有效运用该模式“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通过现实问题与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并引导他们在自主选择知识的运用方式基础上,掌握基本金融常识,发展金融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有效地利用金融资源平滑未来一生的消费行为。

五、中国大学生金融素养教育现状与教学模式构建初探

与金融学专业教育空前繁荣相比,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有关金融素养的通识教育尚属空白。张超等(2010)经过调查后发现,中国高等学校即使开设了金融教育的通识课程,也只是《投资学》《金融工程学》等金融学专业课程,大都与设置的辅修专业挂钩,这一课程体系的安排既偏离了通识教育的目标,也脱离了通识教育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打消了大学生主动接受金融素养教育的积极性。尽管国内尚无全面开展金融素养教育的研究,但已有几篇介绍国际经验的文献(吴丽霞,2012;蔡军龙,2012)。余姗(2009)首次实证研究了中国大学生金融行为与金融教育问题。近年来,有关金融素养基础研究的消费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已成为国内金融学研究的热点,自2010年以来,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联合《经济研究》编辑部和花旗集团基金会已共同主办了三届“中国消费金融研讨会”,会上肖经建(2011)全面综述了国际上消费者金融教育等领域的研究。鉴于中国大学生金融素养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现状,结合金融素养教育的规律和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特点,以下将以“金融危机问题”的教学内容为例,初步构建一套针对中国大学生金融素养教育的教学模式。

1.构建金融知识层次结构与概念框架

根据“金融危机问题”的教学目标,对课程进行问题的设计包括:为什么近年来危机发生的频率在提高?为什么发达地区也频发危机?为什么金融监管总是滞后?等等。围绕这些问题,选择相应金融专业知识,根据实用性原则与普及日常基础知识的目标,构建一个以金融危机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为主线,着重分析金融市场参与者交易结构的分析框架,引导学生在理解金融市场参与者不同特征与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揭示金融市场的具体运作模式,实现普及金融市场运作规律的教学目标。

2.学习环境与问题设计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下构建的分析逻辑,选择典型事件,详细阐述事件具体情境,并根据上述概念框架在案例中进一步提炼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探究相应知识,并运用课程中已提供事件的分析原理,扩大事件搜索范围,主动验证课堂讨论的结论。比如,提供1999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网络泡沫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过度创新问题”,以揭示金融产品过度创新、投资者金融杠杆的过度使用对市场的影响机制,再反观当前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形成机制,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等等。

3.运用金融题材纪录片的教学策略

根据具体案例的选择与问题设计,搜集整理相关题材的纪录片,并加以挑选、剪辑整合,作为向学生展示具体事件情境的实施手段与工具。比如,搜集诸如网易公开课、凤凰网公开课、央视财经频道、BBC电视台、日本NHK电视台等有关“金融危机”专题纪录片,进行事件教学展示。

4.师生角色设计与教学组织实施

教师参与协调学生组建文、工、理等专业合理搭配的讨论小组,以“网络泡沫”事件中的投资人、金融中介、融资人、监管者等参与方为分组标准,组织并引导学生从各自角度先在组内进行讨论,进一步提炼问题、构建概念、整理思路、拓展文献与资料的收集,最终形成课堂汇报成果,进行组别之间的交流。

5.教学评价系统设计

首先,教师对每组内的讨论情况给出评价结果;其次,在各组课堂集中汇报后,由学生对其他组别的发言予以评价;第三,由教师再对各组汇报成果进行公开点评;第四,根据上述三个层次评分情况,对学生成绩做出最终判断。

作者:朱涛 戴巍巍 李苏南 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肖经建.消费者金融行为、消费者金融教育和消费者福利[J].经济研究,2011(s1).

[2]吴丽霞.金融教育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长春大学学报,2012(1).

[3]蔡军龙.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国际实践和经验借鉴[J].福建金融,2012(7).

[4]余姗.大学生金融行为及其对金融教育的启示——基于F大学的调查与中美校际比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4).

[5]张超,李梅.现阶段高等院校金融教育的不足与改革建议[J].经济视角,2011(7).

[6]杨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7]李瑞芹.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在中职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8]乔连全,高文.基于问题的抛锚式教学——中美案例的比较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科版),2008(3).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D/2013/01/036);东南大学校级985三期拔尖创新人才系列研讨课程建设项目(2012年度);第三批通识选修课程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度);教改项目经管类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研究(2013-081);基于金融素养教育的《金融与社会》(seminar)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部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编号:141028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