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改进

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改进

摘要:近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备受关注。但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过程中,通识教育改革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基于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以期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实施现状;改革路径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19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国迅速兴起和蓬勃发展,并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视。近二十年来,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通识教育改革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渐次铺开,由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向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延伸。相对而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开展的通识教育改革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地方本科院校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通识教育改革显得非常薄弱,实施效果不如人意。为切实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效果,本文在分析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以期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

1地方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

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更加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色彩,又深受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专业教育模式影响,因此制约了非专业、非功利的通识教育的生长发展空间。由于对通识教育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地方本科院校虽已开始推行通识教育,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但质量堪忧,效果较差,通识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和口号。在通识教育改革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适应通识教育改革的目标。

(一)通识教育理念认同度不高。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完整的人。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人的完整性,回归教育的本质,彰显教育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能为学生提供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通识教育能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式,拓展能力;通识教育能培养大学生道德意识,塑造人格;通识教育能培育人文精神,实现精神自由[1]。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都不应偏离教育的本质。地方本科院校在观念上存在着误区,普遍认为地方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应加强专业教育,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对实施通识教育心存疑虑或认为必要性不大,并没有真正接受通识教育的思想,对于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价值以及必要性和迫切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学校对通识教育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教育,师生对通识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把通识课程看成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识教育在地方本科院校处于边缘地位。

(二)通识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行通识教育没有达成共识,通识教育很难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因此,通识教育管理也缺乏必要的措施。一是缺乏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课程管理运行机制基本上是由教务处下设科室负责,组织通识教育课程的申报开设、选课报名、成绩管理等。二是缺乏具备通识教育能力的师资。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一般是专业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本身缺乏通识教育的底蕴,有着先天的不足。地方本科院校未曾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教师开展通识教育改革。三是通识课程管理监控不到位。学生选课随意,缺乏有效指导,考核方式单一,对通识课程的监控也相对薄弱。

(三)通识课程资源短缺。通识教育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载体。由于师资和经费等原因,地方本科院校通识课程普遍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课程资源短缺。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为两大类: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通识必修课,也称公共必修课,即教育部指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课、就业指导课等,无法完全体现通识教育精神。通识选修课,或称公共选修课,一般由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主开设,应当体现通识教育精神的课程。然而,据调查,在地方本科院校,该部分课程一般在6-10学分之内,所占学分占总课程的比重偏低,课程资源总量不足,可供选择的课程资源极其有限,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四)通识课程结构不合理。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推行过程中,由于对通识教育内涵理解出现偏差,通识课程定位不明确,缺乏对通识课程的合理定位和整体规划。总体来看,从表层看,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都设置了通识课程模块,但实际上,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流于形式化,没有系统性。通识选修课一般采取鼓励教师自主申报、教务处审批的模式,缺乏系统的研究与规划,基本处于随意拼凑的状态,没有形成通识课程体系。通识课程设置比较随意,呈现出自由随意和散乱拼凑的状态。通识课程往往是多学科课程的大杂烩,或把专业课贴上通识教育的标签,甚至把专业课降低标准和要求当作通识课程,真正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人文课程及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比例非常小。通识教育的综合性、跨学科性、系统性、有机性难以实现,这些都背离了通识教育改革的初衷,难以达到通识课程应有的通识教育目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五)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单一。通识课程教学是通识教育实施的主要手段。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师资极其欠缺、经费投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基本采用大班教学模式。教师作为通识教育教学实施的主体,缺乏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其教学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素质都与通识教育改革的需求有差距,在通识课程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式僵化,这种“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无法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更谈不上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这种状况导致学生到课率低、课堂纪律差、学习兴趣减弱,严重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效果,无法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六)通识课程考核形式待完善。通识课程考核尤其是通选课多采取考查形式,缺乏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单一,基本根据期末作业和到课率评分,不仅考核要求较低,而且主观性随意性较强,不利于发挥课程考核在教学中的引导、反馈和激励作用。

2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的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要有效达成通识课程目标,应针对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树立通识教育理念。首先应重视通识教育,向全校师生贯彻通识教育理念。深刻领会通识教育内涵,要明确认识到,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完整的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向。要进一步明晰,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应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专业教育具有互补性,可以为专业学习提供有益的支持,专业教育中也要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精神。通过加强对通识教育的宣传和引导,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改变因功利思想而重专业轻通识的倾向。

(二)加强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提升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要集中和调动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将通选课纳入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制订通识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开展通识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为通识教育提供政策性支持,在通识教育改革经费投入、通识教师进修学习及职称评定、薪酬体系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开展通识师资培训工作,通过外出进修、校内研讨、观摩等活动,增强教师对通识理念的认识,提高教学水平,邀请名师授课,提高通识课程的品质。

(三)多渠道扩充课程资源。广开课程来源渠道,开好开足开大通识教育课程数量,提高通识课程的质量和优质课程的受益面,应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发挥校内教师的积极性,有计划、有组织地整合课程资源,采取遴选立项方式,集中力量开设体现自身特色的精品通识课程。同时,网络课程也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大量高水平的在线课程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将在线课程纳入通识课程,能极大地缓解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要投入一定经费,建设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平台,引进校外优质通识课程资源,包括MOOC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以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建立师资和课程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学生跨校选修兄弟院校特色课程,或外聘优质通识师资开设特色课程,以弥补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课程资源总量的不足。

(四)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通识教育应坚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标,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构建系统的通识课程体系。其一,在课程设置上,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借鉴国外的通识教育模式和国内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经验,模块化地设置课程。按学科实行模块化设置,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与艺术等大类,每个大类设置若干门核心课程;也可打破学科限制,根据通识教育的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模块组合,体现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等素质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及特色,创新性地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如有师范特色的学校可开设教师教育模块,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也可适当开设实用性的通识课,形成通识教育的“校本特色”,建立一套符合校情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其二,在课程选修方式上,坚持“交叉融合、全面发展”的原则,引导学生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选修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其它学科领域的课程模块。按学科分类对学生提出在每个课程模块选修学分要求,具体课程则由学生自主选修,以此在指导学生建构知识和让学生自由选课之间寻求平衡。通过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的学习,理工科学生加强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修养,从而使学生突破狭隘的学科专业视野,拓宽知识结构,使文科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理工科学生具备人文素养,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做到文理渗透,融汇贯通。

(五)改革通识课程教学方式。通识教育的改革目标,不局限于基本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以学生为本,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一是创新教学方法。要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鼓励通识课程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取案例教学、研讨式、问题导向式、经典研读型等教学方式,构建双向互动的通识课程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和途径,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或指导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学习能力;或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与先贤对话,感悟经典作品的文化意蕴。寻求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教师变“教学”为“导学”,学生变“听学”为“研学”,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式的传统学习模式向交流互动和探究参与的新型学习模式转变。二是探索在线课程、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方式。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方式,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传统学习环境与多媒体教学环境高效互动,形成由传统课堂教学、网络课堂、混合课堂等多元并存的课堂教学生态。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性、开放式学习,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课堂从传授已知向探索未知转变,从主题导向教学到问题导向教学转变,从单一的传授知识向提升能力转变,促进学生在课堂内完成知识的建构和内化,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教学理念,实现由传授型教学模式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变。

(六)丰富课程考核方式。合理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有利于学习的持续深化和学习效果的准确检验,发挥通识课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保障通识教育教学质量。基于通识教育培养目标要求,通识课程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为重要的是要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考核学生实践创新、独立思考等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度。因此,通识课程的考核应与专业课程考核相区分,注重学习过程,探索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方法,丰富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改变现有采取课程小论文这种单一考核方式,突出课堂互动、课堂讨论、课后学习、合作学习的成绩评定,采取小组讨论、读书报告、课程论文、课堂展示、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此外,需要强调的是,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不单是依托通识课程[2]。第二课堂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第一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举办经典阅读讲座、相关文化主题讲座,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塑造通识教育校园文化氛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识教育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通识教育改革的完善、发展、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地方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增强通识教育观念,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提高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确立通识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根据自身实际和特色,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符合校情的通识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纪谦玉.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灵魂[J].教育评论,2016(1):26-29.

[2]姚孟春.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J].学术探索,2007(2):135.

作者:刘辰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