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现状与策略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现状与策略

一、河北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描述

根据该校2013年版本科教学计划,本科课程由通识平台课程、大类平台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以及综合素质课程等六部分构成,毕业学分一般不超过155个。其中,通识平台课程37~48学分,约占毕业学分的24%~31%,其他课程共105学分左右,约占毕业学分的69%~76%。该校通识平台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通识必修课程包括:“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外语、体育、信息技术,计27~38学分,约占通识教育课程的73%~79%。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4类课程,计10学分,约占通识教育课程的21%~27%。在通识选修课程中,不同学科专业类别的学生选修要求有差异,例如历史、教育、法学、语言、经济等文科类专业要求修读“大学文科数学”,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类专业无特别要求。总体上看,该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尚属合理。一是通识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适当,通识教育课程总量充足,这为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既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如“两课”、“体育课”等即为遵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而设置),又能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如鉴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两课”与专业课重复,将该专业通识必修课程减为27学分),使得通识教育课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三是对于某些专业的学生有跨学科选课的要求,这有利于消除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有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

(二)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不清晰

这里的课程目标就是人们赋予通识教育课程的功能性指向,它对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与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河北师范大学《关于制定2013级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通,强调学生掌握宽厚的文理学科知识背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可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这种课程目标定位其实不够清晰。首先,“学生全面发展”既包括专业发展,也包括非专业发展,通识教育课程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亦即学生的非专业发展)为核心的课程。将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笼统定位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践中极易导致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失范,使之异化为专业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背离通识教育的宗旨。其次,通识教育课程本身是一个体系,因此应该建立一个由总目标、分目标及目标细则构成的、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体系,进而按课程目标体系科学地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但是《意见》并没有给出这方面的描述。没有完整的通识教育目标体系作为指导,容易导致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随意性,给因人设课提供方便。

2.课程结构不完整

课程结构就是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组织形式。课程结构决定着课程功能,进而直接影响到课程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构建完整的课程结构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目前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并不完整:一是通识必修课程种类不全且内部比例失调。通识必修课程作为普适性课程,对于学生的共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课程应该种类齐全且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而实际上由政治思想、工具方法和体育健身等三类课程构成的通识必修课程,不仅种类残缺,而且过于突出工具方法类课程的比重(以学分计,政治思想、工具方法和体育健身等课程占通识必修课程的比例分别为36.84%、52.63%和10.53%),使通识必修课程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二是通识选修课程构成杂乱。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学校为学生提供了149门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中除了一些属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课程之外,还存在不少专业性、职业性、功利性较强的课程,如“证券投资分析”、“JSP技术商业网站开发”、“房地产市场营销”等等。显然,这些课程超出了通识教育课程范围,不符合通识教育的根本宗旨。

3.课程综合程度低

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因此,作为承载这种目的的通识教育课程,不仅要知识广博,而且要知识融通,亦即在体现较广知识面的基础上,具有必要的综合性,以便使学生具备综合的判断能力和素养。从该校的课程设计看,学校向学生提供了共计162门通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体育等学科领域,可谓广博。但是,由于这些课程分别由21个专业学院、校图书馆、校医院提供,课程的提供方基本按照学科专业分类,纵向分割性质十分明显,这种情况阻碍了学科专业间的融合与交流,使课程之间孤立分散,缺乏联系,没有形成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难以对学生产生整体的、有效的影响,最终必然使通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师范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优化策略

(一)构建完整、清晰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通识教育本质上是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其目的“不在于职业的养成而在于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是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为了促进学生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基于此,师范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应该确立为: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认知视野,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培养学生分析与批判能力,使他们成为对自我、对世界有正确认识的人。这种表述,一来强调学生应该具备宽广的认知视野,避免其认知片面化;二来强调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三来强调课程目的就是要学生对自我及世界有正确的认识,避免与专业课程目标混为一体。在这个总目标之下再构建两个分目标:一是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所需的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体现通识教育培养“健全的人”的要求。这一目标可称之为“个体发展目标”;二是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所需的基础性文化知识、公民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体现通识教育培养“健全的公民”的要求。这一目标可称之为“社会适应目标”。在此基础上,制订目标细则,形成由总目标———分目标———目标细则构成的完整细致的课程目标体系。例如,围绕“个体发展目标”下的“完善的人格”,可制订“能够正确自我认知”、“具备自我内省能力”、“能够保持进取心态”等3条目标细则。

(二)科学设计课程,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

课程实质上就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资源。这项资源的优劣,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必须依据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要求,结合目前课程实际,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设计:一是从学生共性发展的需要出发,完善通识必修课程结构,改变通识必修课程种类不全、内部比例失调的状况。学生共性发展的需要就是学生发展的最基本需要,包括个体发展的需要和适应社会的需要两个方面。基于目前通识必修课程的状况,考虑到师范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应当重点补充关于“科学精神与逻辑思维”、“教师职业生涯所必需的价值观与职业道德修养”两个方面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实现内部各类课程的均衡。二是科学遴选与整合通识选修课程,改变通识选修课程杂乱现状。首先,对不符合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要求的“越界”课程进行清理,彰显通识教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其次,实行模块化设计,即按照系统性原则,将同一类型的、前后联系的若干门课程组合在一起,形成能够较为完整地体现某一特定知识的课程模块,每一课程模块都有清晰的课程目标指向。三是正确处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关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在时间分配上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因此,能否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影响到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目前通识教育课程中存在着一些专业性课程,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校在就业压力下未能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教育的层次看,高等教育属于专业教育,担负着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职责。基于此,通识教育课程应保持在必要的限度内,即要保持其“基本性”和“普适性”。基本性,就是课程内容应属于各学科领域中最基本、最重要、不可缺少的知识与方法;普适性,就是课程内容应对所有学生适用,不需要学生学习任何的先修课程。这样可以缓解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在时间分配上的矛盾和冲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专业教育课程“渗入”通识教育课程的现象。

(三)创新课程管理体制,提高课程综合化水平

通识教育课程的综合化,就是要求课程设计能够融通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多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训练和改善学生心智的目的。因为“如果学生读书只囿于一门学科,那么这种劳动会助长片面追求某种知识的倾向,这样做只会限制学生的心智发展。”多学科领域知识的融通,应该包括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通、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融通以及知、情、意各因素在学生个体上的融通。例如围绕当代道德问题,可以开设“当代道德问题的哲学分析”、“当代道德问题的经济分析”、“当代道德问题的法律分析”等系列专题课程,聚焦当今道德问题,运用多学科领域知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课程的综合化需要多学科领域师资队伍的密切协同才能完成,而目前纵向分割、各自为战的课程管理体制并不适应这种需要。如何做到密切协同?斯坦福大学自1984年开设至今的通识教育课程《人类生物学》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该课程的设计理念是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汇集在研究人类这一基点之上,并试图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予以联系、整合。为完成该课程的教学,斯坦福大学组成了一个由42位不同学科领域的教授所组成的教师会议,实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高度整合。因此,应当创新课程管理体制。可考虑建立一个独立的通识教育专门机构,如“通识教育教学部”,或“通识教育教学中心”,专门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建设、组织实施与考核评估。这个专门机构应该与各个学院处于相同或略高的层面上,由基础深厚、知识广博、教育理念先进的高水平教授和管理人员组成。

作者:武慧芳 刘德成 王爱玲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报刊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