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通识教育必要性

外语教学通识教育必要性

一、国内外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

关于把通识教育理念导入外语专业教育的可行性纷争已久。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首次使用了通识教育的理念,提出对青年进行一种通识教育,即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综合性教育。这种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其用来指导专业教育的实践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45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书,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的真正危险在于过分专业化,因而它要求所有哈佛学生,不管属于哪个专业,都应通过学习一些规定的学科,以习得一整套组成“西方文化遗产”的知识、理想和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著名学者博克也在其《高等教育》一书中对“专”与“博”的关系作过详细的论述,认为本科生应通过主修一个学科获得大量深入的专业知识,并且通过几个不同学科的学习获得大量广博的人文知识。国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起步于90年代中期,但真正关于通识教育理念的研究并不多。研究较早的,引用率较高的学者李曼丽在其博士论文《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中对通识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此后,甘阳教授在此方面也有比较深入的探讨,认为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通过建立“共同核心课”和“助教制度”这两个环节,走一条更具实效的道路。2010年4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郭赤婴教授主持北京市教育工委课题《外语院校大学生专题式通识教育研究》开题论证会,指出通识教育理念能够结合外语专业的教育环境和育人特点,研究大学外语专业教育中通识理念如何导入的问题,有助于实现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外语课堂教学为依托,旨在培养既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外语人才。

二、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通识教育理念导入的必要性

2008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中指出,“在这个变动的时代,应始终坚持教育的功能和理想乃是致力于照亮人性之美,这一原则应该被奉为高等教育的灵魂”。这位教育家所说的教育功能和理想是指在大学教育中,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强调了通识教育理念的导入是当今大学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大学教育的根本。我国是教育大国,在众多的大学中,有80%的高校都设有外语专业,学习外语的学生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因此,如何培养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外语人才已经迫在眉睫。现行大学外语专业教育的主要弊端在于素质教育薄弱,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狭窄,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翻翻各大学外语专业的课表,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的大部分都是外语的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作文、阅读等内容。所有的学习基本都是围绕掌握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展开的。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可以使学生的外语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由于过于强调专业知识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被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难以走出各自专业的小圈子。外语只是一个工具,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就会发现现实社会需要的是既有智商又有情商的复合型人才,按目前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当前党和国家大力提倡道德风尚、社会责任感的今天,高等学校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所倡导的通识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因此,大学外语的教育应努力强化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列入到大学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中。

作者:栗霞 曲朝霞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